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与社会主义改造怎么区分?

作者&投稿:职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区别~

一个是发展和恢复经济,另外一个是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经历的两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从解放开始到1956年结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的政策。如果我们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面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问题的时候提出的。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
  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即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就需要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旧有的生产关系,就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事实上,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启动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离开社会主义改造不行,离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更不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一目标,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的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和成功,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和偏差。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既是对这些缺点和偏差拨乱反正,更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4、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革命,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四、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
  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五、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从不是到是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当时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
经过1953年-1956年的三年社会主义改造,由新民主义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即1956年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
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因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而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进行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遭受过重大挫折应该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区别?
社会主义建设 1)1955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3)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有哪些优势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发展道路方面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首先在于它选择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经济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的共产党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文...

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哪些理论
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不仅要在现代化新技术的基础上改造国民经济一切部门,向这些部门提供现代化新技术,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保证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苏联在经济上的独立。②关于改造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决不能无止境地即过于长期地建立在两个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取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有_百度...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重要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

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道路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任何照办照抄别国经验的做法,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

...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论文应该如何写?_百度...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的主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因此在整个法治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不同于西方法治建设的...

建国初期,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作了那些探索?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八。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国共产党选择苏联作为样板,用苏联模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有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它具有本质和基础的一面,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共性的一面,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的共性、本质、根本的一面。不应该忽视和忘记这个根本,否则就会失去方向。有些...

青岛市1551943479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开始于什么事件 -
道骅冰栀: 十月革命

青岛市15519434794: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什么时候啊?还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起止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我记得社会主义过渡时间应该是1949到1956啊,然后从1956年... -
道骅冰栀:[答案] 现在通行的对中国现代史的划分: 1949---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简称过渡时期 1956---1966年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简称十年探索时期 1966---1976年 “文革”时期 1978---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60年"铁...

青岛市1551943479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时候结束? -
道骅冰栀: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了全面探索时期.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时候结束还不可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①认清中国的实际,最重要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