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佛学里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大狐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的思维模式和习性怎么解释~

佛教中的思维模式,在普通人的眼里,他是持戒行善的。在具体的做事当中,时刻保持着不贪,不嗔,不愚的状态。对社会文明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习性一般是说普通人的习性,在佛教中称呼业,不好的一般叫业障。普通人做事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性来办事的。内心中有算计自己的得失多少。或者总爱嗔怒,内在的习性无法驾驭控制自由迸发。而在学佛人眼里一眼也能看出这个人没修持。对文明人来说这个人没教养。

思维在佛法是意行,指脑中的活动,一种无常、苦、空、变易的现象!

世俗的智慧在佛教叫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


佛学里五识是真实存在的吗?
正二根本中妄本,凡外所修之定,宁能出此境界? 法尘境界,有生、灭之异者。法尘无别体,即五根对境,五识起时,有明了意识,与其同时而起,缘五尘性境,接归意地,合五尘落卸影子,成为法尘之境,如照像之摄影焉,故为影事。有一分生尘,散位独头意识所缘,起计度分别者。有一分灭尘...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区别
辟支佛是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菩萨是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佛是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

在佛界中浮尘是什么意思
六根’与外界事物‘六尘’相结合。六根与六尘无时或离,缠绕不可分。因此为‘六根’与‘六尘’所累,永无休息之时,所以佛家称之谓‘尘累’。而佛语中又有的“微尘世界”、“微尘国土”中的尘则与我们常说的尘土的尘有相近之意了,是不可计数之意,也和“恒沙”(恒河沙数之意)相近。

关于佛学的几个疑问
实际上,“空性”在佛教中是个非常深的概念。不堕落“有”、“无”、“既有又无”、“非有非无”四种边见。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语言很难描述,简单的说,包含“非实有”的意思。但深入起来说,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参照”来说明此概念。所谓因果为空性,其实可以从三个地方来看:“因”无非为显现有相,而并非实...

佛经里的因地是什么意思
从广义上讲,“因地”也可以被视为一切众生修行成佛的起点和基础。在佛教中,强调因果报应,众生因业力感召而轮回于六道之中,而修行成佛则是众生超脱轮回、成就正果的必由之路。因此,“因地”作为修行成佛的起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因地”还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思想。在佛教看来,一切事物都...

佛学里的观逸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看所在的一句话中什么意思,这句话在经文中什么意思。是要连起来看整体意义。观逸:从字面理解。观:观照,觉照,思维。逸:安逸。观逸即是观好处,安住随顺。逸:放逸。观逸,即是勿放逸,观放逸懈怠。当勤正精进。还有其他解释。这只是我个人一时见解。可连同经书一起请问寺院法师。南无本师...

赖耶三相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学术语。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之自体本具诸法之因与果,为显其体、义之差别,而立三相。(一)自相,为第八识自体之相。此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称为赖耶三藏),与杂染(诸有漏法)互相为缘,故有情执之为自内我,此即显示初能变识之所有自相能摄持因与果。盖因第八识能摄持杂染...

佛学中的名义是什么意思
佛学中的名义是指对事物的命名和分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名义包括诸如“人类”、“石头”、“爱情”等概念,这些名义既可以是人造的,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在佛学中名义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在佛学中,名义被用来说明人类的存在和内心的体验。佛法中的一些概念,如“无我”、“...

佛学(教)中宗因喻是什么意思?
宗因喻合结。这是佛教里的辩论方法,于现实中亦有用武之地。那么具体来说,这五个字什么意思呢?- 宗,就是你想要论证的点,即你的论点是什么。- 因,就是前提与论据,你的前提是什么,论据是什么。很多事情有论点,有论据,但是失去了前提的支撑就不成立,逻辑就是有误的。- 喻,就是,在指明...

大定在佛学是什么意思
不是。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 问题三:请教:佛教中的“三称”是什么意思 就是称三次,例如“三称佛名”,就是称佛名三次,将佛名念三次的意思。 问题...

石城县17771689822: 思维用佛学解释是什么意思 -
畅山康迈: 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

石城县17771689822: 思维是什么?
畅山康迈: 1、佛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只是无数世界当中的一个.所有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直到灭亡的过程,世界也一样.但是,这个世界灭亡了,同时又有许许多多个新的世界在诞生..6道轮回理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世...

石城县17771689822: 观念和意识的区别 - 佛教的第7识末那识是什么?和第6识意识有什么区别?在佛教论坛看到
畅山康迈: 佛教术语“意识”和现代日常汉语中的“意识”不是同义词,所以您说的“我们做的... 识蕴(包括您提问中的佛学概念--“意识”) 思维 五蕴中的想蕴、行蕴 在佛学中,意...

石城县17771689822: 信了一些禅宗和完全信佛有什么不同? -
畅山康迈: 看你的问题,感觉对佛教是有一些疑虑和误解的.你感觉学禅修禅好,可又担心信佛是一种迷信.大可不必,你所说的“信佛”被某些人当作是唯心或迷信,是因为他们对佛学的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解,以讹传讹,使更多人没了信心.但如若学的...

石城县17771689822: 在佛学里,涅槃、开悟和成佛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
畅山康迈: 佛学里的理论和境界不是言语所能说的清的,能说出来的也就思维思维,理解理解.而且每个人理解和修行的层次不一样,对这些佛学术语也都有不同的感悟. 开悟应该只是初悟,才算刚入门.后面还要继续修行登第.至于涅槃和成佛,都是初悟以后才能大体了解的境界了,差的还很远. 像六祖惠能大师,初听《金刚经》若有所悟,后来五祖夜授《金刚经》至此大悟,悟后仍在深山中与猎户相伴,期间是在进一步修行.佛家有言“悟后起修”. 成佛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路程,这个路程也是我们凡夫所理解的“漫长”. 以上是我只谈一下自己目前的体会,与同道共勉.

石城县17771689822: 佛学“禅”的意思? -
畅山康迈: 禅,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 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将禅以寻、伺、喜、乐之有无,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 于大乘中,禅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即禅波罗蜜(禅定波罗蜜、静虑波罗蜜).乃菩萨为获般若之实智,或为得神通所修者. 另亦有行菩提达磨所传之禅.后者系源于楞伽经等之思想,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宗旨在于阐扬经典以外,释尊以来以心传心之法.意即不依经典文字,专以坐禅及棒喝等方法,令众生悟其本来面目.此即禅传入中国后所成立之禅宗.

石城县17771689822: 智慧与思想有什么不同? -
畅山康迈: 智慧与思想都是佛家词语,因此必须从佛学角度来解释. 智慧是本性的作用,是能够通达一切事理的本能. 思想是意识的作用,属于后天的知识范围.

石城县17771689822: 参透一生便是禅 -
畅山康迈: 什么是禅?辞典里说: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

石城县17771689822: 闻思修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
畅山康迈: 一般说:闻:听闻,也就是读诵佛经.思:思索佛经义理,明白它真正想要表达什么.修:按照佛经的义理去想问题、去说话、去做事.严谨的闻思修定义,请见以下佛学辞典的解释.闻思修,佛家称为三慧 【三慧】(名数)一、闻慧,依见闻...

石城县17771689822: 佛学:开悟 -
畅山康迈: 开悟,就是触证到了自己本具的真心.这个真心,无始劫以来就一直是不生不灭.一切凡夫及二乘人都没有触证到真心.只是听闻佛说及大乘圣者所说而生信.触证真心的功德大略有如下几方面:一.在成佛之道上可以永不转退.这样也就不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