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怎么翻译?

作者&投稿:终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只愿身上此山中
原文翻译如下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全诗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全诗翻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关于描写小溪的古诗句
(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是哪些
54.《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5.《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56.《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7.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

鼓励孩子学习的古诗词有那些?
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卖油翁》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灾八难无人问,卖油翁自怜无命。埋著谷种何须稀,卸甲农家又豁悸。敢言少壮不努力,白首穷经济篇。这些古诗词既美妙又富有深意,阅读和理解它们可以启发孩子对学习和人生的思考...

小学语文的古诗及日积月累
哲理诗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状物诗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关于小草的古诗大全
(宋 苏轼《题西林壁》)2黄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3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杜甫 《望岳》)4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5峨眉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 李白《峨眉山月歌》)其他山:1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未到江南先一笑...

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

古人关于减肥的诗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减肥决心最大的人——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最美的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最具趣味的景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最大的风——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山间小溪水诗句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赞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洵为苏轼和苏辙的父亲。2、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这句话出自于清代宰相张鹏翮所撰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3、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词客指的是哪三人? 四大家指谁...
三词客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出处: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

上思县18523744647: 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诗意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

上思县18523744647: 四年级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诗意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 诗意: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异同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赏析: 此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和游西山村的诗句意思 -
屈昌新百:[答案]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林西壁和游山西村这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蕴含对人生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游山西村》蕴含的人生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人生活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诗意及中心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诗意: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上思县18523744647: 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苏轼.宋正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两首诗分别是什么意思? -
屈昌新百: 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诗意和欣赏.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

上思县18523744647: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的意思 -
屈昌新百: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