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作者&投稿:贯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是唐朝久经沙场的名将,他们对唐朝版图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几位名将是盛唐最有实力的战将,唐玄宗李隆基正是利用他们,才开辟了大量的的疆土。不过,封常清、高仙芝等人虽然英勇善战,但其还是逃脱不了唐玄宗的猜疑。

在安史之乱平叛战争的前阶段,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三人就遭到了唐玄宗猜杀,正因为这三位名将的故去,才使得安禄山畅通无阻。那么,如果玄宗不加干涉,封常清、高仙芝或哥舒翰是否可以挡得住安禄山?
玄宗不加干涉,封常清、高仙芝或哥舒翰完全有能力挡住叛军,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首先来看地利,潼关自古以来就是险关,其易守难攻,完全可以阻挡叛军的进程。它是长安的门户,是叛军进入关中的重要站点,唐玄宗本人也对潼关非常重视,所以他才派出了哥舒翰、高仙芝等强大的名将阵营。
潼关有地利之便,叛军要想进入关中,就必须要打开潼关,不过,当时潼关驻有唐朝重兵,且也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叛军要想攻破此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有骁勇悍将哥舒翰指挥,安禄山几乎不可能进入关中。
第二,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不用怀疑。这三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军事才能击败叛军,且根本不需要玄宗的支援。

安禄山在南下中原的时候,就将这三人视为主要对手,为了对付哥舒翰等三人,安禄山专门调动了手下的悍将史思明、崔乾佑等人。安禄山素闻哥舒翰等人的威名,这一次出击,他根本也没有想过能够消灭唐军,只是为了为持久战做准备。
本来,哥舒翰、封常清等人完全可以依靠地利之便而阻挡叛军,奈何由于玄宗猜忌,再加上奸臣作祟,封常清、高仙芝二人终于被杀害,而哥舒翰也因为玄宗的盲目催促而招致大败,最后自己也身陷囹吾。唐玄宗自断臂膀的做法,使得安禄山叛军军威大振,很快,叛军就攻破了潼关。玄宗皇帝在无奈之下,只好西逃巴蜀,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很快就走向了衰弱。
如果唐玄宗能够充分发挥己方的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击败叛军的。奈何这一时期的玄宗已经丧失了前期该有的英明果决,他过度听信奸臣杨国忠的言语,拿掉了爱将的军权,最终导致了唐军无将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玄宗就只能选择西逃巴蜀。玄宗本人应当对他的过错担负一定责任。
其实,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三人完全可以改变唐军的颓势。是玄宗不忍心放权,盲目干涉将官的指挥权力,才导致了唐军的失败。

天宝后期,唐朝这种相互推诿、君臣之间的猜疑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的情况下,所谓封常清、哥舒翰等百战名将,必然会走向陨落。唐玄宗自断臂膀,最终促使唐朝走向了衰亡。
如果玄宗不加干涉,封常清、高仙芝或哥舒翰是完全有可能阻挡住叛军进程的。封常清、哥舒翰或高仙芝都是善于打硬仗恶仗的名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过人的军事才干,安禄山叛军绝对不是对手。再说,唐军还有潼关天险,且粮草充足,故而叛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攻破潼关的。潼关不失,长安就能幸存,如果能够对峙一年,到时唐军发动反击,安禄山绝对会大溃而逃。

答案是可以。
潼关大战之前,虽然安禄山部队势如破竹,短期内就攻下了洛阳,但情况并不是一边倒,大战中唐军还是有优势的。

郭子仪、李光弼部接连大败史思明,切断了安禄山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联系,使得叛军攻势有所减慢。同时,安禄山向南、向东用兵都受到了极大的阻力。而潼关在老将哥舒翰的经营之下,也固若金汤,当时处在相当安全的情况下。
潼关易守难攻,是镇守关中的门户。如果安禄山攻击潼关受挫,他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这对于唐朝的平叛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此时退守潼关,坚壁清野,唐军从人数和地理位置都是优势,只需固守,自然可以拖到安禄山因病退兵。可惜此时一个小人物改变了这个局面,长远来说影响了整个战局。

当封、高在潼关驻守时,监军边令诚出了几个主意,高仙芝没听,加上财务纠纷,怀恨在心,向唐玄宗先谗言说他们故意丧失疆土给反贼。唐玄宗大怒,下旨令边令诚到军中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军中无将,叛军直捣长安,唐军大败亏输。
即使封、高被杀,潼关还有老将哥舒翰。哥舒翰守潼关的虽然是些老弱病残,但是用这些部队守卫关城,还是足够对付叛军的。但是,这些部队出关和安禄山决战是万万不可行的。结果杨国忠撺掇唐玄宗让哥舒翰出关决战,遭到惨败,兵力所剩无几,最终潼关才失守。

综上,但凡唐玄宗不干涉,其中任意一将存活且保留兵力,阻挡叛军都是可以的。

一是滥杀大将失人心。

封常清为什么守不住洛阳,很简单,他虽然在洛阳招募了六万人,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能力。在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情况下,依靠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其实是非常恰当的,所以他不该被杀。而高仙芝的被杀就显得更冤枉了。尤其是边令诚诬陷他贪污军粮。当时,高仙芝把所有的士兵都召集起来,问那些士兵,说他贪污,是不是很冤枉?所有的士兵都回答,冤枉!

在这种情况下,边令诚还要杀高仙芝,可以说,这样的举措,大失人心。

后来哥舒翰战败后,他手下把他绑在马腹上,前去投降安禄山,就是唐玄宗滥杀大将已经失去人心的表现。

(哥舒翰剧照)

二是贸然出击以弱敌强。

唐军弱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军队都是临时募集起来的,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安禄山强的地方在哪里?就是他的军队都是正规军,而且在边关镇守多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唐玄宗认识不到这一点,偏偏要用自己军队的弱项,对付安禄山军队的强项,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反过来,唐军的强项是潼关,安禄山的弱项是没有强力的据点。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反复讲的,就是以自己的强项对付敌人的弱项。但唐玄宗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当初唐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与哥舒翰,放手让他们守潼关,潼关能不能守住呢?

我认为,肯定是能够守住的。

其一,潼关经营多年很坚固。

秦朝当年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有个函谷关。西汉武帝的时候,把函谷关往动迁移了一段距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废掉函谷关,设置潼关。从此后,潼关就是定都长安的朝代着力打造的一个防御设置,目的是确保皇城的稳固。

所以,潼关是非常坚固的,根本就不容易攻破。

实际上,不只是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认为潼关可以守住,其实唐玄宗本人也认为潼关可以守。他之所以要命令哥舒翰等人出击,其实所担心的并不是潼关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觉得哥舒翰等人固守不出关,太慢了,不能很快消灭安禄山,他心里着急。

(高仙芝剧照)

其二,各地勤王部队正陆续到达。

其实,唐玄宗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着急,只要固守潼关,不让安禄山向前挺进一步,他们的任务就算达到了。等着郭子仪、李光弼、张巡他们把队伍集结起来,赶到京城勤王的时候,那时候安禄山就会腹背受敌。要打败安禄山,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唐玄宗骄傲自大,就算安禄山打到家门口时,他也没有对国内的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没有看清楚他的军队有多么弱,反而一味地催促哥舒翰等人出兵。

其三,固守潼关不会打成持久战。

唐玄宗之所以一定要哥舒翰他们出击,其实还有一个担心,是怕安禄山变得势大,和安禄山的战争变成持久战。

但实际上,虽然哥舒翰在潼关已经守了半年,但绝不会继续守下去。一是因为安禄山本身其实治军不严,对士兵缺乏约束,士兵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样其实是很不得民心的。二是因为安禄山粮草很存在问题,他不可能拖得太久。三是安禄山当时还急于称帝。因为他要做这件事,因此自然就会松懈。等到安禄山松懈后,哥舒翰等人必然会寻到反击的机会。四是安禄山当时的身体很差,也就是个行将就木的人。只要安禄山出现意外,反击的机会更是很快就会出现。

所以,潼关不但该守,能守,守得住,而且,守住潼关,也是发动反攻最重要的前提。



历史上有很多败仗就是因为皇帝的亲自指挥,如果唐玄宗不指手画脚的话,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三人是可以挡住安禄山的。

根本挡不住安禄山。因为当时安禄山兵马超过20多万,唐朝的军队只有七八万,根本是挡不住的。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因为安禄山的兵力,没有他们几人手里的兵力多。

封长清、哥舒翰死得不冤,高仙芝是被封长清坑死的。我来说说封长清犯的致命错误。
1、安禄山刚叛乱时,封长清正好从安西回到长安汇报工作,唐玄宗就问计于封长清,封长清就吹牛逼,他到洛阳几天之内就可以拿下安禄山首级。如此自负、如此轻敌的人,玄宗居然把封任命范阳、平卢节度使,派往洛阳抵抗叛军。洛阳城城防是整个大堂最坚固的之一,且有虎牢关天险,王世充据有洛阳城坚持了2年,即便面对李世民这种千古名将,也坚持了大半年。而封长清,带着刚招募的唐军,选择和叛军野战,结果四战四败,四天之内就丢了洛阳,连坚守洛阳城都不可能了。此为罪一。
2、封长清带着残兵败将,逃亡陕郡,碰到了高仙芝、李琬带领的5万唐军,然后就添油加醋,说叛军多么势不可挡,劝高仙芝撤军到潼关驻守。陕郡可是秦汉函谷关所在呀,本身就是天险,撤离陕郡,让叛军轻而易举占领此地,那长安只剩下潼关一个门户了。并且玄宗已经安排河西、陇右军增援陕郡,结果高仙芝还没和叛军打照面就撤退了,彻底打乱了玄宗的布局。此为罪二。
封长清、高仙芝曾在安西都护府共事多年,高对封无比信任,即便边令诚苦苦劝说高,不要撤军,高也没听,这为高的死埋下了伏笔。封长清为何要劝高仙芝撤军呢?我猜应该是想拉高下水,有以上两大罪状,且丢失东都的政治影响太恶劣了,必须有人负责,封应该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如果让高也犯大错,难道玄宗还能将两位大将全斩了不成?结果,玄宗真的选了一个对所有人都是最差的选择。斩杀封长清、高仙芝。
字数有点多,我就简单说说哥舒翰的骚操作。斩杀封高之后,玄宗已经无人可用了,就启用了中风的哥舒翰,哥舒翰到达潼关之后,不想着如何平叛,反而搞起了政治活动。先是伪造了一份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件,玄宗不得已杀了安思顺。然后王思礼劝说哥舒翰,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长安,斩杀杨国忠,这样安禄山就没有了叛乱的理由,哥舒翰对此既没有将王思礼抓住交给长安,也没有反对这个计划。这个消息让杨国忠、玄宗知道了,玄宗感觉在长安数万士兵,名义上协助哥舒翰平叛,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哥舒翰清君侧,杀向长安。哥舒翰当然知道杨国忠、玄宗皇帝的小心思了,然后上书朝廷,要求将这支新建军队划归自己管辖,朝廷没有同意。哥舒翰就以公务的名义,将这支军队的负责任骗到潼关,然后将其杀害,最后兼并了这支军队。想想杨国忠、玄宗皇帝的内心是何其恐惧,刚组建了一直军队,任命了将军,结果你不和皇帝打招呼,直接斩杀帝国将军,吞并帝国军队,这和安禄山有何区别?
现在能够理解唐玄宗为何逼迫哥舒翰出潼关作战了吧,此时哥舒翰对长安的威胁远高于安禄山。不管哥舒翰出关是赢是输,都是有利于玄宗的。然后哥舒翰骚操作又来了,先是恸哭出关,扰乱军心,然后将潼关的守军全部带出去,几乎没有留军队守关。至于为何如此操作,哥舒翰害怕自己出关作战,玄宗皇帝派人来接收潼关守军,干脆全部出关,要死一起死,要是赢了,这些军队也还是我哥舒翰的。最后,被崔乾佑的疲军之计所骗,大军在灵宝被全歼,灵宝就在陕郡,想想封长清所做的孽。灵宝之战大败后,哥舒翰仅剩8000人,原本打算撤回潼关,然后一个胡将火拔归仁,将哥舒翰绑了,投降了安禄山。投降后,哥舒翰马上跪下向安禄山大呼圣人,要为了安禄山劝降自己的老部下李光弼、郭子仪,结果被李光弼回信极尽辱骂哥舒翰没节操,后来被安庆绪所杀。
如果封长清不和安禄山野战的话,而选择固守洛阳,以洛阳的城防,安禄山叛乱是可以在三个月之内平定的。虽然说安禄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但真正叛乱的只有范阳,叛乱发生没多久,平卢就宣布和安禄山划清界限,马上投入平叛战争。李光弼在河北平叛的军队主要就是河东军,如果不丢洛阳,安禄山就被困在河北之地,且当时河北各郡也是纷纷脱离叛军,支持唐庭,不丢洛阳,安禄山叛乱仅仅是唐朝的七国之乱,不会因为安禄山的叛乱终结大唐盛世,也不会有后来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唐、明两朝潼关失守导致哪些后果?
当时唐王朝在西北精锐边军还没回来,而南下的叛军势力正锋,洛阳很快失守,撤退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半路相遇,两人商量先采取守势,退往潼关御敌。正因为有了两人的共同防守,叛军久攻不下,致使安禄山有了撤军的打算,可是玄宗身边的宦官边令诚向来与高仙芝不合,一直向玄宗进谗,诋毁他们和叛军勾结。结果...

唐玄宗不那么昏庸无道,不贬杀哪些名将,何来安史之乱?
而当时的唐朝由于处在太平盛世,军事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唐朝的军队对抗安禄山领导的叛军是根本比不过的。并且在当时唐玄宗还杀了几位对唐朝忠心耿耿的将军,例如: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最后导致唐玄宗还要对抗这场叛乱也没有兵可以用,安禄山成功的发动了安史之乱。

如果唐玄宗不那么昏庸无道,不错杀谁,何来安禄山安史之乱?
如果不错杀四大名将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和著名宰相政治家张九龄,也许就能避免这场安史之乱。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不仅给皇室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还有老百姓也深受其苦,几乎摧毁了大唐王朝。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干儿子,地位尊荣可想而知。再加上他的战功赫赫,是...

封常清打不过安禄山 封常清高仙芝双双被斩
封常清 封常清是唐朝著名将领,虽然长相丑陋,但军事才能还是不错的。封常清是高仙芝的下属,曾随高仙芝征战各国。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与高仙芝被诬告,双双被唐玄宗斩首。封常清打不过安禄山 玄宗问起安禄山谋叛之事,让封常清出个主意。封常清为安慰玄宗,大言不惭地说:"臣请策马渡河,按计算...

有人说唐朝的衰落,起始于唐玄宗娶杨玉环开始,你怎么看?
如果安禄山不和王忠嗣发生矛盾,那么王忠嗣就能够抵挡安禄山。如果边令诚与高仙芝、封常清不发生矛盾,那么他们就能守住潼关。如果杨国忠与哥舒翰不发生矛盾,那么哥舒翰就不会贸然出击。不贸然出击,就不会被安禄山打败。而所有这些矛盾,都是唐玄宗对这些大臣们纵容,甚至参与挑拨的结果。确实,他通过这些...

数日丢失河南的封常清,是因为指挥能力不过关吗?
我不认为唐玄宗和封常清会这么蠢。 当时的情况是:大唐帝国承平日久,突然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叛乱,整个关东军区全部易帜。 在上一篇讲到唐玄宗的应对措施时,我也强调过:唐玄宗意在迅速平定叛乱,所以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唐玄宗绝对会慎之又慎。 或许有人会说:“安禄山的主攻方向未必会是河南,所以唐玄宗不把精兵交...

安史之乱唐玄宗有没有责任
监军边令诚到达了潼关后,就污蔑高仙芝和封常清有谋反之心,于是冤杀二将。此举让唐朝失去了两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又让宦官权力坐大。 之后,唐玄宗又任命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元帅,调兵8万出关平叛。哥舒翰以病重为由推辞,唐玄宗不许,于是哥舒翰只能带兵出征。哥舒翰也认为不宜出战,应该固守潼关。关键时刻,唐玄宗又...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麻烦详细举例并论述,谢谢。
同年,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大败大勃律。754年正月,安禄山入朝。当时杨国忠与安禄山交恶,屡次在玄宗面前言安禄山有反心,玄宗召之,禄山闻命即至,从此玄宗更加信任安禄山。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击南诏,南诏王阁罗凤引唐军深入,唐军后继不给、士卒又多染瘴疫,死亡大半,乃率兵退却,南诏乘机追击,李宓被擒,...

封常清兵败遗表
玄宗在信以为真后,盛怒之下于公元756年1月24日派遣边令诚前往军中执行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命令。封常清在兵败后曾多次上表陈述情势,但未能得到玄宗的接见。无奈之下,他亲自进京,途中已收到剥夺官爵的命令。封常清深知朝廷大臣对安禄山的叛逆抱有不信任,但他仍草拟遗表,希望能有机会向玄宗陈述...

高仙芝,封常清,王忠嗣,哥舒翰,如果联合能不能击败安禄山
然而,安禄山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叛军战斗力也很强。历史上也出现过唐军被叛军打败的情况,例如哥舒翰在潼关的失败。因此,即使高仙芝、封常清、王忠嗣、哥舒翰联合起来,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击败安禄山。此外,历史上的战争结果也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领导人的决策、战争环境和地形等。因此...

开化县13496152388: 安史之乱潼关惨败,哥舒翰有多少责任 -
泰宽龙血: 哥舒翰基本没什么责任,他带兵统兵坚守潼关,安禄山叛军连续攻打半年不克,当时安禄山已经有意回军范阳了,只要在坚守数日即可趁叛军回军之时大破安禄山,可惜玄宗听信谗言连下数道旨意,逼哥舒翰出兵,加上哥舒翰虽是主帅但左右军主将与他一直意见不合,大军无法如臂驱使,终致大败.哥舒翰本人也被安禄山俘虏,后被安庆绪所杀.所以整体来说,潼关大败哥舒翰最多有百分之十的责任.

开化县13496152388: 安史之乱的原因 -
泰宽龙血: 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历时八载,可谓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难,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八年后,乱虽平,可战乱带来的一切已然难以掩盖.加之安禄山,史思明旧部又潘镇割距,使唐皇帝难以中央集权,手握兵权,再也不复当初四...

开化县13496152388: 《封常清谢死表闻》原文及翻译. -
泰宽龙血: 安史之乱,兵战凶危,大宦官监军边令诚这位大人却也想指手画脚一番.这打仗可不是儿戏,高仙芝自然不能听这位的话乱来.这宦官翻脸比翻书还快,按史书的说法就是“易怒而难消”,立马向玄宗皇帝上谗言,把高仙芝、封常清的“败绩”...

开化县13496152388: 安史之乱和高力士有关系吗?
泰宽龙血: 没多大关系. 高力士为人其实是很不错的,没有太大恶行,而且一直陪玄宗,直至死殉. 相较之下,宦官边令诚可是大唐的超级内奸. 最有过错的,当然是玄宗自己太昏庸. 李林甫、杨国忠那么多人都已经说了安必反,他自己执迷不悟. 杨玉环为安胖子洗澡,也有些暧昧不清吧. 蔡东藩说马嵬坡陈玄礼引猱升木,其实应该是太子对杨国忠下的手. 大唐对安史之乱首先的错误是养虎贻患,其次是边事频仍,第三是蕃汉失衡(过多起用蕃将), 第四是失退失据,潼关据守关中本不致糜烂的.边令诚监军催命,害了十余万将士和封常清高仙芝,然后又在长安开关接应叛军入城,他才是真正该唾骂的败类.

开化县13496152388: 唐玄宗为什么要出逃 -
泰宽龙血: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潼关一失,便无屏障,在中央兵力不满8万,加之精锐多潼关一役中覆灭,又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当时领兵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主张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先误杀封高二人,又迫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已无险可守、无兵能守了.

开化县13496152388: 封常清高仙芝被处死之后什么为统帅镇守潼关 -
泰宽龙血: 高仙芝、封常清因太监边令诚在唐玄宗前尽谗言,被处斩.后来,唐玄宗派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在玄宗和杨国忠逼迫下,出关与敌人决战,失败被俘

开化县13496152388: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人类迁徙到长江 -
泰宽龙血: 安史之乱是因为安禄山他作为三个镇的节度使可以完全三个镇的军政大权,而且战斗力很强,刚开始平叛的时候中原的军队多是新招来的新兵蛋子.你妹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临时招来的乌合之众的能打得赢才见鬼了,所以死守潼关是最好的办法 ...

开化县13496152388: 发动安史之乱的目的是啥?
泰宽龙血: 安史之乱 中国唐玄宗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节度使置自唐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唐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

开化县13496152388: “安史之乱”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安史指的是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物? -
泰宽龙血: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