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传变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作者&投稿:乔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疾病的传变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性质
(三)地域气候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有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气候因素和生活因素等。 ①体质因素:体质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如素体盛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素体虚者,则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二是在邪正相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而论,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等证演变。 ②病邪因素:首先,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病邪,一般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则传变急速;湿、痰、水饮及瘀血内生,传变一般迟于外邪。另外,邪盛则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缓慢。其次,各种不同的病邪,其伤人的途径不同,病位传变的路径亦有较大的差异。外感病因以表里传变为主,内伤病因主要是脏腑传变,亦可表里相及。 ③地域因素:一般来说,地域因素的长期作用,形成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的差异,同时亦影响疾病的传变。比如,居处高燥地域的人群,感邪后较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而居处卑湿之地者,病变较易化湿,伤气伤阳。 ④气候因素:不同的时令气候,可影响疾病的传变。如冬春寒冷季节,寒哮一证,容易出现外寒入里引动内饮而发病,发生表里的传变;而阳盛之躯,则可因寒邪外束腠理,阳气不得发越而暴亢,乃至化火生风,发生厥仆之变。 ⑤生活因素: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其中情志因素对七情内伤所致疾病的影响最大,并通过干扰气机,影响气血阴阳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饮食对脾胃、胆、大小肠病证传变的关系尤为密切,且通过对水谷运化、气血生化的影响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过劳耗伤人体正气而影响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传变甚为常见,而过逸则气虚运行不畅、气化衰弱而影响疾病传变。

中医疾病传变规律
中医疾病传变规律是中医学名词,即疾病传变具有一般规律特征,也就是说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传变,即疾病的发展变化。在六经病症中,学术界称之为“传经”,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症转变为另一“经”病症。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之为“传分”,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分”病症转变为另一“分”病症。在三焦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之为“传焦”,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焦”病症转变为另一“焦”病症。共分为五大类:循传、越传、直中、合病、并病。

循传
在六经病症中,称为“循经传”,即按照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之为“循分传”,一般学术界称为“顺传”。即病变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在三焦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为“循焦传”,学术界仍称之为“顺传”。即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依次传入,上焦→中焦→下焦。

越传
在六经病症中,称之为“越经传”,即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之为“越分传”,学术界一般将此称为“逆传”,即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传入营分或血分。在三焦辨证中,李积敏将它称之为“越焦传”,即邪自上焦越传下焦。在三焦辨证中,学术界也有“逆传”之说,但它是指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并非我们所说“越焦传”之概念。

直中
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经直入于三阴病者,称之“直中”。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经见气分证或营分证,李积敏将此称之为“直中”。如“直中气分”、“直中营分”、“直中血分”等。在三焦辨证中,起病即见中焦或下焦病症者,李积敏将它称为“直中”。如“直中中焦”、“直中下焦”等。

合病
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之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未经传变,而两“分”或三“分”以上同时出现的病证,李积敏将此称之为“合病”。如“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等。在三焦辨证中,温热病未经传变,而见两焦病证错综互见或病邪弥漫三焦者,李积敏把它称之为“合病”。

并病
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凡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之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一“分”之证未罢或尚存,又出现它“分”病证者,李积敏将此称之为“并病”。学术界称它为“同病”,如“卫气同病”。在三焦辨证中,一“焦”病证未罢而又见另一“焦”病证者,李积敏将此称之为“并病”。如上焦病证未罢而又见中焦病证的,亦有中焦病证未除而又出现下焦病证者等等。
疾病在其传变过程中,形式是非常复杂的。由于病邪的因素以及机体反应的特殊性,疾病也有不按上述五大规律传变的。因此,在对疾病的判断中,应全面搜集临床资料,综合进行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判断病势。


传染病具有哪三个特点?
(2)季节性: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每年都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升高特点。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与气温的高低及昆虫媒介密度有关。(3)地方性:有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气温及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原因,常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内发生,称为地方性传染病。传染病的地方性大体有三种情况:自然疫源性、统计...

外感病的传变规律
外感热病是一大类病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大部分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病毒性肝炎、痢疾、肠炎、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SARS和禽流感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热病等等。中医同外感热病斗争的历史很长久,对于外感热病传变规律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入。今就历代中医对外感热病传变规律的认...

三焦病证的传变中逆传是指
三焦病证的传变中逆传是指肺卫传入心包。三焦病证的传变,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二、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发展历史
也就是对各类的病闼概括得更加具体,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全面,因此更符合临床实际。它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病因著作所遵循关于病因学说,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都有所发展。 特别是唐朝王冰注释《内经》时,把“七篇大论”补加进去以后,病机十九条,就成为后世论述中医病机...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常用的辩证方法
他根据前人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用以分析温病病情浅深轻重及其传变规律将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四类不同证候,并提出相应的诊法和治法,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这一理论体系,外感温病,包括传染病,其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

观心庐医话 | 温凉传变 (一)
如已传变为热病,则不可再服用既济汤。 本节讲述患者因寒热、主客错杂的药方,使患者真阳暴脱的阶段。下一章节讲述患者传变为热病后的治疗法则。 这一病案,我这里是第三次讲。在第一次时,我说过,当年医生给我开方子,写出黄柏、熟地、大青叶、板蓝根这几味药时,我给现场就给其明确反馈,认为不当。当时我已饲...

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三因学说是宋代陈言关于中医病因分类的学说,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所伤、劳倦过度、外伤、虫兽伤、溺水等为不内外因 。三因学说为中医病因学理论之一 。三因为古代三类病因的合称,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学说根据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分类法,将阐述各种致病原因的途径和传变规律...

何为三焦辨证?
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进行分析和概括,确立治疗原则并藉以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为清代吴鞠通所创立。侧重于对湿热病证的辨证。

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相乘 五行学说术语。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属病理变化范畴。如肝气过亢,肺金不能制约肝木,则太过之木便去抑制土,使土更虚而发生肝气犯胃的病证。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克异常而出现相乘的原因一般有三:①所不胜行过于亢盛,...

《金匮要略》主要论述的是什么?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将复杂的病因概括为三大类,书中并阐述了三类不同的病因与杂病发生的关系,这可称为中医学中最早的比较明确的病因学说。篇中还依据五行传变的原理,以脏腑病变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强调了“上工治未病”的原则,提倡疾病之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思想。

台湾省15981136862: 疾病的传变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
彭荷三磷: 中医疾病传变规律是中医学名词,即疾病传变具有一般规律特征,也就是说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传变,即疾病的发展变化.在六经病症中,学术界称之为“传经”,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症转...

台湾省15981136862: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疾病的传变 -
彭荷三磷: 健康与疾病,阴阳平衡与阴阳失调,二者共处于同一机体内,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健康与疾病,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邪正交争是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中...

台湾省15981136862: 五行学说与医学有何关系?
彭荷三磷: 说明在病理情况下的某些相互影响,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台湾省15981136862: 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及症状分别有哪些?
彭荷三磷: 外感病就是外邪伤人.外邪伤人的传变规律是表里相传.一般来说,当虚邪贼风人侵人体后,就会由浅人深地传变,先皮肤,次络脉,再次为经脉,再次为输脉,再次为伏...

台湾省15981136862: 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规律 -
彭荷三磷: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台湾省15981136862: 为何疾病由表到里的传变次序与开阖枢表里中次序不一致 -
彭荷三磷: 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依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先三阳后三阴依次相传这种传变规律主要的是反映了人体【正气】由盛而衰,疾病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台湾省15981136862: 亲们有谁知道“既病防变”的措施有哪些? -
彭荷三磷: 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中医学关于疾病传变的理论是研究疾病发展的机转、趋向和转归的一种理论,对于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推测疾病的预后,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地治疗,才能防止疾病的传变. 具体的传变规律,如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内伤杂病的五行生克规律传变,以及经络传变等. 我们能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传变途径及其规律,就能及时而适当地作出防治措施,从而制止疾病的发展或恶化.

台湾省15981136862: 如何分析中医四诊? -
彭荷三磷: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

台湾省15981136862: 谁能给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克相生文字解释 -
彭荷三磷: 五行:在中医理论中是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的统一体.在中医里有著名的判断叫“一气分阴阳,阴变阳和,化生五行.”简单的说万物首先是一气的,一气再为阴阳,通过阴阳的运动变...

台湾省15981136862: 如何“治未病?如何治未病”?
彭荷三磷: 中医学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实际上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强调“防患于未然”,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颇有现实意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