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作者&投稿:师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题笔阵图后》传为王羲之所作,或有编入王羲之《笔势论》的。

兵无常阵,书无常势。以征战喻书,更容易显示笔势的变化无穷和书艺的精绝。一遍五遍以至无数遍的临写,强调的则是韧。有勇有谋又有韧,自然没有攻不下的阵地了。书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有“心悟”,所以便谈“凝神静虑"、“意在笔前”。而在这里作者所悟出又要悟人的就是“状如算子”、“前后齐平”的结字只是“写字”而不是书艺,由此又有了关于波、竖、横、勾等等笔画的不同审美要求。

原文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鍪móu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锺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 ,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译文

这纸是阵地,笔是刀和长矛,墨是盔甲,水砚是城池,心意是将军,本领是副将,字的结体和形势布置安排是谋略,扬笔是吉凶,笔的出入是号令,屈折是杀戮。凡要作书,先干研墨,集中精神静静思考,预想字形的大小、俯仰、平直、振动,使笔势相连,这样意在笔前,然后作书。如果平直笔画相似,形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法,只得到字的点画而已。往昔宋翼常作这种书,翼是钟繇弟子,钟繇就呵责他。翼三年不敢去见钟繇,就专心改变书迹。每作一波,常常三过折笔;每写(一点一画的)起笔,常常(要)藏锋而写,每写一横画,像排云一样布列的兵。每作一戈,像百钧之弩张箭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写折、钩等弯曲、转折的笔画,像弯折的钢钩一样有力;每作一纵画,如万岁枯藤一样瘦劲;每作一趯笔,如足行一样趋骤势猛。翼原来书丑,晋太康年间有人在许昌掘开钟繇墓,于是获得《笔势论》,翼读了它,依照此法学习书法,名气于是大振。要作真书及行书,都要依照此法。

如果要学草书,又有别的笔法。须要缓前急后,字体形势,形状如龙蛇,笔画相钩连不断,仍须要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样。每作一字若须要有下点处,且把其余的字都作完,然后安点,这一点须要空中摇掷笔作它。作这草书,也仍须要篆势、八分、古隶相混杂,行笔也不得急,使墨不人纸。如果性急行笔,意思就浅薄,而笔即浮滑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书体,不用此笔势,只用击石波而已。这种击石波,就是缺波。又八分另外有一波称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己有此种书体。

作书先须引八分、章草的笔势入隶字中,激发人的意气,如果直接采用俗字,则不能首先发起学习的兴趣。我少时学卫夫人书,就以为大能了;及到渡江北游名山,见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又到许昌,见了钟繇、梁梁鹄的书法,又在从兄王洽那里,见了张昶《华岳碑》,开始知道学卫夫人书,空费年月了,于是改变本师,乃向众碑刻学习。时年五十有三,担心风烛残年忽然倒下,姑且遗教于子孙而已。可将它藏在密室里,不要传给不该传的人。


羲之学书文言文翻译
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

入目三分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比喻分析问题深刻。【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译文】:王羲之的在木板上写字,工人削...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

王羲之的文言文试题
小题1:C 小题1:(1)(羲之)小的时候不善于说话,人们并不认为他奇特。(2)你是我们家的好孩子,应当不比阮主簿差。(3)后来一问,(才知)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小题1:信:信使。小题1:都是介词,向。A助词,的;助词,补充音节。B动词,认为;两个词,把它作为。D动词,像...

写字执笔真的越紧越好吗?
魏晋书法家,也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在《笔阵图》里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一身之力送之。”可见写字不只是指腕的问题,而是要求配合和全身的力气。而身法就是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下次我们再来谈谈这个身法的问题。最后分享一句话,通往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希望大家都能够写...

我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是谁?
我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是卫夫人,她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习书法,卫夫人是“...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故事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
有一天,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

入木三分的故事
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④》,近见其书,便有老成⑤之智。”流 涕⑨曰:“此子必蔽⑥吾名⑩。”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⑦,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

入木三分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高台县19579722143: 成语 ?在笔先 -
厍馨迪尔: 意在笔先 拼 音: yì zài bǐ xiān 释 义: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 处: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示 例: 所谓沈郁者,~,神余言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高台县19579722143: 为什么王羲之被奉为“书圣”?
厍馨迪尔: 主要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他最初跟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精研体... 因而王羲之享有“书 圣”美誉.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

高台县19579722143: 历代书法用墨 理论 观点 -
厍馨迪尔: 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古代的书法理论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我国艺术理论中的最宝贵的遗产.相对而言,古代书法理论的出现比书法艺术的形成要晚一些.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古代书论著作最早出现于汉代.西汉大学者、文...

高台县19579722143: 王羲之《论书》的理论价值是什么 -
厍馨迪尔: 王羲之的书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一、技法揭秘.如《笔势论》凡十二章:创临章、启心章、视形章、说点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制章、察论章、譬成章,论及技法诸多方面.从用笔言,论及藏锋、侧笔、...

高台县19579722143: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来自何处,是否真实?
厍馨迪尔: 王羲之在自己写的《题笔阵图后》中说,自己是先学习卫夫人(卫铄)的书法,后来又学习过李斯、钟繇等前辈的碑文体,才发现古代碑刻才是书法真正的老师.他的特点...

高台县19579722143: 有个成语叫“一波三折”,谁给解释下这是怎么长的?
厍馨迪尔: 解 释 :波:指书法中的捺;折:指写字时转笔锋.成语意思: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比喻事情进行曲折多变,很不顺利(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反义词】:一帆风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高台县19579722143: 魏晋南北朝的书论主要有哪些 -
厍馨迪尔: 钟繇•用笔法卫铄•笔阵图卫恒•四体书势王羲之•自论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索靖•草书状成公...

高台县19579722143: 汉至清书论家都有哪些 -
厍馨迪尔: 西汉大学者、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不是专指书法,但它最早论述了有关中国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

高台县19579722143: 三国演义的成语A:望梅止渴B: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C:初出茅庐D:一波三折请问是哪个? -
厍馨迪尔: A说的是曹操!B说的是司马昭!但是个歇后语!不是成语!C说的是诸葛亮!D不知道出处.

高台县19579722143: 洛?王羲之曾否北游许?王羲之曾否北游许、洛?
厍馨迪尔: 有一篇短文,《题卫夫人〈笔阵 图〉后》,被看作是王羲之研习书法的自述.在这篇文中,记述了王羲之 北游名山许、洛等地,遍访曹喜、梁 鹄、蔡邕等书法名家,博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