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软饮料添加剂的论文

作者&投稿:布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综述性论文~

  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
  摘要: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应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问题 对策 食品安全 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

  一、食品添加剂

  (一)⒈ 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

  ⒉分类: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世界各地至今没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分类标准,我国是按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分类的。可以分为21大类:酸度调节剂,着色剂,乳化剂,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

  ⒊ 特点:品种繁多,销量大,变化迅速,日新月异。

  (二)主要品种介绍

  ⒈ 防腐剂(Preservatives)

  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⒉ 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加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用量约占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常用的是大豆磷脂和脂肪酸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

  ⒊ 酸性调节剂

  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食品调味剂。调味剂一般分为咸味剂,酸味剂,甜味机,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

  酸味剂也称酸性调节剂,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给人爽快的刺激,起增进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一般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食品中常用的无机酸是磷酸,常用的有机酸有:醋酸,柠檬酸,酒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等。柠檬酸是功能最多,用途最广的酸味剂。磷酸在饮料工业中可以代替柠檬酸和苹果酸,特别是不宜使用柠檬酸的非水果型饮料中作酸味剂且用量少价格低。

  ⒋ 鲜味剂

  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加剂。主要是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现鲜味感的一些物质。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鲜味剂。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

  ⒌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调味剂。常用的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价格便宜,等甜条件下,价格比蔗糖便宜,故应用广泛。

  ⒍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是装点食品的重要添加剂。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均已列入GB2760-1996中,共有13个品种,它们是:苋菜红及苋菜红铝沉淀,日落黄,亮蓝等。1994年我国正式宣布中国食品添加剂发展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应此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批准允许使用的60种食用着色剂中,有47种是天然色素。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展,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安,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式也不容乐观,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控制也应该更加严格。

  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存在一些严重的超范围,超限量等使用添加剂的问题。

  ⒈ 超范围使用的品种主要是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等品种。应用的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合成色素,苯甲酸防腐剂),豆制品(苯甲酸防腐剂),炒货(石蜡,矿物油等),乳制品(山梨酸防腐剂,二氧化钛白色素,以纳他霉素作防霉剂),葡萄酒(合成色素及甜味素)。

  ⒉ 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最突出在面粉处理剂,防腐剂和甜味剂

  ⑴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和溴甲酸使用严重。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起增白作用,溴甲酸主要是增筋作用,是氧化剂和面包改良剂。

  ⑵ 甜味剂,防腐剂:在一些小企业生产的乳饮料,果汁饮料中尤其严重,有些企业产品中甚至全部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糖精钠和甜蜜素)或仅使用少部分白砂糖。这些产品主要消费对象为儿童,危害极大。

  ① 蜜饯:蜜饯是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小食品,蜜饯类滥用添加剂的现象十分严重,若管理不好,会造成“小食品,大危害”,其严重性是不容忽视的。(糖精钠,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

  ② 冷饮,果冻等:(糖精钠,甜蜜素)

  ③ 酱腌菜:(苯甲酸钠防腐剂,糖精钠和甜蜜素)

  ⒊ 标识不明确

  部分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等品种时,故意在食品标签下不标注,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部分食品如蜜饯,冷饮,果冻,酱腌菜,乳制品等。

  (一) 原因及对策

  之所以会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罚乏力;政府监督覆盖还存在薄弱面;企业主的法律意识薄弱,道德诚信淡漠;企业管理混乱,技术低下;企业主见利忘义,偷梁换柱等。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我国已正式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QS标志)。这对于加强从源头管理,规范市场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将对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起到促进作用。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中暴露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⒈ 完善立法,加大惩罚力度,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⒉ 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

  ⒊ 加强对中小城市,问题食品的质量监督,加强舆论监督。

  ⒋ 加强检验方法的研究和普及,开展危险性评估。

  ⒌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的宣传,科学知识的普及。

  ⒍ 加强对食品行业,特别是传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


  “民以食为天”,随着都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平衡系统的逐年破坏,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人类环境恶化,加之食品和水供应减少和其他人为因素,食品安全的形式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山西1998年假酒事件;2001年瘦肉精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等,让人们再次意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三、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⒈ 农药污染

  常见的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污染。

  有机氯农药是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近年来的调查检验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各类食品中的残留正在逐步降低和消除,但在许多食品中的残留依然存在。中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虽然较70 年代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这是由于有机氯农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其高脂溶性,其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有机磷农药由于其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
  大的农药。由于农民缺乏对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是造成食品中农药污染的根本原因。
  ⒉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1998 年中国质量公报,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染水体中生长的生物:水藻、鱼虾、贝、蟹等被污染后, 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浓缩,最后到达食物链的顶端——人体,从而引起人类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祸害子孙后代。

  ⒊ 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动物性食品污染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兽药的作用范围也在扩大,有的药物如抗生素、磺胺药、激素等广泛使用。从而 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

  ⒋ 食品添加剂污染

  长期(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给人产带来危害。其主要表现在:致癌、产生遗传毒性和在人体中残留,破坏新陈代谢等。

  ⒌ 假冒伪劣食品中的危害物

  假冒伪劣食品、假酒、假农药等,近年来不断发生大规模的使人触目惊心的中毒事件。例如:1998 年江西赣州发生的食用工业猪肉中毒事件及山西朔州发生的毒酒事件,均有数百名群众中毒,震惊全国。据国家卫生部透露,仅1 9 9 8 年1 月至10 月,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48 起,中毒人数53133 人,其中死亡83 人。

  ⒍ 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致病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其危害居食源性疾病之首。据2000 年卫生部收到的食品中毒事件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人数的45.8%。有害生
  物体来源非常广泛,首先来自于生物链的源头——种养殖业。种植业中有机肥的搜集、堆制、施用如忽视严格的卫生管理将会使病原菌、寄生虫及虫卵进入农田环境、养殖场及水
  体,进而进入人类食物链。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耐热耐酸菌、许多霉菌及其毒素污染以及弓形虫、旋毛虫、寄生虫虫卵等污染食品
  均可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中国入世后的食品安全形势相当严峻。为此,尽快地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与检品生产或供应厂商把以终产品检验为主的安全控制意识转变为测体系,建立国际共同关注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和全程控制的新的安全控制理念,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与国际监控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网络,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接轨。准,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施。
  ①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②化学危害因子安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规范化
  ③生物危害因子安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规范化
  ④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制度化
  ⑤安全评价方法的建立和标准化
  ⑥安全限量的制订和标准化
  ⑦食品安全法规制定和保障体系建立


  参考书目:

  1.《食品科技》2003. Vol24. No.6 —《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江虹

  2.《食品科技》2004. Vol25. No.2 —《食用着色剂发展趋势》 阎炳宗

  3.《食品科学》2003. Vol24. No.8 —《食品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张胜帮

  4.《食品科学》2005. Vol26. No.5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张新联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料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而调料实际上也是一种食品,除了能调节味道外,有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比如盐就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调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并不按照国家条率添加化学药剂,前几天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范例,我们要正确的食用一些带添加剂的食物,因为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使人中毒,而且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为此,今年,宜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中心将开展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刊发本文,希望使广大市民能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有关知识,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食品添加剂滥用: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添加禁止加入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使用矿物油加工大米、饼干,掺入豆油、芥末油、玉米色拉油、西瓜子;在面粉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超标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占44%;用工业用甲醛、烧碱处理水发产品;吊白块加入米粉、米线、粉丝中;胭脂红等色素加入卤制的鸡、鸭、鹅、猪肉等。
  食品添加剂危害健康:滥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引起人体慢性中毒或者急性、亚急性中毒,不同的添加剂对人体器官产生不同损害,如过氧化苯甲酰可引起人体的肝脏、肾脏的损害;据日本学者研究,天然的色素也能致癌;甲醛是世界学者公认的致癌物质;矿物油加工的食品,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希望各位同学安全饮食,要成好习惯,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苏丹红事件、油炸薯条可能致癌、软饮料中是否存有苯,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后,政府官员、专家们总会被推到前台,要么解释,要么稽查。但这样的答复将无法再令百姓满意,偏激者更是对政府监管的公信力提出质疑。

难道我们只能等待吗

面对现状,市食品生产监督所方有宗教授昨天坦言:“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已经跟不上监测技术的进步、跟不上食品工业的发展。”他认为,尽管在“软饮料事件”中的确存在翻译偏差、媒体误读等情况,但归根结底还是政府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在预警信息发布和事前研究的缺位。

软饮料中,苯甲酸钠和维生素C在常温下互相作用是否会产生苯?这个问题是事件的核心内容,可至今似乎所有的专家都在等待英国食品标准局的结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其实只要将苯甲酸钠和Vc放在同一试管里置于常温下一段时间,然后检测是否含有苯即可。那么,为什么这个听起来简单的过程却没有人做呢?专家回答:“到底该由哪个部门做才是具有公信力?做出来的结果又该由谁公布、执行?”无人回答这些问题,难道我们只能等待吗?

添加剂混合有禁忌

在现有的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体系内,我国目前只对单一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最高使用量有规定,对于复合添加剂的配伍却没有规定。市场销售的话梅配料单里,既有甜蜜素,又有糖精钠;山楂片的配料单上还有山梨酸钾、柠檬酸……几乎每种食品都有至少2种以上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混合既可能互相抵抗,也可能协同作用。”方有宗表示,化学元素之间的奇妙反应,有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但这一条却常常被人忽视。例如,面粉中常常使用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如遇强氧化剂就有可能还原成甲醛;而强氧化剂则很普遍,维生素C就在其中。第十三条对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也仅限于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科学家们已发现一部分添加剂之间的配伍禁忌,但这些目前却没有写入法规。

政府、企业应各司其职

现有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是滞后的。在高校、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企业的实验室里并不缺少专业人才,但却没有法规、没有部门将他们整合起来。

专家的呼吁,似乎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据了解,目前仍在起草阶段的新“食品卫生法”提到成立食品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架构与功能将与国际接轨,负责制定或修订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专家们还认为,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有义务研究和评价多种添加剂混合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添加剂在食品领域立下的功劳可不能因几个“害群之马”被统统抹煞。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例如,我们家家户户用的酱油,为了防止夏天发霉,必须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大家熟知的名牌饮料可乐等,为了防止变质也添加了防腐剂苯甲酸钠;为了在常温下保存水果 和蔬菜,可以采用含仲丁胺的气雾保存,或用有防腐功能的保鲜涂膜保存;肉肠为了保证其保质期,必须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及异维生素C等抗氧剂……有些添加剂还已经被保健食品和药物采用。例如着色剂红曲、甜味剂甘草甜和木糖醇,均被列入了2002年的药物名单。

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不添加防腐剂,食品会很快霉变,腐烂。花生等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肉类中产生的芽孢杆菌毒性都很大,不使用防腐剂,就更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乳酸

链球菌素、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钠等13种。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饮料中常用。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葡萄糖苷酸,并全部从尿中排出体外,不在人体内蓄积。苯甲酸是已知防腐剂中比较安全的一种。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

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接参与脂肪代谢,最后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

市场上的一些食品的外包装上注明“本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其实都不够真实。事实上,所有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不含有食品添加剂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真实的。某些厂家之所以这样标识,主要是迎合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一些误解,是一种误导消费的行为。


软饮是什么
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有的含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食用色素、乳化剂、起泡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软饮品种 软饮料的品种很多。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碳酸饮料、果汁及其饮料、蔬菜汁及其饮料、植物蛋白质饮料、植物抽提液饮料、乳酸饮料、矿泉水和固体饮料8类。

哪些类型的饮料称为软饮料?
回答:据原料和产品形态的不同,软饮料多达八大类: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天然矿泉水饮料,以及其他饮料如橘子露、杨梅露、 茶饮料等。 首先,要注意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品种及剂量。此类剂量应当越少越好,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

软饮是什么意
软饮,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那些以补充人体水分为目的的液态食品或饮品。在我们国家,如果饮料中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那么它就被归类为软饮料。这类饮料的核心成分包括饮用水或矿泉水,以及通过提取植物如果汁、蔬菜汁、根茎叶花和果实得到的液体。为了提升口感,软饮料中常常添加甜味剂、酸味剂、香精...

(化学课题)研究性学习 软饮料的研究 有什么比较好的实验设计
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先有方案再有材料比较合理吧。。限于中学阶段,软饮料大致2个角度,一是碳酸饮料,二是含糖量,再有就是色素 没有精密仪器,要做定量实验难度相对大些,定性容易做 碳酸饮料,气体显而易见。重点在人体的钙流失,放个鸡蛋泡一泡试试?含糖的话可以考虑做银镜实验或者...

软性饮料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害处?
又称清凉饮料、无醇饮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乙醇溶剂或乳酸饮料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是饮用水或矿泉水,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有的含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食用色素、乳化剂、起泡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其基本化学...

关于饮料喝下去对身体有害的报告,大概100字左右,要是播报新闻的那一种...
二、对胃不好。爱喝碳酸饮料的您要注意啦!健康专家提醒您,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夜间胃痛。碳酸饮料是一种被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软饮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汽水。之前有研究称,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非常容易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导致骨质疏松等。这是发表在...

软饮料的种类
什么是软饮料?软饮料(soft drink)是酒精含量低于0.5%(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无醇饮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乙醇溶剂或乳酸饮料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软饮料的品种很多。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碳酸饮料、果汁及其饮料、蔬菜汁及其饮料、植物蛋白质饮料、植物...

什么是软饮料,什么是硬饮料?
一、软饮料(soft drink) :酒精含量低于0.5%( 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无醇饮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乙醇溶剂或乳酸饮料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二、硬饮料:是指含酒精成份的饮料,它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毡酒、朗姆酒、特基拉、力乔酒、餐前...

什么是软饮料?牛奶,酸奶算么?
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是饮用水或矿泉水,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有的含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食用色素、乳化剂、起泡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其基本化学成分是水分、碳水化合物和风味物质,有些软饮料还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果汁及其饮料、...

碳酸饮料是软饮料吗
碳酸饮料是产品中含有二氧化碳气的饮料,是软饮料(非酒精饮料)的一种。软饮料是指乙醇含量小于0.5%(m\/v)的饮料制品,用发酵法生产而含有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除外。 按照我国软饮料的分类标准,碳酸饮料分为5类: 果汁型碳酸饮料 果汁型碳酸饮料是在产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原果汁(不低于2.5%的...

和政县18572404614: 求一篇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论文,急,字数在2000到2500左右的 -
单褚夏桑: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

和政县18572404614: 生物论文: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 -
单褚夏桑: 1.易越喝越渴 有专家指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等物质,没有一样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的水分,而且可乐含有的咖啡因也有利尿作用,会促进水分排出,所以喝碳酸饮料,就会越喝越觉得...

和政县18572404614: 以“某食品添加剂的自述”为题来写一篇小论文 -
单褚夏桑: 食品添加剂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它使吃饭从简单的充饥变成一种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形、质等都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迄今已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有22个门类近1500个品种,下面列举一些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

和政县18572404614: 谁有关于增稠剂在软饮料中的应用前景的论文?...
单褚夏桑: 写作指导: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zhidao

和政县18572404614: 食品添加剂 使用不当的案例 写论文 50分 -
单褚夏桑: 2008年12月10日起拉开帷幕、持续4个月的整治滥用食品添加剂“全国大行动”目前正在进行.这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一个由来已久话题的特别关注:添加剂,是食品安全“老虎”吗? “食品伙伴”令人熟悉又陌生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

和政县18572404614: 什么是软饮料 -
单褚夏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欣雅网络科技软饮料是什么 篇一:软饮料的分类与制作工艺 第二讲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 1.软饮料的概念及分类? 软饮料:经过预先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g/100...

和政县18572404614: 浅议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大纲
单褚夏桑: 食品添加剂按照GB2760使用不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超量、超范围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隐患.不能把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混为一体,近几年报道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个别食品生产加工者潜规则地使用了非食用物质造成,与食品添加剂没有任何关系.

和政县18572404614: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资源在软饮料领域的开发及应用 -
单褚夏桑: 第一篇 软饮料工业用原辅材料 第一章 软饮料工业用水及其处理方法 第二章 水果原料 第三章 蔬菜原料 第四章 软饮料用食品添加剂 第五章 其他原辅材料 第二篇 饮料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 《最新软包装饮料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

和政县18572404614: 食品防腐剂利与弊论文 -
单褚夏桑: 类似的我们常可在某些食品广告或食品标签上见到这样的字样:“本品不含添加剂”、“本品纯天然”、“本品不加防腐剂”,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天然食品必定安全的,合格的,而加入食品添加剂的则是有毒有害的,其实不然. 食品添加剂有化...

和政县18572404614: 关于碳酸饮料的研究论文.(涉及生产工艺、原材料、销售情况、对人体的危害等) -
单褚夏桑: 最多我认为喝一听比较合适,营养专家好像也是这样看. 饮料每天最多喝一瓶 可口可乐近日在美遭遇健康诉讼,美国消费者状告该公司软饮料中的苯含量超标,损害消费者健康,他们举证说,独立的实验室检测发现,可乐饮料中的苯含量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