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赏析

作者&投稿:针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文
【作品赏析】: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

《望洞庭湖》古诗全文及翻译内容是什么?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

春望赏析
词语赏析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年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

杜甫春望赏析
杜甫春望赏析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通过描写唐代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长安经过战争导致的极度破乱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对战争的痛恨,对国家兴亡的担忧,表达了心中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春望》春望国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通过使用“辅”字,描绘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望”字将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联系起来,似乎站在三秦之地,远眺蜀地,这一手法不仅拓展了诗的意境,也减少了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使人感觉到两地并不遥远。这个起笔不仅展现...

艾青 盼望 赏析
诗人对他们的生活很熟悉,完全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写。而这首诗,却极其巧妙地只选了这样一个角度:以锚为中心,写起锚和抛锚。锚,是船上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起锚和抛锚,又是海员生活的两个最富代表性的两个动作。起锚,意味着一次新的航行开始了,抛锚,意味着一次航行结束了。诗集中地写起锚和抛锚...

杜甫《春望》赏析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城 〉到〈山河 〉,由〈 满城到花鸟〉。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境赏析】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

杜甫春望的赏析
全文赏析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

靖安县19433914511: 古诗词赏析 杜甫《春望》 -
羽审必仙: 望 大 小 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靖安县19433914511: 春望古诗词赏析 -
羽审必仙:[答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 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

靖安县19433914511: 古诗词赏析 杜甫《春望》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 -
羽审必仙:[答案] 望 大 小 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

靖安县19433914511: 《春望》赏析 -
羽审必仙: 【感诗句】因为伤国事,见到春日花开烂漫,反而使人流泪.【恨别句】和家人离别很久,听到春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这种反修饰更能体现到诗人的内心思想.

靖安县19433914511: 春望 杜甫的诗的鉴赏 -
羽审必仙:[答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

靖安县19433914511: 春望诗词赏析100 - 200字之内 -
羽审必仙:[答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

靖安县19433914511: 求春望的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羽审必仙:[答案]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

靖安县19433914511: 诗歌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羽审必仙:[答案] 第1题,考查律诗的常识.颔联 颈联第2题,考查作者及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杜甫 感时伤别、忧国思亲(应从对国家、对亲人两方面考虑)第3题,荒凉、萧索第4题,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

靖安县19433914511: 《春望》的赏析是什么?
羽审必仙: 《春望》 赏析:忧时伤乱,是杜甫安史之乱之后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这首诗即景伤春,用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和家恨融为一体来进行展现,...

靖安县19433914511: 关于《春望》杜甫的赏析. -
羽审必仙: 1、“恨” 山河城池 草木花鸟 2、“破”字开篇即点出本诗之写作背景,是于安史之乱后,国破城摧、社稷倾颓之时,与随后而来的“山河在”两相呼应,山河犹在,家国已破,更显悲凉之意.另外“破”字还有凌乱萧索之意,放于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深”字乍看仿佛直写草木,无关情感,其实不然.春已来临,若当盛世,城中本应熙熙攘攘,行人接踵,而今呢?作者没有明写萧瑟颓败,只用了三字“草木深”,深深草木,掩人行迹,城池之内,荒草丛生,着一“深”字儿悲意全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