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作者&投稿:牧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红藕香残玉簟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③来?雁字④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据有关记载,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的第三年,即宋微宗赵佶崇宁二年(1103),诏禁元祜党人子弟居京。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上一年七月,被列为元祐奸党,这样刚刚二十岁的李清照,被迫随娘家返回原籍济南府章丘明水(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县明水镇) ,遂与丈夫分离。这是《一剪梅》一词写作的大致背景。至于具体背景,论者往往引述这样一段话: “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琅嬛记》)这一记载似是而非,“负笈”是读书,那时赵明诚本来“在太学作学生” (李清照语),“太学”在汴京,其往何处“远游”?可以断定《琅嬛记》征引的这条材料完全是附会之辞。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剪梅》不是爱情词,相反,这是一首难得的表达伉俪情深的佳作。它的具体写作时间当是崇宁二年的深秋,此时作者回原籍不久,为寄赠远在汴京的丈夫而作是词。
  首句的“红藕”是《漱玉词》中常见的意象。同一种自然物,在 《如梦令》中叫做“藕花”,在《怨王孙》中是“已成”的“莲子”,曾给人以清新、愉悦的美之享受,而这首《一剪梅》中的“红藕”,其“香”已“残”,给人以衰败凄凉之感。原因是: 当“藕花”和“莲子”作为审美对象映入作者的眼帘时,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其心绪与审美的对象特征,形成一种对应同构关系,基调自然是欢欣向上的。而“独上兰舟”时的作者,已经尝到了社会政治的苦果,年纪轻轻地被人从幸福的爱情伊甸园中赶了出来,她与新婚不久的丈夫活像一对被闷棍打散了的鸳鸯,其心情之凄苦不言而喻。那么,“红藕”的残香、凉嗖嗖的竹席,不正是其内心感受的物化吗? “轻解罗裳”二句承上启下,说明时届深秋,一个身着罗裙、身分高贵的女子,白天独自登上木兰之舟,原以为可以消愁解闷,不料看到的却是香消色褪的残荷; 夜晚“月满西楼”,她还未能入眠,心里盘算,“云中”飞过的大雁,能不能带来一封丈夫的书信呢?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用今天的话说,岂不是作者对“鱼雁效应”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观照吗?说真的,也只有借这种“两地书”,才能对两颗受伤的爱心有所慰藉。
  “杨花入水化为萍”,一般理解为暗写男女情事,有人用以比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深层寓意。其实二者不尽相同,“杨花”句侧重于自然形态,而“花自”句则喻人生的一种感受,具体说就是用落花流水这种无情物,反衬其伉俪情深。此词上片写作者触景生情,不论白天夜晚,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丈夫。下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谓这种“相思”是双向同构的。用作者的口气说就是:丈夫也在同我思念他一样地思念着我,两个人同时受到这种“相思”的折磨。话说回来,这种“两处”分担的“闲愁”,毕竟比那种单相思好受得多,想到对方也在同样思念着自己,心上不是会涌出一种幸福感吗?关于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擅朋友之胜”的种种佳话,说不定正是从这种彼此一往情深的描绘中生发出来的。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人谓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当然是可能的。作者不仅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就是被她揶揄为 “贫家美女”的 《淮海词》 ,其 《漱玉词》 也不时有所取意。至于对 《诗经》 、《古诗十九首》 ,以及对鲍照、李商隐、韩偓、苏轼等人的作品更是多所借鉴,并时有青蓝之胜。这里 “此情”三句之于范词,更有新巧与质拙之别。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言之,恐怕李清照对伉俪睽违之苦,有更切身体会,何况她与赵明诚合卺只有二年多,因为政治上受到株连,才不得不与丈夫分离,这种非同寻常的新婚之别的痛苦,是难以摆脱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十分准确地刻画出爱侣间的相思深情。 总之, 这首 《一剪梅》 不愧为有篇又有句的脍炙人口的爱情词。


《剪梅》宋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剪梅》【内容】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它描写了两位饱受...

关于诗句梅的议论作文
他们经常促膝对坐,共同鉴赏碑帖。共同的文学爱好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可是没多久,赵明诚外出求学,只有李清照独自1人在家,不免思念远行的丈夫,遂将相思之情诉诸笔端而作了极其典雅隽永、清新细腻的《1剪梅》。 《1剪梅》是她直接抒写自己的闺中之情的佳作,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与众不同。 词的上...

急求:这一剪梅怎么写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关于想走向远方的诗句
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 简单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哲理深透的诗歌。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它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永远的沉寂,人生苦短,想奋斗。尽管往想去的地方去,既然目标是地平线,就把寒风苦雨抛在身后,人生,就应该这样去追求。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请点击【采纳为最佳答案】 谢谢!

一剪梅网名是什么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

有哪些赠别诗,写景诗,叙事诗,励志诗,哲理诗?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原文翻译与赏析
【原文】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渡扬子江原文_翻译及赏析
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宋代·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 秋霁·江水苍苍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

陈毅诗词红梅
《红梅》是陈毅《冬夜杂咏》中的一首: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冬天到来的时候,其他的花都耐不住寒冷而凋谢了看不到踪迹,只有红梅不畏严寒,迎霜傲雪地绽放。一般拿红梅喻人,赞叹不畏困难险阻的品行。借物寓人、托物言志...

峨眉秋月轮的诗句 关于轮的诗句
—— 李清照《Yi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羌管悠悠Shuang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Fan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Wan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Jia傲·秋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Bu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Hua秋月何时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Ren间?转朱阁,低绮户,...

武川县17069551997: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简短一点不要太多就行 -
戈咱泰威:[答案]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1]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

武川县17069551997: 李清照的"一剪梅"诗词... -
戈咱泰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武川县17069551997: 一剪梅李清照赏析100字 -
戈咱泰威: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

武川县17069551997: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和译文 -
戈咱泰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武川县17069551997: 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短) -
戈咱泰威: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武川县17069551997: 诗词鉴赏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 -
戈咱泰威:[答案] 你是典型的景情不分了.大多数诗词都是情景交融的,会让人产生以情代景的习惯.首先分析这首诗的景.景在上半阙,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

武川县17069551997: 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
戈咱泰威: 作品内容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一剪梅 内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品注释 注释 ①玉簟:...

武川县17069551997: 李清照《一剪梅 》鉴赏 -
戈咱泰威: 这首词是写闺情的.这首词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它草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

武川县17069551997: 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越短越好)
戈咱泰威: 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

武川县17069551997: 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
戈咱泰威: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