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作者&投稿:全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洗扛浮!保ㄍ醢彩?队伟?郊恰罚?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有哪些
其他回答: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起主要作用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现代汉语量词丰富

现代汉语中代词的语法特征
(1)人称代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包括第一、二、三人称代词(都有单复数之分)和反身代词。(2)指示代词:这、那。主要作用在于指称人和事物,在句中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表示程度的副词,充任主语、定语和状语 (3)疑问代词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问或无疑而问(分为任职和虚指...

现代汉语有哪些语音、语汇、语法特点?
1、语音: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2、语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3、语法: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有哪些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 概括性 )、(稳固性 )和( 民族性 )。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3、代词分为( 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组合特点 )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 结构特点 ...

现代汉语的语法功能有哪些
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汉语中的大多数词都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指有词汇意义相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包括...

中文语法基本句型有哪几种?
中文语法基本句型如下:一、按结构划分:单句和复句,其中单句包括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复句包括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二、按作用划分: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三、单句: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2、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古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一)第二节代词
例①“之”代说话人士会;例②“之”代听话的一方赵盾;例③代说话的一方;例④“之”指代听话的一方。称代说话的一方的“之”可译成“我”;称代听话一方的“之”可译成“你”。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本身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我们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某一代词表示的是单数学是复杂。有时,...

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
1.文言文句式:(1)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于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2.词类活用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这些语法现象都是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必须得掌握的!

汉语的语法有哪些?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2、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有哪些基本成分主谓宾主谓宾定
基本成分有6种:主、谓、宾、定、状、补。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代汉语语法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
阎栏来益:[答案] 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 -
阎栏来益: 古代汉语主要有4大类特殊语法现象: 1、判断句,典型句子是用“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用为、见、于、被表被动. 3、倒装句.主要有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汉语语法有哪些?
阎栏来益: 字分虚实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汉语语法和现代的有哪些不同 -
阎栏来益: 一、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代汉语中状语有哪些用法 举例说明 -
阎栏来益: 主要有两点:一是名词作状语,二是状语后置. 名词作状语的情形主要有6点: 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成名词活用为副词不可.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 (1) 表...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代汉语语法问题!~文言文语法问题 -
阎栏来益: 所谓中心词,就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的词. 在此句中,黄帝、姓、名作为主语是中心词,曰是谓语是中心词,子、公孙、轩辕作为宾语是中心词;其它作为限制或修饰中心词的词是非中心词.例如:少典之子中的“少典”,是宾语中心词“子”的定语,只能算作非中心词. 学习古文,并不需要全背诵,可以背诵一些经典作品(比如《郑伯克段于鄢》)或者是短小的文章,同时背一些经典句子,以积累语感、词汇和特殊语法.只背经典句子有时起不到积累的任凭作用.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代人说话用什么语法?是古文中的语法吗? -
阎栏来益: 兄弟,你没读过《西游记》、《水浒传》吗?那是明朝人写的,用的是当时的白话,你读不懂吗?《三国演义》也是明朝成书,有点文,你有语言障碍吗?清朝的《红楼梦》又如何,不管内涵有多深,故事总还是看得懂的----除了文盲.文言是读书人用的,日常说话当然不用了,无论是“这位大官人尊姓”还是“兀的那厮是谁”不都和现在的语法一样吗?

四会市17034959899: 请问语文文言文中什么是主语,定语,谓语,状语,宾语,补语?请举出例子!谢谢 -
阎栏来益: 先回答句子成分的问题【主谓宾式句子】:予(主语)独爱(谓语)莲(宾语)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语:语言动作的发起人、谓语表示主语动作...

四会市17034959899: 中古汉语的语法跟上古汉语的语法比,有哪些不同?请告诉以下 -
阎栏来益:[答案] 语法学家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只有并列式的复合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这一语法制约是不允许动补式(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这样的组合的.而太田成夫(1958)和梅祖麟(1991)则认为,由于中古时期起词施...

四会市17034959899: 古汉语语法问题什么是古汉语中的无定指代词,请举几个 -
阎栏来益: 无指定代词,它是指示代词,但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不确定,所以叫无指定代词.在古代汉语中,有肯定性无定代词(如或、有)、否定性无定代词(如莫、无、靡)等 ,现例举如下: (一)“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通常指代人,也可指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