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崇高?从美学的角度举例谈谈

作者&投稿:冷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从文化美学的角度谈谈你对审美与人关系的理解。~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认为的"性本恶"实际上就是指的人来这世上是为上一世而赎罪

康德黑格尔之争及其当代哲学文化意义
近代以前,传统哲学只承认理性认识的知识性。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伽通表述了一种新的见解:认识过程实际有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两个方面,且两者都具有知识性。关于理性认识的知识叫作逻辑学,关于感性认识的知识前人未有发现,也就无名可冠。鲍姆伽通借用拉丁语中Aesthetics为之命名,中文直译为感性学。鲍姆伽通相信,感性认识中最为完善的形态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审美。


鲍姆伽通关于Aesthetics的理解只是他独特的哲学认识论观点,却成为德国古典哲学构造其庞大美学理论的直接楔机。众所周知,欧洲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以来,历史上出现的哲学大师几乎都谈论过美、审美或艺术问题,但却没有人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建构完整的美学理论,直到德国古典哲学才真正将美、审美或艺术问题组织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之视为哲学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Aesthetics才最终被确立为美学。这既是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将Aesthetics译为美学而不是感性学的根本原因。


然而,德国古典哲学的鼻祖康德和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美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存在着争论,而且他们的美学之争蕴含着深刻的理论价值。正是他们的美学之争才为近现代美学注入了强烈而深厚的生命力并对当代哲学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1、美学研究对象之争。鉴赏判断力是一种以单称方式对具体存在实施普遍判断的主体判断能力。康德立足鉴赏判断力,将鉴赏判断力能够实施判断的对象和实施鉴赏判断主体都视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美学研究的对象极其广泛,关涉自然、社会、心灵。


黑格尔相信世界的客观存在不是先验公理,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在其认识活动中给予证实、确认。证实、确认世界的客观存在必有一个前提,即人必须要有认识世界的意识。正是在人的意识中,世界的客观存在才能逐渐被证实、确认。没有人的意识,世界的客观存在就无法证实,世界是否存在就不能为人确认。因此,黑格尔将人类的共同意识称之为绝对理念,并视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人类共同意识的绝对理念不以个人感知和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全人类的,与个人的审美爱好、感知不同,艺术的产生、发展是客观的,它必然地传达着人类普遍精神,所以艺术是绝对理念的一部分,属于人类心灵的展开。黑格尔坚持美学作为哲学的有机方面,只能研究作为绝对理念的艺术。


康德黑格尔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昭示了他们对美学在各自哲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也内蕴着他们给予美学的不同理论份量。


2、美的本质之争。美的本质是最具哲学性质的美学基本问题。对美的本质的不同回答不仅表示出不同的美学观,而且显现出不同的美学方法论。康德用鉴赏判断力为美立法。他认为,美不是纯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纯主观意识,美不能简单地用主客观统一来描述。美源自人的鉴赏判断力。鉴赏判断力既是人的物质生理能力,又是人的意识功能,它是主体的能力。鉴赏判断力对存在之物实施判断时,对象的形式便成为美,而实施判断的主体所获得的主观感受即为美感。黑格尔则视美为绝对理念的某种存在方式和发展过程,认为绝对理念的存在有感性、理性、感性与理性统一三种基本方式,其发展经历着正、反、合三个阶段。当绝对理念用感性来表现自身并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时,美就出现了。黑格尔明确给美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康德与黑格尔对美的本质的不同阐释,凸现了他们哲学思想的巨大差异。在康德那里,美源自于主体能力。人的主体能力符合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关涉人的目的性,关涉人的选择性。美源于鉴赏判断力,真源于知性力,善源于理性力,真、美、美三者相关却各自独立。这样美就成为人类主体多元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式。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不受个人的意识支配,是客观的。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可见,黑格尔对美的把握具有巨大的历史主义性质。不过,也正是这种客观性、必然性和发展性使美在绝对理念中处于从属地位。绝对理念的本质是真,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美从属于真。对美的把握就是对真的认识。所以黑格尔从不谈论美感而只说对美的认识,美在黑格尔那里成为认识真的一个阶段。


3、艺术生命力之争。对艺术的态度与对美的理解密切相关。康德将艺术诠释为以理性为基础的意志创造活动。这就意味着艺术是不同于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一般审美活动的特殊文化活动,艺术关乎认识、实践、审美又完全独立。艺术以理性为本,以审美为属性,以想象为形态,以意志自由为目的,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主体活动,并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


黑格尔则视美与艺术为同一,美的完善形态就是艺术。如此,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阶段。这个阶段特点是绝对理念尚不能以概念方式表达自己而只能借助感性的形式来显现。这样,形式在本质方面决定着理念的何种内容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被显现。可见,被艺术显现的绝对理念不是完善、全部的绝对理念。艺术只是绝对理念发展的低级阶段。所以,黑格尔断言:艺术最终要消亡,被宗教、哲学取代。


康德黑格尔艺术生命力之争,直接表明了他们对艺术功能和价值的不同文化态度。显然,康德对艺术的态度更为当代人赞赏,亦更符合艺术的历史与现实。


20世纪开始,当代哲学文化或明或暗地显露出康德主义对黑格尔主义的颠覆和黑格尔主义对康德主义的反颠覆。康德黑格尔对美学问题之争对当代哲学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康德黑格尔美学之争推进、加剧了当代哲学文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分野。人本主义哲学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康德关注人的哲学视野、从主体出发的研究方法和试图解释现实人生存方式的哲学精神,并将这种哲学精神灌注于美学研究之中。当代人本主义哲学家们几乎都在自己的理论系统中构造了美学体系,从而在20世纪形成了庞大多样的非理性主义美学文化景观。而当代科学主义哲学文化则更多地受到黑格尔的启发,强调哲学的客观精神,追求普遍性与必然性,并将此种品格渗透于艺术研究之中,使科学主义艺术理论与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相互辉映,成为20世纪人类精神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二,当代美学、特别是文学艺术不断地影响着当代哲学的变化、发展。甚至可以说当代美学的许多重要学说和文学艺术意蕴已成为当代哲学文化的一部分。对此,康德黑格尔美学之争意义重大。康德从主体的立场出发,对美学艺术所进行的诠释影响了整个西方现代文学艺术。20世纪各种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不论流派、风格如何,究其理论底蕴皆与康德有关。而黑格尔的美学艺术理论通过别林斯基的宣传,早在19世纪末就对俄罗斯、东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伴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美学、文学艺术理论浸润着黑格尔的客观主义原理、普遍性原则以及对认识性的重视,显示出惊人的理论生命力并以某种意识形态方式进入哲学文化之中,成为其当代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与黑格尔美学比较康德美学的核心内容是“美感”,即所谓审美判断力,而康德的审美判断也就是情感判断。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美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这一先验原理,并充分论述了真、善、美及其关系问题,力图以审美判断作为沟通认识与意志、自然与自由的桥梁。


康德认为,美是不带利害观念,不凭借概念,无目的的,由事物的形式引起的自由的愉快,但仍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是一种不涉及任何概念内容的主观的合目的性,或形式的合目的性。这是康德的一大贡献,因为他明确提出美是不同于真与善的“主体的愉快”,将美从真与善中区分出来;所谓主体的愉快就是一种不同于“知”与“意”的“情”,这个“情”又将真与善联结了起来,成了沟通两者的桥梁,从而使真善美真正地统一起来,开辟了独立的美学研究领域。


康德不是从实际存在中或客观现实中来寻求和研究美学问题的,他从其哲学体系的需要出发,把“主观的合目的性”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这是《判断力批判》的主要内容,也是康德美学的核心。而正是在这一点,使其与黑格尔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纠结联系在一起,所谓二者的联系主要源于此,所谓区别或发展也就是基于这一点。黑格尔说,康德在研究人对现实的认识的时候,提出了许多范畴。“但照康德的说法,范畴却只是属于我们的,不是对象的性质,所以,他的哲学就是主观的唯心论。因为他认为自我或能知的主体,既供给认识的型式复供给认识的材料。认识的型式出于能思之我,认识的材料出于感觉之我”。(《小逻辑》) 这是对康德哲学的基本概括。从此出发,康德全面展开了他关于美学问题的研究:在情感领域中是否也可以建立一种独立的先验原则,对于快与不快的情感和人的判断力,是否也可以成为先天的综合判断,这种判断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康德那里,判断力是与逻辑判断的理解力和理性不同的,它是关于感情的一种认识能力,康德称为反省的判断,即审美的判断,而审美判断就是对于个别事物表示主观态度的情感上的判断。康德认为,通过审美判断这座桥梁,可以把现象界和物自体、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沟通起来。在这时候,康德运用了“目的”这一概念。他指出,自然界作为个别现象受必然规律的支配,是没有目的的,但把它作为整体,它就有目的了;同时,从主观认识方面而言,自然的形式符合人的主观认识的目的。这种符合目的,康德称为主观的目的性,也就是审美观。那么,康德审美观的内涵是什么呢? 康德认为,当外物的形式符合了主观认识的目的,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或快乐的情感,当这种情感具有了普遍性和必然性,就成为一种美感。康德著名的“主观的合目的性”,实质上就是指审美判断。因为在他看来,当快感上升为美感,这时的审美判断就是一种先天的综合判断;换言之,受必然律支配的、无目的的、不自由的自然,在审美判断中,由于其符合人的主观认识,因此它成了想象力飞驰的天地,具有了无限广阔的自由性。正因为这样,必然与自由、感性与理性得以沟通,并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是康德《判断力批判》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理念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都是理念创造出来的。美作为这一过程的一个方面,也是理念创造出来的,因此,美的本质就是理念。但存在于哲学逻辑里的理念还只是具有普遍性,美的理念却不同,它应该是理念,但却具有定性和确定的形式,从而显现为具体的形象。当符合理念本质的理念,自己实现自己于具体的感性形象之中时,它就取得了客观存在的感性形式;对形象而言“, 它本身在本质上正好显现这理念”,表现了理念的基本意蕴。在这里,虽然黑格尔强调的感性显现,仍然是理念的自我显现,并非具体的感性事物或具体的物质存在,但是,同时他指出:“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美学》第1 卷) ,从而要求艺术家不拘泥于物质的自然,强调感性形象是心灵经过现实的基础所创造出来的,这一认识表明,黑格尔力图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把理念与感性统一起来。正是这一点,把康德与黑格尔联结在一起,而又有所区别。

审美范畴的一种,它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够使人在精神境界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崇高感来源于在相对弱小但代表正义的力量与强大敌对势力的抗争过程中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崇高为人类自觉实践的产物(不顺利)/巨大矛盾冲突获得美感(以悲伤痛苦获得力量,肯定人本质力量,不自由中得到自由)/自然界(不平凡)崇高的价值载体可以是艺术作品,也可以是人的现实活动,例如改造征服自然或社会斗争等。

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扩展资料

与给人以天人合一、情理和谐之愉悦的秀美不同,崇高感产生于天与人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在受制于外在的自然与自身之自然(情欲)的生存状态中,人既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精神的自觉。

而对外反抗狂暴的自然力以求生存和发展,对内反抗野性的情欲而形成人所独具的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特性,也就是人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崇高的产生过程。

因此,崇高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的精神愉悦,是实践主体的巨大精神力量的表征。那借助于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原始神话,其中所展示的自由飞腾的意象和自觉的实践意志,就是崇高精神的最初写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高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高



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崇高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立情感力度异常强烈,具有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由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复杂心理体验,并以狂放爆裂,无限模糊,神秘等为基本特征的审美范畴。

小学生现在都没有手吗😃不能自己写作业吗


崇高是美的一种具体形态吗
②而崇高既包含了形式上的粗犷有力度,也包含了审美主体的道德完善,是人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与人生的理想境界。它是从对立冲突中寻找平衡的一种审美形态。优美则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③它可以唤起人的圆满...

康德认为美与崇高本质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和区别
想象力无从适应而感到恐惧可怕,因而要求理性概念来战胜它和掌握它,从而发现我自己“是在安全地带”。由想象的恐惧痛感转化为对理性的尊严和勇敢的快感。通过想象力唤起人的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而引起了愉快,这种愉快是对人自己的伦理道德的力量的愉快。所以,崇高的审美判断最接近伦理道德的判断。

你认为崇高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呢?
1、崇高的定义及其与美的联系 崇高体现了人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或社会、历史冲突时所展现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这种力量不仅确证了人的本质,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人的价值。2、崇高的审美价值 崇高是一种蕴含高尚和壮丽的美,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它在提升人的道德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各种审美...

你认为崇高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呢?
2、崇高的审美价值 崇高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一种具有高尚、壮丽意味的美,有着浓郁的伦理道德色彩,对于人的道德人格境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作用。尽管各种审美范畴都可以通过其产生的美感使人们在审美的愉悦中受到陶冶和教益,但崇高的“寓教于乐”效果往往更为突出。无论自然界的崇高、社会领域的...

如何理解审美范畴中的崇高 五星文库
陶伯华的《美学前沿》一书中,他论及崇高时,也提到这一过程;从神的崇高到人的崇高;从神性到人性,崇高是人向无限奋进的超越高度,在无限超越中显现出人的崇高。朱立元概括:崇高的基本内涵在于 “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

优美与崇高的特征各自是什么
优美:是在西方美学中与崇高及相反有有相成的基本审美形态,他同样具有肯定性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的展现。优美可以表现在人与人的和睦相处,还可以表现在社会和谐等。优美和崇高在社会领域中的区别在于道德伦理是否发生了冲突,是否对人与人性的本质的阻力或者是否定性因素...

何谓崇高美?
崇高是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与伦理学中的崇高相似 可以说崇高就是美的一种 崇高美就是说美学中的崇高 美学中的崇高就是体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 雄浑的力量 表现形式是粗旷 刚健 雄伟

真挚美学名词
真挚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源于对人格与道德行为的强大表现,它不同于优美,后者是狭义的美,不包含丑的因素。崇高通常包含丑的元素,审美体验中主体需经历从丑的痛苦中挣脱,通过自身力量感受胜利的喜悦。实践主体的崇高体现在英雄人物的无私奉献与无畏意志中,如贝多芬的交响曲,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人格心灵与...

从西方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崇高,崇高和希腊文化密切相关对吗
对。从西方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崇高,崇高和希腊文化密切相关是对的,西方传统美学,是指从古希腊(公元前六世纪)起直到十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为止的美学。

美学题:试论崇高与美的区别
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代表什么 -
戈怕析清: 崇高,是一个词汇,意为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定义: 审美范畴的一种,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情感力度异常强烈,具有狂放、暴烈、无限、模糊、神秘等特性的审美类型.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什么意思 -
戈怕析清: 崇高 :chónɡ ɡāo ①美学范畴之一.与“优美”相对.指形体上巨大有力或精神上雄浑伟大,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它是崇高感的源泉,人们在观照崇高事物时,先感到压抑痛苦,后崇敬奋发、心向神往,从而获得一种矛盾的、激动不已的愉悦.②高尚:崇高的理想|崇高的品德.

华安县15684262892: 何谓崇高美? -
戈怕析清: 崇高是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与伦理学中的崇高相似 可以说崇高就是美的一种 崇高美就是说美学中的崇高 美学中的崇高就是体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 雄浑的力量 表现形式是粗旷 刚健 雄伟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 啥意思 -
戈怕析清: 崇高 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作为一种庄严的美和雄浑的美,与优美的区别 -
戈怕析清: 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刚劲的美、雄浑的美,与伟大、壮美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崇高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与自然界中的体现.崇高感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庄严...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特点有哪些 -
戈怕析清: 这是一个美学问题,优美是指矛盾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处在和谐的氛围中,如莺歌燕舞,崇高是只矛盾处在激化的状态下,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力量激烈对抗,康德认为崇高包括数学上的崇高(体积无限大)和力量上的崇高(力量威力巨大)如火山爆发等

华安县15684262892: 从美学方面谈崇高与悲剧的联系与区别 -
戈怕析清: 首先明确,崇高与悲剧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概念,但两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联系:崇高美分为两类,一种是艺术崇高,一种是自然崇高.悲剧的分类从来都众说纷纭,但西方较流行的说法是将悲剧分为:性格悲剧、灾难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艺术崇高与悲剧的相似处更多,都强调正面主人公与反面强大的力量之间冲突与较量,最后正面主人公付出巨大代价的必然胜利与反面力量的必然灭亡,给人情感与审美上的冲击,对人性力量产生崇敬之情,由此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因.这是最主要的联系.区别:从崇高与悲剧的分类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到二者是有区别的.因为自然的崇高与悲剧没有任何关系,而悲剧并不都是正反两种力量的冲突域较量,还有人物内部矛盾的冲突.

华安县15684262892: 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
戈怕析清: 二、优美和壮美的区别 优美和壮美没有质的区别,但从量的方面可以作如下的区分. 1.空间形体的大与小. 2.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 3.量上的强与弱. 4.性质上的刚与柔. 5.式上的规则与奇特. 崇高的特点及审美特征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体...

华安县15684262892: 谁能告诉我崇高的意思
戈怕析清: 很高尚

华安县15684262892: 崇高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戈怕析清: 与给人以天人合一、情理和谐之愉悦的秀美不同,崇高感产生于天与人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在受制于外在的自然与自身之自然(情欲)的生存状态中,人既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精神的自觉.而对外反抗狂暴的自然力以求生存和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