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是什么汉字?

作者&投稿:邸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这个字是什么汉字?~

“胡氏”的大篆体

“显峰书画”

胡显峰,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湖北,一九八六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你有认识的人姓这个字吧
1、汉字:庹
庹为多音多义字。
郑 码:TGXS,U:5EB9,GBK:E2D5
笔画数:11
部 首:广
笔顺编号:41312215134
[编辑本段]【读音一】
庹 tuǒ 〈量〉
[编辑本段]【释义一】
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在平常的估计中,估长用庹。
[编辑本段]【出处一】
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字汇补》
[编辑本段]【读音二】
庹 tuǒ 〈名〉
[编辑本段]【释义二】
(1) 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
[编辑本段]【英文】
[span;arm spread]
[编辑本段]2、姓:庹氏

[编辑本段]【分布】
庹姓,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
庹姓来源说法不一,四川省传说是庹姓原为度姓,为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改姓而来;湖南传说是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乱,事败后其长子田宗朝避乱由田改庹。但综合各地传说,庹姓族属为土家族无疑。由于历史上土家族长期隐瞒民族成份,庹姓散至各地后,大部分已定为汉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区的庹姓被界定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
[编辑本段]【名人】
有明将领庹守珍、庹守珠、庹五常等。有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庹文升(湖北郧西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庹震(河南方城人),重庆庹氏书画馆馆长、书法家庹纯双(重庆铜梁人),台湾影视演员庹宗华、庹宗康(祖籍湖北松滋),击剑运动员庹通等。
[编辑本段]【起源】
关于庹姓起源,一直众说纷纭,疑云莫辩。一说庹姓出自熊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一说古代有掌度是衡的官员,其后以官为姓,为度氏,后部分因故改庹氏;四川庹氏族人认为庹姓发源于古巴蜀,原为度姓,由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于宋元之交改姓而来;湖南庹氏族认为庹姓源于田氏,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乱,事败后其长子田宗朝避乱由田改庹。
始祖:庹五常。
附,庹郧青《庹氏源流初探》:
中华姓氏,大都有源可考,唯我庹氏源流,数百年众说纷纭,疑云莫辨。至今庹氏遍居神洲大地,川、渝、湘、鄂、黔、云、豫、陕、桂、赣均有庹氏聚集,其他各省也有庹氏散居,人数已达数十万之多,但究其源流,则各地庹氏或不知其源,或说辞各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湘西庹氏发起全国庹姓统谱,断言庹姓来源为明初大庸土司田虎作乱,其子避祸改庹为姓。并载入族谱,作为铁证。
郧阳庹姓原有大用公碑文记载为自四川迁郧落业,但一直无文史资料佐证,又因同四川庹姓缺乏联系,不能确定郧地庹姓自四川何地迁来。在本次修谱中,湘西族人推断,郧地庹姓应为大庸田虎之四子宗相逃难改姓至郧阳,我郧阳族人深信不疑。吾生也晚矣,自是附合。但通过查对各地族谱,又发现诸多疑点。后又通过现代化网络搜索“庹”字,疏理出大量信息,更增加了对庹姓源流的怀疑。现辩之如下:
一、庹姓是否为度姓而来?
四川庹姓传说,庹姓为度姓改姓而来。在其他各地庹姓中,也有此说。郧阳庹姓据大用公碑文,为从四川而迁,而在郧阳庹姓的老人中,也传说庹姓原为度姓,后为避难而改姓庹。酉阳庹姓传说,明朝宏(应为弘)治年(1488年至1505年),因涂家寨小井溪草寇事发,七姓同时改姓避难,我庹姓祖三人,长房改为涂,次房改为储,三房改为庹。各地庹姓族谱中多有“庹者度也”之说。但因无文献为证,不能佐证其说。
近从网上读得一文,作者为巴蜀人,言其家乡在大巴山区马鞍山脉,内一村名“红岩村”,居民有庹、龚、赵三姓,庹、龚二姓为古老户,属賨人七姓之一。
又购得一书,为四川大学历史学家、民族学家邓少琴教授所著,该教授为巴蜀知名学者,一生从事巴蜀历史、民族研究。书中多处提到庹姓,言之凿凿庹姓为古賨人七姓之一,且讲到巴蜀多处庹姓居住之地。其人为专事研究历史民族之学者,说法当为严谨,可信度较高。
然查史书,古賨人七姓中有度姓无庹姓,是否有误?但邓文中又提到“宋淳熙元年进士度正,字周卿,合川人,少纵朱熹学,历官国子监丞,屡迁礼部侍郎致仕,见《宋史》卷四二二。按合川县有庹氏,读如沱,此可能为古之音读。宋代有庹万全,绍兴进士。”此说同新编庹氏族谱中彭水县支系实录吻合。彭水支系记载“庹谷全,自彭水迁合州,绍兴年(南宋年号,1131年至1132年)进士,号万全,配李氏,生子周卿”;又记载“庹周卿,屡迁六部,配刘氏,生子:瑾洪,号庹洪”。宋淳熙元年为1174年,按此则庹谷全于庹周卿年代相合。度正见于宋史,彭水谱记度正之字为名,可见庹为度改有一定依据。也同酉阳庹姓传说七姓同时改姓相符,七姓者,賨人七姓也,度姓者,避难改为庹、涂、储也。庹同度形似,涂、储同度音似,万变未离其宗。
二、庹姓是否得姓于田?
湘西族人断定吾庹姓起原于田姓,根据有二,一是大庸东花园田氏祖坟有碑一块,正面书“田宗朝”,背面书“庹宗朝”,道光十年(1830年)庚寅仲春月永顺庹正灿所题墨谱序曰:“吾宗本帝系,于元降至皇庆年间,田虎判公赐少保衔,而镇永定、羊山、大庸卫。弹治宣慰,懋功伟绩,照临避迩,后被谗,长子宗朝公乃更庹,以为氏。”大庸同治三年(1864年)谱、光绪十年(1884年)谱、大庸民国十九年(1930年)谱均记庹为田改。但慈利、澧县等地口头传说该地庹姓始祖为庹守珍、庹守珠于明洪武二年奉朝廷之命自四川来湘西北征蛮(见后附录一文),后定居于湘西并散居各县。同时澧县民国三十年谱(1941年)“庹氏同源之传述”中开言“澧县旧谱载庹之得姓始宋中叶”,说明在澧县老谱中并无庹自田姓改姓之说,只是在大庸民国修谱后,将大庸庹自田来的推断作为铁证,并广为传播,由于大庸族谱编修主持悲亚公为湘西知名人士,德高望重,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在族谱中推理分析较严谨,得到他地庹姓的认同。故民国年间,湘鄂川交界地庹姓修谱都将庹为田来的说法记入族谱。二是在湘西北和鄂西南土家族庹姓中,有田庹一家不婚的传说。但四川庹姓并无此说。
从上可知,庹为田来的说法,在民国中期以前只有大庸庹氏有此说法,民国中期以后,受大庸族谱的影响,各地也纷纷将庹从田来作为庹姓得姓依据记入族谱。如同郧阳庹姓在本次全国统谱前,并无庹从田来之说,在同大庸庹氏族人接触后,大庸族人分析大庸田虎之四子庹宗相去向不明,分析郧阳庹姓始祖庹大用可能为庹宗相迁郧后改名,又分析庹大用之名,大用本意为大庸,为庹宗相迁郧后为纪念祖籍,取“庸”字去头截腰留脚而为“用”字,同时“用”“庸”音同,断定为庹大用即为庹宗相,此说很有道理,郧阳庹氏修谱之人自是认同,由此也将该说记入族谱。
但庹从田来之说,值得怀疑。为什么澧县等地的庹姓虽与大庸相近,却无此说法;二是为什么四川庹姓无此说法;三是为什么重庆等地的庹姓族谱在民国前无此说法,只是在大庸民国修谱时同各地联系后才有此说。由于不能得到确凿的结论,故民国大庸谱序也只得承认“相传为田易庹,先因已是有姓,然大庸则当祖田”。
三、庹姓是否得姓于明初?
按大庸庹氏说法,庹姓得姓时间当于明初。然查对其他各地族谱,说法不一。如彭水庹姓在宋时已有庹万全,澧县民国三十年谱(1941年)“庹氏同源之传述”中开言“澧县旧谱载庹之得姓始宋中叶”。
从各地族谱记载分析,慈利、澧县等地传说该地庹姓是明初该地庹姓始祖庹守珍、庹守珠于明洪武二年奉朝廷之命自四川来湘西北征蛮,后定居于湘西并散居各县,则庹姓得姓应早于明初。对应彭水谱之说,则庹姓得姓于宋季应可信。至于大庸之说,如明初田虎作乱失败,其子田宗朝改姓为庹的说法成立,是否大庸庹氏与他地庹氏来源不同?
四、庹姓是否为土家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无土家族之称。解放后,国家于五十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方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按土家族为古巴人之后嗣,则不论四川谓庹姓为古賨人七姓之一(賨人为古巴人之一支),还是湖南谓庹姓为大庸土司田虎之后裔,可以断定庹姓为土家族无疑,至于彭水庹姓为苗族(原为汉族,落实民族政策后改为苗族),四川、云南、河南、鄂西北及其他地庹姓为汉族,则是历史上少数民族为免民族歧视而隐瞒原族属造成的后果,虽然因各种原因无法恢复族属,但仍是巴人血脉。
五、庹姓是否宗本慈州?
庹姓号称“南阳堂”,自称“宗本慈州”,其原因为《康熙字典》载:“庹,音佗,姓也,万历间有河南之阳卫指挥史庹五常,慈州人。又音托,两腕引长谓之庹。”大庸庹氏在民国修谱前庹姓号称“洛阳堂”,后因见《康熙字典》庹字条目,方将堂号改“南阳堂”,由于我们目前无法查到康熙以前的资料,目前所见族谱所称庹姓“宗本慈州”的记载均出于康熙年之后,大部分为清末和民国间族谱有此说法,故无法论证庹姓是否确实为宗本慈州。不过堂号一般为各姓氏以本姓发详地而起,在历史文献中,庹五常为最为显耀人物,故堂号为“南阳堂”无可非议。但“宗本慈州”则需要推敲,庹姓发祥于南阳,庹五常为慈州人,但并不能说庹姓起源于慈州。再者因目前对慈州的确切位置不明,查对有关资料,历史上称慈州的地方有数处,一是山西吉县,在唐贞观八(634年)以南汾州改名,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文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慈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耿州,该处称慈州时间约500年;二是河北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置,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废,永泰元年(765年)复置,天佑三年(906年)改名惠州。五代唐复为磁州。明、清均为磁州。磁州一作慈州;再是唐时有南慈州,位于今越南境内,此慈州可以断定于五常公籍贯无关,可以排除。从历史上看,河东慈州和河南慈州尚有考证的价值。松滋庹姓传有“庹孝子传”一文,记载庹姓发源于河东,发祥于磁州(慈州),现将有关文摘如下:
列国时,晋主世盟重举庹志清之子庹祥鼎为列国水政之长,袭常盐池滨地山水。鼎裔传至大汉庹泰始,始孙庹羽,自庹眼传至庹羽,世袭黄河水利济务之职,据庹羽之父员外巢建夫妇好善无嗣,于汉桓帝延熹三年中条山求子,祷祝上天,次年又祷祝遂得子,姓庹名羽,号伏楚,字长生,娶李胡二夫人,于汉灵帝光和戊午五月十三,李、胡各生一子,长子名庹黄廷,迁生九子,以袭庹氏九族。庹羽幼抱忠身刚正之专,长好打抱不平之义,杀奸淫之官,逃固关之难,普静以易容救免,遂以关为姓,易号原名为关羽。汉景曜三年,追赠羽祖庹泰始,享季候爵之典,晋唐时,庹关羽裔孙庹舜章建三路大殿于上宾村,接连建第一路供奉庹绳、眼、犀以来之列祖位,第二路供庹关羽之祖位,第三路供桃园三结义之灵位。章裔庹玺治于宋太宗祥符二年奉旨诣张太师,享国典。治裔传于明季,庹五常为都指挥史,常子伯南帅平丁字口,克紫荆关,有功于国,敕封为平定王,为常建第五路大殿父子之功,隐身于上宾村。庹氏军籍宗祠,复建庹氏民籍宗祠于河南磁州。南奉万历旨敕建庹氏军民合籍宗祠于湖广荆州,敬奉庹关羽,勒马望荆州,圣祠于此。御赐圣烝王田三千亩于荆州等处,世袭王爵,兼湖广荆州卫正堂职,荆州等户口,一万三千余家。
余读上文,信疑参半。信者,文中方位准确,地理明确,盐池、中条山均在河东,再者关羽及其子出生年月均与史料相符。由于关羽的生平,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其他就不详了。如何松滋庹氏对关羽的身世交待如此清晰。余再查其它资料,发现说法各异,但也证明松滋庹氏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如在《新民晚报》中读得“关公故里无关姓”一文,言“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是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的故乡。可是,这个村里现在却无一姓关人家,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当年解州城有一绰号‘凶虎’的恶霸,把城里所有的水井都填了,只留下他家一眼,限定只许表年妇女去打水,这样被他糟蹋的妇女不计其数。生性刚直、专好打抱不平的关羽盛怒之下,杀死了‘凶虎’,遂闯下大祸,官府不但悬赏捉拿关羽,而且还要对关家满门抄斩。全村的关姓人家见大祸临头,纷纷外逃,因而常平村至今再无一姓关的人家了。另一则传说是,关羽本不姓关,少年时力气大,爱打架。一日,听得墙外有人哭,他便翻墙而过,看见一女子与一老者相对而泣,一问缘由,原业是县太爷之舅要强聘这女子,关羽怒极,杀了县太爷及其舅,逃至潼关时,城门已画图布告捉拿关羽,关羽急忙跑到河边洗脸,洗完自照,颜面已变赤红。走至关口,守关人盘问,他便信口指‘关’为姓。”此文中第二则传说与松滋庹氏的说法基本相同。余又读得一文,言“关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此文肯定了关羽确定姓关,而且其祖父名、父名均与松滋庹姓说法不合,但史料上没有的关羽出生年月及其子出生年月如何同松滋庹姓说法一致,是否松滋庹氏在康熙年其后看到了《关侯祖墓碑记》或《汉寿亭侯祖系记》,得知关羽的生平,又由于关羽在历史上被神化,荆州一带崇关之风尤甚,是否松滋庹氏假借关羽身世显耀本族。总之,关羽为庹羽之说实在是点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相信。
松滋庹氏为庹五常直系后裔,史典记庹五常为慈州人,所以查慈州理应从松滋庹氏的有关记载和传说查起。在松滋“庹孝子传”中,言庹氏祖地为上宾村,而关羽故里为常平村,“上宾”与“常平”音近,有可能是在历代口传中音混,至于慈州,松滋庹氏的“庹孝子传”已明确记为河南磁州,由于历史上磁州又名慈州,所以查慈州应先从磁州查起。遗憾的是,由于条件有限,现在我们无法查对磁州是否有庹姓,也无法找到其他文献资料来佐证松滋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慈州不能作为庹氏的起源地,因此“宗本慈州”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而因为慈州是庹五常的祖籍,而庹氏又以五常公为荣,所以在庹氏中流传的“慈州世家”的说法倒十分妥当,因为二者含义不同,一是说庹氏是从慈州起源,一是说庹氏是从慈州发祥。
六、庹五常是否慈利人?
康熙字典载庹五常为慈州人,慈州为何处?过去庹姓遍查史典无果,结果臆断者甚多,如郧阳将军河庹姓修谱时,根据松滋有庹姓的情况,解释为松滋之慈,荆州之州之慈州,但实在不能自圆之说。湘西庹姓解释庹五常为慈利江垭人,原因为慈利族谱载有守珠公之孙武常,又释为慈利曾称慈利州,故简称慈州。此说得到庹氏认同,故在全国庹姓统谱时,凡自称为庹五常后裔的均承认庹五常为慈利人,并记入族谱。但此说也有一些疑点,余在一九九四年访问江垭庹氏族人时,江垭族人登刚公向我介绍庹氏流源,当谈到庹五常时,登刚公说庹五常即江垭人,为守珠公之孙,我当即质疑,守珠公为明初洪武年间人,五常公为明万历年间人,之间相差近两百年,如何只差一代。登刚公认为余质疑有理,但也无法解释。再是慈利州设州时间为元至元中升慈利县为州,明季洪武二年复为慈利县,史典从无简称“慈州”或又称慈州之说,为何在万历年间庹五常籍贯仍称慈州而不称慈利县人,如果说古人向人介绍籍贯时,因州大县小,介绍州名可以使他人准确了解,那么在万历年间,慈利县归澧州府管辖,五常公为什么不说自已是澧州人。
七、推断
从以上可知,由于庹姓来源说法不一,缺乏文献资料,现有的证据大都是凭口传成文,或各地庹氏修谱时,为求证某种说法,牵强附会,臆断假设,然后众口铄金,成为共识,但要拿出使人信服的证据是很难的。对于历史考证,应严肃谨慎,大胆假设是可以的,但应小心求证。在无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断定姓氏来源,以免贻笑大方。
由于学识有限,尚无法作出考证,故在此提出以下假设,寄希望于族人中有识之士,能将我族姓氏来源得出一确凿可靠的推论:
·庹氏发源于古巴蜀,原为度姓,为古賨人七姓之一,于宋元之交改姓为庹。
·四川庹姓均是古賨人原驻民,即川中所谓“古老户”,今四川内江、自贡、广安、苍溪、达州、南充、宜宾及重庆彭水、酉阳、铜梁、合川、大足、涪陵等地庹姓均为该支,贵州各地散居的庹姓大都是从四川重庆迁入。
·全国庹姓大部分均为自四川外迁发展而来。湘西庹姓为庹守珍、庹守珠后裔,而庹守珍、庹守珠是于明初自四川到湘西北征蛮而入籍;湖北松滋、河南南阳、湖北保康、云南大关等地庹姓是庹五常直系后裔,庹五常应是四川庹姓一支,以军功发迹磁州后又任河南南阳卫指挥史。
·郧阳庹姓根据大用公碑文及有关墨谱记载,应是自四川重庆府某地来鄂后落业入籍。
·大庸庹姓可能是本地田姓改姓而来,永顺、秀山、恩施等地庹姓为大庸庹姓外迁散居。
[编辑本段]【迁徙】
庹姓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但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庹姓族属为土家族(古巴人后嗣)无疑。由于历史上土家族长期隐瞒民族成份,庹姓散至各地后,大部分已定为汉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区的庹姓被界定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如今庹姓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据考证,大都迁徙自四川。如庹守珍、庹守珠于明洪武二年奉朝廷之命自四川来湘西北征蛮,后定居于湘西并散居各县,成为慈利、澧县等地庹姓始祖;湖北松滋、保康,河南南阳,云南大关等地庹姓为庹五常直系后裔;湖北郧阳庹姓为四川重庆府某支庹氏来鄂后落业入籍等。目前庹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编辑本段]【郡望】
庹姓全国统谱认为庹姓“宗本慈州”,以洛阳、南阳为堂号,当为郡族望地。
[编辑本段]【堂号】
洛阳、南阳,当为郡望堂号。参看下面附录。
[编辑本段]【字辈】
庹氏合谱字辈:中和肇位育,孝友达治平,品泽经书韵,勤联雅颂声,吉庆昭令绪,仁寿兆佳征,祚业宜同懋,君恩定久承,才高超圣杰,忠勇耀常伦,紫阳熙本固,松刚笃佩青,怀浩科延举,勋厚思源珍,精武崇关岳,乐善福隆鼎。
湖北南漳庹氏字辈:之元均启。世仕志明先,宽于正昌前,家修善齐计,德泽永万年。
湖北郧西庹氏字辈:维道新明,文章华贵远,久候传家长。
重庆某支庹氏字辈:胜天文英孔,先师道四远,国正平安顺,富贵荣华全。
四川蓬安庹氏字辈:国人正有万,顺昌显家庭,世代荣华庆,永文朝邦定。

你好

这个字是篆字《都》



这个字是篆体字——都

都 dū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春秋.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4. 总:~为一集。

5. 居:"~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姓氏。

都 dōu

基本字义

1.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详细字义

〈副〉

1. 全部 [all]

2. 表示全部包括在内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你的话并不都对;都子(乞丐);都把势(总头目)。

4. 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们来晚了。

5.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极端的、异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even]。

如:今天天气真怪,中午比早晨都冷。

6. 表示已经 [already]。如:茶都凉了,你赶快喝吧!

都 dū

〈名〉

1.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2. 同本义 [capital],周朝时各国把国都叫作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就叫邑

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说文》

距闰王百里为都。--《周礼》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田畴秽,都邑露。--《荀子·富国》

《史记·五帝本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3. 又如:都鄙(旧时天子宗亲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家(周王朝分封给子弟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亭(都邑中的传舍);都甸(都邑郊外之地)

4. 邦国的都城,国都 [capital]

国都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释名》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秋九月,权迁都建业。--《三国志·吴主传》

都门帐饮无绪。--宋·柳永《雨霖铃》


三个土是什么字?
垚 拼音:yáo 释义:1、垚 yáo, 古同“尧”2、形容词,山高的样子。多用于人名,曾为古代皇帝名字。字形结构:1、首尾分解查字:土土(tutu)2、汉字部件构造:土土土 3、笔顺编号:121121121 4、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提横竖横。

中国汉字笔画最多的是这个字,大家知道读作什么吗
taito,84画。读音「胎托」,一字双音。由三个繁体「龙」和三个繁体「云」组成。一说中国古字,表示龙在飞翔。一说日本汉字,收录於日本的TRON计划。houyou,128画,读音「猴邮」,一字双音。「 雷」的古字,由16个田字和8个回字组成。古人怕打雷,怕成这样子。léi,160画,真正的笔画王。《...

什么汉字三个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呢?
三字加一笔的汉字较多,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1. 人+一=大 2. 日+一=目 3. 木+一=本 4. 禾+一=和 5. 口+一=中 6. 了+一=子 7. 云+一=去 8. 田+一=申 9. 心+一=必 10. 目+一=自 这些字都是通过在原有三个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形成新的汉字。例如,“人&...

中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使用的汉语中biangbiang面的biang是笔画最多的汉字,共有57笔 biangbiang面是源于陕西的一种面,现在也是一家面馆的品牌,还在使用这个字,但这个字字典中查不到 现代汉语中笔画最多的汉字是 齉nàng 意思是鼻塞而阐述不清 这个字“只有”36 画 日本汉字中还有一个84画的汉字存在,这个字上部是品字形...

中国最奇特的汉字是什么
最奇特的10个汉字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先挑拣十个例子,请列位上眼。(一)最土的汉字——“垚”这个字读“尧”,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

我、小、个、干,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综合关系:即离散、连线、交叉等多种关系综合在一起,一个汉字包括好几种笔画组合关系,例如“巾、长、本、无、手、牛、士、毛”等字。小是什么结构的字? 可以说独体字,也可以说是左中右结构. 不过在字典上...

一个字怎么拼写,拼音是什么?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

中国第一个汉字是什么字?
没有人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能够解读的最早汉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中的哪个字是第一个呢?没有人知道。还有,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不是最早的汉字!已经发现了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但是还无法解读这些汉字,更不知道其中哪一个字算式最早的、最早的在不在其中!即使把其中的某一个...

中国汉字中最有含义的几个字是什么?
由于“福”字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关注,于是具有中华发展史的贯通作用。种种例证证明“福”是一个立意最高,涵盖最广,贯通古今,继往开来的最中国汉字。人,一定是为福而为,为福而终。人死后的丧葬仪式,陪葬品是为了在另一个世界或来生获得幸福,由此可以认证,福是人的终极理想。首先,“人为财死...

汉字“ꚥ”读什么?
意思是;啰嗦、唠叨、惧怕;“讋”(詟)的异体字。这个字由四个龙组成,读zhe(同折2声),共64画,是笔画最多的汉字,也刚巧是易经64卦最后一卦的卦数。目前仅搜狗输入法可以打出。现代的解释;于光远在《咬文嚼字》2002年N期上撰文认为:汉字笔画最多的当是由四个“龙”组成的合字。 查《字汇·...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个字是什么字? -
漳亮协诺: 这是个篆书的“记”.请参考下图: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是什么字 -
漳亮协诺: “当”的繁体字.《说文》田相値也.从田,尚声.有两个读音:1、dāng ㄉㄤ 2、dàng ㄉㄤˋ1、dāng ㄉㄤ 应 (yīng) 当 (dāng)2、dàng ㄉㄤˋ 当 (dàng) 铺 (pù) 仅供参考!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个字叫什么 -
漳亮协诺: biang(生僻汉字) Biang(拼音:biáng;注音符号: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国际音标:/piaŋ24piaŋ24-31miã55/),汉语陕西方言生僻字,合字,象声词.笔画57画. 用于陕西关中地区的面食Biangbiang面.biàng也是一种口语化的象声词,有时为口头禅,或小孩子此字出于陕西关中的一种小吃“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 配音“晕”. 书写笔画顺序:丶丶乛丿丶丿乛一一乛乛丶丶一一一丨乛一乛乛丶一丨一一一乛丿丶一丨一一丨乛丶丶丶丶一丨一一一乛丿丶丨亅丶乚丶丶丶乛乀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个字念什么 -
漳亮协诺: 这个字念什么 这个字念[měng]1、懵是一个汉字,读作měng,2、本意是指昏昧无知的样子,也指一时的心乱迷糊,还指无知、欺骗.该文字在沈括的《梦溪笔谈》等文献均有记载.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个是什么字 -
漳亮协诺: biáng,关中方言生僻字,合字,象声字.笔画57画.用于陕西关中地区的面食Biangbiang面.biáng也是一种口语化的象声词,有时为口头禅,或童语.此字出于陕西关中的一种小吃“biángbiá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又宽又厚的面条) biang biang面的名字由来:因为在做这种面时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biang biang面因此得名.书写笔画顺序:先写穴字头,再写幺、言、幺,接着写长、马、长,左边写月,右边写立刀旁,下面心字底,最后写个走之儿.052202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是什么字啊 -
漳亮协诺: 拼 音 yān 部 首 阝笔 画 13五 行 土五 笔 GHGB 基本释义 1.鄢陵(Yānlíng),地名,在河南.2.姓.鄢,读作:yān.左右结构汉字.基本字义是指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该字也是姓.

安仁县13959929295: 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 -
漳亮协诺: 亖,拼音:sì .古同“四”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你,谢谢.

安仁县13959929295: 请问这个字是什么字 -
漳亮协诺: 捋 luō 部首笔画 部首:扌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五笔86:REFY 五笔98:REFY 仓颉:QBDI 笔顺编号:1213443124 四角号码:5204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34B 基本字义1.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起袖子.~桑叶. 2. 用手轻...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个字是什么字
漳亮协诺: 飝fēi部首笔画 部首:飞 部外笔画:24 总笔画:27 五笔86:NUTH 五笔98:NURH 仓颉:NONOO 笔顺编号:534353432534353432534353432 四角号码:1241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8DD 基本字义1. 义未详.

安仁县13959929295: 这是个什么字? -
漳亮协诺: 是“乐(读勒这个音)”或者“乐(读越这个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