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光炯创建中国农业土壤学

作者&投稿:胥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侯光炯早年怀揣科学救国的梦想,投身于农业科学领域,对“土生万物”的深刻理解使他选择了土壤科学作为研究方向。在中国土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外国专家指导的时期,他积极参与土壤地理研究,与外国专家一同或独自进行考察,发表了多地区土壤调查报告,如大同、哈尔滨、南昌、渭河流域及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江苏东部等。在实地调查中,侯光炯意识到土壤科学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的不足,这些脱离了农业生产实际。


1935年,侯光炯在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议上,以流利的英语宣读了《江西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初步研究》,首次提出“水稻土”这一独特的土类名称和其形成的“三育”特征,这一创新引发了国际土壤学界的广泛关注。他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并采纳,随后他赴欧美八国考察,但意识到机械化的土壤学理念并不适合中国的精耕细作农业,因此回国后,他坚定地走上了自主研发中国土壤科学的道路。


从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期,侯光炯不仅研究了多种土类的耕作土壤,还开拓了理化研究方法和“土、植并析”工作,如土壤粘韧曲线的测定,他的论文被收录在《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集》中,并被苏联和匈牙利等国转载。五十年代,他带领团队在云南西双版纳进行橡胶宜林考察,对橡胶种植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橡胶北移的突破。


在五、六十年代,侯光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发现土壤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土壤生理性”观点,并创新了多项研究方法。他主编了我国首部农业土壤学专著《中国农业土壤概论》,进一步发展了“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八、九十年代,侯光炯继续在农村蹲点,致力于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高产研究,尤其是“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开发,这与传统的精耕细作理念不同,实现了土壤与作物生长的高效协调,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侯光炯在土壤地理、土壤分析分区、土壤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理论,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土壤学科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持续高产、稳产和生态化管理做出了杰出贡献。
扩展资料

侯光炯(1905— 1996),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他提出用土壤粘韧曲线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理性”的观点,后发展成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他长期深入农村,运用他的观点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获得成功,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增产效果显著。为发展我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侯光炯的长宁情缘
那段时间,侯老茶饭不思,忧心如焚,深切关注着灾情和受灾的老百姓,并随即着手写出了《中国水土保持应该考虑走自然免耕的道路》的人代会提案,后于1985年发表...那个时候,侯老已是92岁高龄,而且重病缠身,行动不便,但他想到戴德光搞试验不容易,说什么也要亲自去看一看,指导一下这个土生土长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半路上...

侯光炯的人生历程
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1928年在北平农业大学农化系毕业留校任校图书馆馆员、农学系助教;1931年至1935年受聘于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任土壤研究室调查员、土壤研究室副主任;1935年出席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议,作为第一位中国人在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宣读了《中国水稻土剖面...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主要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以其深厚的科学贡献,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首先,试验站运用侯光炯院士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开发了独特的耕作和施肥制度。通过聚土免耕和有机肥与秸秆还田,结合紫色土的幼年性特点,开发出土壤培肥技术,成功恢复了退化的土壤肥力。他们强调...

候光炯的人生经历
1928年6月毕业后,侯光炯经过短期失业,经人介绍回北平大学农学院任图书馆管理员,不久改任助教。在校期间,他深受陈宰均教授的教益。陈宰均谆谆教导他不能只从外国文献中寻找研究课题,关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研究,而应走向祖国大地,开展土壤调查,研究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鼓励侯光炯不要害怕体质孱弱...

候光炯的教书育人
候光炯知识广博,学术造诣精深,但他却从不满足,一天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学习和对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的了解。 他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专著,在写作过程中,都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例如:他在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一书的《中国农业土壤分类系》时,竟反复修改达14次之多。尽管侯光炯英语很好...

侯光炯的主要论著
1 侯光炯.土壤之盐基代换作用.科学,1927,12(9).2 侯光炯.中国农业界施用肥料之实况与磷肥荒之补救.自然界,1928,3(1).3 侯光炯,马溶之.江西省南昌地区灰化红壤性水稻土肥力之初步研究.土壤特刊甲种3号,1935.4 侯光炯.吾国红壤区域垦荒调查暂行办法.地质评论,1935,2(...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学会大事记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原为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于1978年筹备成立,1982年由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首任正、副理事长和顾问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朱祖祥和侯光炯。学会自成立以来,历经七届理事会,致力于我国农业生产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得到了有关部门和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学会的...

侯光炯奖励基金主要捐助单位、个人及捐款金额
侯光炯奖励基金的主要捐助单位和个人及捐款金额如下:省级单位: 四川省政府: 30万元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0万元 重庆市国土房产局: 4万元 农业部成都沼气研究所: 1000元 四川省农业厅农业环保站测试中心: 2000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万元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

大研街道主要贡献
他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水土林综合治理和冬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土壤的生产力和抗逆性。侯光炯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土壤科学的进步,他的工作不仅丰富了土壤肥力理论,还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新途径。他的高尚品质和对农业科学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表彰。

马溶之主要论著
马溶之先生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了众多关于土壤研究的重要论文和著作,对中国的土壤地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是他的主要论著概要:1935年,他与侯光炯合作,研究了江西南昌区的灰化水稻土形成,论文发表在《土壤特刊(甲种,英文)》上。 1938年,他与朱莲青、宋达泉等人共同探讨了水稻土层的分类与命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是什么时候开设的 -
林泊唯地: 涉及的都是理科方面的,比如:环境科学生物学土壤学物理化学-有机、无机、分析化学等材料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建筑学等等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西大统计学院的数学怎么样,入学奖学金的比例如何 -
林泊唯地: 西南大学生活费在大学中算比较便宜的.西南大学给学生的贷款额度及人数占了重庆高校的半壁河山,奖学金不仅包括了国家的,还有学校名师如候光炯奖学金等,另外有国外公司奖学金,得了这些还可以得一下学院的奖学金.教授泛函分析-...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现代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是下面哪一位 -
林泊唯地: 现代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是:道库恰耶夫,1.土壤地理学奠基人道库恰耶夫(1846-1902) 1883年发表了《俄国的黑钙土》,论述了俄国广阔草原地带一种松软、暗色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揭示了土壤发生与成土环境的密切...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怎么样?
林泊唯地: 在河北农大 一般吧 是个新建院系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全国成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点最早单位之一.1958年创立土化专业,1994年创建环保专业,1995年成立资环系,2000年成立资环学院,目前与2010年成立的国土资...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西南大学怎么样? -
林泊唯地: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百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福建农林大留学英语培训
林泊唯地: 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介绍 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项... 主干课程:植物学、农业生态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生物统计学、土壤学、...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西南大学有什么好参观的不? -
林泊唯地: 这回答...你要看什么类型的,候光炯纪念馆,西大历史馆,后山,研究基地,崇德湖……不过去了你可以体会到我们住在山上是什么感觉,西大是在山上建的.我感觉重庆其他的大学没有西大能体现出山城的感觉.西大附近还有北温泉叮触耻吠侪杜抽森处缉,竹海,缙云山,金刀峡等等都很好看的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福建农林大学出国英语培训
林泊唯地: 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自2003年招收首届学生以来,努力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了以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农业生态学》...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园林工程设置哪些方面的课程
林泊唯地: 哦,看什么学校,专科还是本科,课程不一样的! 专科有,《园林工程》《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设计》《测量学》《植物生理》《植物保护与病虫害》《园林生态学》《土壤学》《园林树木》《花卉学》《苗圃学》《草坪养护》等等专业课程!

临夏回族自治州18642484716: 德国化学家Liebig创立的学说关于土壤的 -
林泊唯地:[答案] 最小限制因子率是德国化学家J.Liebig在1840年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对某些矿物盐类的要求不能低于某一数量.当某种土壤不能供应这一最低量时,不管其它养分的量如何多,该植物也不能正常生长.J.Liebig在进行各种因素对作物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