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唱词极通俗的西河大鼓?

作者&投稿:壹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河大鼓是什么?~


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史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汉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1937年后,不少西河大鼓演员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编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编演的《昝岗惨案》、《减租减息》;王尊三编演的《保卫大武汉》《亲骨肉》《晋察冀小姑娘》等。建国后,曲艺工作者又记录、整理了不少西河大鼓优秀中篇和长篇大书的主要片段,如《三全镇》《调寇》《八百破十万》等,并创作、改编了反映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新曲目。

西河大鼓原名梅花调大鼓,又名河间大鼓。民国后在天津定名为西河大鼓。它是19世纪末在弦子书与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形成的河北省主要曲种。早期著名艺人马三峄将木板改为梨铧板,把伴奏乐器小三弦改为大三弦,唱腔上也有革新。此后各种流派很多,清末传到东北及山东等地。西河大鼓以说唱长篇书为主,共有八十多部,中篇书六十多部。其中的《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流传最广,人称“三大将”,有“金杨家,银呼家,说不完的老薛家”之说。

《薛家将》一书,包括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及续书《薛雷扫北》。《杨家将》一书,原先只有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祖孙三代的故事,后来天津艺人编演了《呼杨合兵》《小五虎》二书,歌颂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东北艺人又前填后续,编演了《杨家将前传》;续书还有《杨世翰扫北》《杨金豹下山》《杨再兴寻父》《小将杨满堂》。一共歌颂了杨门十代英雄,连起来可以说上一年。辽阳名艺人石长岭有独家书目六部《春秋》——《左传春秋》《英雄春秋》《关越春秋》《银盒春秋》《走马春秋》《锋剑春秋》。这部书是讲史与神话结合,主要描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无盐娘娘钟离春和孙膑三个传奇人物。六部《春秋》连起来也可以说上一年。

西河大鼓的长篇大书,早期多为“袍带书”。民国后,赵玉峰、程福田等人向评词艺人学来许多“短打书”,如《大五义》《小五义》《双贞九老十义图》《清烈传》等书。其中,在《小五义》中增加了“三老”“四杰”等人物和“白眉毛徐良学艺”等情节。

《响马传》的“书外书”最多,如《秦琼打擂》《罗成卖线》《三全镇》《三省庄》等十八部书。《刘公案》中也能分出来《旋风案》《乌鸦告状》《花狗告状》《审人头》《拿国太》等中篇书目,因此有“说不完的《响马传》,唱不完的《刘公案》”之说。短篇书有二百多段,常唱的有《大闹天宫》《大西厢》《玲珑塔》《鹦哥对诗》等曲目。

梅花调唱腔丰富,以冀中语音为主并吸收了许多民歌小调,分成了三板一眼的头板、一板一眼的二板、有板无眼的三板等板式,其中二板的起板、双高、流水板等各有特点。此外还有许多花腔,唱词通俗流畅。不过有的艺人在说唱长篇大书的即兴表演中也有一些水词,故此缪东麟才说它“词句又多鄙俚”。短段都有准词;中篇的“八大棍儿”也是准纲准词,相对文学性较强。

艺人的表演技巧较多,有“说、唱、评、颂、弹、击、学、表”等,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因此,深受广大下层听众的欢迎。据西河大鼓界老艺人传闻,仅知清末在沈阳献艺者有第三代艺人张廷瑞(1891—1968),艺名张英勋,是当时号称“百架鹰”的艺人之一。他钻研书艺,达到迷痴的地步,故此得个绰号“张魔怔”。辛亥革命前夕,他来沈阳时,刚刚二十岁。民国后此人去黑龙江献艺,名震江北。

缪东霖在《沈阳百咏》一书中有一首竹枝词是:

铁板敲来手不停,

高烧银烛照中庭。

梅花一曲春风调,

人绮金国彻夜听。

其注云:“按俗喜听大鼓书梅花调,闺人为甚。每至春秋佳日,花月良辰,富族豪宗竟延之。家小康者,亦或尤而效之,鸣铁击鼓之声,往往彻夜不绝。”这里说的正是打铁板演唱的梅花调大鼓书。刘世英、缪东霖二人的记述,对大鼓,尤其是梅花调,都有贬意,他们听惯了唱词典雅的子弟书,对于以说唱野史为主唱词通俗的梅花调大鼓,都很不顺耳。

我们再看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盛京文盛书房刊行的清音子弟书《绝红柳》中的一段:

最讨厌的梅花调,

拿着两片铧铁噔噔山响,口内还哼哼。

擂皮的鱼鼓声更难入耳。

仔细听次崩次崩又次崩。

这里还是在极力反对梅花调。尽管当时的文人们都讨厌梅花调,但是许多下层市民却非常喜欢这种专唱长篇大书的梅花调。它语言通俗,唱腔明快,故事曲折,富有传奇性。一般听众并不管它的故事是否符合历史,词句又如何“鄙俚”。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爱好,正像宋代曲坛上流行的两句话:“唱涯词只引子弟,听陶真尽是村人。”曲艺的雅俗之分,正在这里。梅花调在同治年间传入辽宁后,到民国时遍地开花。就像戏曲中的评戏,产生于河北,发展于东北一样。文人的排斥,并不能阻挡它们的发展。

郝艳芳演唱西河大鼓

到20世纪40年代,东北各地的许多大中小城市都有西河大鼓艺人在茶社献艺。而它没有普及到农村,所以东北广大农村还是东北大鼓艺人的阵地。

1925年,西河大鼓“清家门”有著名艺人张士诚、张士德兄弟二人来奉天塔子沟一带献艺,走了“火穴”。第二年他们又把其师程鹤岚老先生请到奉天。程老先生白天说书,晚上传艺。老先生在东北大开山门,广收门徒,其弟子有成士章、田士杰、蔡士俊等人。程鹤岚的师弟杨世友说书时肯卖力气,人称“舍命羊”。他收弟子本应取“士”字,但因“世”与“士”同音,故此改为“福”字,下传“福、起、连、增”四代。“福”字辈艺人有郭福海、邦福来、李福源、赵福源(赵玉峰)、程福田、程福浓六大弟子。

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先生

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之长子、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郝庆轩先生

由于西河大鼓在东北深受听众欢迎,30年代后,许多艺人都纷纷来大连、奉天等地献艺。其中“梅家门”艺人下传“德、庆、田、祥”四代,“庆”字辈艺人李庆海、李庆溪(后改说评书)、赵庆山等均到沈阳等地献过艺。“清家门”艺人“起”字辈的王起仁久居沈阳(后改评书)。除梅清两大门派外,先后来辽宁献艺的还有一雷秉安等人。山东派的“立”字辈艺人有汪立恒、宋立章、张立清等人。其中还有些是全家来沈阳献艺的,如郝英吉带儿子郝庆轩、郝庆国,女儿郝艳春、郝艳芳、郝艳卿;张殿山带儿子张树会、张树岭,女儿张香亭、张香君、张香兰、张香玉;王福义带儿子王来君、王来鑫、王来银,女儿王香桂,均在沈阳定居。此外,也有少数奉天大鼓艺人,一度改唱西河大鼓,如聂田盛、徐正侠等人。西河大鼓名艺人有“三杆大旗”与“黑白二丫头”。

郝派西河大鼓传人、郝家五姊妹合影。前排自左至右:郝艳芳(老四)、郝艳珍(老些小门派艺人,如“南口派”大)、郝艳春(老二);后排自左至右:郝艳的“秉”字辈艺人有程秉权、卿(老五)、郝艳霞(老三)

赵玉峰(1883—1972)艺名赵福源,河北河间县人。自幼随其兄赵双印学艺,后拜师杨世友为师。年轻时在北京献艺,偷学过群福庆的评书《施公案》,又把潘诚立的评书《三侠五义》移植成鼓书,开西河大鼓说唱“短打书”的先河。他还把“鼓皇大王”刘宝全的京韵大鼓唱法融会到西河大鼓之中。民国初年,在沈阳献艺时,得到评书名家梁殿之的指点,艺技大进。他还向高福安学过京剧武功并运用到说书表演中,形成了说、唱、表、做融为一体的赵派鼓书艺术。在天津献艺时,他与程福田、黄福财三人被称为“西河大鼓的三杆大旗”。1927年前后,他在天津收下朱飞云、田起山、张起武、李起照四大弟子,人称“云山雾罩”。解放后他到东北各地行艺,唱过《渔夫恨》等新曲目。1956年参加鞍山曲艺团,晚年以教学为主,有弟子黄起彬。单田芳、刘兰芳等均受其教益。

程福田(1904—1940)河北静海县人。其父程凤来光绪时曾进宫为太监说书。他与其兄程福麟,其弟程福浓都拜杨世友为师。他说唱俱佳,擅说《大五义》《小五义》等书。他说的《小五义》一书中,增加了“三老”“四杰”等人物及“白眉毛徐良学艺”等情节。1933年到大连,两年后来沈阳献艺,名震关东。可惜英年早逝。

黄福财(1909—1951)河北大成县人,西河大鼓名家,杨世友的弟子,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成名,40年代初到东北沈阳等地献艺。解放后定居鞍山。他会的书很多,说过《五代残唐》《杨家将》《大八义》《镇冤塔》《明英烈》《燕王扫北》《双贞九老十义图》等书。其子黄秉刚得其真传,后成为著名评书艺人。

王香桂(1916—1979)女,河北霸县人。曲艺世家,其父王福义,其兄王莱君、王莱鑫、王莱银均为鼓书艺人。王香桂自幼随父学艺,后拜刘福轩为师,十四岁登台即红,人称“白丫头”。她演唱技巧高超,板眼鲜明,嗓音洪亮,道白尤佳。说书语言巧、情节细、人物活,是东北书曲界公认的女艺人中的第一名角。她在沈阳会宾轩茶社演出时,茶社为她高搭松枝牌楼,用霓虹灯做广告,报刊上也有不少评论。她说过《杨家将》《呼家将》《明英烈》等书。1955年去哈尔滨定居。1958年参加过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其子单田芳后来成为著名评书演员。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弦师不足,有许多西河大鼓男演员改说评书。到解放后,只有程福浓还坚持唱西河大鼓,“文革”后复出,也改说评书。女演员中郝艳芳,在新中国成立后,名气最高,曾当选为中国曲协辽宁分会副主席。




埋怨十二月唱词
正月里看人家结婚,我就着忙啊。为了此事儿我没少埋怨二老爹娘啊,自从我来到了这个人世上,吃的不好我穿的也不强,没有那零花钱还没个好房啊,你们说说谁家的姑娘能到我的身旁啊。二月里看人家结婚,我的泪满腮啊,为了此事儿我埋怨我的爹妈做事理不该啊,你咋不找找媒人喝酒吃菜,好不应该...

黄梅戏 《天仙配》200~300字评析
《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

沔阳皮影戏的唱词
沔阳渔鼓皮影唱词合辙押韵、语言通俗诙谐,曲调高亢豪放、欢快活泼,影子线条清晰,形象逼真。其保留的楚俗、楚文化和楚音乐之地位极其重要。唱词一般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大段唱词有一韵到底和每段一韵两种。所用韵目分为“光、消、板、修、歌、麻、洋、...

别具一格的陕北说书的艺术特色
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或称之为“三弦书”,或称之为“琵琶书”。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说书在着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造下,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激扬粗犷——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

曲剧李豁子离婚全集有八奇
二、唱词通俗易懂 唱词既文雅又俚俗,充满了地方特色,反映出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三、人物形象生动 主角李豁子及其妻子等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刻画真实可信,不拘一格。四、情感真挚 剧中对豫西山区婚姻难题的探讨,无论任何一方的哭诉,都充满真情实感。五、情节设计巧妙 剧情巧妙安排,如换妻、买卖妻子等...

粤剧唱腔特点是什么
问题二:粤剧的特点 粤剧艺术特点: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 在农村活动的“过山班”保留着早期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

<西厢记>唱词的有那些艺术特色?
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西厢记》文辞之优美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

通俗音乐细分为哪几类?
渐渐的,有人加入了Latin(拉丁)、Reggae(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岛)、 Rap(说唱)或 Jazz(爵士)等元素,至...他们的唱词淫狠、粗鲁;在舞台上尖叫、跺脚、斗殴;音乐上与硬摇滚比较接近,音响极大,音色浓烈浑厚。

中国八大剧种是什么?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5、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

郭德纲唱词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兔子拉车连蹦带跳,小脚儿走道东摆西摇。瓷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小家雀儿 (音:巧)也要糊弄老家雀儿(音:巧),没谁都能做成槽子糕。秃子当和尚,将就材料(一落莲花,一朵梅花),真金不怕火来烧(噎么嘿,哎嗨老莲花,一朵梅花落唉...

玉林市19573485513: 威海有什么民俗? -
茌鬼普乐: 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是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兴趣.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乳山乡村最主要的文艺娱乐形式.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很受欢迎.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等.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扬抑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真是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玉林市19573485513: 德云社西河弟子是什么意思 -
茌鬼普乐: 德云社西河大鼓门的弟子. 郭德纲不止有相声还有西河大鼓等各种戏.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

玉林市19573485513: 有谁知道河南坠子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呢? -
茌鬼普乐: 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

玉林市19573485513: 西河大鼓辈分我想知道西河大鼓.是怎样排辈分的?就是排到下一辈是什么什么字的那种? -
茌鬼普乐: 西河大鼓名字由来:发源于天津子牙河西边,故名西河大鼓.此前一度叫“梅花调”,因为重名改名西河大鼓.派别门户:四门:梅、清、胡、赵.梅: 瑞-春-德-庆-田-祥清:程鹤岚、杨世友-士/福-起-连-增.胡、赵:这两门在东北艺人很少,...

玉林市19573485513: 什么是东北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 -
茌鬼普乐: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指的二人转的唱腔,共三百多个. 相关介绍: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

玉林市19573485513: 唱西河大鼓怎么发音
茌鬼普乐: 唱西河大鼓chàng xī hé dà gǔ

玉林市19573485513: 京剧一唱词:一通鼓二通鼓三通鼓什么的,是哪出儿呀 -
茌鬼普乐: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玉林市19573485513: 打三通鼓是什么意思 -
茌鬼普乐: 1、京剧名剧《定军山》的唱词.头通鼓 战饭造 二通鼓 紧战袍 三通鼓 刀出鞘 四通鼓 把兵交2、古代三通鼓用于击鼓催征.中国古代两军打仗,通常是面对面摆好阵势,然后一方擂鼓叫战 ,另一方擂鼓应战.如果对方并不擂鼓应战,叫战一方通常要擂三通鼓后开始进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