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郑姓由来

作者&投稿:红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百家姓中郑姓由来

  百家姓中的每个姓氏都有其来源,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中郑姓由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郑姓:

  〔姓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据考,郑姓出自周公族,其得姓始祖是春秋时郑国的`郑桓公。周朝时,周宣王封其弟友食采于郑(今河南郑县一带),建立郑国后,称郑桓公。桓公之子郑武公曾跟随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东周。郑国也东迁至郐〈今河南密县)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之间,后郐与东虢被武公用武力吞并,使郑国不断扩大,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战国时,郑国被韩所灭,郑人怀念故国,便以原国名"郑"为姓。

  〔郡望〕荥阳郡,现在河南省荥阳县。

  〔堂号〕荥阳堂。

  〔堂联〕郑姓专用堂联:

  诗礼家声远

  荥阳世泽长

  上联指东汉经学家郑玄。经学中的郑玄学派,被誉为"郑学",也作"通学",被后人称为博学之士,其著作甚丰。下联"荥阳"乃郑氏大家族世居之地,出了许多风流名士,郑氏望出荥阳。

  〔迁徙〕根据大埔县同仁区板坑乡《郑氏宗谱》载,郑氏太始祖桓公,传至四十一代孙郑昭,字元质,于东晋初年入闽任晋安县令、建安太守。是为荥阳过江入闽始祖。经传至五十五世勖公,字淑敏,号德晦,生五子:岌、金、铙、迪、遂。五子共生十三孙。其中郑露(迪之子)、郑庄(铙之子)、郑淑(遂之子)三人,于唐德宗时辞官归祖地侯官(今福州),又迁永泰,再迁莆田南湖山构建,“湖山书堂"讲学,被誉为"南湖三先生"。郑露传至十七世仲仁公,迁居福建南靖县和溪郑山,立为一世,至六世三养公,生子文昌,建"三养公祠"于凤林村。文昌公生二子:朝贵、朝宪。朝宪公生五子,次子尊华公于明末由南靖县和溪司凤林村迁大埔同仁甲板坑乡(今湖寮河腰板坑)落户,为始祖。又茶阳文富村《荥阳族谱》载,太始祖桓公传至五十八世郑侠,字介夫,祖籍福建福清县。传至七十世清之公,为南宋理宗丞相,娶九妻生十八子(其中萧氏夫人生五子:子钱、子铨、子铸、子(钅监)、子链),分迁各地。子铸公当宋季之乱时护萧母自浙移迁福建上杭梅溪寨(今永定县龙安寨),立清之公为一世祖。之后,萧祖婆与孙念五郎又避居于潮之小靖(茶阳太宁村)。元朝时,五世鼎(桂兰)公从永定移居小靖。鼎公生五子:有容、有良、有欣、有庆、有忠。长子留居,余外迁。有容公生三子:智甫、信甫、义甫。信甫公生三子。第三子得禄公于明初〔1368—1930)徙茅坪黄富(今文富)村开基。另,光德澄坑郑氏族谱称:上祖在潮州南门下水门巷口开京果店,居于潮城郑家巷,传至十世吉阳公(总六十世)。讳拔城(修省公次子),岁进士,幼失怙,依嫂为养,后因避乱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创居光德澄坑潭角里。

  〔分布〕大埔郑姓分布于茶阳、平原、光德、湖寮、古野等地,农业人口约6000人。

  分布如下:

  茶阳迪麻麻沙湾,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31世,13人。

  茶阳茅坪文富,由永定龙安寨徙茶阳太宁迁入,现传至31世,869人。

  茶阳迪麻麻沙湾,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29世,19人。

  茶阳沿坑,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17世,297人。

  茶阳西湖上村,由茶阳太宁迁入,现传至28世,18人。

  茶阳左弼青坑,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28世,310人。

  茶阳梅林郑下坝,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23世,20人。

  茶阳大觉社角,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31世,645人。

  茶阳大觉大常坑,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31世,555人。

  茶阳群丰富岗、磜上,由茶阳城西迁人,现传至26世,47人。

  茶阳群丰富岗、磜上,由潮州浮阳迁入,现传至26世,47人。

  茶阳太宁团村,由福建永定城关迁入,现传至18世,15人。

  长治长兴,由福建永定迁入,现传至28世,167人。

  青溪溪口木连坪,由长治长兴迁入,现传至28世,130人。

  湖寮黎家坪下坝,由江西迁入,现传至21世,34人。

  湖寮新寨郑屋堂,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0世,124人

  湖寮河腰板坑,由福建南靖迁入,现传至17世,413人。

  湖寮密坑,由何处迁来未详,现传至几世未详,24人。

  双溪上木郑岭,由茶阳茅坪文富迁入,现传至17世,35人。

  三河汇城井下岗,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4代,8人。

  三河五丰大珠坑,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1世,15人。

  大留东片,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1世,30人。

  银江坪上旧洞,由梅县西阳迁入,现传至7世,30人。

  洲瑞南村,由高陂黄塘迁入,现传至25世,181人。

  洲瑞赤水,由洲瑞南村下塘迁入,现传至25世,21人。

  古野坪溪上坪坝,由福建南靖迁入,现传至16世,283人。

  古野培美葵江,由洲瑞赤水迁入,现传至16世,47人。

  古野三洲,由洲瑞赤水迁入,现传至20世,40人。

  高陂赤山岭南,由平原平原村迁入,现传至21世,11人。

  高陂黄塘,由平原迁入,现传至18世,51人。

  光德澄坑潭角里,由潮州市南门迁入,现传至24世,174人。

  光德上澄,由平原坑尾窠迁入,现传至21世,110人。

  光德雷峰深富坑,由平原迁入,现传至23世,250人。

  光德下潭梅子坝,由平原迁入,现传至22世,37人。

  光德富岭新田岗,由平原北坑迁入,现传至5代,9人。

  平原长塘、坑尾窠,由福建永定徙高陂迁入,现传至23世,610人。

  平原北坑,由平原坑尾窠迁人,现传至25世,310人。

  平原三岗百丈磜,由平原长塘迁入,现传至22世,98人。

;


中国姓郑为什么是一家?
根据史料记载,周宣王姬静将弟弟姬友封在郑,建立了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姬友列后的谥号为桓公,史称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子孙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并且以原国名为姓氏,这就是郑氏的由来。天下姓氏相同的并不一定是一家人 其实...

姓氏“郑”的来源?
同时郑姓族人还进入邻近地区,从而使山东、安徽、陕西、山西也成为其主要分布地区。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继续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形成了诸多的郡望。郑氏族人在两晋之后的长期播迁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多的名人与高官,地位均十分显赫。到了...

郑姓的起源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

郑姓的由来?具体点,谢谢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厉王少子于郑,建立了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消灭,其子孙搬迁到今天的河南淮阳和商丘之间,以原来国名为姓,这便是郑姓的来源。据有关史书记载,在秦末到晋代期间,郑姓渐渐分布到今天的浙江,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一些地方...

郑氏起源于哪里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姬友·郑宇(在陕西省滑县东,居宜林而迁徙),史称郑桓公。公元前769年郑国东移至新郑,公元前375年被韩国占领。郑人奔陈宋之间,以原国名为姓,故得郑姓。郑最早的出生地在豫东、山东、安徽等地。秦朝时,第19世的孙正迁到了河南洛阳。第27世孙正其家迁回荥阳(位于...

郑氏宗族历史来源
郑姓的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姓。据《通志》记载,周宣王时期,他将母亲的弟弟封于今天的陕西华县东部,建立了郑国,这位受封者即为郑桓公。郑氏宗族的历史由此展开。桓公之后,郑武公决定迁都至新郑,这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重要国家,即郑国。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郑国最终被韩国所吞并。这一事件...

百家姓知识:郑姓迁徙分布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寺许村山洪暴发,6名群众被不断上涨的山洪围困在沙滩上,情况危急。将乐县消防大队到场营救,6名群众全部获救,而消防战士郑忠华却被汹涌的洪水冲走,不幸牺牲。郑姓起源 郑姓郡望堂号 郑姓家乘谱牒 郑姓迁徙分布 郑姓拼写规则 郑姓取名规则 郑姓姓氏图腾 郑姓QQ头像 其他 ...

百家姓“郑”的起源是什么?
只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留居下来的郑姓人才有一些以北京为籍贯,在注籍时也以北京籍登记,才使当地的郑姓人显著增加。如在1982年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有人对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其中有198人姓郑,这种结果,使郑姓在北京大姓中成为第22大姓,并占被调查总数的0.79%。当然,居住在...

郑姓最早分布在哪些地方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一说...

郑氏的来历
                   郑姓之来历实曲何时开始?现据郑家族谱所登载,乃自姬周宣王就位三十六年以伯爵之衔,封其委弟名友桓公于郑,郑即河南开封府,郑州,荥阳县遂以荥阳为郡,以郑州之郑姓,沿至今日。仍以桓公受封之地为...

五河县19385749392: 姓氏郑的起源(姓氏郑的起源200字)
励服复合: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几种不同的起源如下:1、源于姬姓,以国号...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姓氏的由来 -
励服复合: 百家姓里介绍说:郑姓出自“姬”姓.根据史料记载,周宣王姬静将弟弟姬友封在郑,建立了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的谥号为桓公,史称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被韩国灭了.亡国后的郑国子孙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并且以原国名为姓氏,这就是郑氏的来历.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
励服复合: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这个姓的起源?
励服复合: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姓氏的来源 -
励服复合: 1.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2.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氏姓氏起源? -
励服复合: 郑姓来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时,周宣王的同母弟友,封于郑,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预见西周将亡,就把部族国人迁到东虢[guo]和郐[gui]国之间.郑武公继位后,先后攻灭了东虢和郐国,成立郑国,建都新郑.春秋初年成为强国.战国时,郑国被韩国所灭.其子孙播迁陈国与宋国之间,以原国名“郑”为氏.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这个姓来历以及含义? -
励服复合: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厉王少子于郑,建立了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消灭,其子孙搬迁到今天的河南淮阳和商丘之间,以原来国名为姓,这便是郑姓的来源.据有关史书记载,在秦末到晋代期间,郑姓渐渐分布到今天...

五河县19385749392: 【郑】的姓氏图腾怎么解释 -
励服复合: 【郑氏图腾】 得姓缘由: 祝融之墟 以国为姓. 得姓始祖: 郑掘突. 发 祥 地: 河南新郑. 图腾释义: 郑姓是炎帝祝融支以封建地为命名的族称,本为“酉”姓.郑由“酉”和“太阳运行的阶梯”组成.“

五河县19385749392: 百家姓里l开头的姓氏 -
励服复合: 百家姓中l开头的姓氏有: 李、廖、梁、罗、鲁、卢、赖、雷、厉、蓝、骆、黎、陆、刘、林、理、柳、龙、黄、刘、龚、刁、苍、泷、纶、栾、凌、栗、梁、阮、凉、邻、荔、卤、楼、闾、合、连、鹿、良、麻、马、孟、糜、米、满、莫、牟、穆、木、墨、磨、缪、莽、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