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材论翻译

作者&投稿:亢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的 材论 译文~

天下所忧虑的事,不是忧虑人才不够多,而是忧虑在上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忧虑人才不为国效力,而是忧虑在上者不让他们效力。人才的任用,就像国家的栋梁,得到他们,国家就会安定而繁荣;失去他们,国家就会灭亡且受辱。但是在上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让他们为国效力,这是为什麼呢?这裏有三个偏见。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一辈子也不会有忧患,人才的得失与否,与国家治乱的命运无关,所以便心安理得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最终使国家陷入败亡混乱危险屈辱的境地,这是一种偏见。又有人认为自己的官位俸禄富贵足以吸引天下的人才,他们的荣耀屈辱忧愁悲伤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可以傲视天下的人才,而他们没有不趋附自己的。这样最终也会陷入败亡混乱危险屈辱的境地,这也是一种偏见。又有的人不探求所以培养和选用人才的方法,而是忧心忡忡地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那麼最终同样会陷入败亡混乱危险屈辱的境地,这也是一种偏见。这三种偏见,它们的危害是相同的。不过,当中的用心不是不好,而且还可以讨论失误的原因的,就是认为天下没有人才那种吧。他们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罢了。

  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呢?只是他能把遇到的事情办好、谋画的策略弄好、治理的国家安定昌盛,这就是他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所以,在上者如果不仔细地考察他、慎重地任用他,那麼即使具有如皐、夔、稷、契那样的才智,尚且不能使自己较一般人突出,何况是才智不及他们的呢?世上有偏见的人正说:「身怀特异才能的人,就像放在口袋裏的锥子,它的尖端会显露出来,所以有真才实学而不被发现的事是没有的。」这种人只看见放在口袋裏的锥子,却看不见马房中的良马。劣马和良驹混杂在一起,饮水吃草,嘶鸣啼咬,寻找它们的不同是很少的。等到让良驹拉重车、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鞭策、不用怎麼驾驭,一拉繮绳而千里的路就到了。当这时候,如果让劣马并驾齐驱,即使跑得车轮倾斜、繮绳断掉、筋累骨伤、昼夜不停追赶,还是远远的赶不上,这样良驹和劣马才能分辨出来了。古代的君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而是想尽方法以寻求和试用人才。试用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能力所能及的工作罢了。

  南越的长竹作箭杆,用百鍊的精钢作箭头,用秋鴞的劲翮作箭尾,搭在强弓上而拉满弓,能射到千步之外,即使是凶猛的犀牛,无不立刻被射穿而死。这是天下锐利的武器,武力决胜的法宝。但是如果不适当地使用,用它来敲打,那麼和枯朽的棍棒没有分别。由此可知即使得到天下奇伟杰出的人才,而用不得其法,也和这情况相同。古代的君王知道这个道理,於是仔细衡量他们的才能而审慎地使用他们,使大小、长短、弱强的才能都能配合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如果这样,那麼愚昧浅陃的人也能奋其所知做一些能力所及的小事,何况那些才德兼备、智力超羣的人呢?唉!後世在位的君王没有探求这个道理并且在实际中应用,反而坐说天下的确没有人才,这是没有思考过罢了。

  有人问:「古代的人对於人才是用教育的方法来造就的,而你只讲人才的寻求和使用,为什麼呢?」我说:「在天下的法律制度还没建立前,必须先寻求天下的人才来使用,如果能使用天下的人才,就能恢复先王的法律制度。能够恢复先王的法律制度,那麼天下的小事也会像先王那时候了,何况是教育造就人才的大事呢?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的原因。」

   唉!现在天下大概还有忧虑没有人才的人。我听说,六国实行合纵政策,而辩论游说的人才出现;刘邦、项羽并起争雄,而出谋献策、勇敢善战的人才涌现;唐太宗想要治好国家,而多谋善议、敢於谏诤的人才来辅佐。这样一些人才,在这些君王还没出现时,也不曾被发现。君王假如想得到他们,他们就来到了。现在只忧虑在上者不去寻求人才、不用人才罢了。天下这样广大,人才这样众多,如果说的确没有人才可用,我是不会相信的。

原文:
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翻译:
世上的目光短浅的人说:“一个人如果自身怀有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囊中,它的尖端立刻会钻到外面来,所以不存在具有能力却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这家伙只看到锥子处于囊中,却显然没有看到马在马厩中的情形。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牙齿,从此之中寻找马的本领的人大错了。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的驾驭,缰绳晃一晃,千里的路程已经走完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一道,那么即使劣马将轮子弄倒,将缰绳扯断,筋骨受伤,日夜兼程地追赶,也是远远地不能赶上的,在这样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

国家的危机,不在于能人不多,而在于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在于官员无所作为,而在于统治者不让其作为。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国家可以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然而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官员有所作为,为什么?有三个失误。为首的误解,是统治者认为“以我在位就可以免除国家灭亡、受辱的危机,一辈子国家都不会出现危机,所以人才无论有没有都不会改变国家兴衰的命运”,所以不在意人材,而最终是国家进入失败混乱受辱的危机,这是一个失误。又或者说“我所赋予的官位财务可以吸引国家的能人,他们的光荣耻辱担心悲伤都是我说了算,我可以骄傲的看着国内的能人,而他们都将依附到我身边”,则也会最终是国家进入失败混乱受辱的危机,这也是一个失误。又或者不寻求培养选择人材的方法,而主观的认为国家其实没有人材,最终是国家进入失败混乱受辱的危机,这也是一个失误。这三种失误,对国家的造成的损失是一样的。然而并不是有恶意,都应该要批评他们的错误,就是以为国家没有人材而已。但有意地不希望运用国家的人材,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人怀有特别的才能在身上,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和良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粮,嘶鸣啼叫互相啃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它的马是没有的啊。到了它牵引着沉重的车子,走不平坦的道路,不需要多次鞭打它,也不需要繁多地驾驭,只要一拉它的缰绳就已经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一起赶路,那么(那劣马)即使倾覆了车的轮子,断了缰绳,损坏了筋骨,日夜追赶,遥远得已经赶不上了,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

世上被蒙蔽的人才说:“人怀有特别的才能在身上,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和良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粮,嘶鸣啼叫互相啃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它的马是没有的啊。到了它牵引着沉重的车子,走不平坦的道路,不需要多次鞭打它,也不需要繁多地驾驭,只要一拉它的缰绳就已经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一起赶路,那么(那劣马)即使倾覆了车的轮子,断了缰绳,损坏了筋骨,日夜追赶,遥远得已经赶不上了,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


北林区15668665614: 求助王安石的《材论》翻译!! -
单平复方: 世上的目光短浅的人说:“一个人如果自身怀有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囊中,它的尖端立刻会钻到外面来,所以不存在具有能力却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这家伙只看到锥子处于囊中,却显然没有看到马在马厩中的情形.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牙齿,从此之中寻找马的本领的人大错了.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的驾驭,缰绳晃一晃,千里的路程已经走完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一道,那么即使劣马将轮子弄倒,将缰绳扯断,筋骨受伤,日夜兼程地追赶,也是远远地不能赶上的,在这样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自己翻译的,有些意译了,尽量不要一字字的对照.

北林区15668665614: 《材论》的解释 -
单平复方: 原文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①?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②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④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

北林区15668665614: 王安石《取材》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的翻译 -
单平复方: 译文:要想得到别人称职,不失士,不荒谬的举措. 《取材》王安石(节选) 原文: 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

北林区15668665614: 《材论>的翻译 -
单平复方: 世上被蒙蔽的人才说:“人怀有特别的才能在身上,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和良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粮,嘶鸣啼叫互相啃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它的马是没有的啊.到了它牵引着沉重的车子,走不平坦的道路,不需要多次鞭打它,也不需要繁多地驾驭,只要一拉它的缰绳就已经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一起赶路,那么(那劣马)即使倾覆了车的轮子,断了缰绳,损坏了筋骨,日夜追赶,遥远得已经赶不上了,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

北林区15668665614: 急求!王安石《取材》的译文 -
单平复方: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

北林区15668665614: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的意思是什么? -
单平复方: 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伤仲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

北林区15668665614: 王安石传翻译 -
单平复方: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他父亲是王益,官做到员外郎了.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看过的终身不忘.他写作文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漫不经心,等到写完了,看见的人都佩服他作文写得好.他朋友曾巩把他的作文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也对他赞赏有加..........王安石还没做大官时,就已经名震京师了,他性格不喜欢华丽的东西,非常节俭,有时候衣服旧了不洗,脸脏了也不洗,世上人大多认为他贤能.四川人苏洵却一个人认为:“这样不近人情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大奸臣的.”苏洵写了《辩奸论》这篇文章来讽刺王安石,说王安石是王衍、卢杞两个人的合体.

北林区15668665614: 翻译文言文 王安石传 -
单平复方: 王安石,临川(今江四抚州)人,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此处应没有“巩”字)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

北林区15668665614: 文言文王安石变法译文 -
单平复方: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是这个么?

北林区15668665614: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什么意思 -
单平复方: 材通才,"材人"意思为有才能的人 这是 王安石 《伤仲永》文的评语 意思是说:他的才能和通慧是来自于天生,且比其它人要多的多,一时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不向别人学习的缘故(大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