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高发地,溧水有哪些名人?

作者&投稿:端木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溧水有哪些名人~

1、袁枚
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也是“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2、杨立铭
江苏溧水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立铭出生于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和简朴的习惯。
1944年通过了留学生考试,1945年被公派到英国学习。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数理系从事科研工作。1951年应清华大学物理系聘请,回国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杨立炯
水稻栽培学家。他深入农村,联系生产,潜心致力于农业技术改进研究,在总结、提高、推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次参加技术援外,受到好评;晚年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取得一些经验,为发展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做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秦淮河的发源地,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区,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
林木覆盖率达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建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东屏湖、中山湖等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素有“天然氧吧”、“南京后花园”、“城市绿肺”之称。
溧水置县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唐代诗人白季康、宋代词人周邦彦、清代文学家袁枚曾任溧水知县,韩国儒学宗祖崔致远曾任溧水县尉,谢灵运、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曾游历溧水并留下大量赞颂溧水的诗篇。
风景名胜
1、天生桥
溧水天生桥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大西门外洪蓝镇天生桥村。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
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在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高程35米,已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2、无想寺
无想寺位于南京两湖风景区,无想寺旅游度假区位于溧水区洪兰镇一带,众多文物古迹散布其间。
无想寺周围的文物古迹有韩熙载读书台、杜城、明太子饮马处、宋代高僧甄公的藏骨石塔、元代建筑招云亭、明代的石观音阁、摩崖石刻等,明代知县王从善题刻的“凤泉”、“丹鼎”、“污尊铭”、石观音阁、环翠阁、凤泉亭等一批遗址。山腰有一碧池谓之“天池”,山南麓有无想寺水库一座,澄澈清幽。
3、东庐观音寺
东庐观音寺位于东庐山冈,山脉西麓元代始建观音庵,太平天国年间被毁。清光绪八年,复建庵堂三间一院,两侧有厢舍。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再被毁。1999年,县城分龙岗观音庵因城建拆迁至东庐山观音庵原址复建,定名为东庐观音寺。
2000年,东庐山观音禅寺被列入鸡鸣寺下院,被省市政府列为重点建设寺庙。2009年,建成圆通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寮房斋堂、艺术展览馆和百味斋馆等,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2010年12月26日,举行圆通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溧水区

刘勰在南京定林寺著《文心雕龙》
刘勰,字彦和,大约生在刘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经历了宋、齐、梁三代。自幼丧父,20岁又丧母,家境贫寒。一生笃志好学未婚娶。居丧三年后,24岁投靠高僧僧祜,寓居定林寺。除了校经、读书以外,写作《文心雕龙》,是刘勰在定林寺的主要事业。大约33岁时,开始提笔论文,经过几年的努力,写成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但是却不为“时流所称”。不过刘勰对他著作的成就有充分信心,他决心取定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可是沈约地位高,门阀观念重,刘勰没有资格直接拜访,只好背着书稿,装成小贩等沈约车出,上前谒见。沈约读后,大加赞赏,认为“深得文理”,置于案头,以便随时翻阅。由于沈约的称誉,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才渐为世人所知。也可能是沈约的推荐,天监初,刘勰起家奉朝请,39岁离开定林寺,走上了仕途。他先后担任和兼任过中军临川王萧宏、南康王萧绩的记室(管理文书),车骑仓曹参军(管理仓廪),太末(今浙江衢县)县令,步兵校尉(负责东宫警卫),东宫通事舍人(管理章奏)等职务。任太末令时,“政有清绩。”任东宫通事舍人时,受到当时另一位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的“爱接”,他们共同讨论篇籍,商榷古今。晚年,梁武帝命刘勰入定林寺和僧人撰经。于是他离开宦海又回到定林寺。最后,刘勰选择了出家的道路。出家后,不到一年即大约在中大通四年(532年)逝世。史传说刘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可见他在当时是负有盛名的作家,可惜他的文集早已失传。现在,除了《文心雕龙》以外,只有《灭惑论》和《梁建安王建剡山石城寺石佛碑》两篇保存下来。
刘勰一生与钟山定林寺关系密切,他曾三入其寺。第一次是从齐永明六年(488年)到梁天监二年(503年),有16年之久,刘投依僧祜协助他搜集佛典,校定经藏,《梁书》本传就说:“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同时,他还写了不少碑铭,如永明九年(491年),刘勰27岁,入定林寺的第4年,撰写《钟山定林上寺碑铭》、《建初寺初创碑铭》(《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永明十年(492年)释超辩逝世于定林上寺,葬在寺南,刘勰作碑铭(《高僧传》)。延兴元年(494年),刘勰30岁,入定林寺的第7年,释僧柔去世,即葬钟山之南,刘勰作《僧柔法师碑铭》。更重要的是,刘勰还撰写了《文心雕龙》。第二次是在天监七年(508年)。梁武帝以“法海浩瀚,浅识难寻”,敕建康庄严寺沙门僧曼“选才学道俗释僧智、僧晃、临川王记室东莞刘勰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缵《众经要钞》一部,共八十八卷,至翌年夏四月即成。这次刘勰入寺不到6个月。第三次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去世,他奉武帝敕与沙门慧震又入定林寺撰经。据《梁书》本传:“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就是不到一年一代文星与世长辞了。终年68岁。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钟山上定林寺是名列前茅的。自建寺以来,这里高僧辈出,如昙摩密多、僧远、法献、僧柔、智称、超辩,僧祜等皆居于是。就以僧祜来说,当时他是“德炽释门,名盖净众”的大法师,黑白门徒多达一万一千多人。这里寺院经济雄厚,藏书丰富,而且环境优美,“埒美嵩、华”的钟山,加以“山房寂远,泉清松密”,正是读书胜地。刘勰前来投依,僧祜当然欢迎,这是送上门来的难得助手。刘勰与僧祜居处的十多年中,“广讯众典,披览为业”,除了刻苦阅读释典之外,更积极地钻研经史百家和历代文学作品,往往“或专日遗餐,或通夜继烛”,因而“博通经论”,“深得文理”,不但校定了寺内的经藏,而且写成了不朽的著作《文心雕龙》。
王安石与南京
王安石(1021—1086年),宋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生于江西临川,字介甫,号半山,因他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所以又称王荆公、王文公。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语),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王安石十七岁那年,因父亲王益任江宁通判而随迁来南京居住。两年后,即在宝元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他的父亲因病逝世,葬于中华门外的牛首山。于是,王安石就在南京钟山守孝,锐志读书,“虽寝食,手不释卷”。他读书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不拘守原有传注,注重学以致用,正如苏轼说的,他是“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斯新人”的。他还经常进行调查访问,对于那些有实践经验的农夫女工,往往无所不问。因此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比较深刻和准确。
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一举考中进士,名列前茅,从此踏上仕途,就以“意行直前,敢当天下大事”的气概,投身于改革。嘉祜四年(1059年),他在三司度支判官任上,就给宋仁宗赵祯写了一封万字《言事书》,建议朝廷全面改革当时的法度,主张以管好财政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但是得不到宋仁宗和当政大臣们的重视。嘉祜八年(1063年)八月,王安石母亲吴氏逝世,他就趁机辞掉了知制诰(替皇帝起草命令、文告之类的官)职务,回到江宁来守丧。守丧期满后,王安石仍然留在江宁家中收徒讲学,写了《洪范传》等著作,批驳了天人感应的谬论,体现了天变不足畏的思想。
在定林寺昭文斋中,他结识了李公麟。据说王安石病重时,曾嘱咐李公麟为他画一张大的骑驴图,李熬了整整十个昼夜,终于画出来了,送去的时候,王荆公已逝世,李公麟用两只枯瘦的手拍打着灵柩,失声痛哭,抖抖索索地把那张特大的《王荆公骑驴图》挂在灵柩前面,众人都感动得掩面大哭。
王安石在南京期间,写了许多美丽而深沉的诗篇词章,抒发了他的忧国爱乡情。写钟山的诗尤其多,已发现有近百首。对钟山的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如《玉涧》诗:“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草木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而《忆蒋山》一诗写得更为出色:“苍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两山间。山高水深鱼鸟乐,车马绝迹人长闲。云埋樵声隔葱蓓,月弄钓影临潺滠。黄尘满眼衣可濯,梦寐惆怅何时还。”他这样观察,这样描写,这样讴歌,是因为深深地爱上了钟山。
王安石生前热爱南京,南京历代士大夫和广大人民也是热爱王安石、怀念王安石的。不管元韦占时保守派如何贬低他、谩骂他,人们仍然年年上坟、祭祀。《道山清话》说:“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庭,坐于颜、孟之下,十哲之上。”《清波杂志》也说:“当时士大夫道金陵未有不上荆公坟者。五十年前,彼之士子节序亦有往奠者。”
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坐落在现在的海军学院内。198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该园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能供人参观,对精神文明建设当会大有助益。
谢安与江宁东山
江宁东山,又名东土山、土山,因东晋名将谢安(320一385)、谢玄(343—388)在此筑有别墅,淝水之战时谢安坐镇此,从而声名大振。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了。作为历史古迹和风景区,明末清初时代,还把它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称之为“东山秋月”。今日所见的东土山,周二公里,高六十公尺。它的山顶为一平地,有数亩广阔,中心可供建造馆、阁、厅、楼之类,四周可以建亭。山的西、北部多黄土层;东北为黄土包红筋石;而在南坡,则是松松的砂土小块石,现呈五级台坪状,平均每台坪高十公尺,明显看出是人工加筑的地相。今一、二、四级坪上,有建筑,表明它的基础很好。东南角山腰,亦有台坪一条,今建有“东山秋月”阁。其下更有一坪,从地面砌起高壁,今存六层比较完好,东西宽21公尺。石壁上层,杂砌雕龙云头、石栏杆等,说明它在明代或在宋代曾重修过。这台坪,是凉台建筑的遗迹。石壁南,今见有水池,称戴家塘。该山西麓有井,人称谢公井。山正南,昔有深水池。统览全貌,确可见当年谢公别墅的大轮廓。
谢安筑别墅于江宁东山,并在此指挥淝水之战,《晋书》谢安传、王羲之传都有详细的记载,简文帝司马昱时,谢安已五十多岁,谢玄三十岁,他们就已在此居住,“高卧东山”了。孝武帝司马曜太元时(公元376年以后)秦符坚入侵,安拜为上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即命弟谢石、侄谢玄征讨。太元八年,战事紧急,“玄入(指入安南京宅第)问计,……安遂命驾出山墅(指江宁东山),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这,也就是谢安在此指挥淝水之战的历史形貌,这是多谋善断、沉着指挥的崇高‘形象。关于他在此东山筑馆,晋书传中亦有明确记载,称其“善行书……性好音乐,……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又说,“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
诚然,会稽的东山和江宁的东山,它们都是美的;但前者是“东山再起”的悟性之地,后者是“起来为苍生”的“高世之志”所在地。又《晋书·谢安》中提到,谢安“吟啸自若”、“性好音乐”,然每游赏,“必以妓(伎)女从”。唐人李白来江南亦盛赞“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他在《东山吟》中更这样说:“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荒之咏何必奇。”这里,李白把东山称作“东土山”是很对的。诗中所说的“白鸡梦”即安死前的梦,事见谢安传。“梦后三百岁”,即指唐李白的时代。“洒酒浇君同所欢”指他李白与谢安在三百年后共同欢乐。李白确实是很了解谢安的,他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中,又称:“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王羲之)言。……”李白还有《忆东山》二首,其中再提谢安,说“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对于上述新亭,李白亦有诗吟此,称“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李白对谢安,真是亦步亦趋!唐末的温庭筠,亦有《谢公墅歌》,称:“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说明虽然路“绕”了一点,但毕竟给人春草碧碧之感。该诗中又说,“对局含情见千里,都城已得长蛇尾……未许符坚过淮水”。此“对局”云云,即指谢安在此与甥对弈。
谢安的祖地为河南阳夏,如今,南京城郊尚见到几种“阳夏”字文的晋砖,这当然是很有意思的。“旧时王谢堂前燕”,至今至少已有一千六百年了,可这谢氏之砖,至今仍是原物,此当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 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曾与谢安共登冶城, "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舀系。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他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目帖》、 《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 《乐毅论》最著名。

葛洪(284-364) 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医药学家。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少年好学,家贫,卖柴以换纸笔。常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他涉猎经、史、百家著作,遂以儒学著称。不善交游,好神仙导养之法。初从郑隐学道,悉得炼丹术,后就学于南海太守鲍玄,兼学医术,久居建康。成和初,司徒王导召为州主簿,转司徒掾,升任谘议参军等职。晚年,闻交趾产丹沙,要求到句漏当县令,到达广州,携子侄去罗浮山修道炼丹并从事著述。他综贯道、儒思想,一生著作甚多,有碑诔诗赋100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10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lO卷,金匮药方1 00卷,《肘后要急方》4卷。最著名的有《抱朴子》,外篇50篇,坚持儒家的纲常思想,反对魏晋以来玄学清谈;内篇20篇,是一部完整的炼丹术著作,贯穿道家思想,其中《金丹篇》和《黄白篇》记载了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的情况, 《仙药篇》主要记载了用植物治疗百病的情况,是较为原始的药物学。《金匮药方》卷帖浩繁,为携带、运用方便,摘取书中主要实用部分,编为《肘后卒救方》3卷,经后人增补,扩为8卷,称《肘后备急方》。书中所收药方,大都选用易得、有效、价廉的,并使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孙权(182--252) 字仲谋。三国吴国的创建者。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据有江东六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刘备,
采用火攻,在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了东吴立国基础。东汉
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来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在楚国
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修筑石头城。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储藏军械、粮食等物
资。在石头城南置烽火台,为军事重镇。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
国号吴。同年九月,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建都的开始。孙权在建业改建“太初宫”·
官周长500丈。并将建业城修建成一座真正的古代城市,城周20里19步。孙权在江乘,
溧水、湖熟等县设典农都尉管理农业。派屯兵3万,在句容至云阳(今丹阳县)开
凿一条名“破冈渎’’的运河,沟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的往来。在建业城西南开运
渎,又凿东渠(青溪),开潮沟,并使秦淮河两岸成为商业繁荣地区。孙吴宫中有
上千名从事丝织的宫女,这是南京丝织业的开端。西南的冶城,是冶炼和铸造的中
心。孙权重视航海事业发展,曾派万人船队航行到夷州(台湾)、辽东半岛、海南
岛;又派使者航行到高丽(朝鲜)、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中部)和南洋群
岛各国。还兴建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公元252年,孙权病逝,葬于钟山南
麓,以后名吴大帝陵、孙陵冈、吴王坟(今名梅花山)。

1、袁枚

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也是“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2、杨立铭

江苏溧水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立铭出生于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和简朴的习惯。

1944年通过了留学生考试,1945年被公派到英国学习。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数理系从事科研工作。1951年应清华大学物理系聘请,回国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杨立炯

水稻栽培学家。他深入农村,联系生产,潜心致力于农业技术改进研究,在总结、提高、推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次参加技术援外,受到好评;晚年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取得一些经验,为发展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做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秦淮河的发源地,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区,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

林木覆盖率达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建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东屏湖、中山湖等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素有“天然氧吧”、“南京后花园”、“城市绿肺”之称。

溧水置县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唐代诗人白季康、宋代词人周邦彦、清代文学家袁枚曾任溧水知县,韩国儒学宗祖崔致远曾任溧水县尉,谢灵运、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曾游历溧水并留下大量赞颂溧水的诗篇。

风景名胜

1、天生桥

溧水天生桥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大西门外洪蓝镇天生桥村。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

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在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高程35米,已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2、无想寺

无想寺位于南京两湖风景区,无想寺旅游度假区位于溧水区洪兰镇一带,众多文物古迹散布其间。

无想寺周围的文物古迹有韩熙载读书台、杜城、明太子饮马处、宋代高僧甄公的藏骨石塔、元代建筑招云亭、明代的石观音阁、摩崖石刻等,明代知县王从善题刻的“凤泉”、“丹鼎”、“污尊铭”、石观音阁、环翠阁、凤泉亭等一批遗址。山腰有一碧池谓之“天池”,山南麓有无想寺水库一座,澄澈清幽。

3、东庐观音寺

东庐观音寺位于东庐山冈,山脉西麓元代始建观音庵,太平天国年间被毁。清光绪八年,复建庵堂三间一院,两侧有厢舍。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再被毁。1999年,县城分龙岗观音庵因城建拆迁至东庐山观音庵原址复建,定名为东庐观音寺。

2000年,东庐山观音禅寺被列入鸡鸣寺下院,被省市政府列为重点建设寺庙。2009年,建成圆通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寮房斋堂、艺术展览馆和百味斋馆等,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2010年12月26日,举行圆通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溧水区



北宋状元俞栗
俞栗,字祗若,溧水孔镇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赐进士第一,为溧水有史记载的第一名状元。
俞栗榜取后,先后做过经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给事中、殿中侍御史、襄州知府,官至御史中丞。后因得罪奸臣被贬,最终俞栗辞官回乡。俞栗死后葬在溧水城西琛山(今小茅山)北麓,墓旁有一水塘,被称为“尚书塘”。崇宁五年(1106年),溧水县城北门内敕建状元坊(今中大街状元坊),几经修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
溧水“三贤”——吴柔胜、吴渊、吴潜
吴柔胜,字胜之,号壹是先生,溧水人,南宋要臣。与三子吴渊、四子吴潜皆科举出身。历任京西提刑、湖北运判兼鄂州知州,后又改任太平州知州、秘阁修撰。死后追赠太师、正肃公。
吴渊(1190~1257年),吴柔胜三子,字道父,号退庵。吴渊官拜参知政事,死后追封为少师。吴潜(1196~1262年),吴柔胜四子,字毅夫,号履斋。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军进攻武汉,宋理宗起用主战派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后吴潜被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加害,于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第二年,被贾似道心腹刘宗申毒死。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宋恭帝赵显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赠封少师。吴潜是南宋重要词人,著有《履斋遗集》等流传后世。
清代两广总督叶名琛
叶名琛(1807~1859年)字昆臣,原籍溧水柘塘叶家村(今柘塘乡大陈村),自曾祖起侨居汉阳。
叶名琛年轻时便与其弟叶名沣“以诗文鸣一时”,后中进士,历任陕西兴安府知府,山西雁平道,江西盐法道,云南按察使,湖南、甘肃布政使,升任两广总督。咸丰七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叶名琛被俘,咸丰九年四月初九绝食自尽于囚禁中。

  1、名人及简介

  ①齐泰(?-1402),初名德,赐名泰。明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人。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擢兵部左侍郎。太祖临终,召授顾命,辅皇太孙,建文帝立,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兵部尚书,建议削藩。“靖难”兵起,他请削燕王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后建文军屡败,泰等被罢官,复受帝召还,旋遭贬。迨京师失守,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执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②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世称随园先生。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也是"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③郑谦(1876-1929),字鸣之,号觉公。祖籍溧水柘塘郑家村,后迁居南京城南三坊巷。历任云贵总督参事、安徽国税厅筹备处坐办、皖北税务局局长,黑龙江督署秘书长,黑龙江省政务厅厅长,北京政府陆军部参事,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秘书、秘书长、秘书厅长兼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等职。他以撰《讨曹锟檄》一文,激励奉军士气,深得张作霖赏识。民国14年(1925年),奉军大举南下,势力延伸到苏皖和上海等地,张作霖为维护东南利益,以文人当政和苏人治苏之名,擢拔郑谦任江苏省省长,前后仅8个月。在任江苏省省长期间,他曾拨款整治玄武湖。同年9月,孙传芳部队进逼南京,郑谦仓促离宁,仍回奉天任秘书长。民国18年,郑谦于沈阳病逝,葬于南京中华门外梅山铁矿附近。

  ④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⑤赵松泉(1914-2012),中国著名画家,擅长花鸟、山水,工书法。祖籍江苏溧水,1934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画风师承徐渭、任伯年、吴昌硕诸先贤,并多有创新。八十多年来他精研花鸟画创作,造诣颇深。作品曾在美、法、意、德等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展出,曾应美、日、韩、菲等国邀请讲学,并受聘于美国圣若望大学任美术教授。他的画曾被作为礼品赠送给里根、马科斯、朴正熙等名流。他与叶公超、马寿华等合作为台北中山纪念堂精心绘制的巨幅《四季长春图》,将永远陪伴着孙中山先生。1988年自台湾回归家乡定居;2012年去世。

  ⑥杨立铭,理论物理学家,1919年2月5日生,江苏溧水人。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长期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及物理教育工作。早年提出原子粒幻数的统计解释,后来提出了原子核低激发集体运动的微观理论并加以推广。80年代以后又从事原子核深层次的结构研究工作,提出普遍的强子结构理论框架。培养了许多核理论研究人才。

  ⑦苏民,1926年7月11日生,原名濮思荀,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40年代起就致力于进步话剧运动,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苏民便到剧院,成了人艺的第一代演员。1996年,他以70岁的高龄,在影片《鸦片战争》中出演道光皇帝。提到苏民,也许除了老一辈对话剧熟悉的人,如今没有多少人能罗列出他曾经辉煌的作品了;但一说濮存昕,几乎是路人皆知。很多人不知道,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关的名字,却是一对真正的父子———苏民原名濮思荀,因为是江苏人,而且由于参加革命的需要改名叫苏民。

  ⑧严晓群1965年生于溧水,先后在南京土壤仪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方新技术产业集团南京公司任职。1992年8月,严晓群创办南京斯威特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并依靠大额伪币识别仪积累了数百万元资金。1994年,严晓群进入通信业,先后涉足光纤接入业务,以及机械、化工等行业的技术、设备研发与产销。2000年,严晓群进入资本市场,斯威特集团迅速扩张,先后收购、入主了“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天鹅”、“ST长岭”等4家上市公司。斯威特集团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191.7亿元,上缴税收3.9亿元,在全国最大企业集团排名中列第108位。严晓群本人也名列2004年、2005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79名和126名。
  ⑨沈向洋,男,1966年10月生,1980年(13岁)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后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成为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学生,1996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溧水简介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南部,是国家重要影视基地和农业科技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南京重要的副城。溧水区是百里秦淮河的发源地,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有林地45万亩,水面25.5万亩,耕地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5%,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东屏湖、中山湖等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溧水区位于长三角洲经济区,是南京的南大门,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发达的交通使之成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

濮存昕(演员,艺术家),启功(书法家),刘铭传(两广总督)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是战争多发地


常州是怎么样的一座城市
挺适合生活的,环境也还好

中国还有多少皇室后裔
先说清朝后裔(雍正一朝不少皇族惨遭屠杀流放)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

乡城县17685608478: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士,冻死在城外. -
绪厘昊畅: 左伯桃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风雪,...

乡城县17685608478: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齐泰,溧水人…)》文言文翻译 -
绪厘昊畅: 齐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礼、兵二部主事.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太祖尝问边将姓名,

乡城县17685608478: 历史上的讲义气的小故事
绪厘昊畅: 义气墩的传说 传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 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

乡城县17685608478: 卞之琳是什么时期的诗人?有过什么诗作?
绪厘昊畅: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

乡城县17685608478: 溧水县和溧阳市(县级市)名称接近、地域也相邻,它们在历史上有什么?
绪厘昊畅: 溧水:建县于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溧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溧阳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废县,改称平陵,属永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原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溧阳并入溧水县.唐武德三年(620)析溧水再置溧阳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曾升为溧州,后又改为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90年撤县设市. 李白曾数到溧阳,并留有乐府《猛虎行》,孟郊曾做溧阳尉,并且在此写下了名诗《游子吟》.

乡城县17685608478: 袁枚的简介 -
绪厘昊畅: 袁枚(1716~1797)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乡城县17685608478: 《泊秦淮》中“真正不知道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
绪厘昊畅: 【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杜...

乡城县17685608478: 杨万里在溧水的诗圩丁词 -
绪厘昊畅: 圩丁词十解[1] 一 圩田[1]元[2]是一平湖,凭仗儿郎[3]筑作圩.万雉长城[4]倩[5]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1-2] 二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1] 三 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

乡城县17685608478: 秦淮河的故事 -
绪厘昊畅: 秦淮河(qín huái hé)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秦淮河的源头有两处,东部源头出自句容市宝华山,南部源头出自溧水县东庐山,两个源头在江宁区的方山埭交汇,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

乡城县17685608478: 明朝名将吴良吴贞后裔分布 -
绪厘昊畅: 吴良(1324—1381)安徽定远人,原名国兴,投奔朱元璋后,因避讳朱元璋字国瑞中的“国”字,赐改名为良.吴良追随朱元璋被任命为帐前先锋,领兵攻取滁州、合县,大战采石,转战溧水、溧阳,为朱元璋攻占南京立下汗马功劳.明洪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