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作者&投稿:标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A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三省:

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A


隋朝的君臣关系是什么样的 给李世民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由此可见,唐初君臣对于隋代君主猜忌而不肯任用臣僚的做法很不认同,唐太宗显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甚至勉励臣僚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唐太宗的这一番话语很好地反映了他对于大臣的信任,因为他不仅认识到隋朝...

戴胄谏唐太宗的翻译
臣子对于君王,不能够以失误为借口,法律上说:‘供奉君王汤药、饮食、舟船,有所失误没有按照法令的人,都处死刑。’陛下如果考虑到长孙无忌过去的功劳,(不加治罪,)那就不是司法部门该管的事了;如果按照法律处理,罚铜并不恰当。”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个人的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啊,怎么...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1、...

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邓愈简介_邓愈墓山高水长_中岳庙简介简介
太宗高兴地对大臣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绩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与突厥军在 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

太宗谓侍臣曰: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翻译: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

田锡的文言文
从前唐太宗观看了《明堂图》,见人的五脏都比背部华丽,于是减免徒刑。况且太平盛世时,将弃置刑罚不用,人们不犯法,铁枷锁链,可以废去。 这是有关大局的第四条根本大计。 此奏疏呈上后,皇帝特别下诏褒奖,并赏钱五十万。 同僚朋友对田锡说“:今日之事太显眼了,你该稍稍收敛锋芒以远离谗言和妒忌。”田锡说:“事奉...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原文及翻译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翻译: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乱,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

翻译以下文章
’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

唐高祖武德九年原文注释翻译
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摇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

碌曲县19499105403: 这段历史材料能说明什么(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和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 -
暴楠金口:[答案]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目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碌曲县1949910540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 -
暴楠金口:[答案]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可避免君主的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动乱的根源,秦置丞相而亡,汉、唐、宋等朝丞相多有专权现象.丞相不起好的作用,不如废之. (2)唐太宗:宰相先议政、筹划,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

碌曲县1949910540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 古代雅典政治机构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 -
暴楠金口:[答案] 小题1:(1)不同: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1分);集体决策(民主决策).(1分)小题2:(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1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1分)影响:完善了三省六部制;(1分)削弱相权...

碌曲县19499105403: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
暴楠金口: A唐太宗是古代封建君主,其意在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D项不符合加强君权,分割削弱相权之趋势.C项错在中央权力下移,应是中央权力集中、上移.故选A.

碌曲县19499105403: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 -
暴楠金口:[答案] (1)由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

碌曲县19499105403: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前两个主题商讨的结果如何?(2分)材料二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 -
暴楠金口:[答案] (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分)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4分).做法:实行三省六部制,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3分) (3)职责:...

碌曲县1949910540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 -
暴楠金口:[答案]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

碌曲县19499105403: ...材料二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 -
暴楠金口:[答案]答:(1)观点:君权至上,民必须服从君主;君和民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各阶层必须尽其职守;论证了君主盘剥人民的合理性.(每点2分,共6分)评价:此观点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2分)(2)内涵:严肃法令...

碌曲县19499105403: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为百思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段十事,... -
暴楠金口:[答案] 1 唐太宗认为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天下大事,避免皇帝一人专断造成的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的权力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做法:唐太宗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工协作相互制约,还设立政事堂.他自身鼓励丞相和百官进谏 明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