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经书问题之太平经

作者&投稿:聂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家经书的问题~

可以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它是宇宙的本原,万物都属出于它的变化和运动。下篇阐述了老子的处世哲学,道出了人事的进退,这其中就包含长生之道。
除了《道德经》外,还可以看看《太平经》、《抱朴子》和《道藏》等。
《太平经》出自东汉末年的于吉。这本书思想内容复杂,主要是继承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和仙家方术,借此建立其宗教神学庞杂的理论体系。此外,还假托神仙之口,提出了血多改良政治、挽救社会危机的主张。
《抱朴子》始完成于葛洪,它分为内篇和外篇两篇。内篇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消灾去病,外篇主要是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总的来说,该书将玄学和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箓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当然,道教发展道后期还有一些典籍,如《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等。

成书于汉代的《太平经》,据史书记载,共有三种:一是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自称是天帝真人赤精子传授;二是东汉顺帝时问世的《太平清领书》;三是顺帝时张陵所得的《太平洞极经》144卷。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平经》,是《太平清领书》。有关《太平经》一书的最早记载是范晔的《后汉书》。《后汉书·襄楷传》说,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书曰: 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一作干吉)神书,不合明听。 《襄楷传》又说: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 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说: 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照李贤的说法,神书即是《太平经》。这部神书是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但得之于何时、何人,都没有交待。晋葛洪在《神仙传》中说得之于 天仙.他说: 宫嵩(即宫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书百余卷。师事仙人于吉。汉元帝时,嵩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缣朱字《太平经》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嵩。 说《太平经》为天仙所授,显然是不可能的。唐王松年《仙苑编珠》卷中引《神仙传》佚文说:于吉,北海人也。患癞疮数年,百药不愈,见市中有卖药公,姓帛名和,因往学之,乃授之素书二卷,谓曰:' 此书不但愈病,当得长生。' 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 就是说于吉从帛和处得来的《素书》二卷即《太平经》,自己再敷衍成一百七十卷本。但帛和的《素书》二卷从哪里来,没有说明。唐人撰述的《太平经复文序》则造了一个《太平经》的传授过程: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于吉。于吉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和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于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这里所说的《太平本文》,就《神仙传》所说的《素书》二卷。从以上可以看出,《太平经》不是一人一时写成的,而是从西汉末年到东汉顺帝时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成的。同时,《太平经》与汉代的其他两本《太平经》也有一定的关系。先看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据《汉书·李寻传》: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 甘忠可弟子夏贺良向衰帝所陈说的: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等等,襄楷上书则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 可见两者的说法颇相似。甘忠可之书是借着 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的名义的,《太平清领书》则以天君、太上为最高的神,大部分内容是以天师与六方真人纯师徒问答的形式叙述的。两者的形式也基本相同。从甘忠可与于吉、宫崇的籍贯看,其地域亦相近。这些说明,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书》是从甘忠可的十二卷《包元经》发展而来的。至于《太平清领书》与《太平洞极经》的关系,据梁孟安的《道教义枢》说,张道陵曾得太上授与《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可能是《太平清领书》的另一传本。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亦沿此说,并交待说: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 可见两种《太平经》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总的来说,《太平经》一书即是汉代的《太平清领书》,后来收入《道藏》,今已残缺不全,原书一百七十卷,仅残存五十七卷。今人王明先生,以现存《道藏》本《太平经》为依据,参照《太平经钞》及其他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补,编成《太平经合校》。 《太平经》行世后,由于其传播者、传播区域及时代的不同,出现过多种卷数不同、经名不同的传本。南朝梁孟安排在所著《道教义枢 ·七部义》中说:“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其《洞极经》者,按《正一经》: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日。”意即张道陵曾有《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唐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已部、庚部;《太平经》卷四十一、卷四十八中皆有解释“太平洞极”之经的文字。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四辅》也说:“凡君在位,轻忽斯典,然其卷数或有不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足见《太平洞极经》是确实存在过的,南梁时尚有流传,至宋代便已流失殆尽,仅存书目。孟安排与张君房也都说此二经内容“并是”,经名不同而内容一样。据饶宗颐《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校笺》论证,《想尔注》多处演“太平”、“守一”等义,实乃以《太平经》之义旨解释《老子》。这也说明张陵确曾有与《太平经》内容相同的《太平洞极经》。近代著名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曾谓《太平青领书》与《太平洞极经》是一经而二名。我认为此说极是。现引述《太平经》中有关解释经名的文字以为证明:卷四十一: “此道道者,名为洞极天地阴阳之经,万万世不可复易也。”“洞者,其道德善恶,洞洽天地阴阳,表里六方,莫不响应也。……其为道乃拘校天地开辟以来,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简得其善者,以为洞极之经”。卷六十七: “此乃天上太古洞极之道,可以化人”。卷六十九: “周流天下,上下洞极”。卷八十八: “今天师言,乃都合古今河洛神书善文之属,及贤明口中诀事,以为洞极之经”。“使众贤明共集次之,编以为洞极之经”。“使众贤诵读,此当为洞极之经竟者”。卷九十一: “上第一善者,去其邪辞,以为洞极之经”。“以神文圣贤辞,下及庶人奴婢夷狄,以类相从,合其辞语,善者以为洞极之经”。“天怨地咎,国之害微,立洞极经文”。卷九十六: “究洽洞极七竟,以类次书文使相得,灾悉灭亡,致洞极之吉文”。卷九十八: “其大也则洞至无表,其小也则洞达无里,尊则极上,卑则极其下。……然吾乃为太平之君作经”。卷一百零二: “大集具正事,考本天地之根,以除天恐地咎国之害,立洞极经”。卷一百二: “故施洞极之经,名为太平。”卷一十五至一百十六: “今天上皇平洞极之气俱出治,阳精昌兴……真人务顺吾书言,刑自绝”。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 “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以为洞极之经”。上列引文足证:《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系一经二名,只是由于传播地区不同,卷帙有所取舍和调整,在天师道名《太平洞极经》,在太平道则号《太平青领书》。汉末以后,《太平经》又有演变。南梁孟安排《道教义枢》中说,襄楷向汉桓帝献《太平经》, “帝不信之,其经遂隐”。到汉灵帝时,太平道张角“颇有其书”。到晋时,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遐览篇》中著录《太平经》五十卷、《甲乙经》一百七十卷。《太平经》卷五十中说:“可知吾书,犹天之有甲,地之有乙,万世不可易也。”又该经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部,故《甲乙经》很可能是《太平经》的别称。⑴五十卷之《太平经》,则又另一《太平经》传本。南北朝时,《太平经》仍隐于民间。据《道学传》第十五卷中说,南梁东海丹徒人桓闿,曾在民间求得《太平经》一部,其师陶弘景认为“此真干君古本”。《云笈七签》卷六《四辅》亦载陈宣帝时周智响取得《太平经》,并在至真观开敷讲说,自此以后,《太平经》便又行世。到唐末,间丘方远节录《太平经》,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部,每部节录原经十七卷成一卷,编次为《太平经钞》十卷。⑵南唐沈汾《续仙传》及宋贾善翔《犹龙传》述说闾丘方远诠《太平经》三十篇。宋邓牧《洞霄图》卷五中又说闾丘方远“钞为二十卷”。这里所说十卷、二十卷、三十篇,实际上都是指《太平经钞》,因《太平经》原文节录分为十部,每部一卷,则为《太平经钞》十卷;如按每部节抄分为上中下三篇,则共为三十篇;如按每部节抄分为上下两卷,则共为二十卷。由于传本分篇、卷的方法不同,故有此三种说法。闾丘方远除节录《太平经》,编次《太平经钞》十卷外,他还从《太平经》中选抄辑成《太平圣君秘旨》,其内容论述精、气、神之关系,辑存守一之方法甚多。《宋史·艺文志》所著录的闾丘方远《太上经秘旨》及宋贾善翔《犹龙传》所称《太平秘旨》,均为此书别称。关于《太平经》本身,宋《四库阙书目》及《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为“襄楷《太平经》一百七十卷”。这是误将向汉桓帝献“神书”的襄楷,当作为该经的造作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说:“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太平经》一百七十卷”。元赵道一《仙鉴》也说:“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这说明《太平经》一百七十卷到元代还是完整存在的。及至明代,《太平经》便残阚严重了,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及明李杰《道藏目录详注》都说《太平经》只存:卷一至十四,卷三十五至五十,卷五十一至九十(内有缺卷),卷九十一至一百七(内缺九十四、九十五),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九。这说明《正统道藏》中只存《太平经》八十七卷,除去外字号一至十卷为《太平经钞》,则实存本文仅七十七卷。迨至近代,涵芬楼影印《正统道藏》,较之原刻本《正统道藏》中《太平经》卷帙,则又更为残缺,只存下五十七卷,即:卷三十五,卷三十六至三十七,卷三十九至五十五(五十一与五十三同卷,缺五十二),卷六十五至七十二,卷八十六,卷八十八至九十三,卷九十六至一百四,卷一百十四,卷一百十六至一百十九。另卷一至卷十,乃是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为什么又短缺了呢?因涵芬楼影印《道藏》是照北京白云观所藏明英宗赐《正统道藏》影印,而白云观所藏《正统道藏》已有散失,因而影印本也随之短缺了。近代学者王明先生,根据多种道教经书及有关史籍,参照合校,编著了《太平经合校》,基本上还原了《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的轮廓与内容,这对于宗教史及思想史研究是一大贡献。

南无佛说太平经 救苦救难观世音
观音菩萨度凡人 四季八节保太平
家门清净解灾星 日日弥陀门下坐
救苦救难观世音 大慈大悲金刚经
五斗六司寿生经 南斗北斗八卦经
三十六万佛佛佛 玉皇坐殿大天尊
增福增寿保长生 大慈大悲高王经
救苦救难妙沙经 天上步步是黄金
地上步步是神明 双龙抢珠保太平
佛有荷花佛陀心 衣冠整整拜观音
大慈妙法莲花经 莲花台上拜观音
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
民间信仰造的经 杂合佛教道教的信仰 确实是 太平经

去世后的回报,一般人是安全的,后来直接死于安全返回是不正常的事情。除非你是指挥偷的书或尸体,你们国家的的国王雕像鸡蛋,完整的。这种事情肯定是玩的人少,毕竟是做任务,没有特别的大屠杀,并完成任务,直接回

《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就穷、自食其力。

去世后的回报,一般人是安全的,后来直接死于安全返回是不正常的事情。除非你是指挥偷的书或尸体,你们国家的的国王雕像鸡蛋,完整的。这种事情肯定是玩的人少,毕竟是做任务,没有特别的大屠杀,并完成任务,直接回

去世后的回报,一般人是安全的,后来直接死于安全返回是不正常的事情。除非你是指挥偷的书或尸体,你们国家的的国王雕像鸡蛋,完整的。这种事情肯定是玩的人少,毕竟是做任务,没有特别的大屠杀,并完成任务,直接回


道教成立的时间与太平教成立的时间
4. 太平道的名称来源于《太平经》,该经书主张并追求实现世界太平。它详细阐述了太平道的信仰和主张,是太平道的核心经典。5. 《太平经》中提到:“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近在胸心,周流天下。此文行之,国可安,家可富”。这表明太平道强调的是简明的教义和国家的繁荣安定...

道教常识答问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 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

张角所创的道教:(太平道)现在还有吗?
1、道教并非由张角创立,其始祖通常被认为是张道陵,他在东汉时期创立了五斗米道,被视为道教的奠基人。2、同样地,太平道也不是张角所创。太平道的创立归功于甘忠可,他在汉成帝时期活跃,著有《包元太平经》,被认为是道教的第一部经书。3、太平道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消亡,但它的经典《太平经》至今...

甄_回宫的时候送了一本什么经书给主持
手抄太平经。剧中演到要到甘露寺外时,熹妃甄_屏气立威,送住持两本手抄太平经,让莫言接替静白为监寺,并赐静白师太二十板子略作无赖甄_偷盗的惩戒。所以甄_回宫的时候送了手抄太平经给主持。

道教有那些经典著作?谢谢!
《周易参同契》是关於炼丹术的最早理论,被后人称为「丹经王」.《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太平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曾有齐人甘忠可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太平经》的宗旨,为兴国广嗣之术,是讲「气」以养长生,则为生命存在和长生方法。《太平经...

道家必背经书
这些戒律虽然内容相近,但由于产生时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对戒律的理解和观点存在差异,但其宗旨是一致的。涉及的十三部经典包括:《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老子想尔注》、《老子中经》、《黄庭经》、《太平经》、《玉皇经》、《黄帝阴符经》、...

道教有那些经书
道教的经书有:《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老子想尔注》、《老子中经》、《黄庭经》、《太平经》、《玉皇经》、《黄帝阴符经》、《清静经》、《悟真篇》、《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太平经...

太平道与道教的关系
但多认为太平道借用了五行循环学说,想以尚黄的土德来取代火德的汉朝,而之所以说“岁在甲子”,固然是因为起义日期预定在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更因为《太平经》中说:“凡物生者,皆以甲为首,子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六十年的轮回之中,甲子年正是一个“元气初生,万象更始”,旧世界将死去,而新世界...

道教三清的三清简介
在人皇时,号盘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为之道。”按照这种说法,则是三洞经书,皆由老子所造作。不仅如此,甚至还说:“老君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秘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者,太山一毫芒尔。”这就是说,三洞之外的众多...

张角所创的道教:(太平道)现在还有吗?
1、道教不是张角开创的,目前公认的道教鼻祖是张道陵。2、太平道也不是张角开创的。3、太平道基本上在南北朝时期就逐渐湮灭了,但太平经一直流传至今 太平道的开创者叫甘忠可,汉成帝时期山东人,曾经写过一部《包元太平经》,是公认的道教第一部经书,也标志者太平道的问世。甘忠可被杀后,弟子们就...

黑河市15547223073: 道教真正意义上第一部经书??? -
离侦健朗: 道教和道家是有着非常本质性的区别的.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是先秦诸子中道家的思想著述,并不是道教的.只是张道陵创立道教之后,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

黑河市15547223073: 佛教太平经原文 -
离侦健朗: 《太平经》为道教经典.《太平经》.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一名《太平清领书》.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东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张陵《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均已佚.《正统道藏》所收《太平经》仅残存五十七卷,另收唐末闾丘方远《太平经钞》十卷及《太平经圣君秘旨》(详见百度百科)

黑河市15547223073: 太平清领是谁写的? -
离侦健朗: 太平清领书也有一套自己的长生不老的修道理论和方法.它认为所有人都有成仙的可能性,认为人的生命是精、气、神的结合,因此需要'爱气尊神重精'.不仅要养性与积德... 摘要 《太平清领书》又名《太平经》,共170卷,是道教的一部重...

黑河市15547223073: 佛教太平经经文求佛保太平的经文怎念 -
离侦健朗: 佛教是人本主义思想,愿你告别金银铜铁泥巴的雕刻,归回真理的源头,回到耶稣基督里面,真正创造宇宙,万物,人类的上帝面前,得复活和永生.耶稣爱你.

黑河市15547223073: 道教最上承经书都有哪些? -
离侦健朗: 《中华道藏》就有所有的道教经典 《道德经》、《南华经》(庄子)、《冲虚经》(列子)、《太平经》、《黄庭经》、《养 性 延 命 录》、《坐 忘 论》、《太 上 感 应 篇 》、《太 上 老 君 内 观 经 》、《抱 朴子 内 篇》、《老子想尔注》、《泄 天 机》、《玄 珠 录》、《玉 皇 经》 等等,道教的经典很多,道家的经典也是道教的经典

黑河市15547223073: 道教经书的作用是? -
离侦健朗: 由于道教内容庞博和宗派不同以及研究道教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划定,在此.仅就道教的一般情况而言.在道教经书中《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经》主要论述“道”和“德”两个名词的涵义.强调“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从而展开道家...

黑河市15547223073: 三洞经书目录包含了哪些书籍? -
离侦健朗: 陆氏《三洞经书目录》只包括了上清等三派经典,三洞之外,其他流派的经书尚多,如汉末的《太平经》、《正一经》等.由于三洞分类法还不足以统辖各种道教经典,因此又很快设立了新的类别,即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四辅”.以三...

黑河市15547223073: 道教佛教中什么经书较大,分别叫什么名字,有人知道吗?现实的寺庙中有吗? -
离侦健朗: 佛教最大部头的经典可能是《大般若经》,好像总计六百多卷吧.全部念一遍日夜不断都得一个月. 道教长篇经典不多,但有部《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中体量较大也影响较大的,就是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那个经.

黑河市15547223073: 道教第一篇经书 是叫什么名字?是谁所著 -
离侦健朗: 这个不好说!都说自家的经书是开天辟地之宝经!这个要找真正的老道来回答..不过也不一定能回答的上来!不过,道德经的确被尊为道教无上经典...

黑河市15547223073: 常念的佛经有哪些 -
离侦健朗: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金刚经》、《圆觉经》、《药师经》、《地藏经》、《华严经》之《普贤菩萨行愿品》和《净行品》、《妙法莲华经》之《普门品》、《楞严经》、《心经》、《八大人觉经》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