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投稿:爱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回乡偶书》有两首,这两首诗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易老、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也写出来了久客伤老之情。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后明白了!

《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也写出来了久客伤老之情。

出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作者简介:贺知章,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扩展资料

此诗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乡偶书



这两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

全诗如下: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如下: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作品赏析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于公元744年(天宝三年)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这首诗写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写出万年安逸生活的情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也写出来了久客伤老之情。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原文:回乡偶书二首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在回到故乡时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这些情感涵盖了人生中的许多方面,包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陌生感的孤独和无助、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和希望。这些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回乡偶书 问 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也写出来了久客伤老之情。 出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5.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通过对比门前的镜湖水和春风,诗人发现唯一不变的是自然景观,而这一切都映射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伤。综上所述,《回乡偶书》这两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也体现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同时流露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

回乡偶书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其一,表达对旅居他乡的伤感和对阔别回乡的亲切感 其二,表达对物是人非...

回乡偶书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回乡偶书古诗表达了诗人是什么样的思想
其一,表达对旅居他乡的伤感和对阔别回乡的亲切感 其二,表达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告诉我们了什么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几十年 回到家乡既喜悦又陌生的复杂情感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写了作者口音并未改变,但人意衰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第三,似句写了儿童跟他对话的场面。表达了作者久客伤老之情。“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诗人眼里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
欧阳卓正柴:[答案] 《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 古诗 表达了诗人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欧阳卓正柴:[答案] 其一,表达对旅居他乡的伤感和对阔别回乡的亲切感 其二,表达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欧阳卓正柴: 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
欧阳卓正柴:[答案] 恋家的情节 身在多远的地方,心里也不忘记家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游子近乡情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这首诗写了诗人回乡时的什么心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欧阳卓正柴: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欧阳卓正柴: 《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于公元744年(天宝三年)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这首诗写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写出万年安逸生活的情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欧阳卓正柴: 作者久别后重回故乡时的苍凉心情,乡音无改-是对故乡久违的亲切,儿童见不识--物是人非的无奈,客从何处来--自己老去的苍凉,和再难重回旧时的感慨.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
欧阳卓正柴: 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这首诗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欧阳卓正柴:[答案] 第一句写了作者少年外出,老年回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写了作者口音并未改变,但人意衰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第三,似句写了儿童跟他对话的场面.表达了作者久客伤老之情.“笑问客...

沙坪坝区17823207063: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表达了诗人什么的喜悦和感慨 -
欧阳卓正柴: 回乡偶书表达了作者少时离家老时回归故里心中感慨万千又心喜若狂的心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