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村居中描绘了一幅农家人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投稿:锺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才能 学好文学?~

想有好的文学修养,首先要从字开始,不懂字是不可以成文的,它就象砌积木一样每一块积木就是每个字,所以首先从字开始。也许有人说,我识字,几千个是不成问题,我可以看得明所有的报章和书本,这不是一件难事,现在还有多少个人是文盲呢?对不起,字不是你识读就可以了。我举个例子,比如“一”字,你懂得多少呢?“一”除代表数字外,还有:始,开,起,首,单,独,元,等等意思。你从这些意思就可以理解到不少的词语,一元之始,一石二鸟,一生一世,一声令下,一分为二,一人独行。你看有多少个各种意思。另外 你还可以从部首去了解字的来源,从繁体字到简体字去了解字的发展,了解书法中的草书。总之你一定要以字去开始。
大概在开始对字有兴趣之后,你自然慢慢对词有深的理解,从词开始你又会觉得对书本文章有比以前更深的认识,这就一步一步地深入去。有些人总是不能写好一篇文章,写出来总是东一角西一角,杂乱无章。这种现象多出于小孩的作文,原因是架构不清的现象,文如其人,一个平时做事没有条理的人,一个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与人交谈的人,写的文章多是乱七八糟的。所以小孩子平时引导他们有条理去做事,多与别人交谈是有助他们对文章的结构认识的,比起学什么语法更有作用。小学生的文章,只要清楚地交待好事情的始末,也就是一篇较好的文章了,不要期望他能有什么好的漂亮的词句。如果辛弃疾不是生于战乱之中,不是生于外族入侵,家国沦陷之际,不是一生怀才不遇,际遇坎坷。他能有这样悲壮的词句吗?“故将军饮罢夜归来”这个“故”字就是他借汉代李广的遭遇,来发泄自己的心情。试问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社会经历,能感受到多少山河风景的渲染?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是要我们写旅游文章,要多少个字,要有那些什么的形容词,讲句笑话,“真是难为家嫂了”。那时我只好生硬地堆一些美丽词句,只求速速完成,快快地去玩耍吧。我们小孩子去公园郊游,只不过是想大家一起,在宽阔的草地上,追追逐逐,玩玩兵捉贼吧,那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湖光山色。
多读书一定有收益,收益多少就看各人的修为了。但有一样要注意的,不要多看近期的文学作品,因为低下得很,要看就看一些名著。明清代小说不错,元曲神韵,唐宋的诗词,这都是很好的熏陶。不过现代的人已经是不会这样做了,因为费时费力,似乎与时代脱节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义务。现就如何实施新课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谈几点浅薄的体会: 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新课标》中对人文性的理解曾有这么一段话:“语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 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 由此可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创新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变化,而且 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如何让这一教学方式真正 “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精选问题,做个有心人。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让学生探究什么? 何时探究?应精心安排,抓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畅所欲言,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最近听过 一些教改课,不乏合作交流的形式,但细细品来,也有造作虚假之嫌,有的文章浅显易懂,一 遍读来,学生已大体了解,纷纷举手回答。这情景出乎老师意料,尴尬之余,拿出事先准备好 的几个问题,让小组内讨论,名义上再探究探究,实则为了完成课前教案中是早已安排好的、 必不可少的体现新教改的环节。这样的合作我们宁可不要,别把学生看“扁”了,他们有能力 研究出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诸如,学完《琥珀》后,在课上研究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 条件?课后小组同学再去研究其他一些琥珀是如何形成的,通过查找资料,写出实验报告。学 生一放学就着手准备,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就真正让学生互动起来。 2、全员参与,做个用心人。这里的全员参与即是指全体同学个个参与,也指教师的参与。 教师以学生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讨论,会消除一些学生的恐惧心理,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如 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在新课伊始就说:“同学们,平时总是你们提问,今天老师有个 不懂的问题,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我,不相信老师还有不懂的问题。 我接着说:“我课前读了这篇文章,认为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又不需归还,所以 题目中应用‘骗’而不能用‘借’”。果然不出所料,一语既出,有些同学也点头表示赞同。 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再细读全文,各抒已见,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经过一番争论,学 生们大都认为:诸葛亮在双方交战时将十万支箭如数归还,可谓“有借有还”,而且更深入地 理解到“借”字,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看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胜过“骗”。在 辩论中,我也曾两次发表自己的看法,过了一回学生瘾。 二、重视语感的培养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 的反对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 。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 此。”多么精僻的论述,一语道破“语文”的内涵。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办法莫过于一个字— —“读”,“故书不厌百回读,书读深思子自知”,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 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1、在读中品词学句。“字·词·句”是文章的细胞和血肉,一篇文章中不乏好词好句,我 注重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句,边读边品味好在哪里,体会“两句三年得,一 吟泪双流”的境界及如何才能读好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习惯,在读《日出》时,注意 了大量拟人句、比喻句的阅读与学习,将日出的美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飞夺泸定桥》一课, 在读到“千钧一发”这个词时,多数学生停下来想了一会儿,有的还在这个词的旁边写出“十 万火急、迫在眉睫”等表示情况紧急的词语。这样,学生边读边品,由点到面,使语文教学扎 实有序。 2、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放弃射门》一课重在赞扬世界级著名球星福勒在足 球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友爱、宁失一球、不伤队友的高尚体育风范。我让学生反复诵读 第3自然段,抓住福勒动作、神态的描写,利用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讲。在学生读熟以后, 组织辩论:福勒放弃射门对吗?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从这场比赛的重要性、集体利益、体育 真谛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最终从文中悟出,福勒这种高尚的体育风范值得提倡,赢得公平, 赢得光彩,让我们看到了他背后的人性美,这是无法用金钱和名誉换来的。此时再指导学生怀 着对福勒崇敬之情读这一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唯有开放,才会有活力。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曾指出:“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日, 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已不能继续进行,也无以增进教育的发展。”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 和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大课堂的途径有: 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 加速拓展阅读,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吸收量,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 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阅读体裁要多样化,适当涉猎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 。只要内容健康有益,无论文学作品、科学技术,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都可,除背诵必背古 诗之外,加大背诵量,尽量超过400万字。“厚积而薄发”,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了。 2、延伸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 学不限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甚至存在于虚拟的网 络空间,它包括一个人完整的生活世界。我们可以在课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竞赛、夏令营等,也可请上家长参与评价。 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与人、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 的。教学中,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偏重于人文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功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京剧道具介绍
演绎道具 1、伴奏乐器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2、舞台道具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传统戏曲舞台上...

蔡头村音乐会内容
蔡头村音乐会是一个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传统音乐活动,其独特的演奏形式引人注目。乐手们围坐长桌,中心位置由管乐器演奏者占据,如打击乐合奏时,鼓手居中,周围的钹、铙、铛子、小镲等乐器则分别位于鼓手两侧。演奏阵容丰富,由二十四个乐手共同完成,他们以管子领奏,笙、笛子、云锣和打击乐器相互配合...

文水县南武乡杨家寨村2015年发生的事情,过年发什么吃喝东西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

想知道关于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花坦乡汤岙村或者龚埠村的历史和故事...
【吕斌墓志铭碑】在罗东乡南岙村凤凰山。明弘治十四年(1501)立,坐北朝南。正面题盖凿刻"圣旨"楷书,碑文中有一幅线刻人像。背面题刻"明故承事郎吕斌...【汪氏小宗祠堂书塾记碑】位于桥下镇西岸村汪氏小宗祠中。碑记:"汪氏原居丽水石牛街,始有参府君者,乐荆川山水之秀,乃徙居焉。到五世祖任斌,立祠设塾...

中法山村位于哪里
后院500多年的文冠果,证明了吴氏中医的辉煌历史。贯穿村东西的青龙街,不仅记录了先人的智慧和正气,更是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清朝光绪年间的禁赌碑、挑檐石砌房、石台阶、石碾、石磨、石板路散落村内各个角落,构成了一幅沧桑古朴的画卷。该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抗战模范村,先后有20多人为国捐躯,...

张居中的成就
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等编著,《舞阳贾湖》,文字180万, 其中插图367幅、另有彩版48幅,...11. 张居中,八千年前的书法艺术——河南贾湖原始文字的发现与研究,中国书法,2001年第1期。12. 张...34. 孔昭宸、 刘长江、张居中,渑池班村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人类学学报18(4)1999.1135...

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我们这里的一个村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之前国家已评选过4次了,山西在各次中获得历史文化名村资格的村子如下,我们想借鉴下上几次这些村的经验,提供些文字材料,包括申请... 我们这里的一个村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之前国家已评选过4次了,山西在各次中获得历史文化名村资格的村子如下,我们想...

谈谈拉祜族和布朗族
村社以家庭为单位,再到日落方向,举行滴水仪式。 关门节: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样叫“豪瓦沙”。这一天...无论哪家,老人的床铺肯定设置在房屋里最暖和的火塘旁,饭桌上的席位安排,老人也是居中的;晚辈不能在

村井贞胜的功绩
同时贞胜在天正4年8月6日,向前一年冬天受到信长的责备蛰居中的劝修寺晴右、中山孝亲、庭田重保、...同6年10月,摄津有冈的荒木村重,突然与本愿寺秘密勾结并背叛信长。如前所述,陷入困境的信长派遣贞...京都的大云院现在还收藏着贞胜的画像,他被描绘为一老者。尽管年事已高,他还是忙碌于京都所司代的...

我要一份武汉的人文资料
武汉居中得水,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中,是少有的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即将成为中国第一“都市外环”的武汉绕城公路,属双向四车道封闭式高速,设计车速120公里,设计日通车量5.5万辆。武汉是京广、京九、武大、汉丹四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辐射四方的铁路网络,通达全国25个省...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 村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的画面 -
睢晓小儿: 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画面,再现了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怎样的农村生活画面? -
睢晓小儿: 描绘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什么 -
睢晓小儿: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村居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怎样的童年?作者想 -
睢晓小儿: 午后,阳光灿烂,作者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座造型别致的茅屋,虽然低小了点,但是很是风情依依.小屋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丘,近处,是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显得生机勃勃.门前的小溪欢快的流着,溪水清澈见底,...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睢晓小儿: 这两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是这首(上阕)的,描绘了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的场景.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村居重在写景还是叙事 -
睢晓小儿: 《村居》以叙事写情为主,捎带以景为衬托.主要表达了村居于野的一家人甘淡自怡,其乐融融的情景.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村居陆世楷赏析 -
睢晓小儿: 1、《清平乐·村居》原诗全文:三间茅屋,屋后萧萧竹.更喜柴门临水曲,隔岸柳丝垂绿.午余一枕匡床,醒来窗外斜阳.犊子驱过短堰,鹅儿浴起方塘.2、鉴赏: 这首词题目为“村居”,作者摄取了村居中极普遍,而又是极典型的,富有...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村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
睢晓小儿: 村居描写的是一幅宁静悠闲、一家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情景.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宋辛弃疾淸平乐村居的简介 -
睢晓小儿: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北戴河区18724388353: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 -
睢晓小儿:《清平乐·村居》由辛弃疾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描绘农村人家的生活画面,情态活灵活现,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艺术结构上,全词围绕小溪布置画面,布局紧凑而构图清新悦目,展现出农村充满生机而又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