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什么戏曲?

作者&投稿:俞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温州有哪些戏曲~

瓯剧,永昆,即温州昆曲,木偶戏,太详细我也不清楚。希望能帮到你

  温州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用热血肥沃了这片热土,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浪潮,带来了无限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卷走了温州人心中最朴素的文化。温州戏曲、曲艺作为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温州人文情怀的真实写照,却在一步一步地远离,远离……,我们熟悉的乡音已离我们日渐远去。
  温州戏曲、曲艺产生之早,种类之多,影响之广,但我们又将如何挽留这将远去的灵魂。
  永昆,温州昆曲是我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带,又称“永昆”。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雷峰塔》、《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朴质、自然、明快等特点。
  瓯剧,是流行于浙江南部,以温州为中心的地方戏。瓯剧是在民间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明末清初,高腔、昆腔流行于浙南,乾嘉时,乱弹班开始盛行,班社均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后又兼唱部分传自安徽的“徽调”,滩黄,时调。在长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因为它是一个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剧种,故又叫“温州乱弹”。1959年改称“瓯剧”。
  瓯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反映题材宽广,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如《三仙粮》中的翠央多次受难,《珍珠塔》中的陈翠娥和方卿历经波折,结果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戏是群众最爱看的,俗称“家庭格”,贴近人们的实际,故有“有台上就有台下”之说。历史题材的戏,大都取材于三国、水浒等小说史料。通过尖锐的忠奸斗争,揭露封建暴政,歌颂古代英雄反侵略的正义行为,反映人们受国主义精神和反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情感。如《探五阳》中的王英大敌当前,愿弃私仇,报效国家。瓯剧中还有《黄金塔》、《雷峰塔》等流传民间的神话剧,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木偶戏,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古代称之“傀儡戏”。木偶戏是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木偶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可考的文字记载来考察,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木偶的雏形。在唐宋时期,木偶戏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主要用途是为丧葬仪式服务的,不过已经有故事情节的表演。直至明清两代,木偶的发展更是波及各地,产生不同的分支流派。现今有木偶表演种类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等。平阳县木偶戏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在平阳县民间流行。今天的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就是“新民提线木偶剧团”,剧团长期活动在浙闽一带,颇有影响,是当代中国提线木偶最具代表和影响的剧团之一。近年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改平面舞台为立体天桥舞台,并打破框式结构,出现了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它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线木偶为主,杖头、布袋木偶为辅;在表演技巧上,能把古装传统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演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把现代题材剧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异、丰富多彩。屡次参加国内外赛事,硕果累累。近几年平阳木偶戏更是频繁走出国门,享誉海外。
  越剧在温州,越剧虽然不是温州土生土长的剧种,但是温州对越剧发展的贡献是不能否认的。根据南戏改变的越剧《荆钗记》、《拜月记》等大大的丰富了越剧题材。
  在瑞安、平阳、温州市等地,流行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叫“温州鼓词”。历代相传,因多系瞽者以此为业,亦称“盲词”。据已故名艺人季松年、管华山说: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横阳,即今平阳;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间小调。当时在野的文人与聪明的盲艺人,承受了古乐的衣钵,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创造了说唱形式。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在器乐和音乐上也日臻完善。


  2 温州戏曲与曲艺
  温州鼓词按演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叫“大词”,也称“娘娘词”。新中国成立前大都在庙宇中演唱。唱大词时,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其主要词目为《陈十四娘娘》,唱陈十四学法灭妖的故事,可以连唱几昼夜。
  一种叫“平词”,演唱以传书,小说编成的词目。乡间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等,总喜欢邀请鼓词艺人在村头巷尾,晒谷场作场地演唱,多则连台数日,少者一夜即止。演唱时,艺人把一张约1.5市尺见方的凳子倒置,用绳子把四只凳脚绷成网状,右前放扁鼓,牛筋琴平直摆在正中,右面后凳脚上系着抱月(梆),前围一幔,就可表演了。
  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鼓词的基本曲调有慢板、流水、紧板等几十个板式。由于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以瑞安方言为标准),因此各地语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调比较细腻、柔和;北派曲调比较粗犷、古朴。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曲本形式有“折书儿”、“小说”、“部书”等三种。其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其文体一般由韵文、道白相间而成。唱韵很讲究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文学的特色。
  莲花落与道情
  乐清曲艺园中开着两种莲花,一种是老传统的;一种是新培育的。它们争妍斗艳,各有千秋,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
  先说传统莲花,旧名叫“莲花落”,民间也称“道情”。道情与莲花本是两门曲艺,莲花起始于流浪者上门卖唱;道情渊源于表述道家故事的“道曲”,后互相渗透,则难分姐妹了。据记载,莲花早在唐、宋间已相当流行,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受地方歌谣和戏曲影响,发展成今天的多种调式,以致各地有各地的莲花。然大同小异,基本特征是:旋律朴素,节奏明朗,行腔灵活,乡土气息浓郁。演唱形式一般系两人搭档,独唱或数人联唱的亦有。唱的内容大抵表现急公好义,惩恶扬善,男女爱情等民间故事及地方风情。常唱的节目有《蝴蝶杯》、《珠痕记》、《粉妆楼》、《五美图》、《梁山伯与祝英台》、《黄三娘与林定郎》…些系列故事如《十二红》,要唱几天几夜才团圆。伴奏乐器可多可少,种类包括竹板、竹筒、木拍、节子、扁鼓、敲琴、三弦、琵琶、胡琴诸类。
  由于传统莲花是从旧社会唱过来的,难免粘带着不健康东西。新中国建立后对它进行了“整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同时充实了宣扬革命斗争、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内容,让旧莲花展示新风采,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增添民众生活情趣立新功。
  温州的曲艺还有很多,如弹词、花鼓、龙船、说书、快板、对歌、对歌,其中除了依赖宗教活动而生存的龙船偶尔还能在街头见到外,其它曲种已基本绝迹。
  加强对温州戏曲曲艺文化的保护整理研究,是温州戏曲曲艺再次散发出欧越文化的光辉。


  另外,大家找答案是为了互相帮忙,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希望以后不要再说:“....资料没筛选的不要....”之类的话~~
  让人很没干劲.........希望找到的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

温州南戏至迟产生于宋光宗朝(1193),距今已有800 年,温州人所作的《赵贞女》、《王魁》两种被认是“戏文之首”;现存明《永乐大典》所收的《张协状元》也是南宋时期温州人所作。宋元时温州诞生的“九山书会”是我国最早从事戏剧创作和表演的民间艺术团体;1968年上海嘉定出土的明成化刊本《刘知远白兔记》也是“永嘉书会才人”所作;最早把真人真事搬上舞台,运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地方官吏把江心寺恶僧祖杰“毙之于狱”,更是元代温州人的一大创举。   元初瑞安人高则诚所作的《琵琶记》,被公认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明珠,它的诞生,把中国戏曲剧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后世中国戏剧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温州戏剧的历史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温州人率先创造出以宾白和唱曲相结合、以表演故事为主体的“南戏”,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把中国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温州人首先利用“书会”式的社会文化团体从事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戏曲活动家;   三、早期的南戏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使中国戏曲在其童年时代就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人民性;   四、温州南戏的出现,特别是高则诚《琵琶记》的出现,为后世中国戏曲从内容到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清末民初瑞安人洪病文所作的各种戏曲作品达36种之多,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创作思想,同时,他还是我国寓言剧和科学幻想剧的先驱者。   温州人人善于运用丰厚的历史积淀,在上世纪末启动“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对一些南戏的经典剧目进行改编,改编中注意运用现代意识,使一批古老的剧目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在2000年举办了为期六天的“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戏新编系列剧目展演”。使全国同行为之刮目相看。   二是剧种优势。   清代以后,经过长期的筛选和流变,温州的地方戏曲形成了高腔、昆剧、瓯剧、和剧四个剧种,就声腔而言,则有正反乱弹、和调、徽调、滩黄、时调等。外来剧种则有京剧和越剧。高腔因其因循守旧而过早消亡外,其它剧种基本都还存在。如瓯剧、和剧都是多声腔剧种。高腔的一些小戏,也还存在于上述的两个剧种之中。   从温州南戏直接继承而来的永嘉昆剧,在发展的历程中虽曾一度夭折,但最终却能起死回生,在首届中国昆剧节上演出的《张协状元》引起轰动,出现了“到处逢人说永昆”的热闹局面。此后在历届中国昆剧节上演的《杀狗记》与《折桂记》都获得大奖。   上世纪50年代温州瓯剧演出的《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等剧,曾出现万人空巷的局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演出的《酒楼杀场》,曾一举夺得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南方片的最佳剧目奖与最佳演员奖。90年代出道的方汝将、蔡小秋等,如今已成为瓯剧的中坚力量,并多次获得大奖。   越剧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剧种,温州越剧团,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末演出的《荆钗记》曾轰动全国,在此后历届戏剧节中都有良好的收获。乐清越剧团曾以一出《莫问奴归处》使众多的越迷为之倾倒,花旦张腊娇曾被评为浙江最受欢迎的演员。上世纪末又以一出新编南戏《洗马桥》而脍炙人口。曾经享誉怀仁堂的瑞安越剧团曾一度休眠,如今正在充实力量,准备东山再起。   温州木偶剧源远流长,明成化年间即有关于木偶戏演出的记载。80年代初,平阳木偶剧团演出的《时针飞转》在全国木偶剧会演中获优秀演出奖。1992年创作和演出的《水漫金山》又一次获得全国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由施小琴创作的《蓝星星之歌》(后改名《神奇的雀翎》)更是把木偶剧的操作技能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京剧在温州民间的普及程度是其他城市罕见的,将在有关章节中详述。   三是观众优势。   尽管戏剧观众每年都在递减,青少年与戏剧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温州的戏剧观众毕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看戏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尽管在数量上有所消退,但不致于彻底抛弃自己所熟悉的民族文化传统。只要引导得当,流失的观众也还能够回来。温州市区现有京剧与越剧的业余组织(票房)20余家,每周都要举行活动。温州京剧与越剧票友在全国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永嘉山区还出现一个瓯剧村,并逐渐向周边扩展。   自本世纪初以来,温州市政协与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曾多次联合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温州电视台还专门设置了戏曲频道;文化行政部门还特别资助有关剧团,开办周末剧场。以上这些措施对戏曲普及的推广以及对观众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是市场优势。   在“戏曲危机”声中,温州农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一个戏曲市场,长年在温州农村巡回演出的民间职业剧团约有60多个,全国许多知名的高级演员都曾先后来温州搭班演出。戏曲市场的出现还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温州人称之谓“戏贾”,即中介或经纪人,民间职业剧团大都要依靠“戏贾”来牵线引路,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在册并发给《农村演出联络员证》的“戏贾”已有170 多人。由于市场的需要,农村中还出现了一种专以装卸露天舞台为职业的专业户,他们拥有一套舞台设备,专门为演出服务,按照演出方的需要,用专车把搭台设备运到目的地,只须几个小时即可把舞台搭好。   五是人才优势。   温州民间有一句谚语:“瑞安出才子,平阳出戏子”。把戏子和才子并列,足见温州人对演员的重视。从晚清以迄民国,温州出现的优秀演员如叶良金(蒲门生)、杨盛桃(阿桃儿)、邱一峰(小生水)、高玉卿(大梅旦)等的精湛演技,至今还在老一辈观众中传颂。建国后的优秀演员如刘隐笙、陈冰华(京剧)、王湘芝、黄湘娟(越剧)、陈茶花、王兰香、叶在湄(瓯剧)如今依然脍炙人口。当代温州在编剧、导演、演员、舞美、作曲等各个艺术门类中获省级以上大奖的数以百计。值得一提的是,温州还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编剧队伍,如尤文贵、郁宗鉴、张思聪、张烈、郑朝阳、施小琴等,都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自80年代以来,温州共创作、改编、整理出剧目100 多部。   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温州更是人才辈出,已逝世的中山大学教授董每戡、王季思是我国戏曲史研究方面的绝对权威;温籍戏曲研究人员如郑孟津、孙崇涛、叶长海、徐宏图等都有重大建树。温州市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南戏探讨集》,10年中共出版七辑约60万字,引起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广泛关注。1987年与2000年,温州先后两次举办“南戏学术研讨会”;2007年又举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   结语。   上面所说的五大优势,归纳起来只有两大优势,即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中的四个方面,都是外部条件,或者说是有利因素,而人才是否能够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已有的优势,却是主观条件,是决策成败的关键问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上述的各方面优势,珍视历史,继续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大力开展对优势资源的总结、评述与研究;加大力度培养各类戏曲人才;继续做好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新层次观众;扶持民间职业剧团,使温州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戏曲故里”。

大概有瓯剧,永昆,即温州昆曲,木偶戏吧。

温州鼓词啊~

北路梆子

没有地方戏


家乡有哪些戏曲种类
4.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碗碗腔、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5.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6.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 7.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

中国戏曲有哪几种?各在什么地方
1. 北京——京剧、北京曲剧 2. 天津——时调 3.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唐剧 4.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上党梆子 5.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6. 辽宁——喇叭戏、辽南戏(辽剧)7.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8. 黑龙江——龙江剧 9. ...

湖北省的传统戏剧有哪些?
3、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周边,重点在仙桃(原沔阳)、潜江、天门、荆州、监利...

中国各个地方的戏曲有哪些?
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

中国的地方戏曲都有什么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

衢州有哪些戏曲
婺剧,又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金华地区,并广泛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婺剧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1949年,因金华古称婺州,剧种名称相应改为婺剧。婺剧的历史悠久,明清...

浙江的剧种有哪些?
浙江戏曲代表剧种有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等等,代表剧种如下:一、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绍剧也是浙江很出名的地方戏,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上虞,以前...

中国的各个省的各个戏曲是什么?
1. 北京市的戏曲包括伏纤京剧、北昆、西路评剧、北京曲剧。2. 河北省的戏曲有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3. 山西省的戏曲包括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

中国五大戏曲都有什么戏曲
1、京剧: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2、越剧: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南北各自戏曲都有那些?
北方有晋剧、蒲州梆子、秦腔等;南方有粤剧、滇剧等。1、晋剧 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德保县19653057006: 温州有什么地方戏
慎楠法可: 浙江温州呀,有点杂呀,主要是瓯剧(温州) 昆剧(永嘉) 越剧(江南一带)都有啊

德保县19653057006: 温州鹿城区有什么戏剧 -
慎楠法可: 温州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形式南戏的发源地,而鹿城区有地方剧种瓯剧(原称温州乱弹)

德保县19653057006: 温州传统戏剧是什么 -
慎楠法可: 温州传统戏剧是瓯剧

德保县19653057006: 浙江代表性戏曲的名称 -
慎楠法可: 浙江是我国戏曲史上著名南戏的发源地,对民间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南曲演唱的戏曲,因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地区,故也叫温州杂剧.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越剧是中国主...

德保县19653057006: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
慎楠法可: 1、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农历二...

德保县19653057006: 浙江民俗表演有哪些? -
慎楠法可: 民间表演艺术类(36个) (一)民间戏曲:新昌调腔(新昌县)、松阳高腔(松阳县)、西安高腔(衢州市金华市)、宁海平调(宁海县)、永嘉昆剧(永嘉县)、浦江乱弹(金华市)、海宁皮影戏(海宁市)、台州乱弹(台州市)、淳安三...

德保县19653057006: 浙江代表戏曲的名称是什么 -
慎楠法可: 浙江的代表戏曲是越剧,经典剧目有《梁祝》《五女拜寿》《红楼梦》《盘妻索妻》《璧玉簪》......

德保县19653057006: 浙江地区的地方戏剧有? -
慎楠法可: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德保县19653057006: 温州南戏的起源、形式、艺术特点?
慎楠法可: 南戏 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等名称﹐明...

德保县19653057006: 浙江唱什么戏曲 -
慎楠法可: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婺剧 婺剧是浙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