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为什么要在手心练字?他是如何在手心练字的?

作者&投稿:戏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上学时拿不出钱买笔墨纸张,他便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 以食指做笔,手掌心当纸,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

一天早上,先生让学生们临摹书法。其他人都动手磨墨铺纸张开始习字了,唯独刘伯承一人呆坐着。下午,先生收作业时,问刘伯承:“你写的作业呢?”刘伯承恭敬地回答:“在手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发出一阵嘲笑声。

“在手上能写好了?”先生生气地问道。刘伯承只好向先生说明苦衷。先生拿来笔墨,刘伯承当场挥毫疾书,先生看了刘伯承功底深厚的书法,点头认可。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扩展资料

勤思善学成儒将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

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

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

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

《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刘伯承的勤奋好学还在于他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刘伯承常常都有系统的思考与总结。他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刘伯承刻苦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论。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集毕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

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谛鹤立鸡群。”



是因为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上学时拿不出钱买笔墨纸张,他便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以食指作笔,手掌心当纸,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

出处:《爱你·心灵读本》

原文:

刘伯承手心练字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上学时拿不出钱买笔墨纸张,他便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以食指作笔,手掌心当纸,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

一天早上,先生让学生们临摹书法。其他人都动手磨墨铺纸张开始习字了,唯独刘伯承一人呆坐着。下午,先生收作业时,问刘伯承:“你写的作业呢?”刘伯承恭敬地回答:“在手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发出一阵嘲笑声。“在手上能写好了?”先生生气地问道。刘伯承只好向先生说明苦衷。先生拿来笔墨,刘伯承当场挥毫疾书,先生看了刘伯承功底深厚的书法,点头认可。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扩展资料:

刘伯承刻苦勤奋的故事: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因为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送他上私塾读书,已是节衣缩食,再没有钱给他买笔墨纸张了。没有笔墨纸张习字,无疑是影响读书识字的一大问题。

刘伯承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以食指作笔,把要写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在手心上。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扩展资料: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



刘伯承在手心练字是因为家穷买不起纸笔。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
父母送他上私塾读书,
他以食指做笔,
把要写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在手心上。


蒙自县14762341818: 当时刘伯承因为什么之后以什么为笔什么为纸? -
由睿童康: 刘元帅有这么一手好字,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呢!上小学时,他在老师的指点下,专心致志、一笔一画地照帖临摹,苦练楷书.没钱买纸,怎么办呢?起初,他创造了一种“手心练字法”,即以右手食指当笔,往左手手心里写.后来,改用大土砖练字,他用破旧毛笔蘸水后在砖面上练字,这比手心练字有成效.练了一个月,土砖中间被写成了一个大“坑”.他换了块新土砖接着练,日复一日,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运笔、运腕的基本功.此后,刘元帅始终把练字当作锻炼毅力和恒心的好方法.他数年如一日,天天练笔,直到80多岁高龄,左眼视力不断衰退,仍不停笔.

蒙自县14762341818: 在课文军神里刘伯承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
由睿童康: 刘伯承的心理活动: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军神刘伯承军神的来历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克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

蒙自县14762341818: 什么样的刘伯承
由睿童康: 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对中国共产党有一颗必胜信念的刘伯承.刘伯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有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镇定乐观的精神,机智、善于识人,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蒙自县14762341818: 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沃克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堪称“军神”? -
由睿童康: 1.是一个坚韧不拔,有着钢铁般毅力的人.2.刘伯承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受着剧痛,在如此形情下竟一声不吭,还数着刀数,实在令人敬佩.他的行为举止感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堪称刘伯承为军神.

蒙自县147623418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 -
由睿童康:[答案] 1.刚强;敬佩2.要点:刘伯承被送到医院,需要立即手术,刘伯承为了革命,坚持不打麻药.3.表示感谢,还是坚持不打麻药,藐视疼痛;不自然的笑,说明很疼痛,但刘伯承意志坚强.4.虽然……但是5.有钢铁一般的毅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他为中...

蒙自县14762341818: 为'军神'刘伯承元帅写几句赞语,来表达你对他的敬佩之情 -
由睿童康: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

蒙自县14762341818: 刘伯承的小故事? -
由睿童康: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位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

蒙自县14762341818: 为什么称刘伯勇为“会说话的钢板》 -
由睿童康: 1916年,在丰都激战中,年仅24岁的刘伯承右眼负伤.为了不影响脑神经,他要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直接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以便摘除坏死的眼球.手术台上,一向镇定从容的德国军医沃克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刘伯承躺在病床上,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手术完毕,脸色苍白的刘伯承告诉沃克:“我刚才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吓了一大跳:“我割了多少刀?”“72刀.”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解析: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的其他特质也就具备了

蒙自县14762341818: 军神的写作背景,刘伯承是怎样受伤的? -
由睿童康: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抄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