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怨妇形象分析

作者&投稿:宣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都是正面的~

那也不是了,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不全是正面的,也有怨妇、弃妇形象。

  《诗经》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酷,但妇女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和出路,一旦夫妻间发生感情破裂,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遭弃后的妇女生活更是悲惨。
  
  善良软弱的弃妇形象
  她对丈夫一片痴情,却忍受着丈夫的冷脸相待,即使是丈夫翻脸相向,动辄挑起家庭纠纷,要遗弃她的时候,她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婉言劝说丈夫不能只看颜色不重心灵,不能忘记曾经的誓言,希望丈夫回心转意(“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当她得知丈夫完全绝情,爱情已成覆水,却仍未对丈夫的绝情予以正面的谴责,只用责备的口吻委婉地问道:“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她眷恋着丈夫以前对自己的“爱情”,气恼中带有温情,责备中带有幻想。但是她那如泣如诉的叙述和徘徊迟疑的行动,以及“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的结尾,表现了她思想的软弱和糊涂。对于家中艰苦繁重的劳作,她尽力承担,任劳任怨,对丈夫在感情上的故意冷淡和折磨一再忍让,甚至在丈夫已迎新入门,使她处在无可忍受的屈辱之中时,她还力争丈夫改变主意;当她已遭遗弃,不得不回娘家时,故意走得很慢,仍然希望丈夫能来送行,哪怕是送出大门,“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邶风·谷风》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又软弱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女主人公是勤劳善良的,在夫家处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她能与丈夫同心同德、共创家业(“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在持家和睦邻方面尽心尽力(“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怨什么?还不是怨男人花心。 不管是写庄公与庄姜,还是写庄姜与州吁,道理是相通的。一个男子,冲动的时候,兴致如狂风暴雨,欣欣然来,左挑逗,右戏弄,多情风流得不得了;另有欢爱的时候,女子是左等他不来,右等他不到,好些日子都不露面,只好眼睁睁躺在床上,希望他打喷嚏,希望他知道我在想他。如果这个男子是州吁,那么这个女子肯定是个淫妇,诗则是淫诗;如果这个男子是庄公,那么这就是怨妇诗。 尤其是现代人解《诗经》,喜欢把《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情境洗干净了来看,这样的一首诗更成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偶然遭遇陌生男人的戏弄之后,既有些懊恼,又不能忘情,俨然一个骚货、淫妇。 然而,既然是古诗,我们多少还得替古人想想。 追求爱情是古今共有的人性。这在孔子看来,也是无可非议的。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性观念上虽然比较开放,尤其是进入春秋之后,时当乱世,婚姻关系比较混乱,齐国那些嫁到鲁国的女子,大都有些淫行。但这些行为的存在,并非就是合礼的。据《左传》记载,当时的君子就对此种行为颇有非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是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所谓“野合”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在野外乱搞,而是指不合礼的婚姻。孔子之父叔梁纥在生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了九个女儿,纳妾生了个儿子叫孟皮,可是孟皮是个残废:病足。于是才向颜氏求婚。大概是因为叔梁纥年龄太大,不符合当时的礼制。《史记正义》说,“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据此,婚过六十四矣。”是时叔梁纥已经过了六十四岁。是故孔子后来也说,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就不该再娶。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其母没有送葬,也是由于礼制的原因。 由此可见,一个贵族女子的爱情婚姻都是在礼的范围之内的。《礼记》有明确的规定:“敬慎重正则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大学》也格外强调,“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一观念是符合孔子思想的,孔子选诗以教弟子,怎么可能把一首淫诗或者怨男人花心的诗拿来教育弟子呢?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解,那么庄姜则是在和州吁通奸,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和儿子辈的通奸,还能把它写成诗歌张扬,还能被当时的贵族君子用来“弦歌之”,我们的先民都成了些什么人了啊? 庄姜不知什么缘故,自嫁了庄公后,一直没有生育。这在古代本来就是一件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同样是一种家族血缘伦理。所以庄公宠幸州吁的生母和公子完的生母,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能说他是个变心的男人。只不过,大概是州吁的生母更讨庄公欢心,因而,有意立州吁为太子。但州吁这个人,不仅庄姜“恶之”,而且大臣也极力谏阻。庄姜喜欢的是戴妫之子公子完,也就是后来的卫桓公。桓公得立,说明在大是大非上,当时人们的眼睛都是一致的,庄公和庄姜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庄姜知道光是美是没有用的,美而无子,更是麻烦。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不受庄公宠爱的原因何在。她怨什么?有什么好怨的?除了命。但她懂得修德,庄姜的德在当时卫国上下都是有目可睹的。一个修德之人是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怨妇的。“德”与“怨”在当时是两个极端。孔子就不提倡以德报怨,他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显然认为庄公没有以德报德。《终风》所唱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 庄姜在庄公死后,回想起当年与庄公的恩爱与遭际,不免伤从心起: 他当年对我的爱就像终日的风一样,那么欢乐那么开心;左亲亲右抱抱好不温情浪漫,我的心是那样颤动美妙; 他当年对我的爱就像终日的风一样,那么多情那么仁惠;暮来暮往一个晚上要来看我好几次,惹得我的情思好长好长; 他当年对我的爱就像终日的风一样,那么沉迷那么痴心;甜言蜜语说得我晚上都睡不好觉,如今想起那些誓言就打喷嚏; 谁知一转眼天色阴沉黯然无光,雷声轰隆震天响,想起他那些话儿我就长夜难入睡,以往的誓言让我实在怀想。 此情此景,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宋代的女子,“手把沾巾凭栏处,低头无暇弄红袖”,在吟唱一首宋词:“二月梢头,空留今夕的惆怅,小楼岂把往事留。相识燕归来,物是人非已白头。莫道嫁与春风,今生孰舍孰求。放不下无尽守候,脉脉此情,纵然无荒地老也不会回头。单飞怎胜过长相守?晓来霜林醉,处处离愁。放不下天长地久,山盟海誓,哪怕沧海桑田依然等候。单飞怎胜过长相守?一生的情怀,付诸东流,尽付东流!” 做一个怨妇容易,做诗中的庄姜则难矣! (编辑 红尘)文章摘自《刘绪义《诗经》心得》更多文章进入书摘频道>>>

《诗经》中的弃妇诗,刻画了一批善良、勤劳、温顺、软弱的悲剧女性形象,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男性喜新厌旧的本性暴露。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诗经》的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密,但妇女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诗经》中弃妇诗就是当时这种普遍社会问题的证据。

一、弃妇诗的判别

弃妇是指结了婚或定了婚约,又被丈夫遗弃的妇女,所谓弃妇诗是叙写被弃妇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的诗,这些弃妇诗向人们诉说了她们的不幸婚姻,表达了她们追求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她们所处时代婚恋方面的时代风貌。

在《诗经》中,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弃妇或涉及弃妇意象的作品有十多篇。其中大部分存于“国风”中,有《召南·江有汜》、《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推》、《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还有一部分存于“小雅”中,有《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黄鸟》《小雅·白华》等。当代文学均判定为弃妇诗,这些弃妇诗大都采用叙述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弃妇被弃的无奈和痛苦,或痛斥被遗弃的不分,或埋怨男子的喜新厌旧,或描述痴心女子负心汉,或悔恨自己择偶的轻率,或埋怨父母兄弟的冷漠无情,这些普通痛苦感受是通过一个个弃妇的悲剧表现出来的,从弃妇的角度出发,她们也没有接受教育,但是她们有青春的美貌,勤劳的双手,还有一颗真诚的心,她们真心实意接受对方的爱,为对方无怨无悔的付出,但是婚姻的稳固需要双方的努力,女子的真心未必能挽回对方的真心,于是就有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悲剧。《诗经》中讲述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的诗歌最具典型性的有《卫风·氓》和《邶风·谷风》这两首。

二、弃妇形象的分析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女主人公以自叙的口气叙说自己被丈夫抛弃的不幸生活,但在弃妇形象上依旧有差别。

(一)怨恨、决绝型,对婚姻不抱希望。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诉说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回想其婚姻的失败,女主人公是清醒的,她从爱情的幻想中走进现实,认识了现实的残酷后,毅然决然与过去告别。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女也不爽”,丈夫遗弃她只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罢了。她本想与丈夫“及尔偕老”,但丈夫“老使我怨”,留给自己的只有无限的忧伤与哀愁,谁让自己嫁错了人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最终只能认命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女主人公是敢爱敢恨的,一旦发现丈夫无情无意,便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希望。“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淇水见证了她所有的爱与恨,悲与欢,憧憬与后悔。当她再次经过淇水时,已经今非昔比了,那飞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车帷幔,她的忧伤与悲愤也就顷泻而下!女主人公对当初作出的这个决定,有所省悟,她对自己说,也对所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子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就是说,女人啊,不要见着男子就迷恋,男人迷恋女人,可以从中走出来,女人迷恋男子,只能无法自拔。这里显示了女主人公的决绝之心。

(二)哀婉、柔弱型,乞求丈夫能够回心转意。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邶风·谷风》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诉说丈夫喜新厌旧,而自己含辛茹苦却受尽虐待,终被抛弃,感情凄凉、哀怨。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又带软弱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自信自强的。女主人公虽然留恋旧情,希望丈夫回心转意,但必定恼怒丈夫的绝情,然而,她并没有斥责丈夫,也没有哭天喊地、低三下四地哀求,“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暗示出女主人公柔中带强的特征,这种自信,一则来自对自己的肯定,“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二则来自在于她有谋生的能力,“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勤劳善良、温柔多情、自信自强的女主人公,她性格中的另一面,就是她的软弱。对于家中艰苦繁重的劳作,她任劳任怨。对丈夫在感情上的故意冷淡和折磨一再忍让,甚至在丈夫已迎新入门,使她处在无可忍受的屈辱之中时,她还希望丈夫改变主意;当她已遭遗弃,不得不回娘家时,故意走得很慢,仍然希望丈夫能来送行,哪怕是送出大门,“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这种软弱不禁使读者在哀其不幸之余怒其不争了。

三、弃妇诗多层面分析

(一)弃妇遭弃因素。

弃妇被弃,从根本上说是因社会地位低下所致,男权社会剥夺了她们做人的各项权利,使她们成为社会,家庭的附庸,任其丈夫摆布。社会为她们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礼制”,剥夺了他们的一切,只剩下一个区别于男子的“性别”。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下面我们来谈谈弃妇的悲剧产生的原因。

人类从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使女子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对此,思格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母权的被推翻,仍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于男子,在婚姻生活中必然产生弃妇悲剧,夫权制剥夺了妇女们的财产所有权,使她们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是弃妇悲剧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诗经》时代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期,男性的权力更为集中,男权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确立。《小雅·谷风》中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位煌煌,朱芾斯皇,室家之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诗中说,生男,放在床上,生女,放在地上,这就表明了男女上下尊卑不同。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三从之说,后来更是发展成 “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对妇女的一生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更有专为妇女制定的,以控制妇女在婚后的行为的“七法”大法。女子婚后必须严谨慎行,听顺服从,否则便被丈夫休弃。据大戴《礼记·本命》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由此可见,在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并存的社会环境下,婚姻关系的维系和解除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中,做妻子的尽管谨小慎多,任劳任怨,但还是如履薄冰,时时都有被休的危险。因为只要犯了“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要被休弃。即使自己一身清白,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七出”之中又没有明确“妇女是否明确”的方法,仅凭男子一面之词,同样可能被休掉。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礼法制度是男子制定并为他们服务的,女子并没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反受到礼法制度的约束,这是弃妇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

夫权制剥夺了妇女们的财产所有权,使她们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是弃妇悲剧产生的是根本的原因,上述的礼制、风俗、宗法观念的束缚是弃妇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此外,男性的贪色恋新的欲望,环境变迁——生活好转,更加促使男子内心发生变化——“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但这只是从诗中字面上分析出来的,我们应该看到文字背后折射出来的有关因素和整个社会历史的背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弃妇无子。弃妇被弃,最放心不下的肯定应该是子女,但这几篇弃妇诗中都没有体恤子女的表达。在那个历史时代,婚姻的主要任务是传宗接代,没有生育能力就会成为妻子被丈夫抛弃的首要因素。另外,在那个封建宗族家长制的社会中,男子掌握着婚姻的主动权,女子对于负心的丈夫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因此在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以上这些因素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地位与整个社会的风俗才是出现弃妇的根源。

(二)被弃后的态度和生活

1.《邶风·谷风》的女主人翁与《卫风·氓》的女主人翁相比,更加自信自强一些。她对丈夫充满着无限依恋,也希望丈夫能够念及旧情,回心转意,她也相信自己还是美丽的,并不比新人差,所以她是哀怨中几多温婉,悔恨中几多希望。她的痛苦是深藏于心的,在回忆中思前想后,只是无可奈何罢了,所以才显得凄凄切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她并不害怕将来的生活,因为她有一定的谋生能力。这就是她希望丈夫回心转意的资本,也许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吧。所以全诗怨而不怒,怨中有望。

2.《卫风·氓》的女主人翁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年老色衰,再也不可能让丈夫回心转意,有的只是沉痛自悔,不存在什么幻想了,她要与过去一刀两断,态度非常坚决。总之,《诗经》中的女子被弃后,无一例外地都抱怨丈夫的薄情,悔恨当初的婚姻,她们面对这样的结局,只能独自哀伤,黯然离去,即使有心理上的反抗,也只能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

3.被弃后的生活

在《诗经》弃妇诗的作品中没有对弃妇被弃后生活的直接描写,在那个历史时期,妇女被弃后一般只能回到娘家度日,而在娘家女子不但不被理解,还会遭到兄弟们的讥笑(如《卫风·氓》中“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在生活中自然也就不会有好脸色看,弃妇在娘家的生活也就十分窘迫。所以自食其力是弃妇的惟一选择,像《邶风·谷风》的女主人公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三)上古时代已婚女子的整体风貌

通过对弃妇形象的分析,我们对上古时代已婚女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以看出弃妇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特点。

1.吃苦耐劳。如:《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 ;《卫风·氓》“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温顺多情。如:《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自我肯定。如:《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卫风·氓》:“女也不爽”。

4.感情专一,留恋旧情。如:《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软弱,认命。如:《卫风·氓》“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四、弃妇的悲情与沉思

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这就悲剧。《诗经》里弃妇的悲剧不仅在于被弃的女子不幸命运,更在于被弃后并未真正的觉醒,一味的悔过,这是时代加在她头上的局限,亦是超越自我悲剧之上的更大的悲哀与不幸。

《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而热烈,对丈夫一片痴心,女主人公操劳家事,与丈夫患难与共。可是任劳任怨的忠心也无法挽回那善变的心,毕竟现实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诱惑,人性的考验也太严酷,“田舍翁多收了三斗米也想易妻”,这善变重色的氓,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时,竟对钟情于自己的妻子拳打脚踢,并无情地将其遗弃。她认识到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兄弟不知,至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面对着亲人的耻笑与不理解,她深深地感到自责。自身的悲剧让她沉思,也让她认识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也许她真的做到“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其实在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怨恨已远远地超出了哀怨,怨的是“男权至上的社会礼仪,怨的是薄幸无情的男子,亦怨的是自己的鲁莽、轻率、天真。女主人公的悲剧先是自己无端被弃的不幸,其次是社会道德的冷漠与无情,再次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忏悔与自责,这是无形中对道德伦理的认同,亦是更深层的悲剧。

《邶风·谷风》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汇聚沉痛诉说自己不幸遭遇。“不远伊迩,薄递我畿,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多情的少妇与薄情寡义、见异思迁的丈夫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其中悠悠的哀怨,悠悠的痴情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想当初与爱人也是如此的恩爱,然而那已成昔日往事了。“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字里行间含着的是女子痛苦矛盾的心情,回首“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的过往,再后来丈夫的“不念昔者,伊余来既”的狠心,只会更增伤感,女子强烈地发出“不我能畜,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的责备,这样的声音是对男权的深深谴责。美好的感情受到了无情地践踏,这是爱情的悲剧,亦是女性的悲剧。这样的悲剧里透着女性悠悠的感伤与刻骨的痛,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最直接原因则是男子的负心。然而似乎一夫多妻制有意无意地捍卫着男性的尊严与权利,女性也只能处于被蹂躏的地位,女人如衣服,如玩偶一般操纵在男人的手中,女人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悲剧,这源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的确立,“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的形成,男人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女人的命运,牵动着女人的每一根神经,礼教的束缚深深地禁锢女性的尊严,男子的变心好色使女性的情感世界岌岌可危,一无所有,唯有对着天际喊着不公平,唯有对着夜空责备男子的薄情,无奈,留有的是无尽的悲哀。

五、结语

《诗经》中的弃妇诗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弃妇形象,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弃妇们的悲惨命运,她们曾和自己的丈夫恩恩爱爱、同甘共苦、共创家园,那些遗弃她们的丈夫们,也曾信誓旦旦,与子偕老,但当生活安定生计无忧,她们也容颜不再时,丈夫便喜新厌旧,无情地抛弃了她们。在那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她们没有反抗能力,孤立无助,正是在她们的声声苦诉中,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在《诗经》的闺怨诗中,略为分析,大致分出以下几类女性形象的类型:

第一种:急切欲嫁类。性与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情感,爱情亦是每个人所追求之物。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思春欲嫁之情是每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的常态。《诗经》中描写少男少女的爱情的诗歌多的是,其中也有表达女子急切欲嫁、思春怀情的闺怨诗,其感情浓烈大胆,既传递着渴望爱情的青涩和勇敢,又表达了时光白驹过隙,青春韶华易逝的淡淡哀怨之情。

《诗经》中的《召南·摽有梅》开头便用了恰当贴切的比兴衬托手法来表达情感。

该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田间时,望到树头仍有七分梅子未落,希望想追求她的男子不要再犹豫。又看到梅子纷纷落地,梅树上只剩三分梅子了,就急切希望有心追求的男子抓紧时间来追求她,体现了她急切找到心仪配偶而嫁的心理。最后这位女子看到梅子全都纷纷落下来了,联想到青春韶华、自身美貌易逝,经不起等待,便急切欲嫁,只要男子开口,她便答应。诗中这位女子急切欲嫁,带有淡淡哀怨的形象通过比兴衬托的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出来,而诗中“摽有梅”借助比兴手法反复出现,从此成了女性急切欲嫁心理的象征词。

第二种:哀怨弃妇类。古代社会中男性占据主要地位,女性几乎没有地位,重男轻女思想盛行,女性待字闺中时在家从父从兄,出嫁后从夫,可以说一生都是依赖着男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加之一夫多妻制的依恃,古代常常有男性“二三其德”即三心两意,做出抛妻弃子的事情。《诗经》的闺怨诗中不乏此类弃妇表达哀怨之情的诗歌,而此类弃妇又可细分为三类:一是觉悟自强型;二是怨恨控诉型;三是痴情等待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通过女性真诚的情感表达,她们鲜活的女性形象都充分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并且强烈感染了读者。

觉悟自强型。《诗经》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氓》就是典型例子。起初诗中的女子与男子处于热恋期中,女子的情感起伏在诗中也能充分看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正是热恋中女子不够理智,导致其无法看到这段爱情起初的矛盾:“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古代的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这段爱情本无良媒,男子暴躁易怒,还需女子将就“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本以为婚后会恩恩爱爱,白头到老,不料“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男子三心两意,暴露暴躁易怒又不着家的性格,让女主人公自嫁给他便在家操劳至今。最后,女主人公觉悟,“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若是男主人公仍是这样三心二意而不反思,那就算了吧!女主人公维护爱情的尊严的同时也反映出她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女主人公虽是被丈夫遗弃的弃妇形象,但其觉悟的女性意识又使她的形象更饱满丰富起来,更为独立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怨恨控诉型。《诗经·北风·谷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诗中的女主人公依然是惨遭丈夫的侮辱和抛弃,她的丈夫新婚燕尔,忘却与女主人公往日的恩爱,对女主人公只有满心嫌弃和当其为“毒虫”。女主人公不愿放弃,痴情诉求“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同时又不断充满怨气地控诉丈夫的无情和残忍。

与《氓》不同的是,《谷风》的女主人公只有无力的挽留及痛苦的控诉,其思想上没有跳脱出对丈夫的依附,女主人公痛苦又无力的弃妇形象活脱脱地显现出来。

痴情等待型。这种类型可见《诗经·召南·江有汜》。

一位被遗弃的少妇痛苦地哭诉:“不我以”、“不我与”和“不我过”,并幻想丈夫能够回心转意,以长江尚有支流为由原谅另丈夫的“二三其德”,形成了这样一个痴情怨妇的形象。

第三种:心牵浪子类。恋爱和婚姻有所不同的就是婚姻有了羁绊和牵挂,不会轻易地各自分飞。尤其是古代女性对丈夫的依附感情非常深厚,对于丈夫的远行或者遗弃不会那么容易地放下牵挂。如《诗经·卫风·伯兮》,诗中的女子深深地思念从军远征的丈夫,思念刻骨铭心,以致“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女主人公只能待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这种哀怨的心情岂是旁人能理解的?这样一个苦苦等待、默默付出的少妇形象便出来了。

又如《诗经·小雅·白华》中的女主人公对其爱人有着哀怨、怀疑、埋怨、怨恨和思念。爱人远行,抛下女主人公在原地苦苦等待,期间的思念与等待是多么地难熬。女主人公纵然对爱人有怀疑、埋怨和怨恨,却也无法控制自己对他的思念。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词句注释
⑴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⑵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⑶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⑷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诗集传》:“忧而不忘之貌。”
⑸如何:奈何,怎么办。
⑹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
⑺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⑻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⑼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看这首诗时先别着急,轻轻嘬起嘴吹一下手中快要凉却的茶。投过袅袅茶气这个老套却又真实的故事马上就要上演了。

其实以我的性格,是最讨厌这类哭哭啼啼只把心思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人的。我更倾向于你若无情我便休,然后不折自身天命风流的。可是当把自身放空到那个年代,却又不得不佩服主人公对爱的执着,对主人公产生深深怜悯。

首先此诗标题为秦风,晨风。大家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风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所以我们今天的秦风就是从秦地采集过来的当地民歌,类似于小调花儿之类的。那么它既是当地民歌,说明它所掺杂的政治因素一定很少,我们大可以用一种轻松平静的心情去看待它。没有政治间的尔虞我诈相互讥讽,只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风花雪月。

开头依旧是起兴,就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我们了解最早的诗经起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

简洁说就是晨风这种鸟从眼前快速飞过,落在了茂密的小树林里。北林,就像“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一样就为了押韵好听。不能一定得说它就是落到北边的小树林了。

后面由这只疾飞的鸟儿引出的就是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大家都学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看鸟儿飞累了都会回家,而我却至今都看没看到你归来的身影,以致每天都忧心忡忡。

这是一个女子的口吻,以鸟儿回家反向就说到了自己许久未归家的丈夫。下面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就是来自于思妇最真实的感叹,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你大概早就忘了我了。

再下两段就跟第一段差不多,都是一个思妇一咏三叹抒发自己对夫君的思念之情。山有苞栎,隰有六驳。这两句起兴我们是很熟悉的,因为我们还学过另一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都是在写山上种着什么下面洼地里种着什么。

说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从和第一句的起兴比起来我们将发现,到这里这个思妇所描写的眼前景物更开阔了。第一次是鸟和树而这次就拓展到了高山与低洼,其实也说明了时间是有一点变化的。后面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只是替换了一个词由忡忡到靡乐。忧心是担忧伤悲,而靡乐则到了忧心如焚的地步,说明这个妇女等待之久和一日日伤悲之重。

苞栎和六驳都表示茂密的树木,它们都显示着强劲的生命力而衬托出的就更是思妇一个人的孤单和永远也盼不到头的归期,恰是乐景衬哀情。

最后一段依旧如此。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

前面起兴处换成了棠棣和山梨也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茂盛。而未见君子后的特征则换成了忧心如醉。如醉,像喝醉酒一样表达了思念程度之深。最后还是感叹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我的夫君你大概是忘了我吧。

全诗下来就是一个女子在思念她远方未归的丈夫,从而发出了感叹。以周围茂密的景物反衬女子薄凉的心境,更从景物的转变写出了女子等待之久和思念一步步加重,从担忧到如醉的情形。

(一)怨恨、决绝型,对婚姻不抱希望。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诉说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回想其婚姻的失败,女主人公是清醒的,她从爱情的幻想中走进现实,认识了现实的残酷后,毅然决然与过去告别。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女也不爽”,丈夫遗弃她只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罢了。她本想与丈夫“及尔偕老”,但丈夫“老使我怨”,留给自己的只有无限的忧伤与哀愁,谁让自己嫁错了人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最终只能认命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女主人公是敢爱敢恨的,一旦发现丈夫无情无意,便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希望。“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淇水见证了她所有的爱与恨,悲与欢,憧憬与后悔。当她再次经过淇水时,已经今非昔比了,那飞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车帷幔,她的忧伤与悲愤也就顷泻而下!女主人公对当初作出的这个决定,有所省悟,她对自己说,也对所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子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就是说,女人啊,不要见着男子就迷恋,男人迷恋女人,可以从中走出来,女人迷恋男子,只能无法自拔。这里显示了女主人公的决绝之心。

(二)哀婉、柔弱型,乞求丈夫能够回心转意。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邶风·谷风》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诉说丈夫喜新厌旧,而自己含辛茹苦却受尽虐待,终被抛弃,感情凄凉、哀怨。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又带软弱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自信自强的。女主人公虽然留恋旧情,希望丈夫回心转意,但必定恼怒丈夫的绝情,然而,她并没有斥责丈夫,也没有哭天喊地、低三下四地哀求,“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暗示出女主人公柔中带强的特征,这种自信,一则来自对自己的肯定,“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二则来自在于她有谋生的能力,“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勤劳善良、温柔多情、自信自强的女主人公,她性格中的另一面,就是她的软弱。对于家中艰苦繁重的劳作,她任劳任怨。对丈夫在感情上的故意冷淡和折磨一再忍让,甚至在丈夫已迎新入门,使她处在无可忍受的屈辱之中时,她还希望丈夫改变主意;当她已遭遗弃,不得不回娘家时,故意走得很慢,仍然希望丈夫能来送行,哪怕是送出大门,“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这种软弱不禁使读者在哀其不幸之余怒其不争了。

妇型人格”多发生在已婚女性群体中,其表现特征是“频繁抱怨这指责那,咄咄逼人,平息了一件事,还会挑出另一件事再进行一番抱怨指责,且这些事大多是鸡毛蒜皮小事,夫妻每天过的是六月天那般的日子,脸说变就变。”

“怨妇型人格”是一种没有具体需求的频繁抱怨指责性人格。由于古代除几个大一统王朝时代外,基本上都是政治格局分散,故青壮年多被充军,或苟延残喘,或青云直上,或战死沙场,导致男性数量远不及女子,且刚成年成家就被拉去充军者不胜其数,故导致女人多守活寡或直接变成寡妇,故而思妇,怨妇增多;且当时三妻四妾,新人风头多盖过旧人,打入冷宫者大有人在


住进这屋贤妻早晚变怨妇
恋爱,婚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尤其是婚姻相当于是我们的第二人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从一而终,与爱人相守一生,白头偕老。心愿总是美好的,但是维护感情光靠努力也不够,风水上也应当有所讲究,因为人在风水环境中生活,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性格还是情绪都会产生作用,其中的影响作用自然...

请问描写英雄、文人、忠臣、怨妇、明君、美女、老人和小人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 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 歌。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

问题婚姻该如何经营?
婚姻里女人属于弱者,到现在我依然这样讲,即使现代女强人越来越多,一旦结婚生子,女人仍属于弱者,这不是歧视也不是个人造成的,而是千百年来积存下来的问题。所以我们看过去,很多婚姻里的女人喜欢诉委屈,有搁词很形象,怨妇。男人们不喜欢怨妇,女人们更厌恶这个词,而婚姻却时不时的让女人充当这个角色。心里有苦,不说出...

爱情婚姻经济学的目录
托媒的经济分析选择“富二代”有所依据物以类聚: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丽有价:人人爱美女的原理经济学看“剩女”其实挺好择偶的机会成本结婚对象不应求最好但求合适结婚对你的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发掘好股票:好伴侣是“等”来的第三篇章 执子之手婚姻不是“桃花源”处处有成本“鲜花”多在“牛粪”上“门...

如何正确经营婚姻
因为传出去之后,别人会说你,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而一旦传到你公公婆婆的耳朵里,那你们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大,你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大了,就会为难你们共同所爱的那个人,时间久了,你们的感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4、需要通情达理 想要做好一件事,用心是很重要的,当然,想要经营好婚姻家庭,一定要用心。用心的处理...

李蕙敏历程
1994年至1995年,她独立发展,以“Girl Friends”身份推出首张个人专辑《Debut》,风格从跳舞歌曲转变为浪漫抒情,专辑中的歌曲由前梦剧院成员填词,展现了她的多元音乐风格。1995年至1997年是她的走红期,凭借《活得比你好》和《(你没有)好结果》等歌曲,确立了“怨妇”形象,同时为动画电影《风中...

林动和应欢欢怎么好上的
一开始的时候应欢欢对林动是没什么好感的,甚至抱有恶感,因为林动选择了荒殿,应欢欢觉得这是为了一时逞能(大荒芜经太出名,但很难修炼成功),一般情况下弟子加入天殿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成长,林动的这个行为只为一时逞能太过自私,不顾宗派的团队利益(以应欢欢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因为主角不是一般人嘛,正常情况下百朝...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巨蟹女?巨蟹女怨妇体质
因为巨蟹女比较敏感,多愁善感,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别人讨厌。

求完整五行,八字,八卦资料
土长夏化中湿黄甘脾口肉金秋收西燥白辛肺鼻皮毛水冬藏北寒黑咸肾耳骨事物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和推演络绎,把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对人体来说,也即是将人体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三)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

怎么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
但当你讨厌另一方的盆友,或不赏析另一方的幽默风趣,特别是在不是认可另一方的价值取向,你就提出分手吧。假如另一方有令你厌倦的本人习惯性,这很将会在将来毁坏大家的婚姻生活。 解决怨妇心态状态 要想解决苦恼,女性最先要克服自己的“怨妇”心态状态。“怨妇”广泛有那样1个心态状态,就是说:...

曲周县19136018686: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诗经·氓》中的弃妇形象. -
宇农紫苏: 《诗经·氓》弃妇形象分析 作者:普朝洪 2003-8-22 9:45:31 已读:2574次 [摘 要] 《诗经·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诗中的女主人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的经过和婚后被遗弃的遭遇.但她并不徘徊留恋,而是抱着“亦已焉哉...

曲周县19136018686: 为什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都是正面的 -
宇农紫苏: 那也不是了,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不全是正面的,也有怨妇、弃妇形象.《诗经》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酷,但妇女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曲周县19136018686: 谁来解释 -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 解释这句 -
宇农紫苏:[答案] 赏析一】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 怨妇形象的运用,可以追溯至《诗经》.《诗经》里的女性有两种形象,一是窈窕贤淑的美女如<关雎>;另一类则是现实中的...

曲周县19136018686: 对诗经中弃妇形象研究的薄弱环节 -
宇农紫苏: 褚斌杰 余冠英 沈泽宜 聂石樵 《召南·江有汜》 女子遭遗弃后的哀诉 男子被弃 男子被弃 《邶风·柏舟》 女子婚姻不幸 妇人的怨词 失宠、受侮的妇女的自诉之词 女子自伤之词 《邶风·日月》 女子婚姻不幸 弃妇之词 妇女对变心的丈夫的控诉 ...

曲周县19136018686: 在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怨妇的形象与悍妇的形象在遭遇爱情不幸时性格特征上有何区别,请具体比较一下 -
宇农紫苏: 怨妇比较有代表的是白居易写的《琵琶行》里的琵琶女,老公是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是她只能自怨自艾,没什么办法.悍妇比较出名的是 陈季常的老婆,我们都知道河东狮吼,她遇到皇帝为她的丈夫赐婚的事情,毫不妥协,宁可喝毒药,也决不二女事一夫!

曲周县19136018686: 中国古代怨妇产生的原因 -
宇农紫苏: 不知道你理解的怨妇是什么意思,但我想说的是大多数古诗中所描述的“怨妇”形象.她们大多以思念远出未归的丈夫的女子形象为主,那么由此可以联想到,古代女子由于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之中,她们大多都不怎么出门,使得她们大都非常封闭,所以才会有“怨”的产生.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男子出行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妇女独守空房的话,肯定会有怨啊.

曲周县19136018686: 宁不我顾:一首诗如何使庄姜成了千古怨妇 -
宇农紫苏: 文章摘自《刘绪义《诗经》心得》 作者:刘绪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本书简介:本书作者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轻松、欢快的语言,幽默、犀利的笔触,引领我们重回触摸先民的脉搏和节律,探寻先民们昂扬向上的心声,体味《诗经》里无穷的...

曲周县19136018686: 诗经中女性人物的创作特点 -
宇农紫苏: 诗境为前秦时期的民歌,分为风雅颂三种形式,以赋比兴为写作手法,相传由孔子编纂,史称《诗三百》、《三百篇》,后被认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其民歌流传期间,为男权社会,即女子得不到平等的对待,是社会弱势群体.故诗境中...

曲周县19136018686: 文学作品中“怨妇”形象指什么? -
宇农紫苏: 为了某件事而整日哀怨的女妇人

曲周县19136018686: 《诗经》(氓 ,黍离) 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
宇农紫苏: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并最终与丈夫决绝的经过. 诗中有几句最能集中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