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苍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我会!上学的时候学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最后,关于作者辛弃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呢我就简单再介绍一下吧: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所做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词虽题为“怀古”,但处处针对现实而发。情怀悲愤激烈,却含蓄吐出,极尽沉郁跌宕之致。

【原文】

廉颇老矣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所做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2)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3)曾住。想当年(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6),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7)下,一片神鸦(8)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9),尚能饭否。

【注释】

(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只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9)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作品背景】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 正积极筹划北伐, 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鉴赏】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言外之意就是:廉颇将军的身体可还好,能不能上阵抗敌?

出处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

〈南宋〉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白话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人物简介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出自辛弃疾的一首诗,辛弃疾在这首诗中想要通过这句话表达自己依然身强体壮,还能够为国奋斗、报效祖国的意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实是出自史记中的一个典故,是廉颇想要向赵王表达自己仍然身强体壮,还可以上阵杀敌的故事。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有名的将领,他骁勇善战,为赵国曾经立下过赫赫的战功,与赵国的丞相蔺相如一起受到赵惠文王的重用,后来赵惠文王去世之后,廉颇的年纪也渐渐增大,新的君主上任之后,他就在一直不放心廉颇是否还能够有足够的体力去支撑战场上的消耗。

于是就派了一名士兵过去探查廉颇的近况,廉颇为了证明自己依然可以上阵杀敌,于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但是由于这名士兵被敌军收买,于是他就向赵国国君报告说:廉颇一顿饭的时间就上了三次厕所,于是廉颇就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吃饭是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身体情况的,一顿饭的时间上了三次厕所,代表着廉颇的消化能力不好,一般来说只有老年人才会十分频繁的上厕所,随着年纪的增大,肾脏功能变得不好,所以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上三次厕所,所以赵王认为廉颇已经老了,不再任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下一句是什么?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没有下一句,这句诗就是最后一句。出处: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节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
廉颇老矣是贬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比喻一个人有实力却被小人嘲笑,无奈壮志难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濂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 什么?
用乐乘取代了三代老臣廉颇。廉颇后来与乐乘势成水火,并发生械斗。打跑了乐乘。廉颇大概觉得发生这事之后,赵国呆不下去了。廉颇就出奔到了魏国。魏国却不敢信用廉颇。 廉颇走后的赵国又与秦国数次交战,始终没有胜过。于是悼襄王又想到了廉颇。于是派了使者去看看廉颇的现状,是不是现能打仗。廉颇...

辛弃疾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想表达什么意思?
辛弃疾使用这个典故就是想表达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之情,自己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辛弃疾生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40年),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家境优越。辛弃疾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多次落榜。之后他历任官职,担任过知县、通判等职务,...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原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声微,饭否是什么意思
常见于游戏直播的弹幕中。当主播在直播时大声喊叫、咆哮或怒吼时,观众通常以该句调侃并讽刺主播。饭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读《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脑子里千回百转闪过很多念头、典故和歌曲。想起辛弃疾的那句“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大将廉颇垂垂老矣,赵王想让他出征,派赵使看望,廉颇吃了好几碗饭,10斤肉,披上了沉重的铠甲表决心。赵使却被廉颇的对头郭开贿赂,告诉赵王说廉颇吃饭吃的不少,但“一饭三遗失”...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代名将廉颇为何晚年凄凉呢?
为了能守住这一方土地,廉颇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星罗棋布,又互相连接,即使秦国能通过第一道防线,但因地势的缘故,也过不了第二道防线。就这样,两国对峙了三年。可后来,因赵国急于结束战争,加上轻敌,便用赵括更换了廉颇。...

关于廉颇的诗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八公山忆廉颇》作者: 李曾伯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的意思是﹖ -
潜诗参芪:[答案] 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作何解释? -
潜诗参芪:[答案]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字面意思: 廉颇老了 ,还能吃得饭吗! 寓意是:廉颇老了,还能为国家效力吗? 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为愿意为国家效力!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中的尚能饭否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答案] 原句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具体的故事出自《史...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字面意思是: 廉颇老了 ,还能吃得饭吗? 寓意是:廉颇老了,还能为国家效力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 比喻一个人有实力却被小人嘲笑,玩弄壮志难酬.这是一个故事,话说齐国的国君听信谗言,中了秦国的计,打了败仗,又派使者去请廉颇,可是使者已经被秦国收买了,廉颇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打仗,拉开了一把大弓,吃了几桶饭,可是使者却虚报廉颇吃了几桶饭就不行了,累的气喘吁吁,最后齐国也被秦国所灭.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已,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 廉颇虽然年纪已高,但是还是能吃很多饭,意思是廉颇说自己还不算太老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本意和寓意各是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答案] 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饭是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 廉颇被赵王冷落,晚年因为秦军压境,所以又被使者查看,廉颇吃了多少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示可用.辛弃疾在这里是用反问,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愿望!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虽老、尚善饭、是什么意思? -
潜诗参芪: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原文大体是: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大概是赵王想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廉颇身体怎样.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要使者诋毁廉颇.廉颇见了使者,为了表示自己身体好,就吃了1斗饭,十斤肉,并披挂上马.使者回报赵王说,廉颇虽老,胃口还好;但是和我做了一会拉了三回屎.用在现在就是说某人虽老,但身体还好,还能有番作为.

峄城区1831833977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现在的意思? -
潜诗参芪: 现在的意思代指一个早年在某一方面很有能力的人,到了现在是否还像当年一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