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臣刘墉果真配称为“好官”吗?其实他比“巨贪”和珅更可恨为什么呢?

作者&投稿:庾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到底是不是好官,刘墉比和珅更加可恨的说法从何而来?~

大清王朝中期,天下安定,朝廷中出现了一众后世熟知的大臣,有的靠着贪污腐败闻名于世,如和珅,有得靠着博通古今的学识受后人仰视,如纪晓岚和今日的主人公——刘墉。
刘墉,是清朝中期的一位老臣,他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代帝王时期,且都处于位高权重的大臣之位。后世人们常常称他为"浓墨宰相",包括早年也有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他的一生,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一直官至宰相之位。其实,这是个误解。


刘墉的官位是大学士,并未进入过军机,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宰相之位。而且,刘墉之所以能当上大学士之位,和他父亲离不开关系。
他父亲是刘统勋,与刘墉不同,他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且是当朝皇帝极为信赖和依靠的好帮手,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也是大清王朝史无前例的"肱股之臣"。
正是因为刘统勋权位如此之高,他儿子刘墉才得以一路高升。最后坐上大学士之位。
后世对于刘墉的认知,其实出现了很多误解的地方。


首先说他的外貌。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所以称刘墉为刘罗锅,就是因为他的背是弯曲的,像一个罗锅。而且电视剧中的刘墉也是一个精瘦的小老头,外貌很普通,甚至有一些丑陋。
但是实际上,清朝的选官制度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它对于官员的外貌都有所要求——凡是入仕者,皆需外貌俊美,一表人才。到了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乾隆皇帝更是在意手下大臣的外貌。可以说,即使才高八斗,如果相貌丑陋,那是不可能当官的。
这也就说明了刘墉绝不是电视剧中的形象,也不可能是一个驼背。之所以后世人们会认为他的背非常弯,只是因为他在晚年时候,由于需要经常坐着看书,所以背部会受到压力,逐渐弯曲驼背,这就是为何嘉庆皇帝戏称他为"刘驼子"的原因。


对刘墉形象的误解,不仅仅只是外貌方面。与电视剧中不畏强权,勇斗贪官,直言纳谏,妥妥的好官形象不同的是,史书中的刘墉完全算不上是好官,他非但不敢招惹大贪官和珅,甚至比和珅更加可恶。
刘墉受到父亲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时,直接跨过各低级考试,进入会试以及殿试,并取得"进士",开始正式踏入官场。
但是刘墉的为官生活并不平坦。五年之后,刘墉就被派遣到了外地当官,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而且,乾隆皇帝似乎一直不喜欢这位宰相的儿子,即使他在各处当地方官时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绩,甚至乾隆还亲自夸奖他,但他却一直没有升过官,想想也的确可怜。


但这一局面,在他担任江苏学政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在担任此职务的时候,发现因不缴纳粮食税的阎大镛此前还发表过有反清思想的书籍。刘墉立即上报给乾隆皇帝,乾隆大为震怒,不但严惩阎大镛,还连惩了很多人,是乾隆时期著名的"文字狱"。
而对于刘墉,乾隆则是大为称赞他的忠心。
刘墉至此,开始了升迁之路,一路高歌猛进,但又因为做错了事被撤职发配,三年后才重新返回做江宁知府,兜兜转转又回去了。
之后的刘墉又因为种种事情没有怎么升迁,但不久他就又发现了机会。受到他人举报,刘墉发现举人徐食的祖父写过一首有反清色彩的诗,立马上报给乾隆,造成了震惊朝野,即使是今日都感到恐惧的,株连了200多人的"文字狱"。


刘墉这一举,彻底赢得了乾隆的欢心,仕途之路从此风调雨顺,一直做到了副国级的干部。
但随着职位的升迁,他的为官风格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墉当上大官之后,就开始笃信"无为就不会做错事"的信念,在负责纠察官员的时候,却一件事都不做,放任和珅等人的贪污腐败,即使满朝文武都知道和珅大贪,刘墉都不为所动。
刘墉在这期间做的种种荒唐事,连乾隆都看不下去,屡次训斥刘墉不做实事,甚至在嘉庆上位之后,仍然不干事。嘉庆帝对其的评价都是"实在过于懒散"。之所以让他当大学士,嘉庆的理由是没其他人选,只能让他上。


而且刘墉也开始谄媚大臣,以八面玲珑心玩转于满朝文武之中,与我们印象中那个刚正不阿的形象相去甚远。
刘墉,是一位为了权位不顾他人生死的大臣,恐怕与"好官"是相去甚远,其后的无为之道,甚至比和珅还恶心。

  是的.


  纪晓岚(1724—1805年),名昀,字晓岚。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二月,享年82岁.

  纪晓岚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父亲纪客舒是一位著名的考据学家,做过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纪晓岚4岁开始读书,12岁随父入京。24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因服母丧,闭门在家,专攻考据之学,颇有造诣。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贵州都匀知府。但皇帝认为纪昀学问优胜,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将其留在身边。同年四月,提升为侍学士。六月,因亲家做官亏空库银,要被抄家,他秘密通风报信,事发后,被发配到新疆,佐助军务。三年后召还,授编修,侍读学士等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13年,所编《四库全书》告竣。在此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任内阁学士,一度授兵部尚书。《四库全书》告竣当年,迁礼部尚书。60岁后,曾五次掌都察院,三任礼部尚书。嘉庆八年,纪晓岚80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给予厚赠。旋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理国子监事,官居一品。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干得最多:一是编书史,二是当考官。编书史,除总纂《四库全书》外,还先后当过武英殿和三通馆的纂修官等,称一时之大手笔;当考官,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生甚众,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人才。纪晓岚卒后,归葬故里,朝庭派员临穴致祭,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极尽人臣之荣哀。

  纪晓岚之所以成为历史名人,并非因为像电视剧里描写的那样“铁齿铜牙”,善于斗狠。而是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总纂了《四库全书》和著作了《阅微草堂笔记》。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凡3503种,79337卷,是集中国历史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千古巨制,对于搜集、整理、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纪晓岚对经学有精深的造诣,他继承儒家学派衣钵,旁通百家。在编撰经学书籍中凡是注疏之中莫哀一是,诸史记载发生歧异时,都由他支分厘定,其中词曲类、医药类、堪舆卜问类等专业,不能得出准确定义时都由他审定。他对收入的每一册书都仔细研读作好提要。在征集大量的书籍中他把许多海内秘籍、不为人知、散佚民间的万余种书籍进行了分门别类,规定应刊、应抄、应存的目录。

  此外,纪晓岚还一手删定润色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200卷。并奉命创编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成为研究我国古籍最方便的工具书。

  《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倾注了纪晓岚的毕生精力,无怪乎皇帝称赞说:“美富四库之储,编摩出于一人之手。”对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代著名作家孙犁推崇备至:“随着年代的推移,它的价值将越来越高。百代以后,它一定会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晓岚追寻旧闻之作,近四十万字,含故事一千二百余则,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陆续写成。这是纪晓岚最重要的文学著作,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但较之《聊斋》更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并有反封建礼教的内容,暴露了他的许多真实想法,流传广,百姓认可。

  《阅微草堂笔记》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令人读来饶有兴味,同时可以从中学到天文地理人伦等无所不包的知识。虽然其中不少篇言涉及鬼怪,但其目的不过是劝人向善。书中对于当时民间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此外,该书还记载了大量社会基层、边疆士卒和少数民族的故事,赞扬他们的勤劳质朴和胆识。无怪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记史略》中评论此书道:“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鬼狐以抒己见。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纪晓岚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史书也有对他不利的记载,比如说他是圆滑的政客,在朝没有主持公正的勇气等等。


  刘墉
  1.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这些作品总体上都表现了墨色浓厚,笔势浓肥,线条轻重粗细变化随心所欲的笔画特征。他的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年学习董其昌,字体秀媚妍润;中年,学习颜真卿、苏轼各家,笔力雄健,丰泽厚实;晚年则锋芒内敛,造诣达到了高峰。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监生员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人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撅,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坤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和珅
  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 -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纽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生平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生。少贫好学,仪表俊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三十七年授三等的侍卫,四十年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三月入军机。以善伺上意得宠幸,史书:“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百官争相谄附。公然勒索纳贿,又排斥异己,致使吏治败坏,官场充斥小人。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未几,正月十三,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贪银8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岁入。把钱财塞在他家的屋梁上。史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廷议凌迟,改赐和珅狱中自尽。其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得免连坐。

我们对于刘墉的了解,大都源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墉是一个弯腰驼背,看起来邋里邋遢的小老头,但是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在朝堂上智斗和珅,在朝堂下为百姓当家作主,是难得的好官。后来翻阅了一些历史书籍之后发现,真实的刘墉并非电视剧中所饰演的那样,他的一些行为甚至比大贪官和珅更可恨!今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刘墉的父亲是刘统勋,是清朝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一职,可见他的职位和地位有多么重要。而刘墉能够做到大学士这个职位,恐怕不仅仅是靠他自己的才华,和自己的父亲刘统勋也关系匪浅。


在乾隆十六年,刘墉因为父亲的关系直接进入到了会试和殿试,最后获得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了一名进士,自此,刘墉开始真正地踏上仕途。后来在乾隆二十四年出任江苏学政。两年后,江苏省监生阎大镛被捕入狱,负责审理此案的刘墉恰巧在这时又发现了《俣俣集》一书,这本书正是阎大镛所著,刘墉以此书中有反清诗为由上报乾隆。生性多疑的乾隆立刻下旨严查,最后牵扯了一大批人,而刘墉的行为成为了乾隆口中的“忠心之举”,刘墉也因此得到了重用!从此以后的刘墉,仕途一帆风顺,从学政一直一步步走上了陕西按察使的位置。


就在刘墉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的父亲刘统勋因病去世了,3年服丧期一过,刘墉晋升为内阁学士。这个时候的刘墉本来以为皇帝会将自己留在京城,结果没想到乾隆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任命自己为江苏学政。回到了苏州的刘墉,最后又通过上次阎大镛相同的方式赢得乾隆的眼球。刘墉得到消息,江苏举人徐食田的祖父曾在诗中写道:“明朝期振业,一举去清都”。刘墉兴奋异常,认为自己等待了这么久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赶紧上报朝廷,奏请乾隆皇帝。而后酿成了一大悲剧,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一柱楼惨案”,这次事件前后有200多人牵涉其中。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乾隆对刘墉更加的信任,刘墉也成了乾隆眼中的心腹和忠臣,此后,刘墉在官场可谓是扶摇直上。他也并没有像电视剧中饰演的那样与和珅抗争,反而在嘉庆帝拿下了和珅之后才开始大肆张罗审理和珅。由此看来,刘墉不过是一个踩着死人尸体爬上来的卑鄙小人罢了,这么多年的尊重和爱戴,终究是错付了!




刘罗锅是哪个朝代的人?
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享年85岁。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刘罗锅和刘墉是一个人吗
真实的刘墉绝对不是罗锅。他不仅不罗锅,身高还达到了一米九,和影视剧中的形象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刘墉出生于山东,是名门望族,家族成员世代为官,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简介 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青原等。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刘墉在掌握了国泰等人的铁证后,上报朝廷,要求予以严惩。纵使只手遮天的和珅,也无可奈何,国泰等人随后被绳之以法。三、刘墉才华横溢,人称“浓墨宰相”。刘墉不但是一代名臣,还是一位涉猎广泛,才华横溢的大师。他曾谦虚地对自己的才学做过评价:“吾生平有三艺,题跋为上,诗次之,字又次之。”...

因书法造诣深厚而被称为浓墨宰相的是清朝的哪位名臣
因书法造诣深厚而被称为“浓墨宰相”的是清朝的哪位名臣?正确答案:刘墉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大学士刘统勋长子,清朝政治家、书法家。 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 内阁学士、体仁阁大...

刘罗锅是哪个朝代的?
刘墉是乾隆朝的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嘉庆九年(1804),刘墉善终于北京的家中,享年85岁。死后得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人物成就 刘墉擅书法,工书,尤长小楷,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风貌,为清一代书法家,也兼及颜真卿及苏轼。其书法最初从元代赵孟...

刘墉​​​是谁?
嘉庆四年(1799),刘墉被任命参与对和珅的清算审理。刘墉是乾隆朝的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嘉庆九年(1804),刘墉善终于北京的家中,享年85岁。死后得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刘墉擅长于书法,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人称为“浓墨宰相”。后世有称其为“刘罗锅...

历史上的和珅和刘庸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刘墉,纪晓岚,和珅 他们是一个朝代的吗?
刘墉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纪晓岚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太子...

历史上真的刘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与电视剧中相去甚远
刘墉,字崇儒,又名石安,出生于1720年,山东诸城人。他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祖辈中有顺治年间进士刘必贤,祖父刘熙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同勋则是明代乾隆家族的名臣,官至宰相,谥号文正。这样的书香门第环境,使得刘墉自小接受了深厚的文学教育,为日后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墉的...

乾隆和刘墉是不是同岁 马驴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看似并不靠谱的小故事,还被演绎到影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令人啼笑皆非又充满大智慧的民间段子“马驴说”。刘墉并非罗锅刘墉,也就是刘罗锅,他是一代名臣刘统勋的儿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影视剧那个驼背的形象给欺骗了,正史中的刘墉长相肯定不算丑,至少能对得起观众。因为满清...

三江侗族自治县18674144863: 爱如潮涌 初中作文600 - 800字 最好有事例 别太夸张 谢谢 -
凌净硫酸: 果真是宝中的! 百度小学三年级的 凑合着用吧 我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她在我眼里是一位世界上最好的家教.她既教我语文,又教我数学,还教我英语,培养了我各方面的才能,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的各门成绩都还不错,但也有考砸的时候....

三江侗族自治县18674144863: 常熟有旅游景点吗 -
凌净硫酸: 常熟的旅游景点有50多个:1. 虞山 分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宝岩五个游览区,2. 尚湖 北依十里虞山,东邻古城常熟,风景秀美,当地人民称为尚湖湾.3. 沙家浜4. 商末仲雍墓位于虞山东麓.5. 春秋言子墓位于常熟虞山东麓.6. 拂水晴岩...

三江侗族自治县18674144863: 三国蜀国严颜的资料 -
凌净硫酸: 严颜,东汉末年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生卒不详.初为益州牧刘璋巴郡太守,镇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的威胁,遣法正于荆州(今湖北)迎刘备入益州(今四川),严颜认为这是“留虎自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