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与你请教佛学问题,请问能把QQ给我吗?

作者&投稿:章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以告诉我你的QQ吗?我想请教佛学问题, 你可以加我,我的是43718182~

我是582319482

我想试试可不可以解答你,我来加你。备注写:“佛学”

佛学 - 佛教的建立 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佛学 - 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
“禅”在古代东方和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极为流行。但若要给其下一个确切定义的话,恐怕很难使所有人都满意。本文将其限定在佛教等宗教的一种体悟或修持方法上,重点讨论这种方法在印度和中国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禅”涉及的内容极为宽广,笔者此处只是力图勾画出一个基本线索,希望文中所述能接近实际情况。
一、“禅”的原文与主要含义
现一般认为,“禅”一词的梵语原文为“dhy⑥na”。从发音上看,这一词主要应来自古印度俗语,显然是一个音译词,而且是一个缩略了的音译词。原文译全了应为“禅那”。“禅”是把原文后面的一个元音“a”省略后译出的结果。在汉文中,“禅”一词经常与“定”合用,称为“禅定”。“定”有时是上述“禅”的原文的意译,但多数情况是“定”另有一梵语原文“sam⑥dhi”。“禅”和“定”在古代和现代有时分开用,或有一定区分。但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多混用。一些佛教典籍中谈及二者的区别或关联,但说法并不完全一致。
但对禅的划分还有不同的说法,如天台宗的智顗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四上中说:“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在这里,禅主要又被分为了三种,禅被说成了是“定圣行者”。
对禅的解释或种类划分在印中佛典中还能举出许多。综合这些佛典中的主要部分的叙述以及印度与中国禅思想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对禅的主要含义作这样的归纳或概括:
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思维修炼的方法,是其获得神通,获得功德,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禅有不同层次或等级。禅主要是佛教内的,也有佛教外的。
这样来归纳或概括恐怕较为抽象,以下我们结合印度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具体考察。
二、禅思想在印度的形成和主要特点
据考古发掘证明,瑜伽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存在,在印度河文明遗址考古发掘的物品中,一些印章的神象上就有瑜伽修行的坐法【 参考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 ,平乐寺书店,1963年,117页。】。印度的许多古老的文献典籍,如奥义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中都提到过瑜伽。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已提到了作为瑜伽重要内容的“静虑” (dhy⑥na,定)。如《歌者奥义书》(Ch⑥ndogya Up.)中曾用“静虑”来形容比喻天地山水等的静止不动状态,还提到静虑大于心,小于识 【参见《歌者奥义书》 7,6,1~2。】。《鹧鸪氏奥义书》(Taittir]ya Up.)明确提到了“瑜伽” (yoga)一词。该奥义书中则把瑜伽与信仰、真实等相提并论 【参见《鹧鸪氏奥义书》 2,4,1。】。《迦塔奥义书》(Kawha Up.)中则把感觉器官的认识功能的不起、意识的安宁等精神状态看作瑜伽 【参见《迦塔奥义书》 2,6。】。《慈氏奥义书》 (Maitr] Up.)则称瑜伽为:统一呼吸、心及感觉器官,漠视一切存在现象 上述这些奥义书、史诗及《瑜伽经》中的关于禅或禅定的内容,与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两方面有着重要的关联。
从佛教禅思想的形成方面来说,影响大的主要是奥义书。现存奥义书中有一部分是在佛教产生之前出现的,如前面提到的《歌者奥义书》和《鹧鸪氏奥义书》中的主要内容形成于佛教出现之前,大致在公元前800~500年之间【参考金仓圆照著(前引书),25~26页。】,因而可以说其中的有关静虑(定)或其他的瑜伽修行方面的成分会对早期佛教禅思想的形成有影响。关于史诗的年代,因为它的早出部分和晚出部分时间跨度很长,现很难给出具体时间,但较早的部分中也不能排除对早期佛教禅思想形成影响的可能性。
从佛教禅思想的发展方面来说,晚出的奥义书、史诗和《瑜伽经》应该说都起了重要作用。因为从时间上看,佛教与晚出的奥义书、史诗在禅思想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很难说哪个就一定只是源,或只是流。《瑜伽经》的最初部分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50年左右形成的,而现存《瑜伽经》则约在公元300~500年之间定型因而它和佛教在禅思想方面也应是一种互相借鉴吸收的关系。实际上,《瑜伽经》卷四中借鉴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内容,而《瑜伽经》前三卷中的关于三昧和瑜伽修习方法等的一些内容也可能被佛教所吸收。
就印度佛教本身来看,禅思想自该教产生时起就成为该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始佛教最初的教理中,有所谓早期佛教的禅思想促使佛教教义里三个主要部分(戒、定、慧)中定学的形成。印度后来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早期佛教中所形成的这方面的内容。但在佛教的发展中,禅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和佛教的其他学说密切结合,特别是注重把禅定与对事物的实相或最高实在的体悟结合起来。而且,在佛教中,逐步把对事物的实相或最高实在的体悟看成是最高层次的禅的境界。这种趋势在大乘佛教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趋势一方面与大乘佛教的理论特点或发展趋势有关,另一方面与婆罗门教哲学的影响也有关。婆罗门教哲学的主流思想也是把对最高实在的体悟看成是最高层次的冥想。】。
大乘佛教的这种对待禅的态度与其关于世间和涅槃关系的理论等有关。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 《大智度论》卷三二,《大正藏》卷二五,298b。】这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完全脱离世间来达到佛教的解脱。这类理论对大乘佛教的禅观念是有影响的。既然不能通过完全脱离世间来达到佛教的解脱,那么也就不能通过绝对化地“离相”来获得最高层次的禅的境界。
大乘佛教发展到瑜伽行派时更为重视禅定,此派禅定的内容较先前的佛教禅思想有很大变化,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瑜伽行派的理论实际上是止观并重,把本派的禅定方面的学说与其关于诸法本质的理论密切结合在一起。此派的主要著作《瑜伽师地论》有五部分(本地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其中的本地分论述了瑜伽禅观的境界,即所谓十七地,包括五识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其余几部分对十七地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通过这种探讨展示了瑜伽行派对诸法的基本看法。因此,瑜伽行派的禅观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它与此派的其他学说是融为一体的。
总之,禅思想在印度一直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在原始佛教中,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在印度佛教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中,都存在着禅思想。甚至在印度佛教外的一些主要宗教中,相当于禅思想的宗教修持也相当发达【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甚至形成了专门弘扬这方面内容的瑜伽派。】。只是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形成一个专门以禅思想为主要弘扬内容的佛教流派或宗派。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三、禅思想在中国的变化和主要特点
佛教的禅思想传入中国后,一开始并没有立即形成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禅宗形成后,中国的禅思想则主要表现为禅宗的发展。
禅思想传入中国最初主要是通过翻译一些论述这方面理论的佛典实现的。较早翻译成汉文的这方面的主要佛典【这些经典许多没有流传下来,但据当时或后来曾见过该典的人的相关介绍(经序等)可知其主要内容。】,有安世高译的《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支娄迦谶译的《般舟三昧经》、 《首楞严三昧经》等。这些经典属于小乘方面,主要叙述的是印度禅思想中的制感、调息以及控制心作用等内容的成分,具体有“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属于大乘方面的主要叙述的是对佛的冥想,以及通过对大乘佛教根本观念体悟而达到禅的境界等内容,具体有“佛现前定”、“一切事竟定”等【参考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6~16页。】。总的来说,引入的思想主要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些禅的基本内容。
在隋唐之前,禅宗东土“祖师”里在禅法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菩提达摩开创的方法,即所谓“二入四行”。 “二入”指“理入”和“行入”。 “理入”说的是依靠智慧或真理而入佛道,按禅宗的说法是所谓“藉教悟宗”,也就是借助佛教的经典文字等逐渐悟入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寂然无为的禅的境界。“行入”说的是依靠正确的修行或处世态度而入佛道,具体来讲又有四种,就是所谓“四行”,即: 抱怨行(正确对待先前行为所得业果,无怨憎)、随缘行(得失随缘)、无所求行(不贪婪地求取)、称法行(认识诸法无我等事物的真理)。这种“二入四行”的方法在本质上说和印度禅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方法能找到对应之处,如“理入”接近于印度宗教中的“观慧”,“四行”在本质上是对自己行为的抑制或控制,与上述“禁制”、“劝制”、“制感”类似。
中国禅思想的发展后来逐步走上了重视“心性”理论、“佛性”理论的道路。“见性”了就“悟”了,也就成佛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成了如何“见性”的问题。见性的问题成了修禅者的首要问题。把禅思想和心性或佛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禅思想的一个特色。印度佛教中很早就讲“心性本净”或“自性清净心”。这与佛性观念虽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却也有很大关联。“心性”或“自性”的观念是“佛性”观念形成的一个基础。因为在佛教理论中,人能否成佛与心的本性(心性)有关,与人自身的本质(自性)有关。佛性问题直接涉及人的本性问题,而所谓“心性”在实质上又是人的一种本性。在佛教看来,成佛与净或清净是一致的,人的心或自性不净则不能成佛。因而“心性”或“自性”的观念与佛性观念就联系在了一起。在印度,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小乘和大乘一般的流派中都存在,不过并没有与禅思想有什么特别的关联。但在中国,禅宗则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能否和如何见到人的自性清净心或佛性之上。
在禅宗里,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都承认“自性清净”的观念,都注重向内体悟或发现自己的本性或佛性。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或完成这一过程的问题上,二者的见解或作法有差别。这种差别通常被概括为“南顿北渐”。所谓“南顿”指南宗“顿悟成佛”的方法。南宗认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本性(清净本性或本有的佛性),就可在一刹那的时间内觉悟。 《坛经·般若品》 中说:“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中还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就是说,人获得觉悟,不过在一念之间,在前念和后念的一刹那。所谓“北渐”指北宗主张“渐悟成佛”的方法。在北宗看来,体悟佛教的真理或认识自己的本性,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应该“凝心入定,住心看净”,因而觉悟是一渐进的过程。
禅宗强调佛教的修行活动不能脱离世间,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用禅宗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佛法在世间”。《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印度禅思想在最初主要是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控制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达到观慧和精神凝定的状态。这和小乘佛教的一些要求是一致的,小乘佛教追求摆脱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涅槃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完全不同。世俗世界存在着情感、欲望等,而涅槃境界则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等。涅槃境界与世俗世界是决然分离的。印度的大乘佛教否定小乘佛教的这种追求脱离世间的涅槃观念。认为“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中论》卷四, 《大正藏》卷三十,36a。】。认为“诸法实相即是涅槃”【 《中论》卷三,《大正藏》卷三十,25a。】。这些思想对禅宗有很大影响。禅宗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更为强调它。中国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通常要求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真理,通常不要求人们脱离社会【当然,也有不同的,如道家或道教中的一些思想。】。禅宗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吸收印度大乘佛教的有关思想。禅宗,特别是南宗系统,并不追求那种与世俗世界完全不同或毫无关联的涅槃境界或清净世界,而是认为不能离开世俗社会去追求涅槃境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就是强调修行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要在现实世界中去追求对自身心中佛性的认知。尽管禅宗的这方面学说是在吸收了一些印度佛教经论的思想之后提出的,但它把作禅与参与社会生活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该说是有所创新的。
到后来,禅宗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作为一个佛教宗派,禅宗,特别是后来的禅宗对待佛教创始人、佛教经论,甚至对禅思想是印中两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印度,又从印度发展至中国,在融汇印中两国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对印中两国的佛教以至其他宗教的发展影响极大。它由最初的控制人的感官活动,使人心神安宁的精神修持方式,发展成为一种体悟真理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禅”不仅在古代东方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在现当代被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们所广泛喜爱。在当代,它在大量佛教寺庙中仍是僧众的基本修持手段,同时也被众多普通人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方式。因此,当代的“禅”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超越宗教的一面。总的来说,是在朝着积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发展。

237142423

1577839693


师父好,向你请教一下,还愿时要怎样向佛说话?
还愿方式最好能根据因果关系和许的愿相对应。比如求身体健康的,最好用放生的方式来还愿;求财求工作的,最好是用财布施、法布施等方式来还愿。至于跟佛说什么,并不重要,诚心和感恩就好。注意,不能用造恶业的办法来还愿。佛菩萨满足了愿望,却去杀生是不可取的。

诚心请教佛学前辈 哪部经论讲了 佛必须知道十方世界无限过去与无限未来...
楼主您好:末学以为不是“必须知道”,而是“一定能知道”。因为“十方世界无限过去与无限未来”皆是真心出生的。所以讲:“一切唯心造”。诸佛世尊,实际了知了真心之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除尽其中所含藏的无量无边的污染而成就“一切种智”。因此,必定能知“十方世界无限过去与无限未来”。因为这些法...

我想请教一个佛学的问题,求解答
从本质上讲,佛和众生的佛性是一样的,涅槃和生死是一样的,是一体的两面,就像手心和手背。只不过“生死”是众生迷失本性以后,用错了心而产生的不正常受用、是假象,众生误以为真,在这大梦里迷惑、造业、受报,在生死流里流转;而“涅槃”,是佛依住真心佛性后产生的正常受用,却又不执著这种受...

诚心请教佛家弟子
身体是非常非常柔软的,越柔软,说明去的地方越殊胜,如果非常非常的僵硬,那就有点不妙了。我们做超度,最讲究心诚,如果能为你姥姥在十斋日持斋,并做功德消除她的业障,回向给他的远亲债主,不久就可以得生善道,当然最好就是往生,不过这个也要看造化了。阿弥陀佛!

我想请教佛法,来投胎的中阴身是女的,产妇就会生个女孩,来投胎的中...
中阴身不分男女的。中阴身的时候,它看到男女交合,如果喜欢女的,它就投身为男身,如果喜欢男的,它就投身为女身。《入胎经》原文:“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

我想请教一个佛教问题,求人能解开我的心结
自幼受母亲影响去学佛,你是被动的被同化,而不是你自己主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只能说你和佛有缘,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不错,天下人你我都一样,有智慧的少。“会背心经,我希望众生都能向善,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变得和谐,而不是现在的这股躁动。”你会背心经,那你会给人讲解心经么?给你个...

阿弥陀佛 各位师兄 我想请教关于地藏菩萨的问题
如果是对地藏法门感兴趣并有疑惑的话,可以看看《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看完了就没有这疑惑了,也有利于楼主对地藏菩萨的信心更有利于修学。顶礼地藏王菩萨

我想请教学佛的同修
那么效果就出来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想法都不要管,就是管好自己所念的经文。如果有人来打扰或者是有电话,那么去做完之后接着回来再念,还有要求忏悔,求佛菩萨加持,慢慢的干扰的事情和人自然就会少的。您也可以吧一部经分成几段来念,念完之后才回向。一句话就是坚持。恭祝师兄加油了。

诚心请教佛学前辈 哪部经论讲了 佛必须知道十方世界无限过去与无限未来...
【佛】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 [佛学常见辞汇 -...

文盲请教佛的问题
一种人文思想。一种符合中国人心里的一种文化产物。我是不相信迷信的。你所说的行善那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你,这就是你积德的结果,这是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迷信没有关系,佛说这句话是告诉人要互帮互助。其实佛就是我们每个人,佛就是那些得道的高僧,他们知道怎么活在世间最好...

金山区13198219042: 诚心请教佛家弟子 -
雪倩复方: 您已经看过了一些佛教书籍,想必您对佛学也初有认识,但是希望你不要在这个时候走偏,要注重宗教的实质精神,而不是表面.佛教是讲究要人深信因果,改过迁善,能够依照佛所说的大乘经典,了脱生死而出三界,悟入生命的真谛,看破宇...

金山区13198219042: 佛学问题,请教各位~ -
雪倩复方: 因结果,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叫缘.因缘具足才能生成果.我们没有过去世,都有种下恶因的可能.但是,如果不遇见恶缘,不会达成恶果.因此,佛陀要我们广结善缘.这样就会多结善果.少了恶果,就方便了修行.更容易成佛道.

金山区13198219042: 请教些佛学方面的疑惑 -
雪倩复方: 您好!可以请一张“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贴在汽车的后玻璃上.我见过有些汽车就是这样贴的.贴一张就可以,不要贴太多,不然既挡视线而且警察也不干.至于佩戴本命佛大可不必,佛教从不提倡戴这种吊坠或挂件.如果开过光...

金山区13198219042: 看你回答的佛教问题很好 想请教你 -
雪倩复方: 你好,才看到.佛家有许多修行法门,找到有传承的老师不容易,于是有许多对治方法也都失传了.你可以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传印和尚吧,当年他传的一句佛号,让俺终生受益.有传承的人,传授的佛号是“带能量”的,可以令你修行时事半功...

金山区13198219042: 请教佛学的问题 -
雪倩复方: 即心即佛,禅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 非心非佛,佛学术语,禅宗公案名.乃明示学人当下直取佛心之公案.马祖平日以'即心即佛'一语指导学人,而复以 ”非心非佛“ 一语斥破学人 “'即心即佛” 之执着,其实两者并无差别.

金山区13198219042: 佛教请教各位师兄个问题,谢谢!
雪倩复方: 个人理解, 转物就是转境, 是圣者内证的功德. 我们凡夫只能被境转, 是因为心中有烦恼, 常攀外缘, 才会心随境迁, 念念妄想, 不能自主, 是为"被境转". 而圣者烦恼已断, 了知一切外境和心境都是幻化, 因而能心中澄定, 不为外境所迁. 反而能够随缘而行事, 利益众生, 而心恒处于自在解脱中. 是为"转境".

金山区13198219042: 想请教几个《地藏经》的问题·~请各位师兄一一作答,谢谢·~~ -
雪倩复方: 不是的,读诵一遍有一遍的好处 会走,但自己的冤亲债主除外,冤亲债主通过读经也是可以超拔走的,也就不再障碍你了 应该不会,读经回向给别人的冤亲债主时,感觉不舒服时要及时调整过回向自己,等好了再回向别人.不会有罪孽,不要总听别人说如何如何,读经只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一般来的都是有缘众生,他们都有些小的神通,只要你读经有缘的就会感应到来听经得度,更不会骚扰,读经会有善神护法护持,读过地藏经就可以知道,经本上都有说.5.是的 吃素读经效果要好 配合读经读诵一段时间可以去放一次生,对消业也有帮助.坚持读吧,这部经还是不错的,对你的事业家庭都有好处

金山区13198219042: 您好,想向您请教金刚萨锤心咒 -
雪倩复方: 不可以.手印一定要传承的,没有传承不可以结手印.(你可以看看慧律法师讲的大轮金刚陀罗尼的视频,每天早上合掌念三遍咒名“大轮金刚陀罗尼”,再结手印念21遍大轮金刚陀罗尼咒,就可以在这一天暂时获得一切密咒、手印的传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