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在安史之乱初期占上风,后来因何会越来越被动?

作者&投稿:冉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这一年的十二月,帝国的北部边陲显然有些不太平。这是因为,手握三镇劲旅的安禄山,最终选择了叛乱这条不归之路。历史上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对于唐朝的历史来讲,造成的影响则是难以计量的。援引《旧唐书》的记载,“安史之乱”结束后,中原地区“为人烟断绝”同时,“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自此也彻底失去了入主葱岭以西的实力。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可以发现,“安史之乱”持续的七年多时间里,实际上有着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历史上“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安史叛军可谓占尽优势。这中间,安史叛军以迅雷之势迅速南进。根据史料的记载,安史叛军在十二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攻克陈留、荥阳、东京洛阳,并一举击败封常清所率领的官军。而到了天宝十五年的六月,唐军的二十万主力则被彻底击溃,以至于潼关失守。而在潼关失守之后不久,叛军得以进入长安。

由此可见,在“安史之乱”的初期,安史叛军可谓占尽了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却并没有长久的维持下去。在皇子李亨北上灵武继位之后,唐朝则得以迅速扭转局势。这中间,郭子仪从凤翔出发,一路克复长安、洛阳等地。虽然此时的叛乱,依旧无法得到迅速平定,但叛军本身的生存空间却被逐渐压制,并开始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安史叛军所以会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同唐朝得以重新聚集力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史之乱”中长安的陷落,虽然使得唐王朝的颜面近乎扫地。但实际上,唐王朝的实力却依然存在。这是因为,潼关一战唐朝所损失的主要是内府军力,而在当时的西北地区,唐朝还保有着一支以朔方军为核心的武装力量。并且,在灵武继位的唐肃宗李亨,还得到了回纥的支持,这就使得唐朝的力量,能够再次凌驾于叛军之上。

可见,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力量的支持,唐朝当时是很难迅速收复两京的。反观安史叛军这边,在这段时期里,南下的道路被阻隔。并且,当时叛军的后方也并不稳定。两相对比之下,便可以发现,唐朝方面一旦重整旗鼓的话,那么优势的天平自然就会向唐朝这一边不断的倾斜。这样的情况下,安史叛军则开始逐渐陷入困局之中。

其次,安史叛军所以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实际上同叛军内部的不稳定有着很大的关系。历史上安禄山在攻陷长安之后不久,便被其子安庆绪所弑杀,而安庆绪同史思明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使得叛军的内部,开始心生间隙。当然,安庆绪被杀属于后话。但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攻克长安之后的叛军,始终都处于一个内讧的状态。当然,唐朝的内部当时也有不稳定的情况存在,但是相较于安史叛军,唐朝的内部则更为稳定一些。如此这般,叛军在“安史之乱”初期占据的优势,自然也就会逐渐丧失。

历史就是这样,“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叛军可谓势如洪水猛兽。但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安史叛军虽然取得了一时的优势,但随着唐朝的站稳脚跟,叛军的优势则开始逐渐丧失殆尽。并且,相较于唐朝的而言,安史叛军的内部始终缺少稳定的核心,这加剧了其战略优势的丧失,同时也为其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军不足8万人,为何安禄山能有15万大军?
安史之乱的时候,中央军只不过8万人,安禄山却能有15万大军。表面原因是由唐玄宗设立的十大节度使留下的弊端,但是眼光放长远一点,这种弊端是由唐朝的兵制变化引起的。唐朝使用的是前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就是内重外轻,所有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中。唐朝在各个地方设置了六百到八百个折冲府,每个折...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此外,史思明、蔡思德、张忠志等曾在河北独立作战,并与唐军李光端、郭子仪、金文功等作战。史思明原本只有几千名弱兵,但战斗越来越激烈,经过学的洗礼成为河北最强大的部队。袁浩大概在东西两侧的山上,尹子琪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影子,高秀艳在大同军中,而吴灵坡在南阳,这些家伙相信没有上万人是不可能的...

安史之乱时,唐军为何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无法立刻平叛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还是统治者担心会出现下一个安禄山。所以在收复失地时,各个将领都自己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战斗力直接下降。军中没有挂帅这也是君王的策略,但是弄巧成拙。军队的战斗力逐渐下降,而且,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就被他的儿子杀掉了,这时候的史思明看到唐军一片散沙,于是,只...

安史之乱时,吐蕃趁乱拿下大唐首都长安,却在15天之后撤走,这是为什么...
不久,李怀仙将其首级送到京师。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史朝义的谋杀意味着安史之乱的结束。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唐朝花了八年时间和三位皇帝才结束了内乱的局面。然而,李煜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在几个月内,他不得不像玄宗李隆基一样搬家。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期间,为了对付安禄山、...

唐军兵力在安史之乱中比叛军多,为什么还用了八年平叛?
这场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大动乱一直持续到763年方告结束,昔日大唐的繁荣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苍生饱受涂炭之苦。然而,一手发起战乱的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仅有十五万人马,与此同时唐军却有二十万之众,为何唐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无法立刻平叛呢?另外,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两年就去世了,那么这场战事...

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军不足8万人,为何安禄山会有15万?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唐玄宗会极力打压西北军区的将领,通过严厉手段防范于未然,另一方面唐玄宗也会让太子出面搞好与西北军区将领们的关系,安抚他们的情绪,免得他们做出过激行为。总的来说,唐玄宗和太子的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然而,随着西北军被玄宗欺压得太狠,军人们自然会把...

唐朝安史之乱时总共多少军队
安禄山的军队大致在15万左右,从河北打向长安的军队最多不超过12万,不过大多是骑兵。所以战斗力相当的可观!因为他一个人节制三镇。所以可以调动三镇的军队。。。综合资料分析,初步估计就是这个数值!

邺城之战是唐军在安史之乱中最大的败仗吗?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但是节度使的出现开始逐渐破坏这套良好的循环,尤其是募兵制的推行,军队屯田耕作,扩充军队的权力落到了节度使的身上后,循环被彻底打破。加上朝廷中央腐化,实力削弱,节度使的实力不断增强。轰动朝堂的党争和皇帝荒废政务成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呢?
这个年龄,干两年退休,无论是大唐还是现在,都是这个节奏。可是天下风云突变,安史之乱爆发,乱世出英雄,郭子仪迎来了惊艳演出的机会。在安史之乱初期唐军溃不成军,而郭子仪带领的郭家军成为唐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在安禄山攻占洛阳后,李隆基任命郭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从东路迎击安...

六十万唐军在安史之乱中打不过史思明五万的原因是什么?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此时对大唐来说,处在漫长的黑夜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刻。因为,匪首安禄山已被儿子安庆绪干掉,两京业已光复,叛军内部人心浮动,四分五裂,安庆绪纠集了六万人马龟缩于邺城,准备负隅顽抗。经过一年的准备,肃宗调集郭子仪、李光弼、...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叛军占领长安之后,为什么不继续追杀唐玄宗等皇室呢?? -
禄转脉络: 首先,对于安禄山等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强弩之末了.根据《唐代军事史》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57万左右.其中,安禄山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18万人. 虽然18万人...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最后是怎么平定的? -
禄转脉络: 安史之乱的平定: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禄山是怎么发动安史之乱的?他发动叛乱时,兵力占全国多少比例呢?他是怎么走来的. -
禄转脉络: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是被谁平息的 -
禄转脉络: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重创.可是,为什么没有导致唐朝的直接灭亡? -
禄转脉络: 首先呢,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但是又没有那么致命,因为其性质说白了还是属于雇佣军反叛,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乱是给唐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接下...

庆元县15138559010: 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了? -
禄转脉络: 首先,战争是很残酷的,它破话了唐朝前期积累下来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导致了土地的荒芜、人口的锐减,生产能力的下降.这些对唐朝的经济影响是很大的. 安史之乱导长安失陷,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

庆元县15138559010: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次事件?
禄转脉络: 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直逼洛阳、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直至763年唐军才最后打败叛军,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经济;削弱了中央集权;边防空虚,少数民族趁机进扰;唐朝由盛转衰.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的叛军一直打到哪里为止 -
禄转脉络: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求采纳

庆元县15138559010: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大权旁落了吗?
禄转脉络: 是的,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中央集权迅速衰弱,因为在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朝的中央力量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地方节度使的军事力量却在增强,唐朝政府不得不依靠节度使来剿灭叛军,使节度使的权利越来越大,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由盛转衰,也没有力量和经历来加强中央力量,直到唐朝被藩镇灭亡.

庆元县15138559010: 请问安史之乱的原因
禄转脉络: 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