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主要讲什么 级数太多 不好看 为什么司马迁 司马光 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如此不同

作者&投稿:邹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对汉武帝评价褒贬不一呢?~

煌煌大汉,巍巍朝堂,金戈铁马,红粉过客,汉武帝神秘复杂的一生尘埃落定。死者长已矣,后人却争议不休。誉之者众,毁之者亦多。在历史上有三位鼎鼎有名的史学家对汉武帝进行了褒扬指斥。这三位史学家是司马迁、班固、司马光。

首先是生在武帝一朝的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军事外交战略,司马迁非常矛盾。《史记·匈奴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少数民族史,司马迁给匈奴立传,把匈奴看作炎黄子孙之一,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定位: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一场悲剧,战争使双方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司马迁与天下百姓一道,亲历家园变废墟,忍看朋辈成新鬼;一代史家的良心,使司马迁不可能面对战争之害无动于衷,必然会对汉武帝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有所批评。

而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儒家统治思想,大为赞赏。汉武帝彻底肃清了诸侯王分裂势力,巩固了中央政权。 对此,司马迁击节称道,《淮南衡山列传》中,太史公日: 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
总体来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褒有贬,而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绝口不提汉武帝的武功,表明对汉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批评、表扬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这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可以充分证明作为政治家的汉武帝是多面的。汉武帝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杀伐任性;他既立下盖世之功,又给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灾难。当代史家翦伯赞对汉武帝的品评妙趣横生:“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用剑犹如用情,用情扰如用兵。”

1 杂谈汉武帝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阉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偏见。 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论汉武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基本给以肯定。但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则指出其仍有偏颇:“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论汉武帝,则纯从理学道德史观的角度出发,谓:

“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清吴裕垂《历朝史案》,则指出:

“宋人竭中国之财力,纳币赂寇,偷安旦夕;致使生民左袒,肝脑涂地。退而渡江航海,竟以议和误国。则武帝所为,又岂宋人所能议乎?” 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创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的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制订设计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封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古今之论汉武帝者,惟清人吴裕垂特具卓识。其论略曰: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于是用鸡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马于渥洼,取天马于大宛, 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宝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设教也。

至于泛舟海上,其意有五,而求仙不与焉。盖舢舻千里,往来海岛,楼船戈船,教习水战,扬帆而北,慑屐朝鲜,一也。扬帆而南,威振闽越,二也。朝鲜降,则匈奴之左臂自断,三也。闽越平,则南越之东陲自定,四也。且西域既通,南收滇国,北报乌孙,扩地数千里,而东则限于巨壑,欲跨海外而有之,不求蓬莱,将焉取之了东使方士求仙,一犹西使博望凿空之意耳。既肆其西封,又欲肆其东封,五也。惟方士不能得其要领如博望,故屡事尊宠,而不授以将相之权,又屡假不验以诛之。人谓武帝为方士所欺,而不知方士亦为武帝所欺也!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

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

元朔六年诏书又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这表明,直到晚年,他仍在求新求变。他始终认为,只要情况变了,政策也要“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元光三年,董仲舒上策论三篇,史称天人三策。武帝召问之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天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共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则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欲谷登……德泽洋溢,施平方外,延及群生?”

他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具有本体性战略性的大问题,表明此人视野之广阔。他要求作为哲学家的董仲舒不要就事论事地回答,而要讲出“大道之要、至论之旷。这说明他对如何治理国家考虑得很远很深。他所探索思考的不是一时应变之权,而是系统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他晚年曾对卫青说:

“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他认为他所从事的“内兴功利,外事四夷”政策,都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他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劳民);他并不希望他的后代效法他的扰民政治,他告诚后代必须警惕而避免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

翦伯赞描述汉武帝云

“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黜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

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

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

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这个问题可以用历史的【局限性】来分析一下。
司马迁身处在和武帝同一个时代,武帝的功过他都看在眼里。能够相对公正地去评价武帝。话说司马,刘彻,李陵在武帝上位之前是死党,但是刘彻上位之后,他就是一国之君,他考虑到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私情的关系了。一个领导要治理,就要有原则。李陵被“背叛”之后,武帝需要给一个答复给群臣和百姓;而司马更念及旧情,从人心上来看这个问题。这就是历史的不同角色需要做出不同的决定。
至于后人,他们所了解的武帝,从史料上总的来说功大于过。或者换一个角度,他们也身在某个历史位置,需要发表自己的政见,所以需要一个历史人物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幸或不幸,武帝就成了他们的材料。

司马迁是当代人,很多事不能讲。班固是东汉人,由于东汉时期皇帝的的软弱经历了外族对中国的侵略,对于汉武帝的励精图治及强硬的治国方针持肯定或赞扬的态度。而司马光是把汉武帝作为一个穷兵黩武的反面教材给皇帝看的。
仅供参考


我们学校要举行百家讲坛,我需要一篇稿子。内容就是用大白话说说古代诗人...
隔三差五的,进熊苑去揪出一只熊来一顿胖揍,英雄啊!不过呢,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刘同学遇着厉害熊了,打着打着,被飞熊给挠死了... 你说堂堂汉武帝,多英明天纵啊,怎么有这么个宝贝儿子...当然了,还有一个皇帝,他死的就有意思了,就是明朝四大疑案的”红丸案”,说的是明朝...

百家讲坛
第三,运气。 卫青最大的运气,在于拿到了率兵出征的“令牌”。卫青从未上过战场,只因姐姐受宠,而被特别关照。没有汉武帝任将出征,卫青没有机会成为抗匈名将。 我们不妨先看看李广。 李广是边地宿将、名将,声名显赫。 元光六年(前129),李广和卫青一样,都带一万军队。结果,卫青一路未遇强敌,直捣龙城,李广却遭遇...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什么意思?求解各位,谢谢
\\x0d\\x0a\\x0d\\x0a但也有另一说,十三字信与《怨郎诗》并非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真实的事情,只是一种民间的“司马相如现象”(哈尔滨教授王立群《百家讲坛-汉武帝》)。\\x0d\\x0a\\x0d\\x0a白头吟究竟是不是文君写的,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记载,关于他的出处只是葛洪的西京杂记上有记载,西京杂记类似现在的小说...

需要一份《百家讲坛》至今播出过的节目,节目单.
影响少年刘彘命运的第三个女人是谁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一代帝王汉武帝登极前的宫廷争斗。· 1月14日 汉武帝——储君之争 在围绕太子之位上,汉景帝册立了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但栗姬因为政治幼稚,拒绝了长公主为女儿求婚的请求,这使怀恨在心的长公主和皇十子刘彘...

百家讲坛每期都什么名?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之秦 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李连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汉武帝
太子刘据逃到湖县……这事牵连很大,太子自尽,两个儿子被杀,田仁和为太子求情的人被杀,仁安被杀,卫子夫自尽,这事发展成几万多人被杀,汉武帝的暴行使他受到了丧子之痛。“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既是明君,又是暴君,作为皇帝,他是成功者,作为人,他是失败者,汉武帝是政治家,是...

迄今《百家讲坛》讲过的专题有哪些?
百家讲坛从2001年7月9日开播,至今已有7年。7月9日(首播)杨振宁 美与物理学 9月6日 艺术与科学(一)主讲人:李政道、张道一、戴吾三、苑运甫 9月 13日 艺术与科学(二)主讲人:熊秉明、郭慕孙、王明旨 9月20日 艺术与科学(三)主讲人: 刘言、迁惟雄、奥利维叶•拉比杜...

百家讲坛有没有讲五代十国或者南北朝的啊!!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之秦 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李连英》《千古中医人物之张仲景》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百家讲坛西游记历史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之秦 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李连英》《千古中医人物之张仲景》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评述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长达54年的铁碗统治,铸造了刘彻雄才大略的独特性格和高大形象。历史证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痴情但多变的人。长门锁阿娇,与李夫人、卫子夫等哀怨的故事动人心弦。汉武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然而,任何巨人都并非完美的圣人...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中姜鹏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总共多少集?
雍龙葡萄: 是30集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 帝王脸谱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2 整饬诸侯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3 淮南大案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4 大侠之死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5 独尊儒术 汉武帝的三张...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 汉代 -
雍龙葡萄: 易中天、王立群的《汉代风云人物》 姜鹏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魏新的《东汉开国》王立群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吕后》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是讲什么? -
雍龙葡萄: 不止是历史,更多的是文化. 像王立群的秦始皇汉武帝、易中天的三国、闫崇年的明清史等主要是历史. 于丹的论语、刘心武的红楼等是文学与文化. 还有马未都的收藏等. 所以说,把百家讲坛定位为主要讲的是中国文化更合适些.

乐陵市13452396041: 2012年暑假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暑假 -
雍龙葡萄: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观后感
雍龙葡萄: 伴君如伴虎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的主要讲的是什么? -
雍龙葡萄: 百家讲谈,目前貌似只有史家在讲历史,法家在讲法律,

乐陵市13452396041: 汉朝百家讲坛有没有讲汉朝的百家讲坛的 -
雍龙葡萄: 有的.有讲汉武帝的、秦汉三国时期的、东汉开国、末代献帝等方面的.

乐陵市13452396041: 百家讲坛2012年7月1日到8月7日的题目,要2012年的,只有题目
雍龙葡萄: 百家讲坛20120731-0823_战国七雄_李山 24讲 百家讲坛20120711-0730_大故宫_第2部_阎崇年 20集 百家讲坛20120612-0710_汉武帝的三张面孔_姜鹏 29集

乐陵市13452396041: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什么时候在百家讲坛播出 -
雍龙葡萄: 2012年6月16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