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与译文何处寻?

作者&投稿:章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翻译: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

原文: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译文:(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即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
原文: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译文: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
原文: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
译文: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
原文: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译文:那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原文:天圣中,晏丞相(1)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
译文:天圣年间,晏殊丞相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
原文: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
译文: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
原文: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
译文: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
原文: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
译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
原文: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
译文: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政权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太后去世,
原文:言事者希旨(2),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译文: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狠狠地惩罚她。
原文: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译文:先生却认为太后受老皇上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原文:宜掩其小,以全大德.……
译文: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
原文:自公坐吕公(3)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
译文:后来因吕夷简先生的事情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
原文: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
译文: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却一直坚持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
原文: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译文: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
原文: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译文: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
原文: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译文: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原文: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译文: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
原文: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译文: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
原文: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百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译文: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老婆孩子仅仅温饱而已。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原文在百度国学上可查,现录于下;但译文不好找,找了一段,是节选.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
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之际,
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
宁军掌书记以卒。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
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
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
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
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墉为太师,妣谢氏为
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
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
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
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
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
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
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
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
不能得,贬知睦州,又徙苏州。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
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
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
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
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赵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
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
自守鄜�延扞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
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坐擅复书,夺一官,
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
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
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
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
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
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
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
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
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
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
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
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
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栗
免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
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
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
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
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天
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
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
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
东、陕西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
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
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公
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
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
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
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
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著,著其系天
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铭曰:
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间几息?公奋自
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初
终。夏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公居三
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
治。公拜稽首,兹惟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坏于成。匪恶其
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存有显荣,没有赠谥。藏其子孙,宠及后
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部分翻译:
原文: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译文:(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即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
原文: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译文: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
原文: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
译文: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
原文: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译文:那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原文:天圣中,晏丞相(1)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
译文:天圣年间,晏殊丞相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
原文: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
译文: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
原文: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
译文: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
原文: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
译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
原文: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
译文: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政权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太后去世,
原文:言事者希旨(2),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译文: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狠狠地惩罚她。
原文: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译文:先生却认为太后受老皇上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原文:宜掩其小,以全大德.……
译文: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
原文:自公坐吕公(3)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
译文:后来因吕夷简先生的事情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
原文: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
译文: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却一直坚持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
原文: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译文: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
原文: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译文: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
原文: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译文: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原文: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译文: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
原文: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译文: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
原文: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百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译文: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老婆孩子仅仅温饱而已。
(节选自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1)晏丞相:即晏殊 (2)希旨:迎合皇上的心意 (3)吕公:即吕夷简,范仲淹曾因与意见相左而被贬职,后吕夷简也被罢免。

原文在百度国学上可查,现录于下;但译文不好找,找了一段,是节选.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
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之际,
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
宁军掌书记以卒。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
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
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
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
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墉为太师,妣谢氏为
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
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
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
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
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
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
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
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
不能得,贬知睦州,又徙苏州。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
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
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
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
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赵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
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
自守鄜�延扞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
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坐擅复书,夺一官,
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
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
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
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
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
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
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
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
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
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
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
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
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栗
免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
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
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
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
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天
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
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
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
东、陕西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
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
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公
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
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
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
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
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著,著其系天
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铭曰:
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间几息?公奋自
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初
终。夏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公居三
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
治。公拜稽首,兹惟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坏于成。匪恶其
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存有显荣,没有赠谥。藏其子孙,宠及后
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部分翻译:
原文: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译文:(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即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
原文: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译文: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
原文: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
译文: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
原文: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译文:那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原文:天圣中,晏丞相(1)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
译文:天圣年间,晏殊丞相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
原文: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
译文: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
原文: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
译文: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
原文: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
译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
原文: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
译文: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政权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太后去世,
原文:言事者希旨(2),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译文: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狠狠地惩罚她。
原文: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译文:先生却认为太后受老皇上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原文:宜掩其小,以全大德.……
译文: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
原文:自公坐吕公(3)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
译文:后来因吕夷简先生的事情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
原文: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
译文: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却一直坚持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
原文: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译文: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
原文: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译文: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
原文: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译文: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原文: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译文: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
原文: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译文: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
原文: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百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译文: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老婆孩子仅仅温饱而已。
(节选自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1)晏丞相:即晏殊 (2)希旨:迎合皇上的心意 (3)吕公:即吕夷简,范仲淹曾因与意见相左而被贬职,后吕夷简也被罢免。

http://www.haotushu.com/book/207410/


关于继承父母的诗句
【出处】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讲解】持重:谨慎、稳重,不浮躁。务必要谨慎稳重,不要急于求得眼前的细小功利,不 要丢掉远大的理想抱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讲解】我希望天公重新抖擞精神, 打破常规,使各种人才降生出来。 表达了要求变革现实 的...

洗脸总文言文怎么说
(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扩展资料: 赏析: 范仲淹他刻苦学习、逆境成才的经历。这也正是他能成为刚直不阿、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忠臣的原因。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 而最后一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于《岳阳...

文言文,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中马璘》
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台陀开纳)慨然投笔,...

谢曜的文言文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6、视师:谓督率军旅。《国语·晋语三》:“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锡汝斧钺,其往视师。”明唐顺之《祭祖庙文》:“顺之钦承敕命,视师浙直。” 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③沃;浇。 这里当”洗”讲。④啖;吃、⑤谗:说人坏话。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揭傒斯文言文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6、视师:谓督率军旅。《国语·晋语三》:“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锡汝斧钺,其往视师。”明唐顺之《祭祖庙文》:“顺之钦承敕命,视师浙直。” 郭...

文言文翻译啊!!
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3、掖:叉着人的胳膊。4、升殿:登殿。《新唐书·礼乐志九》:“应升殿者诣东、西阶,至解剑席,脱舃,解剑,升。”《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帝自端门入,升殿,群臣顿首谢罪。”5、因:趁机。6、远人:远方的人;关系疏远的人...

谁能提供2011安徽省中考语文重点古诗文言文复习资料(不要习题)_百度知 ...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③沃;浇。这里当”洗”讲。④啖;吃、⑤谗:说人坏话。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

范仲淹的主要成就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什么意思?
天之道,有阴有阳,也有五行;观天之术有独特的规矩,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二十八星宿的运转、九星...其余的像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几位,都是肯输棋的,到后来都赢了天公一盘大棋。而那些会...易经“观”卦彖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易.系辞》:“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邕宁区14769829672: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译文一句一句的对上号,我知道很麻烦,但我急用, -
谷毓百红:[答案]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政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他...

邕宁区14769829672: 文言文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 -
谷毓百红:[答案] 有两个版本的 原文1: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⒄,再适长山朱氏②.既④长,知其家世③,感泣辞母,去⑤之⑥南都... (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邕宁区1476982967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 -
谷毓百红:[答案] (1)A(适:嫁)(2)B(A、以:介词,表时间,在/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B、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然而”“却”.C、助词,用在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

邕宁区14769829672: 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与译文何处寻? -
谷毓百红: http://www.haotushu.com/book/207410/

邕宁区14769829672: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谷毓百红: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套神道碑路并序》)大意:有时夜读疲倦不堪,常常用冷水洗脸.

邕宁区14769829672: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拼音版 -
谷毓百红: 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翻译,阅读答案《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邕宁区14769829672: 范仲淹少有大志 宋史 全文翻译 -
谷毓百红: 原文 范仲淹两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

邕宁区14769829672: 我要一段容易理解的、短小的文言文.急!~
谷毓百红: 原文1】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

邕宁区14769829672: 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每题3分)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
谷毓百红: 1.D2.C3.C4.(1)他侍奉皇上和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 D项解释不准确,从原文上下句大意可知,戮:合,并.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