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仁学思想内涵及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内涵

作者&投稿:单于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孟子的仁学思想有何异同~

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内容的分析是离不开时代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此时周王朝由强盛转弱,仅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引发了民间学术的兴起。同时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道德”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思考,大多数学者仍是希望周王朝重掌朝政,恢复自西周“众星捧月”的“诸侯分封制度”。
孔子也是其中一人,他的思想体系也与恢复旧制有一定关系。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改革较少。多数为弘扬人的道德,仁、慈、亲、孝、廉等等。而“仁,政”思想体现的较为清淡,其政治思想也是建立在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的,而其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爱人”(《论语》中多处内容可以体现)。由于触犯了当时新兴阶级的利益,其结果可想而知——失败。孔子本人也曾表示自己的“道”至大、至伟,为当世之不容。
孟子,随孔子之后,生活在战乱更加频繁的战国时代。此时东周可以说已经灭亡了,割据势力并起,大小战争不可胜数,百姓民不聊生,社会道德完全崩溃。各国各人均以“利”为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春秋而言更为紧张。人们也从之前弘扬道德的理念转变为了保家卫国,救国救民等。孟子虽是儒家一人,但也有这样的报复!
所以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学”代表,他的入仕思想比孔子的更为浓厚,思想体系也由原来的“爱人”的仁渐渐的向“亲民”的仁倾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道德体系由原来的“修身”变为“取义”,他切实的发扬了孔子的“仁”学说。提出了“仁政”学说更为具体的说明了他的政治观点。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重“仁爱”,重视自我道德的培养,博爱;孟子“仁学”重“仁政”,提倡自我道德的发掘,取义。

孟子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具体如下:
1、对“仁”的定义
对于“仁”的定义,孔子虽然根据不同情况讲了多种含义,但最为核心的就是“克己复礼”谓之“仁”,就是为维持统治阶级统治秩序的礼法。
对于人们自己的欲望、思想要加以克制、约束,一切都是为了维护那个“礼”,这一思想被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所接受,并发扬而光大之。
孟子将“仁者,爱人”的思想继承下来,进一步明确了仁的内涵,“仁,人心也。”“恻隐之心,仁也。”就是人要兼爱、博爱,要讲同情心,这样,孟子就把“仁”从“杀身成仁”的那个血淋淋的“仁”里解放出来。
变成了构建他脑海中的和谐的大同社会必须的仁爱之“仁”。纵观孟子关于“仁”的一系列论述,我们不得不承认,孟子的仁爱学说,已经具有现代人道主义学说的雏形。这在当时来说,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啊!2、王道思想
孔子主张王道思想,理想的王道就是周公建立的那一套礼法社会。孔子认为,只有实行王道,统治者对人民好一点,人民才能安分守己过日子,社会才能和谐。
但是他对于不“王道”的统治者,却不主张老百姓以下犯上,不管是大臣还是老百姓,只要犯上,那样就叫乱臣贼子,他修《春秋》就是按这个标准搞的。
不论那个“君”坏到什麽程度,你吧他杀了、推翻了,就叫“乱臣贼子”。孟子虽然也希望建立一个王道社会,但他却反对暴君,认为杀了暴君是正义的行为。
他在历史上第一个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振聋发聩的呼声。在他看来,什麽君主,什麽社稷国家,和老百姓比起来都是次要的。

扩展资料:
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发展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人,解释“仁、义、礼智”这个基本教义时就有不同的答案,又因孔子“述而不作”,不写文章予以阐述确定,就容易使后人产生歧义,也容易被野心家利用为自己服务。
孟子就对“仁、义、礼、智”作了更加人性化的界定。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如果按照孟子这个标准去做,一个人讲究有爱心、有羞恶之义、讲究礼节并能分辨是非,那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好人”吗?
上上下下都是这种好人,社会能不和谐吗!孟子之所以称为亚圣,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儒学大师”,那是因为孟子不但忠实地传承了孔子的理论系统,更加可贵的是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学说。
使孔子基于周公的礼和法的社会统治学说,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成为包括养心修身在内的“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思想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
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
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
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
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
、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
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
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
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孟子的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仁学。他的思想核心,说一个字便是“仁”,说两个字便是“仁政”,他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反对战争与苛政,提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所谓的仁是什么?在《孟子》一书中,“仁”出现了一百五十余次,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语句包括以下几处:“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赋,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孟子·梁惠王下》)“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仁则荣,不仁则辱。”“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爱人不亲,反其仁。”(《孟子·离娄上》)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此时周王朝由强盛转弱,仅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引发了民间学术的兴起。同时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道德”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思考,大多数学者仍是希望周王朝重掌朝政,恢复自西周“众星捧月”的“诸侯分封制度”。
孔子也是其中一人,他的思想体系也与恢复旧制有一定关系。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改革较少。多数为弘扬人的道德,仁、慈、亲、孝、廉等等。而“仁,政”思想体现的较为清淡,其政治思想也是建立在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的,而其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爱人”(《论语》中多处内容可以体现)。由于触犯了当时新兴阶级的利益,其结果可想而知——失败。孔子本人也曾表示自己的“道”至大、至伟,为当世之不容。
孟子,随孔子之后,生活在战乱更加频繁的战国时代。此时东周可以说已经灭亡了,割据势力并起,大小战争不可胜数,百姓民不聊生,社会道德完全崩溃。各国各人均以“利”为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春秋而言更为紧张。人们也从之前弘扬道德的理念转变为了保家卫国,救国救民等。孟子虽是儒家一人,但也有这样的报复!
所以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学”代表,他的入仕思想比孔子的更为浓厚,思想体系也由原来的“爱人”的仁渐渐的向“亲民”的仁倾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道德体系由原来的“修身”变为“取义”,他切实的发扬了孔子的“仁”学说。提出了“仁政”学说更为具体的说明了他的政治观点。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重“仁爱”,重视自我道德的培养,博爱;孟子“仁学”重“仁政”,提倡自我道德的发掘,取义。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对于“仁”的学说:1、“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2、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

什么是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起点立足于人,追求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同时以“忠恕”贯穿始终,追求生命期契合、德性自觉,在践仁、行仁的过程众,强调躬行践履,注重实践。时至今日,孔子的仁学思想仍然具备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仁学思想不仅能够丰富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且能为很多家庭提供教育思路。

孔子是如何论述“仁”的含义的?
最后,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关怀他人的情感。他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说,仁爱之心是从自己出发,推及到他人;而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伤害他人。这种关怀他人的情感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也是“仁”的重要内涵。综上所述,孔子认为“仁”是一种美德、一...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
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道之以仁;齐之以礼。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什么
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简述儒家思想的内涵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

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有哪些?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

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涵
论语》中。孔子曾说他的弟子樊迟是“小人”,因为樊迟想学农,孔子认为只有更有价值的“君子”才是实现理想和追求的最佳途径。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猜你喜欢:1.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 2.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3.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 ...

阐述对孔子仁学思想有哪些认识和理解?
仁爱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思想。孔子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1、是以家庭为体系的爱;2、是以社会为体系的爱;3、是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而且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孔子的“仁”内涵非常丰富,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儒家...

长治县18085107704: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标亚麦安: 主要内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

长治县18085107704: 论述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政思想. -
标亚麦安: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尊礼崇仁,但其本质仍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带有阶级局限性.孟子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但究其根本,儒家的仁政思想并非真正的仁,其仁爱仍是有等级的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孟子的仁学思想有何异同 -
标亚麦安:[答案]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什么不同? -
标亚麦安:[答案]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就思想内容说是道德重于政治,就价值取向说是政治先于道德.孔子思想中政治与道德的这种分梳决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历史的可能性.孟子思想中道德的主体性消解了政治的独立性,道德的平面展开即是政治.但是从道...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标亚麦安:[答案]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

长治县18085107704: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
标亚麦安:[答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长治县18085107704: 论述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仁政思想.(包括仁政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价值意义) -
标亚麦安: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的仁学,仁政思想是什么?大概100~200字,要初一水平. -
标亚麦安:[答案] 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的区别是什么? -
标亚麦安:[答案]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长治县18085107704: 孔子的仁学,仁政思想是什么? -
标亚麦安: 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