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情况如何?

作者&投稿:暴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余秋雨的散文评价~

  余秋雨首创的“文化大散文”由盛而衰走向终结


  --------------------------------------------------------------------------------

  南方都市报


  二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一书,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潮流,以致“文化大散文”一度兴盛,到了凡写散文似乎就只有“文化”一途了,散文界尚“大”之风也越来越严重。王尧教授适时地提出“文化大散文”终结论,值得深思。确实,散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入集体主义的写作时尚之中。如果在最需要作家发表识见,最需要作家表现出人性洞察力的时候,作家的身影却淹没在文化和历史那阔大的阴影里,那无论如何都是与文学所需要的创造品质背道而驰的。如今,当“文化大散文”的首创者余秋雨宣布搁笔不写,“文化大散文”热似乎也该落下帷幕了。散文作为最自由的文体,需要重新出发,重新寻找新的可能性,惟有如此,它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尊重。——编者

  “文化大散文”由盛而衰

  “文化大散文”的出现和盛极一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留给我们的重要记忆之一,而它由盛而衰的过程仍然在持续并且成为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

  用“文化大散文”来命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散文文体和随之而来的一种散文创作现象,其实是缺少学理支撑的,因为这一命名无法解释“文化”与“散文”、“散文”与“大散文”的关系。但是,它确实多少揭示了一种散文文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显而易见地包含着适应读者市场的策划行为,因此,“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成功地诱惑和引导了相当多的散文作者、读者和研究者。所以,当我在行文中对“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怀着理解和尊重时,也不能不指出:一次简单命名的成功,常常伴随着一大批人创造力的衰退和丧失。这样的现象同样也存在于学术界,简单的命名给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方便,但也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并使表达成见成为习惯。对“文化大散文”的研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种文体的成功和流行总是与一些重要作家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讨论“文化大散文”首先必须提及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近年来,对余秋雨的批评之声渐多。这原本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因为批评者的动机、被批评者的心态以及媒体(出版)的立场都有不少可议之处,这样也就有了问题。其实,对余秋雨的批评早就有了,当然有不少批评是非学术的,即使在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系统中也无法消除非学术的东西,何况当下的文化生态系统积弊已久。现在,无论是批评者、被批评者还是媒体(出版)都需要作出认真的反省。我想,余秋雨在文化转型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关怀,相对于他的局限而言,他对汉语写作的贡献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在这一点上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应该更加大度和从容。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主张必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中、在现代散文的发展历史中讨论“文化大散文”和余秋雨散文的原因。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再到《行者无疆》,余秋雨在当代散文蜕变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我曾经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就散文发展历程而言,对杨朔散文的重新评价与巴金《随想录》的出版,这两个重要的事件,促进了作家心灵的自由生长和个人话语权利的保障,使散文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心灵最为自由与朴素的存在方式。我们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当代散文史的重新认识是从认识杨朔开始的。在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杨朔模式”,代表了文学抒情时代的一种成熟的抒情方式。当年像冰心、曹禺这样的大师都曾著文加以推崇,余秋雨坦陈对杨朔散文“也曾喜欢过,但年长之后就不喜欢了”。在否定“杨朔模式”的同时,巴金《随想录》的意义被肯定,这意味着在散文创作中长期被忽略的人格、胸襟、灵魂等关键因素受到重视,巴金的“随想”,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的是非,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的良知、精神、责任、使命,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余秋雨曾领风气之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余秋雨散文应运而生,在颠覆“杨朔模式”中获得了另外一种“范式”意义,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散文原先存在的模式化危机。因此,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出现,可以说具有“革命”意义。然而,不少人在肯定这一文体的意义时,常常疏忽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种文体的出现是与知识分子话语方式的转换联系在一起的。余秋雨散文的意义首先是体现了知识分子话语转换的要义,他以散文的方式完成了知识分子话语的转换,他重新确立了散文理解世界的方式,散文与读者的关系也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时,余秋雨主要的精力在研究戏剧,他在“文化热”中并无特别的建树,这正是余秋雨的沉潜期。当“文化热”喧嚣过后,余秋雨开始表达自己的“文化感受”。余秋雨说,“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散文在这方面其实是迟钝的。在1985年前后,小说、诗歌、戏剧都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学术研究中的文化热,小说创作中的寻根热等,都是知识分子表达自己文化感受的不同方式,并由此反映出知识分子文化姿态的差异。散文创作在话语方式的转化方面是迟钝的,而余秋雨在一片迟钝状态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敏锐并领风气之先。随后,“文化大散文”也就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文化大散文”领域,并且逐渐地使“文化大散文”成为散文创作中的中心文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散文家和一些不错的作品,从而巩固了“文化大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地位。

  但是,困境也随之而生。当余秋雨用“文化大散文”终结了“杨朔模式”后,大批余秋雨散文的“副本”又使“文化大散文”不得不面对“终结”的命运。这首先表现为“文化大散文”的模式化:长篇大论的体式,往后转的历史视点,传统文人的内心冲突,自然山水的人文意义,文化分析的手法,知性与感性合一的叙述语言等等。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样的“集体写作”时,我们感叹“文化大散文”已经逐渐走向了它最初产生时的反面。因为散文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没有边界的。当一种文体已经构筑了新的樊篱时,它也就由盛而衰。在继“杨朔模式”之后,又一股大规模的写作潮流在耗费一批人的心智和才情。它殃及余秋雨又使余秋雨和其他人相区别,在突出了余秋雨的局限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文化大散文”的弊端。

  文化关怀事关生命的原创力

  这还只是表面现象,在“文化大散文”模式化潮流化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许多人对“文化大散文”所处的文化语境有着很深的误解。九十年代以后,常常有人认为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这成为一些作家始终不愿放弃“文化大散文”写作的理由之一。有人曾经认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诗性,这是不错的,但散文从来没有排斥诗性,相反,优秀的散文总是要表现被压抑的诗性。我们究竟在怎样的意义上来认定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这让我想起周作人当年说过的那句话,散文小品的兴盛常常是在“王纲解纽”之时。我们之所以称当下为“散文时代”,就在于在文化转型中,公共领域的思想文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而散文从来就应该以个体的方式表现它对公共领域思想文化的关注。这是散文时代里散文的责任。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化大散文”没有能够再一次完成它的话语方式的转换,仍然停留在它最初的话语策略上,形成反差的是,知识分子思考问题的中心与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文化大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知识谱系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革,中国思想文化界解释中国历史、解读知识分子心灵史、解读文明史的理论、方法和视点等都有了大的变化,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期待也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多数“文化大散文”的作者似乎与这些变化没有大的关系。“文化大散文”究竟表现什么样的文化,“文化大散文”的作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观,应该说现在都已经成为问题。对于许多以写历史题材为主的“文化大散文”作者来说,究竟叙述什么样的历史,又以何种方式叙述历史,也已经成为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读者究竟要从“文化大散文”中获取什么,他所获取的东西与进入其他文本的区别在哪里?一些“文化大散文”看似很有学问,但是,是否想过:案头的学问和心中的学养有什么差别?

  但是,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缺少警醒和思考。在由作者和大散文文本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作家主体的分裂现象变得十分突出。一方面写作者的个人情怀、胸襟、人格在文本中越来越贫乏和格式化,而忘记了所有的文化关怀都与关怀者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的原创力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就可能失去精神的个性与深度。另外一方面,大批写作者缺少对自己的反省,不断膨胀自我在叙述历史时的权力,塑造着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作者形象。这是多么的危险!(王尧)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兼任教授。为当代美学专家、学者、散文家,亦为杰出的文化史研究者。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书。他的散文题材多取自旅游名胜、历史人事所引发之今古人生、文化的反讽省思,寓意温良而笔触清新,常在一种温厚的亲切感下传达作家的情和理。有学者将朱自清、徐志摩之散文称为中国第一代散文的代表,余秋雨的作品则为第二代散文的精华之作。
  大散文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他们的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20世纪8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加入了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文雅,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其行文常常直抒胸臆,情感表达也时有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的现象。




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是怎么算的?
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世纪的计算:一百年算一世纪。西方以耶稣出生的那年算为公历的公元元年,但是从公元元年到公元99年是没有0世纪这种说法的,称为一世纪,所以世纪总比纪年早以为。比如公元100——199年称为二世纪,公元1800——1899称为19世纪,公元2000年——2099年是2世纪;公元前的道理...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80年代是十年,即从1980到1989年。现在采用美式的20世纪80年代指八零后即:1981-1990年。100年为一个世纪,10年为年代。年代的计算方式如下:公元前,-1到-100是前1世纪,-101到-200是前2世纪,类推。公元后,1到100是1世纪,101到200是2世纪,就是说,尾数从1到0满一百年算一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具体指哪几年?
20世纪80年代是从1980到1989年。年代的计算方式如下:1、公元前,-1到-100是前1世纪,-101到-200是前2世纪,类推。2、公元后,1到100是1世纪,101到200是2世纪,就是说,尾数从1到0满一百年算一个世纪。以这一百年最后一年除以100为几世纪 3、同样,尾数从1到0满十年算一个年代。以十位数主...

20世纪80年代怎么换算
20世纪80年代指的是1980年至1989年间的十年。在计算世纪时,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西方的计算方式是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元年到公元99年,并没有0世纪的说法,而是直接称为一世纪。例如,公元100年至199年称为二世纪,1800年至1899年称为19世纪,2000年至2099年则属于21世纪。公元...

想知道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下:1、总体: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 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棉布消费虽未达到1957年水平,但穿着的质量大有提高。1980年皮鞋零售量达1.69亿双,比1957年增长8倍。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日用商品的零售额为42.4元。购买...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因为第一个世纪就是0-99年,他没有第零个世纪一说。但是年代是有00年代一说的,所以年代是对应的,世纪是减一位的。即20世纪是19几几年,80年代则是80-89年,所以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世纪、年代的划分方法 先期定义与世纪划分方法相同,即每个世纪每十年为一...

观念与20世纪80年代的制度变迁是什么关系
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

20世纪80年代具体指哪几年?
20世纪80年代是从1980到1989年。年代的计算方式如下:1、公元前,-1到-100是前1世纪,-101到-200是前2世纪,类推。2、公元后,1到100是1世纪,101到200是2世纪,就是说,尾数从1到0满一百年算一个世纪。以这一百年最后一年除以100为几世纪 3、同样,尾数从1到0满十年算一个年代。以十位数...

回答80年代是什么意思,80年代指几年到几年
20世纪80年代是指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

通城县17540364934: 当代作家和现代作家的区别是什么? -
钟离茅希优: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06 20:29 一般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之前的算做现代文学,之后算当代文学,在现代文学时期写作的作家就是现代作家,反之就是当代作家.但是也有一批作家同时跨越了这两个时代,且在两个时代都有重要作品发表,这就要根据他的作品发表的时间来具体分析了. 不过在80年代又有一个新的划分方法,就是主张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间界限,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和研究,这样一来就无所谓现代还是当代了.

通城县17540364934: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作家都有哪些,代表作是什么. -
钟离茅希优: 巴金 :出生于1904.11.25,代表作《家》、《春》《秋》 冰心 :出生于1900.10.05,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张爱玲 :出生于1920.09.30,代表作《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余秋雨 :出生于1946.08.23,代表作《文化...

通城县1754036493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其中小说代表作家是谁 -
钟离茅希优: 林白,陈染

通城县17540364934: 中国20世纪20年代有哪些作家的作品适合写论文?我现在读大一,我们老师叫我们写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作品论文.请问那个年代有哪些作家的那些作品... -
钟离茅希优:[答案] 鲁迅: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

通城县17540364934: 文学的实验性什么意思 -
钟离茅希优:[答案] 实验小说,又称先锋小说.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借鉴西方20世纪文学后在中国出现的小说创作潮流. 代表作家有余华、格非、苏童等. 下段引自洪子诚的论述: 在80年代中、后期,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不像80年代初那样呈现“粘着”状态,作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