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记》是怎样论述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的

作者&投稿:乐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学记》阐述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
1. 教学相长
2. 尊师重道
3. 藏息相辅
4. 豫时孙摩
5. 启发诱导
6. 长善救失

拓展资料
《学记》是先秦儒家典籍《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全文只有1200多字,言简意赅,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凝练。
《学记》先秦时期学校教育方面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概括为“四兴六废”。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于“四兴”。即防范于未然,及时进行教育,循序渐进而不揠苗助长,博采众长以借鉴、补正。这四点是教育兴盛的成功之道。与此同时,需要避免亡羊补牢、学习起步时间过晚、教学进程杂乱、教学秩序不好,闭门自学而不相互切磋,不尊重朋友而违背师教、闲逛而荒废学业,“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原则:

1、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做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受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

3、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施之谓孙(逊)”,教学必须遵守一定的顺序。顺序可以理解为内容的顺序和年龄的顺序。如果“杂施而不孙(逊)”,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不遢等”。

4、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1、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教育体制的含义: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教育制度的作用: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而不是指一些非教育机构或组织及处于分散和孤立状态的教育机构或组织。

例如,教育制度的实施一般并不涉及家庭、企业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原因就在于这些机构与组织并不是专门化的教育机构或组织,它们只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非专门化的教育影响作用而已。

2、教育体制的作用: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

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把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三、两者的范围不同:

1、教育制度的范围:

(1)为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

(2)各级学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3)为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

(4)为各类在职人员或其他已超过正常学龄范围的人提供的成人教育,如继续教育、回归教育、业余教育等。

(5)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教育体制的范围:

(1)学前教育:指3—6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

(2)初等教育:指6—12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

(3)中等教育: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

(4)高等教育: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5)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 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学记》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它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学记》的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 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 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 ,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 大成"阶段为2年,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
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它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 其业也。夏 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养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学记》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 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 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 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哺等",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
再次,《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 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 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 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学记》是《礼记》中的第十八篇,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的总结性著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而《学记》比它要早许多年。
虽然《学记》仅有1200多字的篇幅,却对教育的地位作用、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学原则等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基本问题,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它使先秦儒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了完美的理论升华,堪称经典之作,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理解、阐释《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我们继承这份宝贵的思想遗产,更好地发挥其现代价值,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学记》中最为重要的或许是教学原则、方法等内容,但我今天所要述评的却是相对较少被人论及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及其对现在的意义。因为那些太多高手发表意见了,我就不去参和了。
《学记》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 学制与学年
关于学制系统,《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区划,来建立学制的设想。这个设想产生于古代的学校制度的传说,但对后来的封建国家兴办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重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就是以此为历史依据。
关于学年,《学记》把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结束,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结束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二) 视学与考试
《学记》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学这一天,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还定期视察学宫。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新生入学,“官其始也”,使学生明确为日后从政而学习的目的。学校还重视学业的训诫仪式;听见鼓声,打开书荚上课,以示敬业;备有戒尺,以作训诫,维持严肃的课堂秩序。
学习过程中,规定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以表示这一阶段学业完成。考查常由主管学校的官员亲临主持。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
第一年“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能力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
第三年“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
团结友爱。
第五年“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老师是否亲密无间。
第七年“视论学取友”,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格者为“小成”。
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大成”。
整个考试制度总体上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
三、我对以上观点的看法
《学记》谈及的按照行政区划来建立学制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可见其的开创性及先进性。在几千年前的战国时代能写出这样的总结性的著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程度,教育思想的日趋成熟。
建立一整套的按照行政区划从低到高的完整的教育行政体系,一来可以像文章所说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来既能满足传授知识的需要,也能满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的需要。
在对不同接受程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等级标准的知识考核中,还对其是否有远大志向、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是否尊师敬业等思想品德进行考核;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营造一种庄重严肃、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校氛围。这样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思想吻合,甚至可以说它比素质教育更加的全面,而且真正将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这在今天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在先秦时代。
但是这种思想只适合当时教育不发达的状态(与现在相比不发达),就当今教育发展的程度而言,这种主张很难推广。原因有我个人认为有以下方面。
首先,其对教育者的要求很高,除了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得当灵活还要道德品质高等,这在当代庞大的教育工作队伍中恐怕比较少了吧。缺乏合格的教育者,其思想自然无从推广了。
其次,考核上,要想通过人际交往来考查道德品质主观性太强了,若通过试卷来考,我觉得考出来的不一定是道德品质,充其量也就算道德认知而已,不一定就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行。
总之,对于《学记》中的思想我们只有经过变通之后,运用于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促进教育进步。不过面对这幅古人所勾画出的教育理想蓝图,我还是深深地为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穿越时空的推断力所折服。以上就是我对《学记》中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一点想法。


东营区18227139914: 《学记》是一篇怎样 -
叶梦苁蓉: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东营区18227139914: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叶梦苁蓉: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学记》(作者: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

东营区18227139914: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什么?
叶梦苁蓉: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写作于战国晚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东营区18227139914: 学记的作者是谁 -
叶梦苁蓉:[答案] 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成篇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

东营区18227139914: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 -
叶梦苁蓉: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学记》,不但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东营区18227139914: 《学记》是怎样的一部著作 -
叶梦苁蓉: 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主张由浅入深.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才能力求上进,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

东营区18227139914: 我想问问什么叫学记 -
叶梦苁蓉: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 郭沫若 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 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东营区18227139914: 浅谈如何抓好教师的思想管理工作 -
叶梦苁蓉: 1.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学记》以托古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

东营区18227139914: 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
叶梦苁蓉: (1)孔子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反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其思想集中在《论语》中.(2)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内容是教学相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