外交部长在古代怎么称呼

作者&投稿:阳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外交部部长相当于古代什么官职~

古代的外交范围很小,一般指与边疆游牧部族交涉的管理机构,而自清末才正式出现有关国际事务的外务部。
古代外交部门和称呼从汉代以来大体如下:
汉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
三国承汉制,魏、蜀、吴三国皆有大鸿胪;
隋代负责外交的机构谓鸿胪寺和谒者台;
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
明代负责外交事务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行人司;
清代前期,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
清代后期,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

外交部长(Foreign Minister),是一个国家的对外的代表,外交部长要对外代表自己的国家进行一些表态,对一些国际上的事情也要有所参与。
外交部长为外交部总负责人,负责外交部日常办公和行政管理,带领全体外交人员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和筹划各项活动,监督和检查外交部全体成员的工作。有时候还要出访一些国家,进行一些外事活动。外交部长所做的表态也代表了国家的意见。
王毅为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外交部长在古代一般称呼为大鸿胪。

秦汉时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们因有罪而夺爵﹑削地都由大鸿胪经手处置。

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藩属国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

郡国派属吏到京师上计﹐大鸿胪要为他们安排馆舍。大鸿胪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武帝时改行人为大行。又设郡邸长﹑丞﹐主管各郡在京的邸舍。东汉时只留一大行﹐余皆省去。大行之下有治礼郎四十七人﹐专门管理各项具体的礼仪事务。

魏晋至明﹑清﹐大鸿胪职掌屡有变化。魏晋及北魏﹐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梁﹑陈称鸿胪卿﹐改掌赞导一般殿廷礼仪而不负责封爵事务。

唐﹑宋鸿胪卿恢复礼宾事务﹐兼主皇室﹑大臣之凶仪。金﹑元不设此官。明代基本恢复梁﹑陈之制﹐鸿胪卿专掌一般殿廷礼仪。清代沿用不改﹐宾客事务则转归理藩院管理。

扩展资料:

古代外交礼节:

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强大的统一帝国,和当时的一些周边小国相比,夏、商、周等朝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中国在与异民族的交往中长时期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对方往往被称为藩属或附庸。

《周礼》中记载古代设有怀方氏一职,专门负责接待各邦国的诸侯、使臣和边远蛮夷小国的首领、使者,帮助他们办理向中央王朝的纳贡事务,并负责迎送来宾、发放各种通行证件、供给来宾日用物品、安排住宿、饮食等。

怀方氏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外交礼仪包括一些固定的程序。

首先是郊劳,邦国诸侯、藩国首领及其使者到达京城边境的时候,中央政府要派官员去迎接,并且互赠礼品以示尊重。郊劳后由专人将来访者迎到城中的宾馆下榻,并设宴款待。

接下来就是隆重的朝觐仪式,按照中央政府确定的接见日期,来宾先乘车在王室祖庙门外等待,然后由专人引入,恭敬地面见天子,向天子进献珪玉等贵重礼品,同时要行跪拜拱手低头礼。诸侯和藩属在朝觐时还要露出自己的右臂,表示有罪,请求天子的原谅和安抚,这个程序称为请罪。

朝觐之后,中央政府向来宾赠送车马、服饰和食品,由专人负责宴请和护送出国境。乾隆年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朝见清帝时拒绝下跪,而代之以屈膝之礼,中央政府接待外国使臣的礼仪被打破。



礼部负责对外交往,礼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古代外交部门和称呼从汉代以来大体如下:
汉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
三国承汉制,魏、蜀、吴三国皆有大鸿胪;
隋代负责外交的机构谓鸿胪寺和谒者台;
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
明代负责外交事务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行人司;
清代前期,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
清代后期,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


外交部长相当于古代的什么职位
外交部长相当于古代的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礼部尚书的代表人物有张升、纪晓岚。

外交部长在古代怎么称呼
外交部长在古代一般称呼为大鸿胪。秦汉时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们因有罪而夺爵﹑削地都由大鸿胪经手处置。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

外交部长是什么级别在古代是什么官
外交部长是正省级级别,相当于古代的礼部尚书。1、外交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代表,要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表态,对一些国际上的事情也要有所参与,负责中国外交部日常办公和行政管理,带领全体外交人员高标准高质量地筹划和完成各项活动,监督和检查中国外交部全体成员的工作。2、礼部尚书是古代主...

古代的尚书与现今的哪些官职相对?
尚书是正的,最高的官,侍郎是副的;兵部尚书应该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副职称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宰相——国务院总理 大将军——军委主席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 礼部尚书——外交部部长 户部尚书——财政部长 工部尚书——建设部长 刑部尚书——司法部长 左都御史——监察...

古时六部尚书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古代的六部尚书相当于现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吏部尚书:吏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组部部长。礼部尚书:礼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宣部部长兼外交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户部尚书:户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财政部部长兼国土资源部部长、商务部部长、税务总局局长、工商总局局长、海关总署署长、审计...

有点历史问题!古代的外交官叫什么...清朝以前汉朝以后的全球呀!_百 ...
大鸿胪是古代官职位。中国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秦及汉初本名典客﹐西汉沿设,为九卿之一。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大鸿胪。成帝时,将典属国所辖职务并入。属官有行人、译官及郡邸长丞等。因所辖诸王入朝、郡国上计、封拜诸侯及少数民族首领等...

古代官员的称谓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2、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3、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

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三级:部长 部党组书记省委书记 省长 省人大主任 省政协主席,相当古代二品 四级:副部级副省级,相当古代从二品 五级:司长,相当古代三品,厅长,相当古代四品,地级市长 巡视员,相当古代五~六品 六级:副厅级 副市级、助理巡视员,同上,但属于从品级 七级:处长 市局长 县长 调研员,相当古代七品 八级:副处级 副县级...

外交部部长相当于古代什么官职
古代的外交范围很小,一般指与边疆游牧部族交涉的管理机构,而自清末才正式出现有关国际事务的外务部。古代外交部门和称呼从汉代以来大体如下:汉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三国承汉制,魏、蜀、吴三国皆有大鸿胪;隋代负责外交的...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1、其长官尚书相当于部长,副长官侍郎相当于副部长;各司主管称郎中,相当于司局长,副主管称员外郎,相当于副司局级;至于主事权力、地位上比处长要高一些。吏部:相当于组织部 人事部。兵部:相当于国防部、、公安部、交通部(驿传)、军委等部门。刑部、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

桂阳县18023675145: 外交部长在古代怎么称呼
姜哲伤科: 古代外交部门和称呼从汉代以来大体如下:汉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三国承汉制,魏、蜀、吴三国皆有大鸿胪;隋代负责外交的机构谓鸿胪寺和谒者台;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明代负责外交事务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行人司;清代前期,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清代后期,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

桂阳县18023675145: 外交部长在古代怎么称呼 -
姜哲伤科: 礼部负责对外交往,礼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桂阳县18023675145: 外交部长相当于古代的什么职位
姜哲伤科: 外交部长相当于古代的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礼部尚书的代表人物有张升、纪晓岚.

桂阳县18023675145: 中国古代外交官的称号是什么? -
姜哲伤科: 夏禹 纳言 西周 行人/小行人 春秋 行人/行礼战国 秦国的“相邦”“御史”“行”“谒者”都参与外交事务;楚国则有“令尹”“左徒”;齐国外交官制较完备,由“诸侯主客”、“行人”和“谒者”等官员负责;赵国有“相”、“御史”、“行人”;魏国有“相国”;韩国有“典冠”;燕国有“相国”参与其事. 秦汉 秦代负责外交的是典客和典属国.汉朝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隋 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鸿胪寺设卿、少卿、丞、主簿等职唐以后朝代均沿袭隋制 设立鸿胪寺与行人司、理藩院清末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名为外交部. 打字不容易,看完请采纳

桂阳县18023675145: 外交部部长相当于古代的哪个职位? -
姜哲伤科: 礼部尚书吧我觉得

桂阳县18023675145: 日本外相是中国古代的什么职位 -
姜哲伤科: 日本外相是中国古代的礼部尚书日本外相全名叫外务大臣,简称为外相.相当于中国的外交部长.在古代,外交事务主要有礼部代为处理,由礼部尚书监管外交.清朝时,设立理藩院,主管民族和外交事务,由理藩院尚书主事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桂阳县18023675145: 为什么古代的外交官又称为使节?
姜哲伤科: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那种叫做符信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给他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给他人节;在湖泽地任职的,授给他龙节.出使凭证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耗牛尾等装饰品,亦称旄节.张骞、苏武等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桂阳县18023675145: 古代官员的名称 -
姜哲伤科: 每一朝的制度不同.太繁复可能100万字难以尽诉,在此本人谨以明朝部分官位说明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

桂阳县18023675145: 外长是不是外交部长? -
姜哲伤科: 对了,外长就是外交部长的简称

桂阳县18023675145: 国务卿相当于中国的什么职位? -
姜哲伤科: 国务卿相当于中国的外交部长+总理.官位很大,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大丞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