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王维一从归白社一诗描绘了啥景象,手法,感情

作者&投稿:毅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谁知道王维的《辋川闲居》的第一句“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是什么意思?谢谢~

通过归白社不复过青门来比喻辞官归乡下的生活
(白社:1.地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东。2借指隐居之所。古代白色是属于平民的颜色。所以白衣借指平民百姓,白社就是平民的社团,借指辞官后的生活。
青门:泛指京城东门,因为东方属青色。此处指在京城为官意。 
青菰:植物名。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
於陵子:此处借指陈仲子。陈仲子:亦称陈仲、田仲、於陵中子等。本名陈定,字子终,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隐士。
桔槔:长杆一端系重物,另一端系水桶,利用杠杆原理的人力提水的工具。
通过归白社不复过青门来比喻辞官归乡下的生活。接着写所见的乡村景致。再则引用战国高洁的隐士陈仲子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 隐含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的厌倦!)

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意对即可)2.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意对即可)

原文寒山转苍翠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②上孤烟。复值接舆③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那么,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请看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不是有几分相似吗?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这位先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吗?


王维的辋川是什么意思
王维的辋川是指其隐居之地,其位于蓝田县南约五公里的蛲山之间,是秦岭东段北麓的一条川道。辋川是王维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中从事创作活动最重要的场所。王维在此期间不但创作了一幅使人赏之去病的《辋川图》,而且还与他的友人斐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王维 〔唐代〕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辋川闲居 王维 〔唐代〕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及鉴赏
一落一上,相互对照,情味悠长,也暗示诗人对落日、孤烟深情注目的神态。这两句,显然是从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点化而来。陶诗是以拟人手法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缓缓飘动依依不舍的情味,王维这两句却以白描手法分写夕阳和炊烟一落一上的意趣;陶诗凭“暖暖”、“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赏析
“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

分析王维的《川闲居赠斐秀才迪》
“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把朋友比作什么以什么自况
陶潜和接舆一王维和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辆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情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幽居...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卷126_67 【春园即事】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卷126_68 【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

王维的诗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新晴野(一作晚)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黄花川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

关于王维的所有诗句
渭城曲 终南别业 欹湖 偶然作六首 渭川田家 酬张少府 息夫人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红牡丹 归辋川作 春中田园作 秋夜曲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冬夜书怀 桃源行 陇头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下是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辋川闲居王维一从归白社一诗描绘了啥景象,手法,感情 -
家衫齐铭: 原文寒山转苍翠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②上孤烟.复值接舆③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辋川闲居 王维(一从归白社)整首诗的赏析 -
家衫齐铭: 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辋川闲居 王维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 -
家衫齐铭: 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意对即可)2.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意对即可)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辋川闲居描绘了什么景象,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家衫齐铭: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令人情趣陶然.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王维诗 白社 青门 什么意思 -
家衫齐铭: 不是王维是唐朝王绩的诗《晚年叙志示翟处士》中的“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诗意要结合全诗来看“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意思是描写诗人归居市井后淡漠的生活. 青门隐,指秦汉时人召平.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汉书》:霸城门,民间所谓青门也.白社,洛阳里名,在今洛阳东,此处用董京事.后代指隐士居所. 《晋书·隐逸传》:董京字威辇,不知何郡人也.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辋川闲居,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家衫齐铭: 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运用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赏析,在线等30... -
家衫齐铭:[答案] 第三联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展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高中期末复习诗歌如何鉴赏 -
家衫齐铭: 诗歌鉴赏复习一、诗歌类型(一)山水田园诗 特点:1、以描写意象为主(意象包括景、人和场景),常用白描手法. 2、景物中蕴藏诗人情感(借景抒情). 常见景物氛围:宁静/幽静/静谧,优美,闲适自然,生机盎然. 常见思想感情:a、热...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王维的田园诗和边塞诗各一首 -
家衫齐铭: 辋川闲居 田园诗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观猎(边塞诗)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行不?

迪庆藏族自治州15054067544: 诗歌鉴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
家衫齐铭: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