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里的“故经之以五事”是指那些用兵客观条件?

作者&投稿:边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指什么? 要详细一点的解释~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艰险。天时,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等气候季节情况。地利,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攻守的有利或有害。将领,是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指部队组织编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和军需物资的掌管。

"五事"之一的"道",孙子解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这句中的两个"与"字都是"予"的通假字。全句显然是强令士卒服从国君的意愿,竹书"民弗诡也"
较炎宋本"而民不畏危"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把这里的"道"一般地释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按其本义,这里的"与上同意"与《谋攻》第三的"上下同欲"是同样的意思。《左传-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也有人说过"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可见,"道"应当是指军队内部与外部的团结与巩固。
"五事"之二的"天",就是天候。包括"阴阳"-昼夜、晴雨,"寒暑"-寒冬、酷暑,"时制"-春夏秋冬。从更广泛的意义说,天时还应当包括天旱水涝、蝗灾、冰雹等等。孙武关于"天"的认识完全属于唯物主义范畴,这是很可贵的。当时的战争受天候条件的制约相当大,所谓"冬夏不兴师。"因为,秋季出师才便于因粮于敌。因为战争持续时间短,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即结束战斗。
"五事"之三的"地",就是地形。关于各种类型的地形,孙武在《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中有颇为详细的论述,我们准备在那里再谈。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孙武把地形条件是否有利作为判断胜负的因素,无疑是正确的。正如他在《地形》中所说:"夫地形者,兵之助(辅助条件)也。料敌制胜,计险诡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五事"之四的"将",我们要在这里集中地作一点分析。孙武把贤能的将帅不仅看作是关系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又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可以说,在十三篇无不显露出孙武对将帅地位的竭力宣扬,对将帅条件的严格要求。固然,这里反映了孙武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但是,必须看到,孙武强调将领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选将的条件和要求,又是与当时战争急剧发展的客观情况紧密联系的。
"五事"之五是"法"。什么是"法"?孙武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历来的注家大都采取曹操的解释:"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看来,这种因字碎句的解释未必符合(《孙子兵法》)的本义。比如,把"曲制"释为"部曲之制"显然是不符先秦军制的。其实关于"法",孙武在"七计"中有着明确的涵义。"七计"除去"道"、"天"、"地"、"将"之外,就剩"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可见,这四方面都是"法"的内容,不必为"曲制、官道、主用"去猜闷葫芦。明法审令,武器装备(兵、兵器;众,军械),军事训练,赏罚分明,这就是孙武所谓的"法"。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五事”的概念出自《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五事分别是“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孙武著,公元前500年,共十三篇。一、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

孙子兵法全文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F-BPAEOd-J4eDuvaqygCw 提取码:mkfr《儿童经典诵读—中西文化经典套装》由北京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编订,数十位来自北师大、清华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人类文明史上浩如烟海的典籍中选取影响最大、最具永恒生命力,同时又比较...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翻译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②,不可不察③也。 故经④之以五事⑤,校⑥之以计⑦,而索其情⑧: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⒂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曹操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因,依、就,此为顺便夺取之意。 ⒃贫子师:其意谓因战争运输财物而误衣时,国家...

孙子兵法讲的要点的是哪三点?
孙子兵法讲的要点。一,军势篇二,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三,武经七书(中国古代兵书奇法)

孙子兵法与孙子略解有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是原书。孙子略解 是曹操看了孙子兵法后,对其的一个总结,注释,认识的延伸。所以很多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换了种文字表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老虎看见蛇钻水里去了,等了会上来只乌龟,就按着龟背说:“小样,你穿个马甲以为我就不认识你了。”...

《乱世烽烟》txt全集下载
乱世烽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孙子兵法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

最需要的是即懂战法又懂技术+即懂指挥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我军...
军事文化著作孙子兵法读后感1 《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

孙子兵法的 经典话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 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五事,七计是什么 -
大叔临门冬:[答案] 五事事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七计是...

儋州市17522635372: 如何理解“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
大叔临门冬:[答案] 出自《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一般版本是“较之以计”,没有“七”字,也有的版本是有的.其中,“五事”指的是《始计》下面的“道天地将法”,“七计”指的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指什么? -
大叔临门冬:[答案]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所谓“五事”,是指五种直接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

儋州市1752263537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
大叔临门冬:[答案] 出自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 -
大叔临门冬: 所谓“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孙子认为这是经天纬地、决定战争全局的五大战略要素“七计”是孙子用来进行战争力量对比的七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认为谋略的设计要从这七个方面逐一加以比较,要争取胜利,就必须明辨“五事七计”,对态势和相应的谋略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还是校之以七计校之以计还是校之以七计 -
大叔临门冬:[答案]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还是校之以七计 -
大叔临门冬: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指什么? -
大叔临门冬: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指: 道、天、地、将、法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五事是什么意思 -
大叔临门冬: 要从五个方面,通过敌我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艰险.天时,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等气候季节情况.地利,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攻守的有利或有害.将领,是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指部队组织编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和军需物资的掌管.

儋州市17522635372: 孙子兵法全解 -
大叔临门冬: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 、时制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