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让的事例

作者&投稿:龙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历史上一味的忍让的事例。。。~

1、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2、韩信胯下之辱:
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
3、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4、张良忍得兵书:
据《史记·留候世家》记载:张良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张良非常生气,但看他年迈,就忍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
可那老者又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他穿好。老人一声未谢,只是笑笑就走了。没有走多远,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孩子还不错,可以教导,五日后天明时,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点头答应。
五日以后,天刚明,张良来到桥上,见老人已先到,老人生气地指责张良失信,与老人约会不应迟到,并说:“再过五日早点来。”
五日后,鸡刚啼鸣,张良就到桥上,可老人已站在桥上等他。老人转身就走,生气地说:“过五天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日,这一回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不久,老人来了,很高兴,夸奖张良这一次没有失约。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后就会得到验证。
13年后,我们会在济北见面,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话,老人就走了。天明以后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相传张良得此兵书,才干大增,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六出奇计。
5、康熙隐忍除奸: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他8岁登基。大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
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
康熙经过数年的准备,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此时康熙只有16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尺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胯下之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忍让

1、唐宣宗李忱
经历“千岩万壑不辞劳”的艰险后,终将飞珠溅玉、石破天惊。公元846年,深谙权谋、忍辱负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监们的拥戴下,从侄儿手中夺过大位,成为唐宣宗,时年37岁。
由于他长期在民间阅世读人,深知黎民疾苦,故躬行节俭,虚怀纳谏,颇有作为,号称“大中之治”。李忱能忍人所不能忍,终于忍而后发,摆脱了曾经的屈辱,并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可见要做大事,要成大事,关键在于一个“忍”字。
2、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
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吴王阖闾-撤军,军队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重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越国。”
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募兵立马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追而围之。
勾践被困会稽,叹气说:“吾终於此乎?”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越国向吴国求和,夫差不许。勾践听从大夫文种意见,以美女宝器献于吴国太宰伯嚭,伯嚭向吴王夫差求情,伍子胥劝阻,夫差不听,赦免越国,罢兵回国。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
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
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并围困吴国都城长达三年之久,彻底打败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

3、司马懿:最成功的忍者
在《三国》中司马懿被评为“忍者之王”。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隐忍”五十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在到七十多岁才执掌大权,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4、孙权:最睿智的忍者
一个文弱的少年,凭着一隅江东,能三分天下,靠的就是一个“忍”,赢得赤壁之战后,孙权已赚得钵满盆满,三国局势已见雏形。但此时刘备崛起,为了牵制刘备,孙权却弯下了腰,屈膝奉承曹操。
孙权还是为了保全吴地,牵制刘备。在东吴百姓都掩面觉得丢人的情况下,孙权依然拉下老脸,继续向曹丕称臣。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迁都建业。孙权也成为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这才是真正笑到最后的睿智忍者。
5、韩信
在秦朝,秦始皇统治15年,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军事统帅叫韩信。韩信非常有本事,但是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为了生活,他很小的时候只能以钓鱼为生。
有一位老太太看见他没有饭吃,就经常分饭给他吃,韩信很感动,对老太太说:“老妈妈,终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没想到这位老妈妈很生气地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啊。”
韩信非常地惭愧,年轻人也看不起韩信。一个少年看见韩信身材高大,常佩宝剑,以为他胆子非常小,就在很热闹的人群当中拦住他,跟他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你今天没有胆量,是一个懦夫,你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谁都知道,这是故意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一会,一言不发,就从那个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场的很多人都哄堂大笑,认为韩信是一个胆小鬼、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胯下之辱”的故事。

1、王琦饥寒而死

王琦,字文,仁和人,考中进士后,授汝州学正,后又升监察御史,他以学问渊博品行端正而闻名。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佥事时,管理学校,使学界风气大为改善。后改任四川,不想继续担任官职,请求退休,回到家乡,才五十岁。王琦以清介自持,当官时,从不走后门,平生不置产业。

因此,家里很穷,遇到灾年,有早饭没晚饭,冬天下雪,每天僵卧不出门。有人送给他钱物,不是老朋友的不接受。即使是老朋友的,接受几次之后,也要拒绝。邻居们对他说:“掌权的官员们,很尊重你,你只要说一句话,你家便什么都有了,何必这样自讨苦吃?”

王琦说:“我这一生,要的是于心无愧。我现在虽然又饥又寒,我也感到快乐。”天顺年间,王琦竟因饥寒而死。杭州太守胡浚,听说了此事,心中十分感动,对他进行了吊唁,并让杭州学校的乡贤祠,按例祭祀他。

2、宣嗣宗不爱财

明代时,有个嘉定人(今四川乐山)名字叫宣嗣宗,他为人性情温和,志趣高雅,淡泊名利,遇事时,能忍让他人。宣嗣宗开始任中书舍人,后来升官作礼部郎中,又任知制诰。一天,宣宗皇帝(朱瞻基)到文渊阁巡察,正事办完了,他很高兴的玩了个游戏,把许多银钱。

扔在地上,让各位在场的官员争着去捡,谁捡着了,钱就归谁所有。手急眼快的人,捡得就多。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捡,好不热闹!宣嗣宗等别人都捡完了,慢慢的从地上捡了一文。宣宗皇帝看着他,惊异的说:“噫,这个吏员不爱财呀!”便赏给了他许多钱。

3、宽以待人

松江人董用和,在京城时,住的地方和于谦的住所,隔街相对。董用和生了一个儿子,亲戚朋友送来贺礼,他定了一个日子,准备请客,请帖已经提前送出去了。到了那一天,猪也杀了,羊也宰了,酒宴也安排好了,忽然听说于谦的母亲死了,在家里举行丧礼。

董用和就说:“于公(对于谦的敬称)有丧事,他们全家人都很悲痛;而我家请客热闹,这是不懂人情啊!我们要体谅别人的感情,忍让他们吧。”就停止了宴会,并派人告诉各位客人,请他们改天再来,人们得知了原故,都敬佩董用和的谦仁。另有一天,董用和与在一起做官的叶盛。

退朝回来,并排骑着马慢慢地走,当时正是暑天,又赶上中午,董用和越走越慢,叶盛热得受不了啦,就催他说:“你怎么不把马赶快点?”董用和问:“你热吗?”叶盛说:“我热!董用和说:“你和我都是又热又累,难道马就不怕热、不怕累吗?

于是,他们两个人,都忍受着酷热,到底没用鞭子赶马。

4、大度容人

杨翥任翰林院修撰时,住在京师。有一天,邻居中的一家丢了鸡,生气的大骂偷鸡贼,并且点着姓杨的大骂。家人告诉了杨翥,杨翥说:“天底下又不只是我一家姓杨,我们没偷他家的鸡,就不要去多管闲事。

5、忍让待人的曾国藩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与某生同住一寝室。某生的脾气暴躁。他的书桌距窗口好几尺,曾国藩为了取光,将自己的书桌移动到窗前,某生见了大为恼火,说:“我案头的光线被你挡住了。”曾国藩却和气地说:“那么我的书桌该放在哪儿呢 ? ”

某生指指床边说:“可放在那儿。”曾国藩就按他的意见办了。又有一次,曾国藩熬夜读书,某生又大为恼火,说:“平时不读书,现在却如此吵闹。”曾国藩听了,立即改为低声默读。



  张良纳履
  ——小处忍让,大处得益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
  张良曾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次,一位穿粗布短衣的老人来到张良跟前,他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拾鞋 ! ”张良气得想揍他,但看他年老,就耐着性子到桥下把鞋取来。老人又要他帮忙穿上,张良又跪着给他穿了。然后,老人就笑着走了。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后天亮,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答应了。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来到桥上,老人已先到,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迟到,为什么呢 ? ”他转身就走,说:“过五天早点来。”
  五天后,刚鸡啼,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迟到,为什么呢 ? ”他转身就走,并说:“过五天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未到半夜就到了桥上。一会儿,老人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老人拿出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老人没留下别的话,就这样走了,再也没出现。 早晨,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忍让待人的曾国藩
  ——小事忍让方能成就大业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与某生同住一寝室。某生的脾气暴躁。他的书桌距窗口好几尺,曾国藩为了取光,将自己的书桌移动到窗前,某生见了大为恼火,说:“我案头的光线被你挡住了。”曾国藩却和气地说:“那么我的书桌该放在哪儿呢 ? ”某生指指床边说:“可放在那儿。”曾国藩就按他的意见办了。又有一次,曾国藩熬夜读书,某生又大为恼火,说:“平时不读书,现在却如此吵闹。”曾国藩听了,立即改为低声默读。

在清朝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
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两个都是安徽桐城人。他们两家呢,因为是住在一起的,然后就需要造房子,为了争一块地皮,两家发生了争执。他们家的老夫人就写了一封信给张英。张英看到信之后就劝老夫人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了这封信之后,立刻就把墙退让了三尺。叶佳,看见这个景象之后也把墙退让了三尺。这次以后张家和叶家的墙就形成了宽六尺的巷道。也就形成了六尺巷。
韩信在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然后就主要是靠着钓鱼为生。有一次呢,一群恶霸,9羞辱韩信,有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对韩信说:你长的那么高大,又喜欢带刀,其实你是个胆小鬼。有本事的话,你就用你的剑刺我。如果不敢的话,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韩信当着众多围观的人的面前,从那个人的裤裆下面钻了过去,史称胯下之辱。
很多年后等到,韩信就封了那个人一个官。有的人非常的不理解,问韩信为什么不报仇?韩信说:当年那个人在我带刀的时候,居然还敢当街羞辱我。这说明他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

1.胯下之辱 2.将相和 3.孔融让梨 4.千里家书六尺墙 5.公子小白用管仲..




忍让事实论据
张良的忍让与兵书得授 汉初名将张良,字子房,与韩信、萧何并称“汉三杰”。他曾是韩国宰相后裔,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失败,改名隐匿于下邳。《史记·留候世家》记载,有一次他在桥上散步,偶遇一位衣着简朴的老者,故意将鞋扔入桥下,命令张良取回。张良虽怒,但见老者年迈,忍耐地照做。

忍让的名人名言及事例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他8岁登基。大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康熙经...

急求关于“忍让”的三个论点,每个论点四个例子!!!
1. 忍让可以建立和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2. 忍让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宽容和同情心。3. 忍让可以在困难时期提供情绪缓冲,让我们更能够应对挑战。以下是对每个论点的四个例子:1. 忍让可以建立和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父母忍受孩子的错误和任性,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被爱。在朋友之间,忍受...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翻译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译文: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

忍让但不软弱写作文
可见:忍让是顾全大局。 这就是我认为忍让并非懦弱可欺而是顾全大局,着眼的是未来的原因。 在纷繁的生活中,能够忍上是可贵的。忍上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懦弱可欺,并不是面对误解、委屈,甚至诽谤, *** 而无动于衷。 忍让是顾全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忍上者总是以宁静平和的心绪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大宽厚...

写个关于忍让的一件事不少于一百字的,作文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题记 珍珠因为忍耐了蚌壳数千日的折磨,才绽放出了它夺目的光彩;大海因为忍耐了小溪的流入,才展现了它壮阔的美丽;大地因为忍耐了小草汲取营养的根,才拥有了那身美丽的衣裳。忍耐是一种美丽。黄沙漫天,寒风凛冽,在遥远的戈壁,生长着一种叫做“依米”的小花...

作文我的座右铭600字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实事例,急求,请认真解答
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必须忍让。忍是一种智慧,一种运筹帷幄的智慧,一种临危不惧的智慧,一种救国于危急存亡之时的智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智慧,蔺相如使百姓免于涂炭,国家的尊严得以捍卫。人生需要忍。忍是一种勇气,忍是一种豁达,忍是一种智慧。学会去忍,捍卫自己,升华自己。人生需要忍。

请大家给我一些关于忍让方面的诗词
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其实我们也在经常犯和海格力斯一样的错误,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步步紧逼,据理力争,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激化。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

懂得忍让,不会与人争高低的生肖有哪几个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特点常常被联系在一起。有些生肖的人天生就不喜欢与人争斗,更倾向于采取忍让的态度。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属牛的人:以稳重著称 属牛的人通常性格沉稳,他们认为忍让是一种美德,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他们更倾向于保持低调,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

关于宽容的故事、成语、名言、俗语和宽容的意义
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路人在不同的场合交往接触,总免不了与意见相左、磕磕碰碰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各自主动退让,宽以待人,少计较得失,有利于减少矛盾,维护人际间的和谐,于人于已,都是有益身心的事情。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出现过于计较个人功利的倾向,这种宽容忍让的精神更是应当加以提倡。

灵宝市13819294232: 找5个关于忍让的事例 -
关矩甲磺:[答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 西汉 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 匈奴 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暂时安静.”佛家禅语...

灵宝市13819294232: 关于忍让事例100字左右,忍让事例,最好名人 -
关矩甲磺:[答案] 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两家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

灵宝市13819294232: 关于相互谦让古往今来,一些关于谦让的经典例子. -
关矩甲磺:[答案] 最经典的是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主张谦让的人说“谦虚忍让不仅是修养好更是大智慧.”反对谦让的人说“谦让早就过时了.弱肉强食,竞争就该当仁不让.”...

灵宝市13819294232: 三国演义中关于忍让的故事 -
关矩甲磺: 刘备在小沛和在许昌的故事,可谓是忍让的典范,故得刘备之言:屈身受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灵宝市13819294232: 忍让的事例有什么 -
关矩甲磺: 话说清康熙时,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

灵宝市13819294232: 关于忍让的事例 -
关矩甲磺: 1.胯下之辱 2.将相和 3.孔融让梨 4.千里家书六尺墙 5.公子小白用管仲..

灵宝市13819294232: 关于忍让的著名故事150字 -
关矩甲磺: 有位青年脾气暴躁,比较易怒,还常喜欢跟别人打架,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口角了,免得人...

灵宝市13819294232: 急求关于“忍让”的三个论点,每个论点四个例子!!! -
关矩甲磺: 关于“忍让”: 1、春秋勾践卧薪尝胆,隐忍十年之后三千越甲吞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2、战国秦孝公在列国卑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欲灭秦分秦的情况下,忍气吞声,割地给当时霸主魏国,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二十年后一举收复河西,从此秦国崛起,奠定了秦一统天下的根基; 3、西汉刘邦被围白马城,吕后谦卑致信单于,极尽自辱之词,之后景帝文帝对匈奴采取纳贡送公主和亲的政策,休养生息至武帝,才有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今天我们之所以叫汉族,就是汉武帝时期,外邦对我们的称呼,汉武帝奠定了今日的汉名族; 4、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教育了中华名族几千年,今天看来,是美德,也是名族文化. 希望能帮到你.

灵宝市13819294232: 古今中外,名人忍让的事例,详细一点,写议论文用!谢谢!!(如:胯下之辱) -
关矩甲磺: 唾面自干 娄师德其弟守代州刺史,辞之官,教之耐事.师德:“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其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忧:“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

灵宝市13819294232: 关于忍耐的名人事例 -
关矩甲磺: 古今中外关于忍耐的名人事例: 1、杨时程门立雪 宋代著名学者杨时,四十岁时拜程颐为师.一个下雪的中午,杨时和 他的同学在读书时产生了疑问,便去请教程颐.当时,程颐正在午睡, 他们便站在门口,静等老师醒来;待程颐醒后发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