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中说的孙吴具体是谁?孙是不是孙膑?吴是谁?

作者&投稿:德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吴究竟是孙武,吴起;还是孙膑,吴起?~

“孙吴”是指孙武、孙膑、吴起三人,源自司马迁《史记.列传第五》《孙子吴起》。
作者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国度的三位军事家和许多的人物,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事件,通过"兵法"连缀一起,戏剧性地刻画了多种栩栩如生的性格,诸如孙武执法如山不苟言笑,吴起求将杀妻、"啮臂而盟",庞涓妒嫉……形象鲜明又各具特征,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张5万 孙3万 吴2万

孙吴,孙是指孙子(孙武),吴是指吴起。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呢?
两人史书记载都不详,只有零星记载。关于二人的完整生平,现已难以考证,史学界众说纷纭。
关于孙武孙膑的关系,有些人士推测为祖孙关系,即孙武是孙膑的爷爷,目前难以考证。
甚至现在有人提出《孙子十三篇》的真正作者不是孙武,而是名为孙武实为孙膑。
所以我们还是采沿用的说法,不是一人:孙武即孙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35年,字长卿,后人又尊称孙武子,孙武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最主要的还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这使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的军事家。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鄄(今山东鄄城北)之间人,孙武后代。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后世已失传。

“吴”
吴起:吴起,古时与孙武齐名,为中国谋略之大家。他为战国时卫国人,出身殷富之家,少时周游四方,以舞刀击剑为乐。乡民造谣诽谤他,他便杀死30多人,与母亲起誓诀别道:不做卿相,就决不回来与母亲相见!于是,他投往鲁国,拜孔门弟子曾参(另说为曾参的孙子曾申)为师,日夜苦读,所学渐成。齐国大夫田居至鲁,嘉其所好,以女儿许之为妻。不久,吴起母亲病故,他想起誓言,没有奔丧,只仰天三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重视孝道的曾子知道后,与之绝交。吴起只好改学兵法,三年学成,在鲁国任为大夫。其时齐国兴师伐鲁,鲁穆公欲以吴起为将御敌,但由于吴起之妻为齐人,故犹豫不决。吴起知道后,回家取了妻子人头,献给穆公。穆公虽恶其残忍,但爱其才能,于是拜吴起为大将。吴子在军中与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马,见士卒伤口未愈,便亲口吮其脓血,深为士卒所爱。及战,吴起先是示弱,然后突发制人,终于大败齐国。

此后,齐相国田和实施离间计得逞。他派使者张丑求购美女二人,加上黄金千镒,似馈吴起,名曰齐鲁通和。吴起贪财好色,见即收下。张丑出门后,故意到处宣扬,闹得沸沸扬扬。吴起怕治受贿通齐之罪,于是逃奔魏国,任西河守27年,创建“魏武卒”,立下赫赫战功。魏文侯崩,吴起受到继位的武侯猜疑,于是又逃到楚国,不久任楚相。其时,他大胆变法,奖励耕战,抑制豪强,使得楚国迅速强大起来。但楚悼王崩,吴起被守旧的贵族大臣乱箭穿身而亡。

郭沫若称: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

吴起的兵法谋略有:

立国战略。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两者不可偏废。吴起说:“修德废武,以灭其国家”,“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他指出,军事斗争必须以和谐的政治为基础:“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又说:“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练兵教战。吴起主张要对士兵“教”、“戒”、“励”:“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凡治国制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又说:“故师出之日,明死之荣,无生而辱”。

严行赏罚。吴起认为领导者必须严格用法,树立威信,使“居则有礼,动则有威”,“夫发号施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做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

爱兵重将。吴子指出,将军必须仁爱士卒,国家必须选好将才:“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以辱矣”,“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组织完备,井然有序),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戒骄戒躁),虽克如始战;约者(简约),法令省而不烦”。

用兵谋略。吴子主张随机应变,刚柔变换,他说:“因其形,而用其权”,“兼刚柔者,兵之至也”。他像孙子一样,提出:“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用兵必须审度虚实,而趋其危”。他还主张:“用众者务平易,用少者务险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周敬评论曰: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中国人的残忍暴戾、刻薄寡恩的成分,但他又有如历代明君,善于对士卒施恩,假仁假义,“爱兵如子”,所以,获得成功;他不愧为大谋略家,既有谋略实践,又有谋略理论,比他略晚的孙膑也是这类谋略巨子。欲评论中国谋略,不能不了解他们。

孙子是孙武不是 孙膑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孙子和吴起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
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
“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
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
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
“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
“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
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
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
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
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
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
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
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
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既死,后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
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
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
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
下、辈。於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
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
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於
是忌进孙子於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
可。”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
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田
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
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
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
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
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
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
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
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
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
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
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
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
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
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
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
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
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
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
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也。”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
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
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起
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
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
‘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
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
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
也,则必辞。”於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
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
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
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
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
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
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
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
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孙是孙武 ,吴是吴起.

孙是孙武 吴是吴起


《出师表》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人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

苏轼有关‘意’与‘法’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书法的具体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意”与“法”的辩证关系呢?苏轼提出的原则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此语出自苏轼的《书吴道子画后》,他说: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抖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

我是嘉华新城西区的住户,前两天孩子在小区南门买的吃饭吃坏肚子连啦...
去当地的工商管理所投诉食品安全问题。让他们检查你说的那一家饭馆的食物有没有食物中毒现象。如果有食物中毒的症状,你还可以向饭馆索赔。食物安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工商管理局有责任保护人民有安全的食品。所以他们一定会认真负责的解决你说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国鼎立只存在了45年,为什么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像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

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

各位大侠帮帮忙!不甚感激。
就我的看法,他必定死在匹夫的手里。」果然孙策尚未北上,就被许贡的门客杀死了。注:西元196年,孙策任会稽郡太守时,委任虞翻为功曹。孙策非常喜欢外出打猎,虞翻劝阻他说:「您喜欢轻装便服出行,随从部下常常来不及警戒,士兵们常常感到辛苦。身为统率,如果不够稳重,就不容易树立权威。所以传说中的...

法家精髓是什么?
可以说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了,儒家思想从古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且人们还将儒家思想传到了其他国家,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虽然,法家思想没有像儒家思想那么的出色,但是法家思想在古代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那么法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呢?一...

晋代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手》法汉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晋朝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西晋(266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创建,定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创建,定都建康。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

腰斩车裂凌迟布袋历史大腕级人物谁死法最惨
从入秦受到秦孝公的召见和信任,其后商鞅在秦国为相变法十年,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这十年中,是商鞅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十年,是他纵横披壑立下莫大功业的十年。这十年,商鞅的人生事业达到了巅峰,权力达到了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极致,秦孝公对他的信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也正是...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知识点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汉魏之际,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

天长市19610854138: 常说“文不明孔孟,武不如孙吴”,其中“孙吴”指的是谁啊 -
汉齐紫轩: 孙武、孙膑,吴起

天长市19610854138: “孙吴”跟“东吴”有何区别? -
汉齐紫轩: 东吴主要从地理位置上讲孙氏政权的范围,而孙吴则是突出这个政权的主宰者是孙氏家族.

天长市19610854138: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中的“管乐”“孙吴”指谁? -
汉齐紫轩: 管仲,乐毅,孙膑,吴起 管仲就不用说了吧,小学就应该学过.乐毅出名在燕国,曾联合5国,掠夺齐地70郡.孙膑,吴起有著名的 孙膑兵法 吴子兵法 ,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齐名,以前大家都认为孙子兵法也是孙膑写的

天长市19610854138: 三国演义里出现的“妙策胜孙吴”孙吴指谁?
汉齐紫轩: 孙武,吴起 出自“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管仲,乐毅,孙膑,吴起也有人说是管仲,乐毅.孙武,吴起

天长市19610854138: 孙权、孙策、孙坚是什么关系? -
汉齐紫轩: 1、孙坚是孙权的孙策的父亲. 2、孙策和孙权是兄弟的关系,孙策是孙权的哥哥. 3、孙尚香是孙策和孙权的妹妹,是孙坚的次妻所生之女. 3、孙坚原配妻子吴夫人(吴国太)为其生下四子: 长子:孙策 字:伯符 次子:孙权 字:仲谋 三子:...

天长市19610854138: 孙权的信息
汉齐紫轩: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

天长市19610854138: 战国时期,孙子和吴起两们军事家有没有机会交手? -
汉齐紫轩: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他的祖先原是陈国的公子--陈完.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

天长市19610854138: 孙子和孙膑是一个人吗?
汉齐紫轩: 孙膑战期著名军事家孙武裔齐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带主要于齐威... 吴宫教战斩美姬故事吴宫操练吴王任命孙军封军师孙与伍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发展...

天长市19610854138: 诸葛亮东和孙吴的具体故事 -
汉齐紫轩: 一、构建互利互惠的谈判基础,采取积极主动的方针.众所周知,任何一场谈判,双方必须有一个共同得利点作为基础,这是最后能导致谈判成功的保证.曹操南征的目的一是歼灭刘备,二是收降或继续进攻孙权,这就把孙刘两方推到拥有同一...

天长市19610854138: 孙吴县名字的由来 -
汉齐紫轩: 孙吴原名叫逊武、原始居住的有孙、吴二姓的祖辈、最后由逊武的谐音和这两个姓改为孙吴孙吴有条河称逊比拉河、具体的我也忘了那时候在孙吴一中上学的时候发了一本历史书市关于孙吴的所有典故、孙吴原来只是一片荒原、后来日本人发现它与苏联临近而且地势非常有利所以才有了孙吴这个地方、现在还有好多日本人盖得房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