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大唐新语》的卷二一段的文言译文??

作者&投稿:肥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面一段是夏目漱石的《哥儿》的译文。请问,哪位大神知道是谁翻译的?~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中文翻译有很多。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六十三·马璘传

【原文】

马璘,岐州扶风人。少孤,流荡无业所。年二十,读汉马援传,至“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曰:“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挟策从安西节度府,以奇劳,累迁金吾卫将军。

  至德初,王室多难,统精甲三千,自二庭赴凤翔。肃宗奇之,委以东讨。初战卫南,以百骑破贼五千众。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披靡,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

  明年,吐蕃寇边,诏璘移军援河西。怀恩之叛,璘引还,间关转斗至凤翔,虏围已合,节度使孙志直婴城守。璘令士持满外向,突入县门,不解甲出战,背城阵。虏溃,率轻骑追之,斩数千级,漂血丹渠。帝引见尉劳,擢兼御史大夫。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俄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元日,有卒犯盗,或曰宜赦,璘曰:“赦之,则人将伺其日为盗。”遂戮之。天大旱,里巷为土龙聚巫以祷,璘曰:“旱由政不修。”即命撤之。明日雨,是岁大穰。未几,徙泾原,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如旧,复以郑、颍二州隶之。

  大历八年,吐蕃内寇,浑瑊战宜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进检校尚书右仆射。明年,入朝,求宰相,以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抚风郡王。十一年,卒于军,年五十六。赠司徒,谥曰武。

璘少学术,而武干绝伦。遭时屯棘,以忠力奋。在泾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锐将。初,泾军乏财,帝讽李抱玉让郑、颍,璘因得裒积,且前后赐赉无算,家富不赀。治第京师,侈甚,其寝堂无虑费钱二十万缗。方璘在军,守者覆以油幔。及丧归,都人争入观,假称故吏入赴吊者日数百。德宗在东宫闻之,不喜。及即位,乃禁第舍不得逾制,诏毁璘中寝及宦人刘忠翼第。璘家惧,悉籍亭馆入之官。其后赐群臣宴,多在璘山池。而子弟无行,财亦寻尽。

【注释】

1、流荡:漂泊,流浪。《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宕”。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

2、业所:即所业。所操的职业;所作。晋陶潜《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唐许棠《将归江南留别友人》诗:“连春不得意,所业已疑非。”

3、边野:犹边地。《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浄边野。”明冯梦龙《精忠旗·岳侯涅背》:“捐躯边野,胜如枯槁随儿女。”

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北齐朱瑒《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复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亦作“马革盛尸”。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亦省作“马革”。《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5、慨然:感情激昂貌。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台陀开纳)慨然投笔,辞维也纳剧场诗人之职。”

6、勋业: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唐李颀《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清管同《<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苏北,勋业争传大江南。”

7、挟策:胸怀计谋、建议。明宋濂《<桂氏家乘>序》:“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干诸侯。”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李大钊《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8、奇劳:奇功;大功。

9、累迁:即迁累。谓多次迁升官职。《新唐书·李适之传》:“神龙初,擢左卫郎将。开元中,迁累通州刺史,以办治闻。”

10、王室:王朝;朝廷。《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东观汉记·袁安传》:“安为司徒,每朝会,忧念王室,未尝不流涕。”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清凌扬藻《蠡勺编·僭立楚齐册文》:“尔其上体天心,下从人欲,忠以藩王室,信以保邦圻。”

11、精甲:指精锐的军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新唐书·裴均传》:“均发精甲三千,逆击之,贼望风奔却。”

12、二庭:两个王庭。东汉时指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左贤王蒲奴立为单于,右薁鞬日逐王比不得立,乃率部南依汉,自立为单于,匈奴遂有南北之分。《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其后匈奴争立,日逐来奔……于是匈奴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唐代指西突厥分裂后的南北二部。咄陆可汗建庭于镞曷山西,谓之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庭于虽合水北,谓之南庭。见《新唐书·突厥传下》。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13、旗铠:旗帜与铠甲。

14、照日:与日光相辉映。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隋珠照日,罗衣从风。”北周庾信《杨柳歌》:“衔云酒杯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新唐书·马璘传》:“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

15、冘(yóu)疑:犹疑,迟疑不决。《新唐书·马璘传》:“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

16、部士:部属;士卒。

17、薄:逼近;迫近。

18、贼屯:贼人的老巢。

19、披靡:草木倒伏。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担夫惊走,器之不动也。”清张明弼《丹葵》诗:“盲风一夜渡南荒,众草披靡尽欲狂。”喻军队溃败。《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 大呼驰下, 汉 军皆披靡,遂斩 汉 一将。”《新唐书·杜伏威传》:“大呼冲击,众披靡。”《明史·朱能传》:“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馀人。”泛指退却,后退。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唐代州西有大槐树,震雷击之,中裂数丈,雷公为树所夹,狂吼弥日,众披靡不敢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不久就主持《民报》……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20、雄捷:谓胜利。金王若虚《故朝列大夫刘君墓碣铭》:“数奇不偶,累举未从……一旦雄捷,喜出望外。”明徐渭《书红眼公传》:“与祝融、回禄争雄捷。”

21、试:试任。

22、寇边:侵犯边境。《后汉书·西羌传序》:“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道光壬寅,英吉利寇边,议和未定,有英国兵船遭风泊台湾,巡道姚莹要杀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本来,吐蕃寇边是常事,唐守边兵把它赶走也是常事。”

23、引还:率军退回。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后汉书·盖延传》:“与中郎将来歙攻河池,未尅,以病引还。”

24、间关: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这里是形容旅途的艰辛,崎岖、辗转。《汉书·王莽传》:“间关至渐台。”孙中山挽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间关万里”就是指行程万里,劳碌奔波,艰辛辗转的状况。

25、转斗:转战。《史记·淮阴侯列传》:“楚人起彭城,转鬭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唐高适《塞上》诗:“转鬭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清曾国藩《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孤军转鬭,累月不归。”

26婴:绕;围绕。《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又如:婴城坚守(绕城固守);婴守(环城固守);婴城(环城而守);婴薄(环绕接近)。

27、持满:拉满弓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唐刘禹锡《泽宫》诗序:“密彀持满,遡风蜚缴者数矣。”《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寨中惧,人持满以待。”

28、外向:即向外。朝外面。宋朱熹《与刘子澄书》:“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

29、县门: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杜预注:“县门,施于内城门。”《左传·襄公十年》:“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孔颖达疏:“县门者,编版广长如门,施关机以县门上,有寇则发机而下之。”《墨子·备城门》:“故凡守城之法,备城门为县门沉机,长二丈,广八尺,为之两相如。”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无仁义之德而有富贵之禄,若蹈坎穽,食于县门之下。”县衙。唐王建《田家行》:“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30、解甲:脱下战衣。指军事行动间歇期间的休息。《吴子·料敌》:“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南史·宋纪上·武帝》:“帝驰还石头 ,斩徐赤特。解甲久之,乃出阵于高塘。”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郭晞)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水浒传》第八六回:“宋江、卢俊义同吴用、公孙胜并马回寨,将息三军,解甲暂歇。”明申时行《题清秋出塞图》诗:“荷戈不解甲,挽粟仍飞刍。”

31、背城:背靠自己的城墙。多指作最后决战。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二:“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背城坚栅,可以不战疲之。”明杨慎《新都县八阵图记》:“盖胜之于多筭,而出之于万全,非借一于背城,而侥幸于深入也。”参见参见“背城借一”。

32、漂血丹渠:谓血流满沟皆赤也。

33、引见:引导入见。旧指皇帝接见臣下或宾客时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汉书·两龚传》:“徵为谏大夫,引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自系廷尉,有诏勑出,后复引见。”宋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

34、尉劳:慰劳。《新唐书·韦仁寿传》:“诏检校南宁州都督,寄治越雟,诏岁一按行尉劳。”

35、元日:正月初一。《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薛综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宋王得臣《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于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清昭连《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36、犯盗:犯盗窃罪。

37、里巷:犹街巷。《墨子·号令》:“吏卒民无符节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止,皆断。”《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宋苏洵《苏氏族谱亭记》:“其舆马赫奕,婢妾靓丽,足以荡惑里巷之小人。”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其人在当时,已不免姗笑于里巷,而见侮于褒衣博带之俦,何况后世!”叶圣陶《穷愁》:“阿松 所识,不出里巷鄙夫。”

38、土龙:用土制成的龙。古代用以乞雨。《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刍狗;若为土龙以求雨。”汉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后汉书·礼仪志中》:“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闭诸阳,衣皁,兴土龙,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变,如故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易·文言·传》称‘云从龙’,故董仲舒 祈雨法召以土龙,此世俗之说所本也。”

39、聚巫:聚众举行巫术仪式。

40、不修: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吴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

41、大穰:亦作“大壤”。大丰收。

42、未几: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朱熹集传:“未几,未多时也。”《后汉书·马廖传》:“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晋书·魏咏之传》:“咏之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二》:“熙宁中,予预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复如故。”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不准》:“有名进士某者,选得知县,到任未几,有报窃案刃伤事主者,刑席拟批,总嫌不当。”郭沫若《海涛集·离沪之前》:“未几,仿吾亦来,我把仿吾拉了去,安娜也同去。”

43、内寇:指外敌入侵。宋范镇《东斋记事补遗》:“曹太尉玮知秦州,西番内寇。”

44、入朝:谓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东观汉记·刘恺传》:“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历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45、学术:学问,学识。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宋苏轼《十八阿罗汉颂》:“梵相奇古,学术渊博。”明李东阳《求退录》:“加以志虑日短,学术愈荒。”

46、武干:指军事才干。《魏书·吕罗汉传》:“罗汉仁笃慎密,弱冠以武干知名。”《宋书·殷琰传》:“休祐与琰书曰:‘君本文弱,素无武榦,是远近所悉。’”《梁书·张惠绍传》:“张惠绍字德继,义阳人也,少有武干。”《新唐书·马璘传》:“璘少学术,而武干绝伦。”《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初,帝问赵普曰:‘儒臣有武干者何人?’普以知彭州,左补阙辛仲甫对。”

47、绝伦:无与伦比。《史记·龟策列传》:“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后汉书·班固传上》:“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48、遭时:谓遇到好时势。《庄子·徐无鬼》:“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成玄英疏:“以前诸士遭遇时命,情随事迁,故不能无为也。”《周书·薛憕传》:“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明叶盛《水东日记·顾都御史声望》:“虽公遭时得君之盛,要亦有慴服弹压之实焉。”清吴伟业《又咏古》之五:“遭时固不易,推心尤独难。”指所遭遇的时势。唐韩愈《祭郑夫人文》:“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江濆。”

49、屯棘:艰难;纷乱。《新唐书·马璘传》:“璘少学术,而武干绝伦。遭时屯棘,以忠力奋。”

50、力奋:勤奋努力。

51、屯壁:犹屯堡。壁,壁垒。《新唐书·南蛮传上》:“巂州实往来道,扞蔽数州,虏百计窥之,故严兵以守,屯壁相望,粮械处处有之,东蛮庸敢怀贰乎?”

52、战守:攻和守。汉王符《潜夫论·救边》:“是故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晋陆机《辩亡论上》:“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宋曾巩《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故臣以谓西北之宜当择将率,付之一州一路,任之以战守之责。”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现在僧格林沁兵威已壮,讲求战守,振刷精神,洋人颇知畏惧。”

53、肃:严厉;严峻。《孝经·三才》:“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国语·齐语》:“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德务中庸,教敦不肃。”

54、残:残暴;苛酷。

55、讽:婉言微辞或指责。《广雅》:“讽,谏也。”《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后汉书·张衡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明刘基《卖柑者言》:“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56、裒积:聚敛积贮。《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天子谓然,即诏师望为节度使,治邛州……裒积无厌,私贿以百万计。”

57、赐赉:赏赐。或指赏赐的东西。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八:“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记。”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大明门》:“成祖大喜,赐赉甚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文勤公》:“出则扈从,入则侍讲幄,所得赐赉,辄分给宗戚。”

58、无算:不计其数。极言其多。《周礼·春官·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筭。”郑玄 注:“无筭,道里无数,远益善也。”《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子良 ﹞遣人视 淮 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旧五代史·唐书·朱友谦传》:“友谦 觐於 洛阳 , 庄宗 置宴飨劳宠锡无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汉战纪》:“是役也……获山炮三十六尊,枪械子弹无算。”李大钊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国与国……你争我战,常常酿成大战,杀人无算,耗财无算。”

59、不赀:即“不訾”。不可比量;不可计数。《管子·七臣七主》:“百姓之不田,贫富之不訾,皆用此作。”《史记·货殖列传》:“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司马贞索隐:“谓其多,不可訾量。”《新唐书·康承训传》:“获器铠不赀。”宋李纲《辞免知枢院事札子》:“乏昔人之功业,而有不赀之谗谤。”郭沫若《归去来·达夫的来访》:“事后文求堂的主人才对我说,因分量太大,出版经费不赀,故未实现。”

60、治第:修建宅第。

61、寝堂:泛指房舍居室。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段成式》:“寺中弥勒殿,齐公寝堂也。”明唐顺之《葛母传》:“已而从容菴徙于扬,则又助容菴构新居。其经理视凤阳时尤勤,不逾时,而寝堂言言,遂如故家。”
62、无虑:大约;总共。《周髀算经》卷下:“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未有定。”赵爽注:“无虑者,粗计也。”《汉书·冯奉世传》:“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信用六万人。”颜师古注:“无虑,举凡之言也。无小思虑而大计也。”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寿皇)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珰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明史·顾宪成传》:“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郭沫若《羽书集·纪念台儿庄》:“参加火炬游行的通合武汉 三镇,无虑有五十万人。”
63、费钱:花钱。宋郑刚中《缘净轩》诗:“我剏新轩不费钱,小将屋壁敞东偏。”《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只是现有这银子在此,为甚又要你费钱?”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服核桃》:“闻此方初传自西域,今中土亦渐多试服者,不甚费钱,又不甚费力,是可取也。”
64、缗: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钱千万缗。”
65、油幔:油漆或油浸的布幔。形声字。从巾曼声。巾,丝麻织品。本义:帐幕;帐幔。《说文》:“幔,幕也……蔽在上曰幔,在旁曰帷。”《墨子·非攻》:“幔幕帷盖,三军之用。”
66、都人:京都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李善注:“《毛诗》曰:‘彼都人士。’”张铣注:“言此都士女丽美过於五方。”唐杜甫《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仇兆鳌注:“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举国廷诤,都人惶骇。”
67、第舍:宅第,住宅。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息夫躬)就国未有第舍,寄居丘亭。”《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缮修第舍,连里竟巷。”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代宗即位,宰辅及朝士当权者争脩第舍,颇为烦弊。”《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元年》:“唐虞茅茨,夏禹卑宫,今大兴第舍及为三王立宅,岂今日之急邪!”
68、逾制:亦作“逾制”。超过规定;违反制度。《后汉书·皇甫嵩传》:“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宅舍逾制,乃奏没入之。”《晋书·孝友传论》:“刘殷幼丁难酷,柴毁逾制。”《宋书·自序传》:“(盛孝章)曰:‘汝并黄中冲爽,终成奇器,何为逾制,自取殄灭邪?’”唐刘肃《大唐新语·记异》:“近大理卿徐有功,持法不滥,人用赖焉。及其葬也,俭不逾制。”清昭连《啸亭杂录·曹剑亭之谏》:“刘全尝交接士大夫,纳贿钜万,造屋逾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杂法》主要是惩办破坏封建社会秩序和违反制度的行为,如盗取兵符官印、议论朝政、聚会、贪污、淫侈逾制等。”
【译文】
马璘,是岐州扶风县人。少年丧父,漂泊流浪没有固定的职业。二十岁,读了《后汉书·马援传》,读到“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情绪激昂地说:“(我难道要)让我祖上的功业从我这一代消失吗?”开元末年,胸怀计谋和建议投靠安西节度使府,因为有奇功,多次升迁做了金吾卫将军。
  至德初年,朝廷多难,马璘统领三千精锐部队,从西突厥南北二部奔赴凤翔县。唐肃宗认为他不同一般,委任他东讨(将军)。开始在卫南作战,带领一百骑兵打败五千敌兵。跟从李光弼攻打洛阳,史朝义部十万人在北邙山列阵,旗帜铠甲与日光相辉映,诸将都犹疑不决,不敢出击。马璘率领五百将士,逼近贼巢,攻入三次突出三次,敌兵战败,乘胜追击,贼兵于是溃败。李光弼说:“我带兵征战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能够像马将军这样痛快淋漓地取胜的!”升任试太常卿。
  第二年,吐蕃侵犯边境,诏令马璘移师救援河西。仆固怀恩叛变,马璘率兵撤退,艰难转战至凤翔县,(当时)敌兵已经合围,节度使孙志直环城固守。马璘命令兵士拉满弓向外,突入守城的闸板,一刻也不休息地出战,背靠自己的城墙列阵决战。敌兵溃败,率领轻锐骑兵追击敌兵,斩首数千人,血流成河,染红了沟渠河流。皇帝令大臣引导接见慰劳他,提拔他兼任御史大夫。
  永泰初年,授任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不久任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正月初一,有士兵犯了盗窃罪,有人说应当赦免,马璘说:“(如果)赦免了他,那么人人都要等到这一天盗窃。”于是杀了他。天大旱,街巷李制作土龙聚众举行巫术来祈雨,马璘说:“天气大旱是因为为政不修明。”立即下命撤除。第二天下了雨,这岁大丰收。不久,转任泾原,暂主管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之职像以前一样不变,又把郑、颍二州隶属他管辖。
  大历八年(774),吐蕃侵犯边境,浑瑊在宜禄与其作战,战事不利。马璘在潘原设下埋伏,与浑瑊合力打败了吐蕃,俘虏数万人。升任检校尚书右仆射。第二年,入朝为官,求任宰相,以检校左仆射知省事的身份晋升抚风郡王。大历十一年(777),在军营去世,享年56岁。赠官司徒,谥号位武。
  马璘没有学问,但是军事才能无与伦比。遭遇到纷乱的国家形势,凭借忠心勤奋努力。在泾原任职八年,修缮屯堡,修治战和守的器具,政令军令严格不残暴,人都乐于为他所用,外敌不敢侵犯,是中兴时期的干将。起初,泾原军缺钱少物,皇帝委婉地要求李抱玉让出了郑、颍二州,马璘因此得以聚敛积贮资财,又加上前前后后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家底丰厚不计其数。他在京城修建宅第,十分奢侈,(单是)他的居室就大概花了20万串钱。当马璘正在军队任职时,为他守护宅第的人者用浸油的布幔盖住。等到他遭遇丧事回京时,都城的人争着进入观看,他就假称是以前的属官入京来吊丧的每天都有数百人。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听说了这件事,很不高兴。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就(下令)京城内的任何人的宅第都不得超过规定,下诏令马璘拆掉他居室的正室以及宦官刘忠翼的宅第。马璘家人害怕,就将自己家的亭台馆舍全部登记了交给官府。那以后皇帝赏赐群臣宴饮,多在马璘家的山林池沼边。而马璘的子孙们(大都)品行不端,万贯家财不久也散光了。

苏长,武德四年唐王平定天下以后,行台仆射(官职)苏长从汉南归顺唐朝,唐高祖责怪他归顺得太晚了,(苏长)稽首言道:“自古以来帝王获取天下,被喻为逐鹿。一个人得到了天下,所有的人就停止(争夺)。哪有争得鹿(获得天下)之后,而痛恨一起打猎的人,问争夺天下人的罪的事呢?”唐高祖同他有旧交,就笑着放了他。后来高祖在高陵打猎,这一天收获很多,把打来的猎物摆放在旌门。高祖回头对群臣说:“今天打猎快乐吗?”苏长回答说:“陛下打猎,荒废了政务,不足十天(古时每十天为一旬,是法定的休息日),没什么值得太高兴的。”高祖变了脸色,马上又笑着说:“你的狂态发作了吧?”苏长回答说:“为我个人打算(我这样)就算是狂,为陛下为国家着想(我这样)就是忠了。”尝经在披香殿陪酒,酒喝得正痛快,(苏长)对唐王说:“这座殿不是隋炀帝造的吗?为什么这样华丽呢?”高祖说:“你(表面上)喜欢直言进谏,但心里却不老实,你难道 不知道此殿是我造的么,为什么要妄称是隋炀帝造的呢?”苏长回答说:“我的确不知道,只见倾宫、鹿台,琉璃瓦一类的(奢华物品),不是一个节俭的皇帝所应该作的。如果是您造的,的确不应该。我当初在武功,有幸陪同皇上您,见到您的住所只不过能够用来摭蔽风霜,在那时您也认为那样的住所也就足够了。现在因为隋朝的奢侈,老百姓不能忍受,天下归于有道之人,而陛下您得到了天下。的确应该惩罚奢侈,不忘勤俭节约。现在在隋朝的宫殿里面,又再加雕饰,想要扭转天下混乱的局面,哪里能够作到呢?”高祖常常优待宽容他。苏长前前后后多次进谏,对(高祖的政事)有很大的好处。


唐人恶诗八首苛评
“恶诗”一辞,见《国史补》,为德宗皇帝玉音,非我杜撰。随得随写,排名不分先后。 一、 张怀庆:《窃李义府诗》 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据《大唐新语》卷一三录诗。张怀庆,官枣强尉。爱偷人文章,时称张狗儿。大约高宗至武后时在世。李义府是太宗至高宗时名臣,...

大唐新语狄仁杰获免原文及翻译
使者将复命,俊臣乃令德寿代仁杰等作《谢死表》,代署,附使者进之。则天召仁杰等谓曰:“卿承反何也?”仁杰等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枷棒矣。”则天曰:“何为作《谢死表》?”仁杰等曰:“无之。”出《表》示之,乃知代署。仁杰等五人获免。(《大唐新语·酷忍第二十七》)译文:(...

古代太子的别称,都有哪些?
太子以及东宫制度始于殷周,在传承的几千年里,别称也确实不少,我找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以下一些太子的别称。第1种:元良。出处为《清史稿发•世祖纪》:“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岐嶷聪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第2种:皇嗣。出处为《大唐新语》卷九:“则天称...

四、用现代语体文翻译下列古文(共32分)
(《大唐新语》卷一)历史文选下册A卷参考答案一、 一、简答题1、常璩。2、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周时期卜官占卜的记录。3、1、以辈分和排行命名,2、以出生日期、事件或生理特征命名,3、以希望命名。4、答:阴阳历。5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二、解释词语1、堵塞。2、同姓;一说子姓为子孙,国子姓犹言...

《杜如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杜如晦》人物故事小传
” 《大唐新语》卷一 尚书左仆射杜如晦(杜如晦:唐京兆杜陵人。官至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射,读夜)奏言:“监察御史陈师合(陈师合:不详。史无传)上《拔士论》,谓人之思虑(思虑:指思考能力)有限,一人不可总知(总知:统管)数职,以论臣等。”太宗谓戴胄曰:“朕以至公治...

民俗学科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论衡》。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

古人为什么特别重视风水(2)
如《水浒传》一百二十回就说:“我若死于此地,堪为阴宅。”人死了要进墓,因为古人看重丧葬,故而在他们的心目里,阴宅风水的重要性非但丝毫不减于阳宅,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唐新语》是唐代刘肃的著作,书中卷十三说:“开府王仁皎以外戚之贵,坟墓逾制,襚服明器,罗列千里。坟土未干,家毁子死。”坟墓...

一个古文的基础问题
《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41、世主:国君。 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

看看古代官员是怎样“福利分房”的
《大唐新语》卷三记,玄宗即位不久,老宰相李日知自请退休,一旦获准,“及还饰袋,将出居别业”,就是马上退还官舍,搬进其他房子。《唐语林》卷七记,永宁坊有一幢被风水先生称为“金盏地”的住宅,先后有王锷、韩令弘、史宪诚、李载义等许多大臣住过,可知这都是与职务相关的待遇。当然以“赐第”...

帝王的称谓大全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36.帝、帝王:古代君王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37.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38.世主:国君。39.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40.社稷主:...

松岭区18346803165: 谁会《大唐新语》的卷二一段的文言译文?? -
错英积雪: 苏长,武德四年唐王平定天下以后,行台仆射(官职)苏长从汉南归顺唐朝,唐高祖责怪他归顺得太晚了,(苏长)稽首言道:“自古以来帝王获取天下,被喻为逐鹿.一个人得到了天下,所有的人就停止(争夺).哪有争得鹿(获得天下)之...

松岭区18346803165: 急!谁会翻译《大唐新语 卷二》里的几个句子?
错英积雪: 1 fear of all human fear of the exhaust, state, fear of risk, the risk of Health of China. 2, such as when, how can we know not to seek His Majesty Shu Jun-chen, after the addition to the national good. 3, both Secretary of State office, that is, the eyes ...

松岭区18346803165: 《大唐新语》的译文 -
错英积雪: 原文:贞观中,太宗谓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注》,记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

松岭区18346803165: 大唐新语翻译 -
错英积雪: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 "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 "房玄龄...

松岭区18346803165: 大唐新语 翻译 -
错英积雪: 武则天准备称帝,纂夺李氏皇位,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没有成功,士人和百姓因受牵连而被判死罪的有六百多人,五千多人做了官奴.监督行刑的官吏相继来到,催促处决死囚.当时狄仁杰对那些受牵连的人颇为同情,便让监斩官暂停行刑,...

松岭区18346803165: 《大唐新语·极谏》 翻译 -
错英积雪: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因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松岭区18346803165: 大唐新语举贤篇的翻译 -
错英积雪: 岑文本早时在萧诜门下为吏.江陵平定以后,被授以秘书郎的职务,直接归中书校省所属.李靖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岑文本)被提升为中书舍人,逐渐被圣上所了解.当时颜师古(因为)对前朝旧事很是烂熟,(所以)擅长书写文书和诰命....

松岭区18346803165: 文言文翻译:会宾客大宴,于万事之东南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
错英积雪: 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

松岭区18346803165: 语文文言文的翻译谁会? -
错英积雪: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读“息”)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