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简述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的曲折历程?

作者&投稿:仰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论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的曲折历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他们学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而不改变中国的制度,也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失败了,也没有中国富强起来依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于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社会主义成为我国革命的未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上层: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中下层: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人,可以说从方方面面穷尽了一切救国之路,从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共产党,无论他们主张什么,他们的目的是殊途同归,要——救中国。

历史是要尊重的,它象一面镜子,让人反思即往,真视现实,建设将来。

那么我们的百年之民族奋斗历史究竟说明了什么?

首先是清廷内部的挽救,代表人物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前者希望通过洋务运动救中国,通过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来使中国强大,反映了中国人最初看到西方列强攻击中国的强大武器以后的自然反应,后者看到了制度,但是没有找到一条推行这制度的可行道路,寄希望于内部改良。康梁的失败,一方面说明了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中国,依靠统治阶级内部的改良力量,无法也不可能实现民主形式的改革,更不用说推行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从具体层面,戊戌六君子也给以后中国改革的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便是改革必须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

其次,孙中山的救国之路。孙中山走过了一条从改良走向革命的路。他跨越了曾国藩李鸿章与康有为梁启超的救国思路,在改良之路宣告失败以后,转向革命。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之路过程中,中山先生的事迹足可以感动每一位中华儿女,遭遇无数失败,但是最终都屡败屡战。晚年的孙中山最终对自己的革命事业进行了理性反思,那就是在救中国的道路上,选择革命以后,仍然面临一个问题,革命的中坚力量是谁?革命或说进步可以托付的力量是谁?究竟是谁?——是工农大众。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这标志着孙中山在中国革命道路认识上迈出了历史的一步。其后都知道,国民党产生了分裂,对革命依靠力量的根本分歧,使蒋介石最终选择与共产党进行历史较量。然而,历史总在苦尽以后甘来,是共产党不仅选择了解决中国民族独立的形式即革命,而且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即工农大众,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历史的沼泽。

这就是那条百年之路。在这百年,中国人的反思空前,对救国之路,经历了一次次尝试,也付出了血的代价。而最具代表性的力量当属国民党与共产党,前者提出三民主义救中国,后者提出社会主义救中国。前者分化为左派和右派,左派倾向于共产党的救国之路,先谋民族独立后谋发展,右派在民族独立方面则没有强烈要求,在政权上先天对列强有诸多依仗。分析这些,只是想说明,百年之路仍未竟,在百年之路的中国人的救国之思,当然的囊括了民族独立、国富民强、民主和谐、民族复兴,而中国之完成了民族独立,其他都仍在继续。

需要一针见血指出的是,在中华民族当下追求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与最终民族复兴的价值中,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经济富强和政治民主再也不能割裂开来,而实现了前2者,也就成就了民族复兴。而3者在作为价值追求落实到社会实际的过程中,与民族独立将同样遇到可依靠力量的问题。无论改革,还是革命,历史的血淋淋的教训是:必须找到可依靠的力量,否则不是流于形式就是夭折,或者被窃取。戊戌变法失败在改良派对可依靠力量的政治无知上,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成果一次次被窃取,也是失误在没有对可依靠力量的清醒认知。

对上述论断存在一条可能的反证,便是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有人也许说,在蒋介石主张的救国之路下照样演绎出了台湾经济腾飞、政治民主,以此反驳大陆进行的追求之路。振奎的回答是,需要明确的是:不是蒋介石的主张本身促使了台湾的进步,而是进步力量打倒了蒋介石的力量,才使台湾走出了沼泽,台湾如果是成功的,也是成功在找到了可依靠的力量,那便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众。

回到继续的话题。简单说,无论谈经济还是谈政治,民主思潮都是中国再也不可阻挡的思潮,一方面这源于百年之思的延续,另一方面社会规律的反应。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突破1000美圆以后,这股思潮找到了可行的民众基础。同时,经济改革的继续,也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然而,思潮作为思潮,最终落实到现实中,仍然要走过一条必须的路——中国需要一条可行的民主之路。

中国民主之路在哪里?

首先,领导力量共产党。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共产党理应成为继续“革命”推进经济建设与民主建设的领导力量,这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党要决定于近代中国思潮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是防范社会主义被既得利益集团窃取的要求,社会主义政权要确保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政权取得时依靠的劳动人民。要在这场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的潮流中永立潮头,共产党就必须突破思维,拿起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认识工具(有阶级分析并不等于阶级斗争),认清当前中国的内外现实,坚定的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场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挑起爱国主义民主和谐民族复兴的大旗,对内坚决防止利益集团对党的和平演变,对外富有斗争策略的竟合共生。共产党要确保这一领导地位,也必须容纳社会之上的民主要求的精英,使其为党所包容,否则当精英之口与共产党对立,对中国全局将是难以预测的不幸。

为什么资产阶级在中国不能成为中国民主的领导力量?简单的说,那是因为中国正义的富有斗争精神的资产阶级比社会主义之弱还弱,这是中国历史的特殊国情,否则中国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不会历史的落在工农大众身上。即使今日,中国社会在经济50年代到70年代以后,与解放前的阶级生态实际仍然十分相似,民族资本仍然要在官僚势力与发达资本主义势力的夹缝中生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指望中国的资产阶级作为民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绝对行不通的。

其次,民主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理所当然的是劳动人民。社会主义为劳动人民所有,社会主义必须建设劳动人民的民主来保证劳动人民的主权,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中国,即使民主形式的推动上,资产阶级哪怕是代言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民主形式的推动上,也往往毫无作为,只能空发感叹,因为他们没有孙中山先生的勇气来敢于做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历史抉择。提民主必须具有中坚力量,是因为民主建设绝对非一帆风顺,在中国民主的道路上,有一块始终挡路的大石: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没有人民的参与并担当中坚,任何改革都将面临中断、失败乃至被窃取的命运。

再次,民主建设的指导理想。没有眼睛的人类将混乱不堪。思想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揭示规律,统一意志,指导实践。百年之路中,为什么清廷内部,康梁与孙中山自身找不到救中国的可依靠力量?那不仅是阶级局限的问题,更有认识论上的限制。资产阶级的学者学说,往往要否定对立,强调共生,比如李光明先生代表的一类,这就忽视了人类内部客观存在的对立现实,而马克思的阶级学说,正是揭示了这一现实,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的对立,但是他并不否定这对立之中的统一,马克思首先要从哲学上告诉人们的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真相,其次他才要推导他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建设之路,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做指导,这同时是由于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境况决定的,只有运用毛泽东思想,才能在目前中国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占据战略的主动。

在提出毛泽东思想继续指导中国的时候,鉴于目前中国的现实思想状态,一定有很多国人反对。但是,说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反思需要回归理性,毛泽东本人并不代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时代所演的历史悲剧,有好多是历史难以避免的,即使毛泽东不在,中国将被腐朽利益集团控制悲剧也更难避免。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由弱胜强,获得民族独立的哲学体系与分析方法,对当年中国仍然具有可以吸收借鉴的意义。

复次,解决内讧,同心努力,防范民主的丢失。在中国,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民主,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劳动人民控制政权,也就没有民主,而国内人民政权被窃取之后,官僚买办腐朽利益集团必然加强勾结外力,致使丧权辱国、独立自主丧失。民主之公敌在中国腐朽的利益集团。没有这么一个清醒的认识,枉在中国喊民主建设。所以请支持民主的人士,争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休矣,且来谈如何建设民主。

立足现实,偶有所思,未尽全面,难免偏激,同心努力,同志扶携,批评指正。至于与偶有主义之争下的民主道路之争的坛友,如愿辩论,也请您为中国民主指出一条现实的道路,我们寻着这路去找适合中国的真谛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文学和新道德,反对旧文学和旧道德。

结果和意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巾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7.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派

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和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出现。

主张:“实业救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结果: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实业救国"的道路不可能实现。

评价: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因而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但其毕竟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中国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正常发展,“实业救国"也只是一种空想。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liuyouping/blog/item/4baafdde78333459cdbf1a33.html
不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的话更简单,把它压缩一下即可.
另外,两个人的都可以,中和起来就完美了!


历史题: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之所以能把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探索的经验与教训
新民主革命不仅推翻封建,还反帝国主义,反资产官僚主义,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新民主革命的成功在于有人民基础,深得民心,还有就是吸取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党政军政一把抓,党是军队的军队领导核心,有了军队才能有说话权,有存在的资本.同时党还团结各方面力量推翻三座大山,所以成功了. 改良之路行不通,伟大的孙...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之所以能把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

怎样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专业回答}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

试述近代100年中,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种种革新与革命探索
近10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国家富强和和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进行的种种革新与革命探索,为中国设计了一系列的救国方案和发展模式。一、师夷长技——强国御侮之道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水平。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①中国与西方的...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人民的运动
结果中共取得中国大陆和多数沿海岛屿,于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

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

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简述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上方的四颗小五角星以半弧状环绕一颗大五角星,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

綦江县18447262865: 简述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
夙言先必:[答案] 一、鸦片战争之后,官僚知识分子中的开明人士,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震撼下,认识到了西学的重要,要“睁开眼睛看世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派员留学、兴办实业、建立近代陆海军,...

綦江县18447262865: 从1840年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尝试有哪些 -
夙言先必: 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义和团运动(1898 一1900 年)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林则徐“睁眼看...

綦江县18447262865: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道路的 -
夙言先必: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同的阶级都曾探索过救国救亡的道路: 一、地主阶级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西方著作.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给予了冲...

綦江县18447262865: 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何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分阶级)要有具体的人物,事件.最好是表格类型的, -
夙言先必:[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

綦江县18447262865: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
夙言先必:[答案] (1)“器物”——洋务运动(1分) “制度”——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1分) “文化”——新文化运动 (2)推崇西方文化.(意思表达到位即可,1分)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思表达到位即可,2分) 分 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

綦江县18447262865: 近代以来,中国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经历了哪两个革命时期?
夙言先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1840年鸦片战争6月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是中国...

綦江县18447262865: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 -
夙言先必:[答案] 戊戌六君子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发动戊戌变法时,被慈禧太后所逮捕并处死的六名变法派人士,分别为谭嗣同、...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 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是错误的;...

綦江县18447262865: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 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经... -
夙言先必:[答案] (1)1840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

綦江县18447262865: 中国人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你从中得到的什么经验与教训 现在就要啊! -
夙言先必:[答案] 近代的救国救民,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压迫.早期的探索是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后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主义在中国传播等等··· 一大批的有志青年在黑暗中摸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经验是只有人们团结一致才能救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