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能出境游源于我国推行的哪一措施?

作者&投稿:赖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提出什么措施~

一、本法适用的地域范围

本条对旅游法适用的地域范围作出了明确表述。旅游法作为国内法,其效力仅限于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一是在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我国公民在境内的旅游活动和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活动;二是在我国境内,通过旅行社等经营者组织的,由我国境内赴境外的团队旅游活动,即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活动的全程,包括对派出领队的管理、对境外导游和旅游者活动的监督、劝阻、旅游活动的内容安排都适用本法。对于个人出境旅游活动,则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需要指出的是,旅游者在境外旅游活动应当遵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同时,按照属人管辖原则,本法对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一些旅游活动及行为也提出了要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旅游者也应当遵守。对于出境和入境的含义,《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九条作出了具体规定,即:出境,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入境,是指由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中国内地,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进人中国内地,由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

二、本法适用的主体行为范围

根据本条规定,旅游法规范和调整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事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一类是为这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从主体范围来说,本条未对本法的适用主体作出具体限定,因此凡从事上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法。对于行为范围,除了观光、休闲、度假等有特定目的的旅游活动和经营行为外,由于旅游涉及面广,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本法规定,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其他行业的经营行为也纳入本法调整范围。虽然上述适用范围较宽,但在旅游经营行为和旅游服务合同的适用方面更侧重于对招徕、组织、接待等组织旅游活动的行为进行规范。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不正当竞争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等问题也主要出现在组织团队旅游活动中,因此本法对此作出了更具针对性的规定。对于个体旅游者参加的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活动,其相关法律关系可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民事法律进行调整,同时本法对旅游者权利义务和旅游者安全保障的规定也适用个体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相关法律关系。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战略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世界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较快发展,全球化、区域化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形象日益鲜明,在全球旅游界的综合影响力显著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需求加速向物质与精神并重转变,休闲消费的大众化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更加美好的前景。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是全行业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奋斗目标。当前,加速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基本需求向强化服务质量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转变,切实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前,旅游业尤其需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关注以下问题:

  旅游强国指标要进一步科学化

  2000年,国家旅游局面向21世纪研究提出的旅游强国目标,主要参考了世界旅游组织的一项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除此以外,旅游强国指标还应有哪些具体内容,一直是旅游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目前,旅游业界对旅游强国指标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对旅游大国特征的认识水平,往往把发展规模、在世界排位,以及接近上述预测作为对跻身旅游强国程度的判断。对于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我们应予关注和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预测不等于一套完整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也不宜作为衡量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单一指标。

  从全球公认的旅游强国的情况看,衡量的指标是比较宽泛的、多元化的一些数据。既包括了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过夜旅游接待和旅游创汇的世界排位,还包括了其它方面的数据指标。从WTTC每年发布的旅游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看,包括美国、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在内,不管其旅游经济规模是多大,相同的许多项指标占了全国总份额的10%以上,例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旅游就业占的比例、旅游投资占的比例、旅游税收占的比例、旅游出口占的比例等。这说明,旅游业发达与否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不在于单项指标有多大。

  近年来,海外人士十分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对强国标准也多有探讨,对我们理解旅游强国有一定的借鉴。例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中国应为“盛世”做好准备》(2004年11月)的文章,认为强国不应是单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水平,而应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民生活、教科文卫、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应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产业是旅游产业的近邻,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建设强国问题上有一定借鉴性。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和单项产值的世界排位已超过了旅游产业,但距信息产业强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06年,我国以年产9300万台电脑、4.8亿部手机的规模,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二大国,但世界各国公认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将我国排在全球信息化水平的第59位。排在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丹麦、瑞典、新加坡,虽产出规模小于我国,但技术创新和综合竞争力明显高于我国。从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看,我国入境旅游总量已经超过英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但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不够强,这也是主要差距所在。

  因此,旅游强国目标是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既应具有横向的可比性,更应能够反映综合产业素质。

  旅游要素建设要进一步产业化

  产业化是对产业发展较高的要求,是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健全的目标。国家旅游局在研究“十一五”发展目标时,把完善产业化体系列为三大任务之一,产业化问题受到空前重视。加快旅游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实质上就是从体系和机制上推动旅游业发展,全面按照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办事。

  对于旅游产业化问题,业内的研究还较为肤浅,相当一些人认为产业要素发展就是产业化,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和偏颇。其实道理比较简单,就如同仅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几种机械,不能算是实现了机械化;把电话、传真、电脑等仅作为办公用具,也不等于实现了信息化。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涉及产业定位、产业政策、产业立法、资金扶持等鼓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各产业要素的发展,但对产业化体系建设则涉及不多。最近10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国现有271个城市获得了荣誉称号,其评价体系包括20大项、176个评分点,既有对发展规模、产出水平、各产业要素的具体要求,更有很多事关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条件、配套保障等“外围”性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产业化体系的轮廓和框架。

  产业化发展不是对所有地区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旅游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产业要素还正在萌芽,要求产业化发展是不现实的;而旅游业已有相当发展基础,并致力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的地方,产业化发展则是必然性要求;对于当前全国旅游业来说,产业化发展则是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是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促进旅游要素的产业化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与升级。在大力推动产业要素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产业要素的配套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要统筹协调与相关产业的要素关系,将旅游新兴领域和业态纳入产业要素范畴。二是逐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要全面提升观光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培育专项旅游产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加快完善协调配套的旅游要素体系。旅游业的投资者、开发者、经营者应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场利益共享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同类企业之间,应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集团化、网络化、协作化。四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努力培育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五是加快旅游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旅游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旅游发展机制要进一步市场化

  开放性和外向型是旅游业的天然特征。旅游资源的无限性和客源的广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没有边界的,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但不够开放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以对内开放不够最为明显,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是地方保护壁垒较多,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也影响了对外开放效应的整体发挥。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深入建立,一部分旅游企业仍是国有体制,或者改制不够彻底。以2005年旅游星级饭店为例,国有的共5528家,占全部总数的46.74%,国有的饭店房间62.67万间,占总数的47.05%。三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尚未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个别地方以行政决策取代市场规律和市场行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旅游市场监管过于行政化,动辄采取“运动式”的专项整治,对违规者采取“一次性死亡法”,但并未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机制的市场化,重点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统筹和推动,但绝不能替代或排斥市场化作用。各级旅游部门要由对行业具体事务性的管理,转向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引导和服务,为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关系。政府要重点在战略规划、政策环境、市场培育、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市场要重点在旅游投资、市场开发、产品促销、经营服务等与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密切相关领域发挥导向作用。三是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要尽快消除行政分割和地区壁垒,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从事旅游经营的各类企业,应公平对待,不得区别歧视。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四是进一步创新企业机制。要以资产重组为契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内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为着力点,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旅游增长方式要进一步集约化

  集约化发展既是增长方式的问题,更是关乎旅游发展观的问题。它既是针对具体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要求,也是对旅游业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九五”时期,旅游行业就提出要集约化发展,但至今成效不够明显,粗放型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 2005年全国1.6万家旅行社,仅实现利润1.27亿元;全国1.18万家星级饭店,仅实现利润10亿元;4392家旅游区(点),仅实现利润22.59亿元,其中,国内旅行社利润为-1.7亿元、内资饭店利润为-12.91亿元点。

  当前,我国旅游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形势非但不利于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反而更易于延续粗放型发展的惯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集约化发展已是旅游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一是随着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张,旅游消费档次和水平明显提升,粗放开发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没有市场;二是经过近30年的旅游开发,大多数品位较高、开发条件较好的旅游资源已被开发,今后推向市场的旅游产品只有更具“卖点”,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仅旅游景区景点就已超过2万家,被评定为A级(1-4A级)的旅游景区达3000多家,集约化发展是旅游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关键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正确处理提升素质与扩大规模的关系。规模是基础,素质是保障。做强旅游产业是对产业素质和发展规模的双重要求,既要在素质上做强做优,也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规模。关键在于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偏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提升产业素质和效益转变。二是科学借鉴旅游发展经验。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基础,曾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少经验。例如,“建个大门就收费”的起步发展;“边开发、边投入、边收益”的发展模式;“以旅游养旅游”的“滚动发展”等。但任何经验都是具体环境和条件的产物,不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广谱性。无论学习借鉴或宣传推广哪一方面的经验,都应充分考虑时效性、差异性、局限性和针对性,突出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鼓励自主创新,力戒照搬照抄。三是建立旅游集约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括旅游统计、旅游标准、旅游指标等,除了体现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外,还可反映综合贡献率、市场竞争力,也可包括拉动投资、安置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环保、优化生态等。四是发布旅游产业政策或旅游投资指导目录。要明确鼓励什么,引导什么,限制什么,对于市场前景不大看好,市场需求明显萎缩的旅游项目,例如,一般化的人造景点、雷同化的民俗开发等,要进行警示或加以限制。

  旅游产业提升要进一步国际化

  国际化水平是对一个产业与国际接轨程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反映,起码应包括三方面:一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情况,二是综合发展水平与国际同一领域的接轨,三是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量和规模。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25亿人次(其中,过夜旅游4991万人次)、创汇339.49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是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上述因素,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其二是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这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加入WTO谈判中,旅游业成为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要领域。2001年11月入世以后,在饭店(包括公寓楼)和餐馆领域,我国提前4年兑现了所有承诺,进入我国的外国饭店管理集团已达37个、世界知名饭店品牌达60个;旅行社领域全面开放,已成立外资旅行社27家(其中,外资控股的7家、独资的11家),并从7月1日起,取消了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在注册资本方面实现了国民待遇。

  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还不算高。目前,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很少,影响力也还很微弱;在借鉴国际经验、技术手段或发展模式方面,我们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已有较大规模,但旅游标准、服务规范等尚未推向世界各国;旅游部门在世界旅游组织、PATA等国际旅游机构中,旅游企业在WTTC等非政府组织中,尚未发挥与我国旅游业地位相称的作用和影响。

  当前,加速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重点应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要抓住全面兑现加入WTO承诺的机遇,鼓励外商投资我国旅游业,吸引国外知名旅游企业进入我国,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与此同时,要大胆学习和跟进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旅游业态,例如,预订系统、分时度假、汽车旅馆、旅游宿营地、极限运动,各种形式的俱乐部等,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积极提升旅游国际服务贸易水平。要进一步重视入境旅游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和开发入境市场,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入境旅游稳定增长。要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出境旅游在促进民间外交、缓解经贸摩擦、优化外贸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软实力”提升做贡献。三是要积极贯彻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尤其是到我国出境旅游较为成熟的目的地开展旅游接待服务。四是加强国际双边、多边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旅游国际规则的制定,主动参与国际专业问题的研究和国际性的交流项目,积极反映我国旅游业的利益诉求,发挥我国对世界旅游业的建设性作用。五是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为了维护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尊严和权益,应适时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提出接待中国旅游的必要条件,例如,提供中文翻译、尊重饮食习惯、保证服务质量等,不断提高我国作为旅游大国的地位。六是加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要本着“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拓展国外培训的渠道,有计划选派各种层次的、市场急需的旅游人才到国外培训,同时积极吸引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旅游人才回国就业,适量选聘外国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适于旅游强国需要的旅游人才队伍。

  (配文)

  中国旅游消费正处在“爆发性增长”前夜

  国家旅游局综合司

  旅游业被誉为全球经济发展中规模最大、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 90 年代初,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总收入超过了石油和军火工业。

  目前,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中国已经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得改革开放之势,借改革开放之力,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事业接待向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我国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1.25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49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40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3.9亿人次、旅游收入583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位。

  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国家“软实力”,而且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促进了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十一五”是我国旅游业继续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据此并参考相关因素,业内专家判断,目前我国旅游消费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主要依据:

  第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旅游业成长的土壤,旅游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剂。中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2004年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预计2010年人均GDP将接近3000美元。这表明,我国人均GDP接近于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低线已为期不远。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近40个县级以上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

  第二,我国旅游业在全球增长最快。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崛起,到2002年首次超过美洲,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更快,“九五”以来以10%左右的增幅,高于全球旅游业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由此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最近,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强劲增势,世界旅游组织再次预测实现两项指标的时间将提前至2015年。届时,我国入境旅游可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26亿人次,出境旅游1亿人次。

  第三,大众化旅游迅猛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活动明显向大众化、生活化方向转变。休闲是小康社会渐进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并且是与小康社会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而旅游是休闲的重要表现,旅游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性、紧密型产业。黄金周旅游所以热度不减,主要是迎合了大众休闲的消费需求,并顺应了日渐增长的消费趋向。我国自2000年“十一”实行首个黄金周以来,至今已经过了20个黄金周,累计接待国内旅游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40亿元;黄金周出行人数从1999年“十一”的4000万人次,迅速增长到2007年“五一”的1.79亿人次。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收入几乎呈指数上升,说明黄金周已成为规模庞大的大众化市场,已经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类似黄金周等大众化休闲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选择。据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最新的调查,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年均增长10%,超过半数(53%)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的资金花在休闲旅游上,其比例居亚洲14个国家之首,高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和印度等。休闲旅游的盛行突出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其注意力更多地从工作转向休闲和娱乐。所谓的工作与休闲两不误,是大众化休闲旅游猛增的一个明显特征。

  第四,国家经济强大、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民航、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旅游交通条件有了根本性好转,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大大提高。2006年,随着与南美航线的正式开通,我国民航万里航线进程加快;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全国铁路六次提速,铁路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85%,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直接领域数质量明显提升。目前全国旅游景区达两万之多;星级饭店近14000家,其中五星级298家;旅行社近两万家。其他如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环境也有了根本性改变,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足以开发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目前,观光旅游是旅游业的主体和基础,但度假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近些年开发的许多旅游项目顺应了发展趋势,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品种齐全、档次较高的度假旅游产品。从旅游住宿、旅游交通到旅游产品,努力消除短缺“制约点”,旅游生产力大大提高,确保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朝阳产业,前景无限。我国旅游业能否适应这个爆发性增长机遇期的到来,根本的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保障能力是前提。目前我国人均国内旅游仅仅只有1次,而韩国已经达到9次,我国人均出游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出游将达2次以上,这就要求交通、铁路、公路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应配套发展,确保硬件支撑条件跟得上,以充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实现由观光产品为主向度假休闲产品的转变,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产业素质,着眼建设旅游强国,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基本需求向强化服务质量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转变,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上升期,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民旅游消费又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更是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内动力。抓住机遇,科学发展,我国旅游业必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跻身于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概述
我国根据自身国情将出境旅游定义为:指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去、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进行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病、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出境旅游市场,是指旅游者在出境旅游过程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早期的出境旅游主要是因公出境,1997年7月颁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方法》,经国务院批复后,开始正式实施。从而标志我国出境旅游形成。
二、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急需更新
现有的旅游产品中休闲度假、文化交流还未得到良好开发,未真正形成针对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的旅游产品。以中国旅行社总社网站首页推荐的赴亚洲出境旅游路线为例,路线名称基本都是尼泊尔全景9日游、韩国全景5日游、新马泰10日等,产品形式和内容基本雷同,不具特色。但旅游线路应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应是观光游览、购物、美食、体育等得组合,而绝不仅仅是单一化严重的购物倾向,但不少旅行社推出的路线都重观光游览轻娱乐参与,轻专题旅游活动,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二)出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1.为谋利益,违规经营。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缺少出境旅游管理制度的约束,加上旅游企业管理法的缺位,使得我国出境旅游经营行业的秩序非常混乱,优质服务意识单薄。主要表现在:除经过批准的旅行社经办处境旅游业务之外,我国还存在大量未经批准或未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出境经办组织和人员,包括旅行社和非旅行社的经营性、非经营性组织和人员,即所谓的无许可证和无营业执照经营和有许可证或有营业执照者超越经营范围。
2.信用缺失。表现在:其一,部分旅行社利用违规、虚假广告来欺骗消费者。还有无出境经营许可的旅行社刊登出国旅游业务的广告。其二,旅行社间的恶性竞争。很多旅行社以极低的团费迷惑出境旅游者,接着以“低质量、多购物、高回扣”的手段谋取利益。
(三)出境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就目前来看,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现行的旅游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使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如:2004年7月的《行政许可法》规定:国家旅行社取消旅行社门市部审批制度,但后来没有及时加强后续工作,导致当时旅行社行业经营秩序出现混乱的现象。
(四)出境旅游消费行为非理性、不文明现象普遍
1.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消费方面,部分旅游者过分追求价格低的产品,却不考虑其质量。另外有一些游客在消费方面存在盲目性和攀比性心理,特别是今年来人民币升值后,出境旅游者外出高消费的现象更加明显。
2.不文明的消费行为。旅游者在出境游玩过程中,自我约束力有所下降,容易致使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像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擤鼻涕、乱涂乱画等。
(五)出境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从业人员是直接接触客人、为游客提供具体服务的第一人员,他们素质的高低对出境旅游业务质量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出境旅游市场的门槛较低,从业人员中有大批服务意识不高的人员,他们一是没有优质服务的意识,对业务知识掌握不熟,二是缺乏相应的应急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能力、责任心。


出境游国内现状
因私出境旅游则在2000年起超过因公出境人数,成为出境旅游的主体。目前,高收入的群体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体,他们在境外的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平均水平。据记载,内地游客在港消费已达5000港元,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3000美元。国公民每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总支出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人民币...

199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开放了哪个地区
199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开放了哪个地区?一 新加坡 二 韩国 三 日本 四 越南 五 泰国 六 马来西亚

三十而已的“出国游”,疫情之后何去何从?
逐渐,一些带有国资背景的综合性大社,纷纷加入出国游的战团,架设组团、地接渠道,构织产品服务。1996年,康辉直接推出了中国内地公民首例赴东南亚旅游包机,组织290人包机春节出游,一炮而红,业界也真切领教了出国游市场的巨大空间。90年代的出国游、出境游,是属于他们的。进入21世纪,中国的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2001年...

国家文旅部为什么要大力促进中国公民的出境游
适时启动入境旅游促进行动,出台入境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培养多语种导游,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审时度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文明,民族传统,社会习俗,地理,地貌等。可以拓展国人的视野,增长国人的见识。可以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第一批旅游团是
1.(×)1990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9家有出境旅游经营资格的旅行社的领队,经过考试,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批出境旅游领队资格证。 《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1990年10月30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二、目前只授权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旅行社总社...

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包括 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游四大变化
消费水平虚高有所改变 中国正式开放出境旅游之初,公民出境旅游的高消费行为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而2000年之后,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消费开支更是一路攀升,2004年成为世界上出境旅游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部分中国公民出境消费属于非理性消费,消费的目的不再是仅仅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满足自身正常的物质和精神...

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己退休)出境游除了护照还要其它证明吗?_百度...
(一)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以及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二)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在居民身份证领取、换领、补领期间,可以提交临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三)未满16周岁的公民,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并提交其监护人出具的同意出境的意见、监护人...

出国旅游需要护照吗
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 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 护照(Passport)一词在英文中是口岸通行证的意思。也就是说, 护照是公民旅行通过各国国际口岸的一种通行证明。所以,世界上一些国家通常也颁发代替护照的通行证件。出境旅游是旅游的一种,通常...

关于旅行的一些问题
此外,已签署备忘录的非洲8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毛里求斯、塞舌尔、津巴布韦、突尼斯)和约旦的中国公民出境游业务将在12月15日起开始实施;我与斐济和瓦努阿图也签署了备忘录;目前,大洋州还有3个国家和地区(汤加、库克群岛、北马里亚那群岛)、拉美6国(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巴西、阿根廷、智利)、...

中国公民持有护照。能去几个国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九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椒江区185457355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内容有哪些?
衅士慧高: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国公民因私事出境、入境.所称”私事...

椒江区18545735590: 我想要关于我国针对出境旅游的政策 -
衅士慧高: 截至2001年底,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来兰、韩国、日本、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文莱、缅甸、尼泊尔、德国、埃及、马耳他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2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公民自...

椒江区18545735590: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包括哪三个部分 -
衅士慧高: 出国旅游 边境旅游 港澳台旅游

椒江区18545735590: 旅游分为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可为什么我们去港奥台旅游也叫出境旅游呢?? -
衅士慧高: 去这些地方可能需要办入境证的,所以都被划为出境游了.

椒江区18545735590: 199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开放了哪个地区?
衅士慧高: 韩国

椒江区18545735590: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
衅士慧高: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

椒江区18545735590: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概述 -
衅士慧高: 中国旅游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旅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旅游交往日益扩大.目前,境外驻华旅游机构已达32家,中国驻海外旅游办事处也已达17家;中国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合作.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重要的新兴客源大国.

椒江区18545735590: 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
衅士慧高: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椒江区18545735590: 1. - -----年,我国第一家专业旅游机构成立.? 2.国际旅游收入有哪些? 3.去港澳台旅游是否算出境旅游? -
衅士慧高: 住宿、交通、药品、书报等)和饮食销售收入,劳务性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劳务服务而得到的收入,包括旅行社旅游业务费收入,为了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稳定,国家对进出港有一定的限制.大陆公民进出香港1:1923年.2:交通费、食宿费、游览费、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商品性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实物形式的商品而得到的收入、邮电、文娱、工艺品.)3:算,虽然香港澳门回归了,但仍将继续保持自由的地位、医疗及其他服务而得到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如销售各种旅游商品、生活用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