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简介曾侯乙编钟介绍

作者&投稿:歧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曾侯乙编钟为东周时期(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姬姓曾国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体现了周王朝治国基础的礼乐制度。总重2567公斤,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

2、曾侯乙编钟是考古所见最大、最重、音乐性能最完好的打击类乐器。全套编钟重5吨,共65件钟,十二律齐备,每件合瓦形钟均能演奏呈3度音阶的2个音。编钟上的铭文记录了一部金光闪烁的乐律经典。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的礼乐重器,也是国家一级的文物。它钟架长748cm,高度大约是265cm,一整套一共有65件,分为三层,8组。最大的钟通高152.3cm,重量在203.6kg。曾侯乙编钟是什么时候的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的礼乐重器,也是...

有关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的资料
战国早期著名的青铜乐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发掘揭示了众多埋藏在地下的珍贵文物。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的诸侯,名乙。据史料记载,他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去世。该墓的发现与开掘,让我们得以目睹众多古代乐器的真容。其中,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属于哪个朝代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如今属于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的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有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每件钟都能演奏出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均有,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数量最多且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

曾侯乙“编钟”是怎样的?
这些显然是在“寝宫”演奏《房中乐》用的轻型乐队,是所谓“竽瑟之乐”,由竽和瑟为主组合成的比较清雅的音响。曾候乙编钟“殿庭”陈设模仿现实中的宴飨场面。南侧靠边是一些礼器、饮食器,其前是一排三层编钟(曾侯乙编钟)。钟架东头安置一大型“建鼓”,面径90厘米。鼓架座上垂直竖一根长杆...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
1、战国曾侯乙编钟朝代:战国。2、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3、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

随州博物馆编钟简介
编钟在乐宫中占据中心地位,一套编钟、编磬和建鼓构成的音乐厅,展示了古代音乐的壮观与庄重。东室的乐器如轻音乐团,西室的彩绘棺则可能是乐舞表演者的陪葬。北室的漆木匣则用于存放石盘。编钟架上的铭文详述了制作历史和乐律理论,体现了古代音乐的深厚底蕴。曾侯乙编钟的完整性和音律之美,使得它...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故事(简洁一些的)!_百度问一问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这套编钟是中国战国早期曾国青铜乐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它们因刻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编钟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以及楚惠王所赠的鏄钟1件,共计65件。这些钟按照大小和音高的不同分为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3;补充介绍:曾侯乙编钟演奏过三次 第一次奏响:1978年 1978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州一处...

为什么说曾侯乙编钟是“震惊世界的重大音乐考古发现”
曾侯乙编钟的文化价值不容忽视。编钟钟体上的装饰图案,如浮雕和透雕龙纹、花瓣形纹饰等,展示了古代中国精湛的雕刻技艺。而佩剑铜人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增强了编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曾侯乙编钟简介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

东川区18222579911: 有关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的资料 -
缑姬达克: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战国时发展成 61 枚....

东川区18222579911: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
缑姬达克:[答案]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在相和歌中,最重要而且最能反映当时艺术水...

东川区18222579911: 曾侯乙编钟的名词解释?急啊 -
缑姬达克:[答案]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

东川区18222579911: 曾侯乙编钟出自哪个历史时期?描绘了什么现象?反应了什么音乐特点? -
缑姬达克:[答案]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

东川区18222579911: 介绍曾侯乙编钟50字数限制 -
缑姬达克: 国家一级文物 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镈钟1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东川区18222579911: 中国古乐器编钟属于(最大的古代乐器:编钟的介绍)
缑姬达克: 一、中国古代乐器中最大的是编钟.1、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2、它用青铜铸成,由大...

东川区18222579911: 曾侯乙编钟背景及作用 -
缑姬达克: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

东川区18222579911: 课文从那些方面介绍了曾乙侯编钟,它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
缑姬达克:[答案] 一.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在曾侯乙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等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一部珍贵的音乐理论论著”,“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 二.编钟是古代铸造史上的顶峰,对研究古代青铜...

东川区18222579911: 湖北省随洲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它的构成:演奏方式: -
缑姬达克:[答案] 曾侯乙编钟 开放分类: 音乐、乐器、文物、青铜器 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

东川区18222579911: 曾侯乙编钟的构成及其演奏方式是什么?物理指导的. -
缑姬达克:[答案] 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及一件镈钟,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