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茶马贸易:民间贸易打破官方垄断后得到什么好处?

作者&投稿:卫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茶马互市

明朝所施行的“茶马互市”政策是对唐宋时期的茶马贸易继承和发展,《新唐书·陆羽传》载:“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即最初的官营茶马贸易。相比于唐宋重视于茶马贸易在经济和政治收益的平衡,据明朝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记载:“以是而羁縻之贤于数万甲兵远矣。此制西番以控北虏之上策,前代略之,而我朝独得之者也。”

由此可见明朝出于防御敌人、羁縻边疆的政治需要以国家政令形式实施的“茶马互市”则通过国家制度强制力,更多地倾向于达到对明朝时期北部和西部以游牧文化为主,被称为“西番”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茶驭番”策略的目的。

从唐宋王朝发展到明朝,根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将茶价涌贵,番人受制,而良马亦有不可胜用者矣”,在明朝的官方政策支持下茶马互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明朝成为了我国古代茶马贸易的兴盛时期。那么明朝在如此注重发展“茶马互市”这一官营贸易活动的情况下,为什么民间私自贸易如此盛行呢?

一、“茶马互市”政策自身局限

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游牧民族接壤的许多边境地区都设立茶马司,专门负责管理茶马贸易事宜。此外,“茶马互市”政策通过制订律例,严禁私茶入番以及推行“金牌信符制”令少数民族以马代赋,进一步增强自身实施的强制性。想要了解明朝“茶马互市”政策下民间贸易为何如此盛行,需要先一步了解“茶马互市”政策的构成内容。

1、设立的管理机构官吏腐败

茶马古道

具备强制性的管理机构形成。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置成都、重庆、保宁(今四川阗中)三府及播州(今遵义)宣慰司茶仓四所,命四川布政使司移文天全六番招讨司,将岁输茶课仍输碉门茶课司,余地方就近悉送新仓收贮,听人交易及与西番市马。”

其中茶马司、茶课司、茶仓等专门的官方管理机构和巡茶御史等负有针对性职责的官位的逐渐建立与完善,使得明朝朝廷对官方专营的茶马贸易管理更加切实有效。

“茶马互市”政策下官方的垄断骄纵官吏。茶马贸易每一个流程细节都受到了严格的管控,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其中充当螺丝作用的官吏一旦腐败松动,整个政策构成的机器就会崩碎。据《明太宗实录》云:“闻近时守边头目人等,多用恶谬茶欺之,甚者侵损其财物。”

尽管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专业管理机构,但是官吏从内部开始的贪污腐败,以次充好,不仅仅损伤了大明王朝的经济收益,还侵害了番民的经济利益,损害了“茶马互市”官营贸易的信誉。

监督管控的不力使得官吏工作更加混乱。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每于茶商运到茶斤,不以时验收,或以滥恶贮库,比及支放,新陈错处出,无复调理,以致陈茶充积,朽弃无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当是能够妥善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才能获得应有的报酬。但是明朝茶马司的官吏却不按时完成验收工作,甚至把大量劣质的茶叶存放在仓库中,最终导致旧茶叶堆积到枯萎被丢弃。

茶叶

腐朽和垄断需要进行革新和开放。诸如茶马司和茶课司这类国家运营机构,“在茶马互市”政策下都处于垄断的地位,缺乏竞争性的同时,内部阶层流动性趋缓,甚至出现官员贪腐现象。茶课司的不合理征税和茶马司的官商勾结,使得“茶马互市”原有的体制局限性无限放大,缺乏适当的竞争和有效的监督管控使得“茶马互市”主导者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2、“贵茶而贱马”的政令调控比价违反平等交易原则

政令调控茶马交易价格。明朝朝廷试图在茶马司对茶马贸易的整体管理之下,对民间的茶叶都进行管控,以求能垄断茶叶市场,并且严格控制茶马贸易的比价,据《明太祖实录》载:“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可有而贵其所无耳。”以“贱其有而贵其无”的思想设定茶马贸易之间的商品价格,进一步确立建立官方垄断性质的官方经营茶马贸易体制。

强制性的政令调控不能合理调整交易价格。将《明太祖实录》和《明成祖实录》中的茶马交易价格进行比较,就河州地区而言,前者记载为“凡上马每匹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后者记载为“上马给茶八十斤,中马六十斤,下马四十斤。”两相比较可知茶马交易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价格波动幅度大,说明茶马互市开始时马匹价格被压得很低,而后政府迫于番民抵制不得不相对提升马价。

强制性政令下不平等的控价使交易难以维系。正是因为这种对待西番“茶贵马贱”的思想,大明朝廷始终坚持对两者间的茶马贸易保持主导贸易和垄断货物的姿态,“茶马互市”中明显的政令强制性和比价不平等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番人按照官方定价与明朝朝廷进行交易的主观意愿。

茶马

番人在官营垄断的茶马贸易中,面对不符合等价交换商品贸易原则的茶马比价,选择了发掘新商路,进一步开发走私贸易。毕竟对于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游牧民族来说,快速有效获取生活必需品才是正确方式,而不是规规矩矩地遵守官方贸易规则。

二、茶马互市下“官营”和“私营”的交互

“茶马互市”政策,以国家政令形式指导,通过明王朝中央调控与番人贸易,据《明史》记载:“茶禁亦稍驰,多私出境。”永乐时期茶叶禁令相较松弛,官营茶马贸易出现问题时,民间便出现了大量的商人出入边境走私茶叶,以此牟利。那么在官营茶马贸易出现疲软的情况下,官营贸易和私营贸易竞争加剧,两者间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交流与互动。

1、官茶不足,民间走私贸易盛行

官茶用量增加,番人需茶数量也趋增。明太宗永乐时期,据张廷玉的《明史》记载:“怀柔远人,递增茶斤,由是市马者多,而茶不足。”明太宗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帝之位后,为了维护国家边疆安定与和平,通过增加“茶马互市”中茶叶斤两来笼络边疆地区的番人,使他们顺服于明王朝,巩固明朝永乐政局。

现代茶马运输

而《明史·食货志》云:“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番人获得茶叶更好生活后,对茶叶更加需求与依赖,以马易茶更频繁。茶叶交易量的增加,对茶叶的贮存量和生产量都产生了巨大的考验。

商人拖欠茶课,产茶地停运茶课,茶课折色税银代物使茶叶的贮存量和生产量减少。据《明史》记载,宣德年间出现“商人恃文凭恣私贩,官课数年不完。”这种拖欠官方茶课的行为使得官方控制的茶叶数量大幅度减少。此外据《明太宗实录》记载:“陕西、四川攒运茶课,有已起运者,即赴所指茶马司交收,未起运者,悉皆停止。”

永乐时期减免四川等产茶大地的茶课,停运陕西、四川茶叶课税,同时据《明史》载:“又以岁饥待振,复令商纳粟中茶,且令茶百斤折银五钱。商课折色自此始。”采用茶课折色的政策,向产茶地征收税银代替或者部分代替茶叶的实物征收。

官茶艰辛,私茶兴盛。官方茶叶需求量大增,茶叶的贮存量和生产量却不断减少。商人拖欠茶课,政府减免或停运部分产茶地的茶课,以及采用茶课折色的政策都使得官方控制的茶叶来源减少,政府出于民生的考虑减轻当地的茶课也影响了官方茶叶的稳定收入。官茶无法满足番人,商人走私、茶民走私频频兴起,绕过了“茶马互市”的官营茶马贸易,直接地将茶叶售给番人。


2、官茶难运,开放商运

官茶运输缺乏劳力。明朝朝廷设有专门的茶仓贮存茶叶,并征调军士和民众进行运输,将茶仓的茶叶运往各地茶马司。而明朝中后期,战事增多,劳役增加,官茶运力不足。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免四川通江县茶课三百七十万四千四百斤有奇,以贫民岁输不及故也。”四川地方长官因民众无法完成每年运输茶课的劳役向明朝朝廷申请停运茶叶。

官方放松调控,交由商人运茶。据李东阳的《大明会典》记载:“弘治三年,令陕西巡抚及布政司出榜召商报中给引,赴巡茶御史处挂号,于产茶地收买茶斤,运赴原定茶马司,以十分为率,六分听其货卖,四分验收入官。”明朝朝廷采用召集民间商人,竞投中标获得茶引的方式,将茶课官运改为开放的商运。茶叶商运使得商人更多地参与到“茶马互市”的贸易中。

茶马互市民间贸易越发兴盛。据《明史》记载:“商人不愿领价者,以半与商,令自卖。遂著为例永行焉。”正德元年杨一清的提议使得民间茶马贸易得到了更大的自由,民间茶叶商人获得更多的茶叶支配量,并能够自行与番人达成了销售交易。

同时在“茶贵马贱”的官方不合理定价和茶马司以次充好破坏商业信誉的情况下,民间茶马贸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梁材的《议茶马事宜疏》载“以致官茶阻滞,易马甚难。”茶马互市政策下,民间贸易占据了官方贸易的市场份额。

总结

明代民间贸易

明朝“茶马互市”政策主要依赖有力的中央王朝调控和强大的军事强制力,而民间贸易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在官方垄断情况下,竞争和有效管控的缺少给了官员贪腐的环境,“茶马互市”的官方运营局限在强制性的行政政令调控中。明朝“茶马互市”政策应该因时而变,作为经济方面的政策,应该根据客观市场情况,不断通过自身改革适应市场变化,通过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的平衡来实现经济和政治需求。

明朝“茶马互市”政策下官营与私营产生了频繁的互动,官营的疲软之态难以扭转,明朝朝廷放开“茶马互市”政策的官方专营限制,允许民间商人加入茶马贸易中,通过引领民间商人茶马贸易替代强制性的政令调控官方贸易,使得民间贸易极为盛行。“




茶马贸易,是明朝能继承元朝并加强对西藏统治的纽带吗?
茶马贸易除了可以给朝廷带来优良的战马以外,还为朝廷带来丰厚的茶利,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明朝为了防止私茶出境冲击茶马贸易,影响朝廷战马的获取和控制丰厚的茶利,制定了严厉的刑律:运私茶出境或关隘官员失察,凌迟处死。除此之外,明朝初年还规定,民间储存的茶叶数量不得超过一个月的用量。朱元...

古代哪个官职主管茶叶和马的贸易
此外,朝廷还设置了茶马司正副史等官职,建立了茶马司、茶仓、批验所、转运所,形成了完备的茶马管理运行系统。茶马道即茶马古道,是进行茶马贸易的道路总称。茶马贸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茶马贸易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南北朝时期,中国商人用以茶易物的...

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哪里?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

我国古代民众对茶叶有多重视?
茶马贸易存在官营与私营的区分,最初时是由各族的统治阶级间进行垄断,官营的也被称之为官市,一直到了明朝中后期,民间的私市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十九年西北地区的吐蕃王朝在赤岭交马互市,虽然互市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茶马,但是茶马确实是民族贸易的主要对象,所以这种互市被称之为茶马互市。 后...

青海高原上茶马互市的历史
即便在现代交通发达的今天,你仍可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发现昔日繁忙的茶马古道遗迹。这些小道曾是传播文明的要道,见证过茶马贸易的繁荣。从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起,茶马互市逐渐形成规模,唐代时进一步发展,宋朝更设置了专门管理的机构。马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青海湖海心山的龙驹岛更是见证了...

宋明茶马古道贸易的特征
藏区人民获得茶叶,经历了这么几个过程。在唐和五代,通过中央王朝的赏赐和馈赠获得。宋明二朝,通过茶马互市获得。到了满清王朝初年,茶叶集散中心从雅安转移到康定,西藏各地僧俗首领,组织起巨大的商队,到康定城驮运茶叶,这种商队名叫“朵巴”,意为“到达则朵(康定)去的人”。从日喀则到康定,...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什么是我国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

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商税制度和禁榷制度吗?
宋代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征商制度,在各地交通要道、关津渡口及城镇交易市场对民间私商经营贩运的...在这一时期,禁榷制度得到强化,朝着更细密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当时政府的商业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很大...榷茶是宋代禁榷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茶马贸易则是榷茶的重要内容。宋代与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通过茶马...

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比较唐宋王朝的异同?
[20]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民族经济贸易,或者说回鹘民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扮演了中外国际贸易的中转的角色,广大了唐代的对外影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史书记载茶马互市正是始于唐与回鹘的交往。唐朝盛行饮茶之风,此风也逐渐向回鹘民族蔓延,回鹘“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21]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

大唐王朝中后期的续命仙草,唐朝政府从茶税中获得了多少好处?
不仅民间的茶叶贸易欣欣向荣,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唐朝政府在安史之乱以后,还主动与回鹘、吐谷浑等周边少数民族开展茶马贸易,以他们所中意的中原的茶叶,换取唐朝政府连年战争所需要的数量巨大的优质战马,这便是延续到宋代以后的"茶马互市"。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封氏闻见录·饮茶》 不是肥肉的"肥...

日土县17524624085: 张居正改革的现实意义? -
臧恒立普: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中期政治家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张居正在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 明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

日土县17524624085: 茶马古道发起人 -
臧恒立普: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

日土县17524624085: 马的历史背景 -
臧恒立普: 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丰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养马.由於马在战争、交通、仪礼及耕垦拽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历代政府因战备需要,多大量养马,并设官管理....

日土县17524624085: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马互市的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
臧恒立普:[答案] 中国古代以官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行茶马法,于成都置都大提举茶马司主其政.明洪武四年(1371),户部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番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

日土县17524624085: 茶马古道有哪些影响? -
臧恒立普: 历史影响 1.纽带作用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

日土县17524624085: 为什么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的五条通道 -
臧恒立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自古至今,绵延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是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精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 在云之南,有茶为伴,乃人生旅途幸事.我一直自信地认为,我们浩浩华夏民族,从人类觉醒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醉心于“上善若水”的民族.领悟茶道,深入血脉.

日土县17524624085: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形式 -
臧恒立普: 比如在边境与游牧民族间的茶马互市,由日本、朝鲜等邻国派使臣来进行的贡赋贸易.暂时想到这两个. 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不以盈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交流经济文化为主要目的.路线是以早期的陆路为主,变为以水路为主,从以北方内地城市为中心变为以东南沿海为中心.这种变化,是我国经济重心改变的反映,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使外贸范围更大.

日土县17524624085: 茶叶属于军事物资吗?军史,有一个国家就把茶叶作为军事物资,请问是
臧恒立普: 宋代 茶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被当成了战略物资.在宋代,茶叶跟战马息息相关,... 茶马贸易使得明王朝强大兴盛,然而最终由于过于相信自己对资源的垄断,整个王朝...

日土县17524624085: 有关民族的资料 - 有没有关于我国历史民族交往融合的资料?
臧恒立普: 第三章 古代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民族贸易茶马互市中最基本的商品是茶叶和马匹.茶叶是游牧少数民族消食解渴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自唐代开始游牧民族对茶叶的需求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