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天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别让每个小组2、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较:(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评析: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有效组织观察活动的前提。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者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小猴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谈话:刚才每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顺序(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察,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察后,组织反馈。

  继续换位观察,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猴。

  提问:通过刚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换位观察,并找到相应的视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3、学会判断。

  谈话: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也为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谁拍的吗?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判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怎样想的)

  [评析: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累的观察经验,通过想像判断每一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把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看到的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加深了学生对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这样的茶壶,(出示茶壶)像这样放在桌上,(放在一个小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

  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指出自己看到的视图。

  提问:你能说出你们组其他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壶嘴和壶把的朝向判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四、课堂总结

【篇二】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篇三】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3、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你还认识这些图形吗?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启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三个图形,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有4条边)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1)摸一摸、数一数。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一张长方形纸,(出示长方形纸)摸一摸它的边,再数一数有几条边。

  要求:再拿出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摸一摸、数一数,看看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几条边。

  谈话: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四条边,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呢?请小朋友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数一数。

  学生活动后反馈。

  谈话:刚才的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2)练习。

  ①认一认。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略)。

  ②找一找。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你能从周围找到一些四边形吗?(数学书的封面等)

  ③围一围。

  谈话: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吗?先想一想怎样围,再和同桌交流。

  (3)小结。(略)

  [评析:通过摸一摸、数一数、找一找、围一围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由认识规则的四边形到认识不规则的四边形,有层次地展开教学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既有利于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又为学习其他多边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信里有一些纸片剪成的图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先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再把它们分成两类。

  反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五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六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

  提问:有五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有六条边的呢?

  出示教材第二个例题的四个图形。

  谈话:数一数这几个图形,每个图形分别有几条边?是几边形?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它们都是多边形,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都是多边形。(在课题旁板书:多边形)

  谈话: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多边形还会有哪些形状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是的,多边形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它们。

  [评析:在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用类比、迁移的方法,使学生轻松地认识了五边形、六边形,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巩固拓展

  1、围图形。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2、搭图形。

  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搭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5、第五课时《用数学》(1)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B)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一年级已学习如何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篇】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范文【三篇】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8—63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怎么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什么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什么内容如下:1.边界特征:长方形有四个边,在每一对相对边上的长度相同,且夹角为90度,因此其中任意两边可以确定一个长方形。2.对称性:长方形具有两条对称轴,分别穿过中心点且垂直于彼此的两个对面,这意味着如果将一个长方形固定在一个点上旋转180度,则它看起来与原来完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的重点内容,公式?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数松果》教学反思
篇二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以及主持教导主任和数学教研组工作。由于二年级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针对本班学生好动、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行为习惯差等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

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

永红区19256032309: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谁能说的详细些?谢谢
仉黄谓立: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学 1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A 观察与测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B 分米和毫米 《长度单位—练习一》教学设计 毫...

永红区19256032309: 百度二年级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

永红区192560323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有多少块糖》教案 -
仉黄谓立:[答案] 、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多少块糖,希望你们能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糖块的个数. 板书课题:有多少块糖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领读,生跟读.要想完成目标,就要靠大家自己努力,自学完成,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

永红区192560323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

永红区1925603230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例4.P76做一做,P77做一做,练习十七的第一题.\x0d【教学目标】:\x0d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

永红区192560323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

永红区19256032309: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量教室有多长教案及课后反思 -
仉黄谓立:[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教...

永红区19256032309: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怎样教学 -
仉黄谓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 1 时=60 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 习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交...

永红区19256032309: >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 苏教版二年级上: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答案] ·二年上数学《物体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二年上数学《物体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眼力游戏导入,导入课题 教师课件出示一副视觉图片,如下: 师问: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同学们谁的眼力好!图片中线段AB代表.·...

永红区192560323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一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
仉黄谓立:[答案] 第2课 一分有多长 一、课题:一分有多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