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另外一面:平定叛乱,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吗?

作者&投稿:贰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人物中,说起董卓,人们一定会用“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凶暴残忍”、“倒行逆施”、“罪恶盈天”、“恶贯满盈”来形容。诚然,纵观董卓这位诸侯的一生,确实是利用战乱,爬到了东汉权力的巅峰,废一帝,立一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为了筹集财宝,肆意屠杀;铸造鹛坞,纵情声色;最终身死人手,还加剧了东汉末年的战乱问题。对此,汉献帝刘协曾表示:“董卓逆乱,凶国害民。”刘备曾表示:“曩者董卓造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暴海内。”曹操曾表示:“董卓之罪,暴于四海。”曹丕曾表示:“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人们对董卓的评价是非常负面的,也即东汉末年的战乱局面,董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三国志》等正史中的董卓,并不是一位脸谱化的人物。也即董卓在篡夺大权之前,也曾平定叛乱,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正如同曹操篡权之前,也曾是一腔热血,忠于汉室的青年。

首先,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

根据《三国志·董卓传》的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由此,对于年轻时的董卓,慷慨仗义,从而获得了羌人的认可和好感,这也为董卓在雍凉一带平定,建功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在笔者看来,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诸侯,年轻的时候往往都具有行侠仗义的一面,比如刘备的年轻时候,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当时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考虑到董卓这个人比较勇猛,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匈奴,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对于董卓来说,镇守并州边境一带,击败匈奴大军的进攻,无疑是有功于东汉王朝的。

汉桓帝末年,董卓来到朝廷后,担任羽林郎。董卓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延熹九年(166年),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朝廷。在古代历史上,游牧民族的袭扰,无疑是中原王朝十分头疼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

三国演义每1-120回梗概每回35字左右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第八十七回 建宁太守雍闿结连蛮王孟获起兵造反,诸葛亮用反间计各个击破,平定雍闿叛乱。孟获与诸葛亮...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时,偷偷把腰间的荷包留在这个人的家里,这是为什么...
在当时出兵准噶尔的时候,兆惠驻守了乌里雅苏台,带领将士们用了仅仅两年的时间,拿下来天山周围地区,收复了伊犁。没过多久,兆惠要带领军队继续向北进,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他率领军队南下,平定了黑水河战役。兆惠在治理南方水灾的时候累得病倒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由于他的贡献十分之突出,而且...

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三国志》5虎上将里的魏延?
另外,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也立下赫赫战功,《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宣王...以此观之,魏延统大军能独当一面,克敌斩将,治军有方而勇猛过人,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蜀汉一流大将也...平定西南孟获的战役中,魏延几次献计,均被做事保守的诸葛亮否决。 六出祁山,蜀国已基本无大将,魏延是...

大家觉得曹操这个人怎么样?我觉得我很敬佩这个家伙!
另外,在个人品德作风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为后世法。既然称作历史上的政治家,就应当对后世能起榜样作用,曹操在这方面还不够规格。 ---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

汉景帝借“七国之乱”杀恩师晁错?背后却是一个功臣被围猎的故事
当然晁错的初衷是用汉景帝提振士气,对平定叛军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不应该让汉景帝承担过大的风险,更不该自己主动去钻避风港。显然,晁错在危难时刻的表现,让汉景帝失望,这应该就是汉景帝杀他的导火索。 其次,叛军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因为他们也料定汉景帝不会杀晁错,所以他们喊的非常响亮,而且还能起到混淆...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操乃改变主意,以全力击败吕布,平定了兖州。接着徐州也归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战后下一年,...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应当不这样。另外,在个人品德作风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为后世法。既然称作历史上...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

三国成语 主人公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有两个半,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为何曾国藩...
纵观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的一生,都律己甚严,对下、对民宽仁。但是,在成就事业、事功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冷峻的一面。诸葛亮亦秉严刑峻法,挥泪斩马谡;王阳明在平定宁王叛乱的作战中下令斩杀后退之人;而曾国藩因杀人过多,而被成为“曾剃头”。所以,真正有作为的儒家,并非只秉持孔孟之仁义礼...

乾隆和富察皇后一共在一起多少年?富察皇后是乾隆的初恋么?
从乾隆对孝贤皇后的感情来看,乾隆是一个很专一、很重情义、很重礼法的人。然而,乾隆的后宫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放纵和恣肆的一面。不过,他的放纵和恣肆,与他的专一,正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那么我们前面讲过,乾隆的后妃,仅有名号的,就多达四十位。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其他朝代,可能不算多,可是在清朝皇帝中,...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关于董卓的介绍 -
唐制吲达: 董卓(?-192年4月)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董卓入朝乱政,“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后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董卓的残暴本性与政治野心相结合,便直接导致了他对东汉政权和社会的巨大破坏.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 -
唐制吲达: 董卓一生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衰败.董卓最终遭受群起而攻之的被杀下场,是应有的报应,作为历史的垃圾,他将永世遭到人们的唾骂和谴责.正如宋人苏轼所说: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 -
唐制吲达: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郡人也.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其父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名姓曹.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以上为《三国演义》中...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董卓和小乔,大乔资料? -
唐制吲达: 董卓,字仲颖,性别男,陕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官至太师、郿侯.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董卓和袁绍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
唐制吲达: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关于《三国演义》的题 -
唐制吲达: 1•三国时期的第一武将为谁? 答:吕布 2•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答:五丈原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答:黄盖 4•三国时期,从洛阳获得汉玉玺的是谁? 答:孙坚5...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三国历史故事 -
唐制吲达:东汉中平六年(189)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袁...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三国资料 -
唐制吲达: 展开全部三国 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189)灵...

六枝特区15853318739: 《三国演义》简介 -
唐制吲达: 三国时期简介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