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养生之道介绍

作者&投稿:平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因时之序”,都表达了这种意思。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季交替和昼夜晨昏的变更,因此养生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修养、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理虚元鉴·卷上·知防》)

  其次,养生者还应注意昼夜晨昏的调护。《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每天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因此,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这也就是《黄帝内经》作者所谆谆告诫人们的:“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所谓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养生,实际上是指人们只有认识人与自然二者本身所具的客观规律,并依循这种规律养生,才可能健康 长寿 。早在《吕氏春秋·尽数》篇中,就有“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的论述,可见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了自然界有其自然的规律,人们只有依循这种规律方可生长久视。除了自然界之外,人体的生理状态也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只有象《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那样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生机。《黄帝内经》倡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的养生原则。

  透过顺应自然以养生的上述两层含义可以发现,中国养生文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乃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人们只有做到内在机体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才可能实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自然”的哲学观在人体科学领域的必然延伸。

  众所周知,“天道自然”的思想观念肇端于老庄哲学。《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从这点出发,老子提出了反对“生生之厚”的观点:“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继老子之后,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庄子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观。庄子认为人类认识自然,不仅要顺应它,同时更应该主动掌握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养生保健。他的著名寓言“疱丁解牛”,以及《天运》篇中有关“自乐者,先应之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的论述,都强调了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以健康长寿的养生观,而《养生主》中的“缘督以为经”,则可以视为上述理论在养生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作为中国养生理论奠基作的《黄帝内经》,正是汲取了老庄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相应关系,主张人应该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保养身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系统且具有科学意义的养生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地有五理(五行化育之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除了《黄帝内经》之外,与老庄哲学有着理论渊源关系的道教养生家,更是直接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与方法。道教养生家大多认为人体只有能够仿效天地运动的形式和时机来进行养生活动,就可以长生久视。元代著名道教理论家俞琰就说过:“人受冲和之气,生于天地间,与天地初无二体。若能悟天地之妙,此心冲虚湛寂,自然一气周流于上下,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同其长久。”(《周易参同契发挥》上卷)作为上述理论的具体实践,道教养生气功十分注重选择练功时机与天地自然同步。

  “天道自然”作为中国古代一条影响极广的哲理,它就盘根错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不但与养生理论和实践有着渗透交叉关系,而且艺术审美领域也同样为其根须所及。

  “天道自然”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而涉足艺术审美领域,是大概最早出现在《庄子》中。作者在该书的《达生》篇中讲述了一个名为“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说的是一位名叫“庆”的.木工制作了一副雕刻有鸟兽等图案、用来悬挂钟鼓的木架子,工艺十分精美,众人见了非常惊异,认为简直是鬼斧神工之作。当鲁国的国君询问梓庆凭借什么制造出如此精致的工艺品时,梓庆回答说,这是“以天合天”所致。它所崇尚的同样是一种“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此游》)的顺应自然的审美原则。庄子之后,不少中国文学艺术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顺应自然的审美原则,而且把它具体贯彻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天趣自然之妙”的独特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艺术中崇尚自然为极则的风格,虽然是庄子“以天合天”艺术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其理论源头则应该追溯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这一哲理上。也就是说,艺术上的崇尚自然与养生领域中的顺应自然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而理论渊源的相同,势必造成整体特征的相似。




养生主分析
谨慎操作,这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实践中的谨慎态度。文章结构独特,以六个段落构成,首段总述养生的核心,后四段通过寓言故事阐述如何顺应自然和避免冲突。最后一段以薪尽火传为比喻,强调顺应自然为养生的关键。全文不仅探讨了养生的技巧,更深入展现了庄子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思想。

什么是道教的无为、顺应自然、反璞归真?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俺是这么理解的:无为:不掺杂任何功利的目的去做该做的事。比方遇到落水人就去捞他,因为没有功利心所以捞起人后一走了事关键是事后忘得干干净净。顺应自然:无论遇到喜欢的或厌恶的事,正面对待。喜欢的事来了就享受它,事情过去了不去回味留恋。厌恶的事来了不逃避,处理完了也不耿耿于怀而能够...

道家修什么道教修什么?
道教和道家的核心思想都是“清静无为”,都是“修身养性,与天同寿,长生不老”,所不同的是道家犹如一家没有组织性的研修院,主要以学问和个人修为为主;道教犹如一家企业,会推出各种活动(譬如法师法会活动)、产品(各种趋吉避凶的物品、符咒等)、发展自己的客户群(如居士、香客信众等)...

道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重在什么?
重在让其自然发展,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

道家思想核心是什么??
道家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

庄子论人的养生之道精髓何在
他的学说被常人误解。先区分内与外,再重内而轻外,然后有内而无外。内是指自我的心灵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见而变化不已的外在世界。道是“究竟真实”,任何与道相关的,都与“真实”向涉

养生论的养生观点
“如果违背的话,就会成为灾祸的根源,如果违背的话,就不会生病,就得到了道路”。 有时采用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在自然道路上,滋养自然生活,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防治观圣人不治病,不治病,不治病,不治乱,不治乱。 丈夫病已为后药,乱已...

中华体育精神及其文化根源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根源可追溯至古代。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和谐共处。在体育领域,儒家倡导君子之道,将体育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倡导人们在体育锻炼中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养生健身,提倡内外兼修。佛教则强调禅修、修身...

我国的立国之本(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与精髓)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支重要柱子,强调自然、道德、修身、养生。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自然、无为而治,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支柱子,强调慈悲、智慧、禅定、戒律。佛家思想的核心是四谛、八正道、菩提心,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

青海省17237932053: 求老子提倡人与自然关系的讲解就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讲解, -
拔枯杞明:[答案]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

青海省17237932053: 所谓养生之道是指什么?
拔枯杞明: 文章共五段,各段大意如下∶ 第一段∶说明养生之道,就是要顺应自然. 第二段∶描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 第三段∶写文惠君对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的赞叹. 第四段∶...

青海省17237932053: 养生之道是什么? -
拔枯杞明: 什么是养生?什么是中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与理论...

青海省17237932053: 养生之道有哪些 -
拔枯杞明: 1.适自然规律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2.重视精神调养 其一,是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

青海省17237932053: 养生之道????? -
拔枯杞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不同,其养生之道也不相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千百年来在养...

青海省17237932053: 什么是养生之道...? -
拔枯杞明: 养生之道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

青海省17237932053: 什么养生之道?怎么养生? -
拔枯杞明: 中医的养生之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不同,其养生之道也不相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渊流...

青海省17237932053: 什么是养生之道 -
拔枯杞明: 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

青海省17237932053: 养生之道是什么
拔枯杞明: 活的健康快乐,才能体会到养生之道

青海省17237932053: 什么叫养生之道 -
拔枯杞明: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