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孟子所言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作者&投稿:源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孟子所言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③,而何其血之流杵也④?”
【注释】
①《武成》:《尚书》中的篇名。朱熹注:“武王伐纣,归而纪事之书也。”此篇在东汉初就已亡佚,现存《武成》为伪古文。
②策:竹简。
③至仁:指周武王。 至不仁:指商纣。
④杵(chǔ):舂米或捣衣用的木棒。
【译文】
孟子说:“要是完全相信《尚书》,那么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只不过采取其中的二三片竹简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以极为仁德的周武王去讨伐极不仁德的商纣王,怎么会流血多到把木棒都漂流起来了呢?”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

孟子说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情形产生了怀疑。不过,尽管我们在《孟子》中看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决不应该就此肯定这句话是孟子本人所说。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借孟子之口而出的话,使得后来者有了怀疑前人的勇气和权利。

这里,“书”本指《尚书》,“《武成》”是《周书》的一篇,记武王伐纣事。我们且不去讨论《尚书》是否算得上文学作品,因为魏晋以前文论大部分是针对广义“文章”而发的;也不必嘲笑孟子坚信“仁人无敌于天下”的天真,或是去分说其所信、所疑的是与非,我们不妨把“书”看作一般作品,来分析孟子从一个作者的创作体验出发,所提出的两条阅读原则。

其一是不“尽信”的原则。不尽信,就是不完全相信、不过于相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程子解释为“苟执于辞,则时或有害于义”,即如果执著于言辞表面,有时就会妨碍对作品中道理的理解。其实,孟子的“不尽信”有三个层次的涵义,程子只道出了其一。第一是材料的层次,对作品所记载的事实不要“尽信”。“血流漂杵”的景象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很夸张的,孟子推此及彼,认识到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合事实的成分,因此他不像汉唐经学家那样圆圣人之说,但也没有采取“古史辨”派学者推翻记载、详细考辨的认真态度,而是以不“尽信”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对那些事迹不必太认真。可以说,孟子的态度既不是史学的,也不是经学的,而更接近文学的,他把这些记载作为“事典”而不是“事实”。

将对材料的态度扩大到整个文本,就要面对程子所说的“辞”和“义”,即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这是不“尽信”的第二层次。这点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孔子的“辞达”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言不尽意”的讨论。孔子处于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史学家的立场力求保持上古文学的质朴风格,因此提出“辞达而已矣”,反对雕润和藻饰;而文学自觉之后的魏晋齐梁理论家,则或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思想的表述问题,或从文学的本质特征出发自觉追求更高超的表现技巧。孟子所处的战国后期恰好在二者之间:纵横家们早已抛弃了古直的传统,形成铺张扬厉的散文风格,却又未暇作出理论总结;孟子的散文颇有战国策士之风,他显然已自觉意识到技巧对于表达的辅助作用,所以在创作上背离了孔子的“辞达”原则而显示出辩才无碍的风度。象同时期的庄子和纵横家一样,孟子常使用寓言和取譬夸张手法来说理,有些文字即使是尊奉他为“亚圣”的程朱一派理学家也只能注曰:“此语孟子必有所受,然不可考矣”云云,这却却恰恰犯了孟子所谓“尽信”、程子所谓“执于辞”的错误。孟子不“尽信”原则的第二个层次正是要求读者不要迷恋于辞藻,把握言辞背后的思想内容,《孟子·万章上》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上升到观念意识的层次,就是要以怀疑的精神读一切书,缺乏怀疑的精神读书就失去了意义,“不如无书”。儒家向有“宪章文武,祖述尧舜”的传统,以至到荀子手中发展出了“征圣”、“宗经”的文学思想;而孟子却率先垂范,对经典所记圣人之事表示怀疑,变的确是很大胆的,显然,后学对孟子这个思想的发扬远不及对荀子的继承。然而孟子的怀疑并不就是反“征圣”、“宗经”。在先秦儒家中,孟子代表“法先王”的一派,特别爱怀古上征,“言必称尧舜”,《孟子》一书中也有很多处是他征引“诗云”或“孔子曰”来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辩护的,从圣人的言行和经典中寻找思想依据,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征圣”、“宗经”。

孟子的不“尽信”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态度:既反对“尽信”,又不说不信。那么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该信呢?孟子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主动的“取”代替了被动的“信”,提出“吾取”,也就是他的第二条阅读原则。“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并未说明是哪“二三策”,但据下文及《孟子》的其他篇章,我们可以推测,一定 有关“仁人无敌于天下”的,因为孟子 标明了是“吾取”,那么这种取舍必然带有学生的孟子的主观色彩,而“仁人无敌”又正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命题。孟子的“征圣”本着“吾取”的态度,不是削足适履地遵循古圣先贤的行为准则,而是断章取义,不惜曲解经典和圣人来作自己的论据。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何以孟子游说当时昏聩的诸侯,甚至对其“好色”、“好货”、“好今之乐”也必上征先王,孟子上征的目的与其说是取法先王之政,不如说是阐发自己的仁政理想。再深入一步说,孟子在这一章里也只是作出一个“吾取”的榜样,要求读者对包括经典在内的一切文本都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这样,同一部作品,不同思想的人,“你取”必不同于“吾取”,“孟子取”必不同于“告子取”、“庄子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古圣经典,持“取”的态度已经很大胆了,再进一步就是“作”。孟子是作古的高手,虽然他讳而不言,但我们今天知道,有很多流传千载的关于上古政治的传说都是孟子“自我作古”、“英雄欺人”。《孟子》一书中有相当多的虚构,只是他不象庄子以玩世的态度明确声称“寓言十九”云云,孟子的作古是认真的,他要读者也认真接受,不过这接受不是“尽信”,而是“吾取”。孟子的不“尽信”和“吾取”两条阅读原则正是一个作者从创作甘苦出发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孟子》的这一章虽然常被提及,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其作为文论的思想意义。批评学中对于“疑古”和“信古”的态度久有争执,大致可分为两派意见。一派以为学术的价值在于“求真”,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绘古籍以精确的诠释,必须从怀疑开始。清代朴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古史辨”派手中发扬光大,而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简直就象一部“疑古”的宣言。另一派则认为学术的最终目的是“求用”,对于古人的话语只需激活而已,可以“不求甚解”。这种意见在时下的议论界颇为流行,“误读”的的得到了最充分的体认。孟子虽然提倡怀疑精神,但并不求真,他提出“吾取”的原则。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误读”。我们提到现代文论的这桩公案,并非想过分抬高孟子思想的超前性,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其实还相当朦胧,但是清代以前中国学术史上的“怀疑”和“误读”两种思想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这种认识,孟子实肇其端。

孟子的精神随着脍炙人口的《孟子》散文散文贯彻后世:在学术思想上,陆王“心学”所提倡的“六经注我”固然是上承孟子的典型,而北宋诸儒的疑经疑注风气也正是伴随着对孟子的日益推崇而兴起的;这两条阅读原则反馈于创作,文学史上引领风骚的几位大家往往在纵笔之际因文运事、对经典取舍自如;至中晚明勃兴的作伪风气、明清之际金圣叹在理论上总结出“事为文料”的创作论,如果溯其源头,孟子其庶几乎?

孟子说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情形产生了怀疑。不过,尽管我们在《孟子》中看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决不应该就此肯定这句话是孟子本人所说。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借孟子之口而出的话,使得后来者有了怀疑前人的勇气和权利。

书也是人写的,相信别人,听别人说不就行了,还用看书吗?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孟子所处的时代乃是战国,战国时期比之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更动荡、战争更频繁、人民处境更悲惨。因此,孟子的文章有一种气势磅礴的特点,而孟子本人也特别好辨,有位叫公都子的人曾问他;“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1]由于孟子身处战国激烈的时代...

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人性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人性问题提出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理解?答: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也就是“性善论”的观点.(个人理解言之成理即可)参考:孟子以水为喻,认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或是被私欲所蒙蔽,所以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

对于: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你有何理解?到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_百度...
最近某大学就有关人性善恶的问题展开了一场电视辩论,两个相反的论点针锋相对,辩论异常激烈。其实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人之初性本善,有的说人之初性本恶,争论了数千年都没有结果,究竟人本性是善还是恶呢?人自从有了智慧、情感,有了语言与文字,便...

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应该做到哪三点,谈谈你的认识
随地丢垃圾,随地吐痰,讲粗言秽语,四处惹事生非……相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由此可见,让环保措施能够起到见效首先就必须先提高人们的公民道德意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不容忽略,并且是环保的关键所在! 在最后,希望人类能够觉悟,并能够为将来着想! 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讲的学问是什么呢?答曰:...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中孟子提出的义?
价值目标的单一性使孟子将“义”于其现实基础的利中进一步抽离,“惟义所在”,使“义”越来越纯粹化,甚至“义”本身就成了空洞而毫无内容的目的所在。然而这些理论自身的弱点很容易在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异化以及被特殊的文本诠释者所利用,这就使孟子义利观很难摆脱其文本原意而被明显歪曲的命运。...

谈谈孟子思想中 心,言,气三者的关系?
由上可知,孟子所言的“性善论”实为“心善论”。心是人身之主体,是人之为人的材质依据。心禀赋先天的道德良知,因此性有了本善和向善的可能。在孟子看来,心即为性,性即是心,二者虽名为二而实为一。孟子将心、性、理视为一物。而理义缘何而来?孟子也给出了答案,即“天之所与我者”...

谈谈孟子思想中 心,言,气三者的关系?
由上可知,孟子所言的“性善论”实为“心善论”。心是人身之主体,是人之为人的材质依据。心禀赋先天的道德良知,因此性有了本善和向善的可能。在孟子看来,心即为性,性即是心,二者虽名为二而实为一。孟子将心、性、理视为一物。而理义缘何而来?孟子也给出了答案,即“天之所与我者”...

如何理解孟子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近人王国维曾将“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讨论过,他说:“善哉,孟子是言诗也,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此其术,孟子亦 言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怎样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
人生中的磨砺往往孕育着成功,正如古人所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数成就非凡的人物,诸如李时珍、齐白石和吴敬梓,他们的成功无不源于承受过的苦难。痛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能磨砺意志,强化身心,正如孟子所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人生若无痛苦的洗礼,犹如珍珠失去了光彩,幸福也就无从谈...

《孟子》读书札记(一)——如何理解孟子的“义利之辩”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特别推重“义”。他认为“义”是“人之正路”(《孟子·滕文公下》);为了“义”,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谒见梁惠王时所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苏州市15294973119: 如何理解孟子所言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夙泪贝感:[答案] 这里,“书”本指《尚书》,“《武成》”是《周书》的一篇,记武王伐纣事.我们且不去讨论《尚书》是否算得上文学作品... “苟执于辞,则时或有害于义”,即如果执著于言辞表面,有时就会妨碍对作品中道理的理解.其实,孟子的“不尽信”有三...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什么意思 -
夙泪贝感: 完全相信书上的话的话还不如没有书 因为书上写的不一定是对的,而且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别人的想法,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懂得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闲谈《读书法》中是什么意思 -
夙泪贝感: 孟子说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情形产生了怀疑. 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结合《古文二则》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
夙泪贝感: 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引申义: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单字注释:尽,完全.信,迷信.书,《尚书》.告诉大家看书的时候要有质疑精神,不要完全相信权威.可能由于作者知识、理解、地域等等的区别,往往书上有些事情是不对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甚至有些就是错的,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盲目的完全相信书上所写

苏州市1529497311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解释 -
夙泪贝感: 就是说,书上说的知识虽然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精华,但是俗语讲,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按照书本上说的去做,书上怎么写就怎么去做的话,那还不如不要书了.也就是说,如果百分之百的相信书本,还不如不要书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苏州市1529497311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夙泪贝感: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如果一味全以书本为准,不如不去看这些书. 【出自】: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夙泪贝感: 翻译: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出自】: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作品...

苏州市15294973119: 尽信书不无书是什么意思啊? -
夙泪贝感:单字注释:尽,完全.信,迷信.书,《尚书》.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正确的去理解它.引申义: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处 原文孟子曰:“尽信《...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
夙泪贝感: 看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要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事实.

苏州市15294973119: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谈谈你对课文第六段“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理解. -
夙泪贝感: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你好,有问题可以追问我,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