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3 亚共析钢 Ac1过共析钢 奥氏体化 马氏体 贝氏体

作者&投稿:茹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

1、亚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首先转变为奥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
2、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
3、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首先转变为奥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
在钢的各种组织中,以奥氏体的密度最高,比体积最小,线膨胀系数最大,导热性能最差。故奥氏体钢在加热时应降低加热速度 。

扩展资料:
影响钢组织遗传因素
1、原始组织当原始组织为P类型组织时,一般不发生,原始组织为非平衡组织时,组织遗传较普遍。其中以贝氏体较马氏体的组织遗传性强。合金结构钢容易得到非平衡组织,所以容易出现组织遗传。
2、加热速度
非平衡组织的合金钢加热,不论是慢速加热还是快速加热都容易出现组织遗传现象,只有采用中速加热时才有可能避免出现组织遗传。
3、断口遗传
消除了组织遗传后,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断口仍是粗大的,细晶粒组织出现粗晶断口,这种现象称为断口遗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奥氏体化

  “淬火”和“回火”的原理如下:  【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回火】  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奥氏体化:在热处理中,将钢或其它铁基合金加热使其组织部分或全部转变为奥氏体或者再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的操作
马氏体: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贝氏体:贝氏体;贝茵体;bainite
又称贝茵体。钢中相形态之一。钢过冷奥氏体的中温(350~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之间。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up bai-nite),其外观形貌似羽毛状,也称羽毛状贝氏体。冲击韧性较差,生产上应力求避免。在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端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其冲击韧性较好。为提高韧性,生产上应通过热处理控制获得下贝氏体。
亚共析钢: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0.77%,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渗碳体。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1太多是不合适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的ACm或以上温度就更不合适。

至于AC1和AC3是他们的形成时温度线段:
建议你在看着这个时,先阅读一下铁-碳合金相图,对照那个来学习热处理和材料学!

热处理工艺-淬火工艺
淬火工艺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以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淬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如工具、量具、模具、轴承、弹簧和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切削加工机床、气动工具、钻探机械、农机具、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飞机等零件都在使用淬火工艺。

(1) 淬火加热温度
淬火加热温度根据钢的成分、组织和不同的性能要求来确定。亚共析钢是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是AC1+(30~50℃)。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若选用低于AC3的温度,则此时钢尚未完全奥氏体化,存在有部分未转变的铁素体,淬火后铁素体仍保留在淬火组织中。铁素体的硬度较低,从而使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力学性能。若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远高于AC3温度淬火,则奥氏体晶粒回显著粗大,而破坏淬火后的性能。所以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用AC3+(30~50℃),这样既保证充分奥氏体化,又保持奥氏体晶粒的细小。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推荐为AC1+(30~50℃)。在实际生产中还根据情况适当提高20℃左右。在此温度范围内加热,其组织为细小晶粒的奥氏体和部分细小均匀分布的未溶碳化物。淬火后除极少数残余奥氏体外,其组织为片状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的碳化物质点。这样的组织硬度高、耐磨性号,并且脆性相对较少。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1太多是不合适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的ACm或以上温度就更不合适。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工件的淬火加热温度时,除了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工件的化学成分、技术要求、尺寸形状、原始组织以及加热设备、冷却介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加热温度予以适当调整。如合金钢零件,通常取上限,对于形状复杂零件取下限。
强韧化新工艺选用的淬火加热温度与常用淬火温度有所区别。如亚温淬火是亚共析钢在略低于AC3的温度奥氏体化后淬火,这样可提高韧性,降低脆性转折温度,并可消除回火脆性。如45、40Cr、60Si2等材料制成的工件亚温淬火加热温度为AC3-(5~10℃)。
采用高温淬火可获得较多的板条状马氏体或使全部板条马氏体提高强度和韧性。如16Mn钢在940℃淬火,5CrMnMo钢在890℃淬火,20CrMnMo钢在920℃淬火,效果较好。
高碳钢低温、快速、短时加热淬火,适当降低高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或采用快速加热及缩短保温时间的办法,可减少奥氏体的碳含量,提高钢的韧性。

(2) 保温时间
为了使工件内外各部分均完成组织转变、碳化物溶解及奥氏体的成分均匀化,就必须在淬火加热温度保温一定时间,既保温时间。


鄄城县19485809090: Ac3 亚共析钢 Ac1过共析钢 奥氏体化 马氏体 贝氏体 -
夫林恒康: 奥氏体化:在热处理中,将钢或其它铁基合金加热使其组织部分或全部转变为奥氏体或者再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的操作 马氏体: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

鄄城县19485809090: 炼钢中的AC1,ac3,accm 好象与临界温度有关. -
夫林恒康:[答案] 不错,这几个是临界点温度简称 AC1——奥氏体化 AC3——亚共析钢 accm——过共析钢

鄄城县19485809090: 正火、调质和退火的区别? -
夫林恒康: 1、性质不同: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调质是一种用以改善钢铁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正火是—种改善钢材韧性的热处理. 2、使用温度不同:正火是将钢构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后.调质是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鄄城县19485809090: 热处理中AC1\AC3\AC9等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夫林恒康: 根据铁碳平衡相图,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1温度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到A3和Acm以上获得单相奥氏体. 通常把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c”,如Ac1、Ac3、Accm; 把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r”,如Ar1、Ar3、Arcm等. 其物理意义分别为: 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温度; A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温度; Ac3:加热时先共析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3: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cm:冷却时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 AC9:加热时转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

鄄城县19485809090: 炼钢中的AC1,ac3,accm是什么意思?好象与临界温度有关. -
夫林恒康:[答案] 不错,这几个是临界点温度简称 AC1——奥氏体化 AC3——亚共析钢 accm——过共析钢

鄄城县19485809090: 正火、退火、淬火和调质都有什么区别 -
夫林恒康: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

鄄城县19485809090: 用临界温度ac1 ac3 acc分别说明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及碳素工具钢的改进工艺求告诉 -
夫林恒康:[答案] 亚共析钢 正火、完全退火 、淬火 Ac3以上 过共析钢 正火、完全退火 Accm以上 淬火Ac1-Accm,淬火温度高,晶粒易粗大 碳素工具钢的含糖量高,为了淬火、回火后获得细马氏体和颗粒渗碳体,必须进行预处理,即进行球化退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