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都有那些?

作者&投稿:鄂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六个鼎盛时期都是什么?~

文景之治(西汉),光武中兴(东汉),开皇之治(隋),贞观之治(唐),开元盛世(唐),康乾盛世(清)
  文景之治
  所属朝代: 汉代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所属朝代: 汉代
  刘秀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
  所属年代: 隋代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持久的”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文帝所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治方面,首先是改良政治,改革制度。中央政制行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六部(吏、礼、兵、刑、户、工)制;地方政制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制。同时,又采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府兵在农时耕种、闲时练兵,轮番宿卫,或临时调遣。其次是废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维护世族豪门权益的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为积谷防饥,故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文帝又开科取土,并设秀才科,开后世科举制之先河,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将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所属年代: 唐代
  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所属年代: 唐代
  武则天死后,过了几年,唐玄宗即位。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公元713—741年)。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亦满”(《元次山集》卷七)。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指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1236,口***********,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这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的极盛时期。
  康乾盛世
  所属年代: 清代
  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 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的结果。
  在此期间,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对内大兴“文字狱”。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康乾盛世”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是不值得称颂的。
  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骗人的,是中国部分历史学者无视历史、自欺欺人的说法。在康熙年间,对俄作战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割让领土,如果是盛世却割让领土真是匪夷所思。无独有偶,同样处于“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间,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恰克图条约》。而且在康雍乾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他们做了什么?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狱惨案,康乾数次下江南奢靡游玩,自雍正起又耗尽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侵略者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军队却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耻之尤。康熙年间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潜书》里提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而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衣杉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见马嘎尼的中国行记)。

所谓“三大盛世”,是指中国历史上社会环境较为安定,人民生活相对富足,最为后人称道的三个时期,即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康乾盛世。“三大盛世”的出现,总的看属于历史的偶然。这种偶然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统治者吸取“官逼民反”的教训而产生的民本思想。他们重视人民群众在国家统治和治理中的地位,妥善处理君民关系和官民关系,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可以说,民本思想的兴起和实践是三大盛世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源头。文景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宽慈待民的众多社会政策上。为了提高民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汉文帝下令免除田租赋税的一半,由汉初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后来还免除农民的土地租税。文帝在减免税收的同时,还采取一定政策改善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资治通鉴》记载,文帝在即位当年就给鳏、寡、孤独及穷困之人提供资助,对于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赏赐米、肉和酒。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的23年盛世。唐太宗继位时,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大量流亡。唐太宗实行以人为本的开明政策,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贞观初年,唐太宗一方面大规模精兵简政,淘汰庸员,将中央官吏由2000人减少到600人,另一方面多次下达求贤举才的诏会,以种种形式发现和使用人才。在他重用的高官中,魏征、张亮等人出身寒门,杜淹、李靖、秦叔宝等人甚至来自于敌对的政治集团。最可贵的是,唐太宗重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作用。《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对侍臣强调“国以民为本”,当时名臣马周上书时也指出“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唐太宗认为自己皇帝的地位,不是来自于上天授予,而是来自于人民推举。“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这些观点极具进步意义,有效地缓解了阶级矛盾。康乾盛世的出现关键在于开明的用人制度。200万满族人入主中原,一统江山,赢来盛世,一方面是由于极高的统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但至关重要的是满族人能够积极打破民族壁垒,不拘一格重用汉人,并由此赢得汉族官僚和士大夫集团的支持和认可。例如,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在兵败降清后,被清廷委以重任。洪承畴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建议,并招来一批明将明臣为清朝效命,为清朝迅速统一国家并巩固新兴政权立下大功。洪承畴在立功回到北京后,皇帝“特召赐宴及赐大蟒袍、靴袜等项”,太皇太后“特恩赐宴”。他死后,清廷“赐祭莽如例,谥文襄公”,还立碑称赞他是“贤良之臣”。如此重用前朝重臣在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巩固法律权威,用法律手段对官吏进行权力制约,促进了“三大盛世”的政通人和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的权力几乎不受制约,而法律不过是社会控制的工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占有太大权威。然而,一些精明的统治者认识到权力是双刃剑,不受制约的权力可能给国家进而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他们也经常通过种种途径进行法制改革,巩固法律权威,用法律手段对官吏进行权力制约,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在“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崇尚严刑峻法。汉初刑律在很大程度上承接秦律,仍保留宫、刖等极为残忍的肉刑。汉文帝当政时,逐渐开始废除肉刑。《汉书·刑法志》记载,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其小女儿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表示自己愿意去做官婢,以赎父亲所犯的罪,使父亲有机会改过自新。当时文帝很受感动,决定废除肉刑。汉文帝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汉书·张释之》记载,有一次汉文帝坐马车外出经过中渭桥,刚好当时有人从桥下走出,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文帝自己也受惊了,很生气,要求法官严惩该人。法官张释之只对该人判处4两罚金,并解释说,法律应该以同样的标准对待天子和百姓,如果该人无意中让其他人受惊了只接受这样的惩罚,不能因为受惊吓的是皇帝就加重该人的处罚。文帝认为有道理,就接受了张释之的看法。唐太宗十分重视法制改革和法律的作用。他即位之初,就让人修订当时的《武德律》,并花十年时间制定《贞观律》。《武德律》很大程度上继承隋朝的法律,不仅仍保持一些肉刑,而且规定比较严厉。《贞观律》与其相比,不仅削繁为简,变重为轻,废除肉刑和兄弟连坐等落后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贞观律》逻辑严密体系完善,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法典的高峰,并成为后世法典效法的对象。唐太宗对判处死刑很重视,每次决定判处死刑,必须由下面主管官员连续五次上奏,以避免错判错杀。唐太宗还特别强调保持法律的稳定性,严格规定了修改法律的程序,很好地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和谐社会应该是可持续的美好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谓和谐也都是相对的、历史的,由于固有的阶级矛盾和封建帝制的诟病,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更不能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同日而语。如果说统治者有一些利民的思想和行为的话,那也不过是他们害怕人民群众的反抗,为延长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不得已措施罢了。事实上,上述“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此,“三大盛世”的和谐终究只是暂时的,是几颗历史的流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上述根本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国家的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和一贯的进取精神,社会意志消退和睿智的领袖后继乏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在出现后,都不可避免地趋向守成,社会的主导思想逐渐由开拓进取转为“持盈保泰”,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由奋发有为而转向享受升平,满足于维持现状,对眼前的问题小修小补,乃至自高自大,掩盖矛盾,粉饰繁华,纵情于声色犬马,陶醉于歌舞升平,根本看不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在这种状态下不断滋长,日积月累,变小患为大患。二,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看不到世界潮流的浩浩荡荡。大清盛世的缔造者,不仅忽视了国内社会的潜在矛盾和问题,而且完全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沉溺于“盛世”之中,最终使盛世成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肇端。三,盛世的统治者都往往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中,生活糜烂,不思上进。这表现在大小官员纷纷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不受制于外部监督,整个官吏队伍素质严重下降。这在康乾盛世表现得尤为突出。康熙在位时,腐败之风已经蔓延。虽然他曾一度惩治贪官,强化吏治,但一方面随着他年事渐高,对政事越来越消极,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宽容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由于他自己生活奢侈,爱好出行,并大讲排场,上行下效,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骄奢淫逸的风气。雍正上台后,励精图治,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并采取“火耗归公”与“养廉银”的做法,不仅减少了官吏以权谋私的途径,还大幅度提高官吏工资待遇,一定程度抑制了贪污的风气,为康乾盛世的维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一者,雍正在位时间很短,乾隆上台后,朝廷反腐败的热情迅速降低,并宽赦了大批在雍正期间由于贪污受贿而受处分的官吏,这使得腐败之风急剧兴起,贪污者为所欲为,清廉者屡受排挤。二者,封建制度也决定了它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乾隆后期,由于国库空虚,朝廷甚至实行议罪银制度,几乎是公开买官卖官,煽风点火鼓励贪污,这导致当时的吏治腐败几乎到了无可复加,空前绝后的程度。严重的吏治腐败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使清王朝经历康乾时期表面的繁荣之后,急剧衰败。

  1.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时候是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可以说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现在也算是盛世,但不算鼎盛吧。

  2. 看自己家的盛世:

    夏代:少康中兴

    商代:武丁中兴

    西周:成康之治、宣王中兴

    西汉:文景之治、昭宣中兴

    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

    南北朝:元嘉之治

    隋代:开皇之治

    唐代: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会昌中兴

    北宋:建隆之治、景德之治、嘉佑之治

    明代: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万历中兴

    清代:康乾盛世



朋友你好,你说的鼎盛时期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呢?如果你说的是国家的影响力,唐朝和元朝都是当之无愧的,而经济文化水平来说,宋朝是最高的,唐朝的经济水平并没有想象中好,并且还有短命王朝隋朝好呢,隋朝虽然历史短暂,但是经济人口和军事实力都是很顶尖的,隋朝大运河这个工程就可以看出,唐朝就是拍马也赶不上. 其实时期南北朝,三国什么的,原因是战争动态,人口凋敝,所以经济什么的肯定不能给统一的朝代比较,只是因为动荡,乱世出英雄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不算鼎盛时期有汉文景武帝时期隋开皇年间唐贞观年间开元年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朝文景之治 唐朝贞观之治

汉武帝时期 唐太宗时期 明郑和下西洋时期


中国哪个朝代是鼎盛时期?
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捩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

中国在什么时期达到最鼎盛时期
唐朝和汉朝在当时都是世界强国,经济和文化都是唐朝,军事和经济都是汉朝。唐朝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汉朝则是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有哪些?
7.“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迅速拔乱反正. 国家马上走上正轨. 而文帝厉行节约, 并以身作则, 实在是当今贪官的一面好镜子. 不过百姓日子虽然好过, 但由于文帝猜忌心重, 大官反而提心吊胆, 过得很不踏实.8. “贞观之治”- 这应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李世民能文能武, 治国方面...

中国的盛世有哪些朝代?
2、开元盛世:唐朝经济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疆界虽不如高宗时大,但第一次让中国疆域占据整个东北。开元盛世的武功并不是最强的,它的治世主要是文治。它的鼎盛时期,开创了中原王朝四夷来贡的局面,真正建立了朝贡体系,并有40多个进贡称臣的蕃国。3、永乐盛世:永乐时代,在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持下...

中国鼎盛时期最大领土
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领土面积曾达到令人瞩目的程度。以下是各个时期的领土面积概述:1. 开元盛世:在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大唐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为广阔的境界。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其支配,帝国的疆域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中国历史朝代最长的按顺序排
2、汉朝,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鼎盛和繁荣的朝代,统治初期崇尚老庄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之后又诞生了千古一帝即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他在任期间北击匈奴、灭闽越,实行推恩令,改革币制,独尊儒术,这一系列的措施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此后他的子孙后代又开创了“孝宣之治...

哪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达到了历史上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应该是前期的唐玄宗吧,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军事上基本征服了周边各个游牧名族,疆域上达到了最大,如今俄罗斯远东,中亚很多地区尽归其下。经济上达到了鼎盛,人口达到宋前最高峰。文化上,唐朝的诗歌达到达到了最繁荣的时期,李白和杜甫在此时的创作空前绝后。中国历史上最鼎盛辉煌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之...

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啊,
民生: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其他还有太祖太宗之治,康乾之治,但无法超过前二者)思想:先秦百家和唐朝代表人物:孔子(儒),墨子(墨),老庄(道),韩非(法),杜甫(儒),李白(道),王维(释)论综合能力及对世界对后人的影响力而言只有汉朝和唐朝是最鼎盛的时期。

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第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发生在大乱以后。深谙中国 历史一乱一治之理。第二:它们都是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来实现国家昌盛的,治国方略皆深合道家无为之理。第三:它们都是明君开创的可见在封建社会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国君的关系很大。第四:在开创盛世之时都重用了贤人名士。可见一个国家的昌盛和它对待...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只有唐朝,可以算中华近五千年的鼎盛。

兴安盟18340052996: 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盛世局面分别在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时期 -
蒋促君凯:[答案] 据文字记载,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公认的『盛世』有四次: ( 西汉的文景之治,约93年;唐代的开元之治,129年左右;明... 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最鼎盛的时期?
蒋促君凯: 这个问题太复杂.首先,什么是鼎盛?是军事力量?国土疆界?人民生计?文化水平? 其次,每个朝代后期都是衰弱的.所以也不能以整个朝代来看这个问题. 一般上来说唐太宗时中国算是鼎盛时期,但是,李世民在位也只有 23年之久,接位的唐高祖国力就已经查了不少,后来是等而下之.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哪个朝代是鼎盛时期
蒋促君凯: 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古代六个鼎盛时期都是什么? -
蒋促君凯: 文景之治(西汉),光武中兴(东汉),开皇之治(隋),贞观之治(唐),开元盛世(唐),康乾盛世(清)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最强盛?
蒋促君凯: 大汉王朝-----------原本是为了征服匈奴而派张骞出使西域,但是却成为大汉王朝与西... 由于唐朝的强大,至今仍影响世界,最著名的是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唐人街,这证明了...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是那个朝代? -
蒋促君凯:[答案] 最强盛的王朝当然是唐朝,当时唐朝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唐朝拥有当时最发达的城市经济,长安人口超过100万,外国长住人口达30万,当时欧洲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城市君士但丁堡只有80万人,唐朝的纺织,采矿,治金,航海业,造纸术,印刷术...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最鼎盛是哪个时期? -
蒋促君凯: 唐朝和汉朝在当时都是世界强国,经济和文化都是唐朝,军事和经济都是汉朝.唐朝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汉朝则是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

兴安盟18340052996: 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是哪两个? -
蒋促君凯: 每个朝代都有它的鼎盛时期,要说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唐朝了;论版图,元朝是最大的,元朝的疆土一直延伸到半个俄罗斯;清朝也有它的康乾盛世.

兴安盟18340052996: 简述中国中代史上的四个盛世局面 -
蒋促君凯: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据文字记载,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公认的『盛世』有四次: ( 西汉的文景之治,约93年;唐代的开元之治,129年左右;明代的永宣之治,时间最短只有32年;清代康乾盛世,有133年但存很大争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