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

作者&投稿:中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氏之子教案~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本书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编辑本段]2.原文及译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词句与题目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甚:很。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之:助词,相当于“的”子:儿子把它连接起来,为:姓杨的儿子
  [编辑本段]4.课文解读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编辑本段]5.朗读方法
  /=停顿的地方
  梁国 / 杨氏子/九岁,甚 / 聪惠。孔君平 / 诣 / 其父,父不在,乃 / 呼儿出。为 / 设果,果 / 有杨梅。孔 / 指以示儿 / 曰:“此 / 是君家果。”儿 / 应声答曰:“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家 / 禽。”
  [编辑本段]6.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
  1~2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
  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板书:杨氏之子杨梅
  孔君平孔雀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
  六、课堂表演
  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李静)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自己理解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编辑本段]7.相关链接
  《世说新语》中小故事两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二)
  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编辑本段]8.解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举例如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1)学生尝试读文,根据学生读文情况教师示范读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2)在读通课文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如:“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放水果?“家禽”是现在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 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杨氏之子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教案(通用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重点句子,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及语言的巧妙艺术。
教学用具:
      课件出示全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文言文。(5分钟)
      1、师板书课题,问: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姓杨人家的儿子。
      师点拨:“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师:说一说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像古代人说话一样的。
      3、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感受一下古文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师出示:惠、曰、禽、诣。
      2、请学生读上面的生字。
      3、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生:(只要讲清了大概意思就可以)
      4、师:说一说你感觉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吗?
      生1:很难读通顺。
      生2:有些字没有见过,不好认。
      生3:句子比较短。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0分钟)
      1、师:大家再读一下课文,根据注释说一下每个句子的意思。
      2、生读文后讲文章的意思,师点拨: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其父:他的父亲。
      为设果:小儿为他摆出水果。
      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
      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
      夫子家禽:您家的家禽。
      3、师小结。(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聪明。孔君平去看望小孩子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小孩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呀。”)
      四、理解重点句子对话部分
      1、师:孔君平说了什么?小儿又是如何回答的?
      生:孔君平问:这是你家的水果吧?小儿答: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好家的家禽呀!
      师:对的,那么谁来说一下杨氏之子这样回答好不好?为什么?
      生1:我觉得好,他很机智。
      生2:我也觉得好,他回答的很巧妙。
      2、师小结:是的,从“应声答曰”说明他反映很快,没有正面回答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水果,而是巧妙地从“夫子家”说起,意思是说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杨梅当然也不是我们家的了。
      五、拓展学习,背诵课文。(5分钟)
      1、师:语言表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地方巧妙地运用了语言呢?
      生:比如,幽默故事,笑话,对联等等。
      2、师:大家现在了解了课文的意思,那就试试去背诵吧。
      生自由读和背。
      六、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课文并默写。
杨氏之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杨氏之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风趣机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下面是关于《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师简介】 吴哲杰,镇海区教坛新秀,曾获区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2004年毕业于宁波大学初等教育专业,教育...

二上语文园地四教案7篇
二上语文园地四教案篇6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

文言文教案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拿到一篇课文要如何写教案?
诣、甚、乃”等字的含义,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4)10分钟内完成试讲。看了上述小编总结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写教案的步骤,是不是已经得心应手了?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备考干货,备考技巧,热点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2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评析 这些诗句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知音难觅。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通过历朝历代关于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 六、再读课文,领悟表达。 伯牙与子期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相遇相知,文中哪里写到伯牙善...

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 篇2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

杜郎口中学语文学案
如愚公智叟命名的对比,二者对移山态度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态度的对比等等 措施:本文的写作特色部分,教师应做好相应的预习指导;也可将研读部分分到六个小组去重点研究,以提高预习的效率。四.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展示)1.排演课本剧 2.多角度深入分析故事的寓意 教师储备思路:①人定胜天(...

智子疑邻教案
塞翁之子――能够塞翁儿子的身份,联想其之后跛腿之后的生活,他是否有继承塞翁的衣钵。也成为了一个“善术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祸福关系呢 塞翁新传――能够发挥同学们的想像,写出课文之外的故事来。也能够写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写出“祸福相倚”这样大致相当的主题。三、布置作业。...

东市区15088994470: 小学语文教学第9册人教版《杨氏之子》教案 -
敛峡欣维: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2/sort0129/down-7444.html 人教版新课标第9册教案全集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

东市区15088994470: 10课<<杨氏之子>> -
敛峡欣维: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

东市区15088994470: 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 -
敛峡欣维: 这个答案在英才教程上有是: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由杨梅想到了杨氏之子的姓,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杨氏之子应了,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巧妙,机智,礼貌的回答,由孔雀想到了孔君平的姓,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夫子家的家禽.

东市区15088994470: 如何加强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教学《杨氏之子》有感(五年级 章晓玲) -
敛峡欣维: 新课标在小学阶段入选了一些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大多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诵读爽口的名篇.不过,对初涉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为何才能使学生爱学,易学,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东市区15088994470: 杨氏之子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
敛峡欣维: 10.杨氏之子 梁国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今年九岁,他很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把孩子叫出来,给孔君平摆放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我也是五年级的,属原创,望采取!!!)

东市区15088994470: 杨氏之子导学案中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zhangkahelixiangxiangxieyiduanhua -
敛峡欣维:[答案] 1、可以对杨氏子的聪慧赞赏有加,夸他:“妙,真是妙!” 2、可以是孔君平捋捋胡子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3、可以是孔君平大惊失色,脸色惨白.没想到一个孩子的思维竟如此敏捷,语言是如此机智巧妙.愣了半晌,孔君磕磕巴巴的回答...

东市区1508899447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
敛峡欣维: 1.为:替,给的意思.应:回答2.讲了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反驳孔君平的杨梅是“君家果”的故事.3.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 从“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可是标准答案,我是从开心教程上找的.

东市区15088994470: 《杨氏之子》感受+提问 -
敛峡欣维:[答案] 感受: 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的语言幽默,让我们体会到了杨氏之子的应变能力与机智的处事能力,十分巧妙的用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委婉而不失...

东市区15088994470: 如果你是杨氏之子,我会怎样说 -
敛峡欣维: 编辑本段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

东市区15088994470: 请问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十课《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敛峡欣维:[答案]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